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电液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4091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电液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控制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液控制系统,该 系统具有多个螺线管和阀,所述多个螺线管和阀能够致动双离合变速器内的多个致动器。
背景技术
典型的多档双离合变速器使用两个摩擦离合器和若干个齿式离合器/同步器的 组合,从而通过两个摩擦离合器的交替使用来实现“动力接通”(Power-on)的或动态的换 档,其中同步器在实际进行动态换档之前针对即将到来的比率被预先选定。“动力接通”换 档意指来自发动机的扭矩流在换档之前不必被中断。这种构思通常使用具有不同的专用齿 轮副或齿轮组的副轴齿轮以实现每个前进档速比。通常,电控液压控制回路或系统用以控 制螺线管和阀组件。所述螺线管和阀组件致动离合器和同步器以实现前进档和倒档传动 比。尽管先前的液压控制系统有利于实现其预期目的,但是对于变速器内的新的改进 型液压控制系统构造的需求是基本不变的,所述新的改进型液压控制系统构造具有改进的 性能——特别是在效率、响应性和平顺性方面更是如此。因此,需要一种在双离合变速器中 使用的能够节省成本的改进型液压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与多个离合器致动器和多个同步器 致动器流体连通的多个压力和流量控制装置及逻辑阀。所述离合器致动器能够致动多个扭 矩传递装置,而所述同步器致动器能够致动多个同步器组件。压力控制电磁阀和流量控制 电磁阀的组合的选择性启动使加压流体能够启动所述离合器致动器和所述同步器致动器 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将所述变速器切换至所需传动比。在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提供加压液压流体的 电动泵和蓄压器。在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另一个示例中,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能够致动所述双离 合器的一个压力控制装置和两个流量控制装置。在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又一个示例中,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能够致动多个同步 器组件的两个压力控制装置、两个流量控制装置以及两个逻辑阀。方案1. 一种用于控制具有多个同步器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 压控制系统包括
提供加压液压流体的源;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 述源流体连通;
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流 体连通;
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流 体连通;
第一离合器致动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流体连 通以用于选择性地致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一离合器;
第二离合器致动器,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流体连 通以用于选择性地致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二离合器;
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流 体连通;
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述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流 体连通;
第一逻辑阀组件,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在下游与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和所述第二 压力控制电磁阀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控制阀组件具有可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 间移动的滑阀;
第二逻辑阀组件,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在下游与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和所述第三 压力控制电磁阀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二逻辑控制阀组件具有可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 间移动的滑阀;
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一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或断开所述多个同步器中的第一个;
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一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或断开所述多个同步器中的第二个;
第三致动器,所述第三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二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或断开所述多个同步器中的第三个;以及
第四致动器,所述第四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二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或断开所述多个同步器中的第四个,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生成第一液压流体压力并且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 改变流至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液压流体流从而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 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压力控制 电磁阀生成第二液压流体压力并且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改变流至所述第三和第四致 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液压流体流从而将所述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第一、 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逻辑阀控制电磁阀,所述逻辑阀控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流体连通,并且在上游与所述第一和第二 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方案3.如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逻辑阀控制电磁阀构造成将来 自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第三加压液压流体传输至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从而 将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的滑阀中的每一个移动至第二位置。方案4. 一种用于控制双离合变速器和变速器中的多个同步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提供加压液压流体的源;
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每个都具有 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源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一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一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一离合器致动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 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构造成选择性地致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一离合 器;
第二离合器致动器,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 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构造成选择性地致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二离合 器;
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二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三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一逻辑阀组件,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在下游与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 和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控制阀组件具有可 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滑阀;
第二逻辑阀组件,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在下游与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 和所述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二逻辑控制阀组件具有可 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滑阀;
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一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
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一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
第三致动器,所述第三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二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以及第四致动器,所述第四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二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生成第一液压流体压力并且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 改变流至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液压流体流从而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 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压力控制 电磁阀生成第二液压流体压力并且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改变流至所述第三和第四致 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液压流体流从而将所述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第一、 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每一个都构造成将同步器定位在至少一 个接合位置和一个空档位置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每一 个的第一和第二位置都对应于所述同步器的空档位置和接合位置中的一个。方案5.如方案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逻辑阀控制电磁阀,所述逻辑 阀控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在上游与所述 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方案6.如方案5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逻辑阀控制电磁阀构造成将来 自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第三加压液压流体传输至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从而 将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的滑阀中的每一个都移动至第二位置。方案7.如方案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通过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 件的所述滑阀以及改变所述第一和第二液压流体流以克服或者不克服由所述第一和第二 加压液压流体中的每一个作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每一个上所生成 的力,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在各自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被移动。方案8.如方案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源包括泵和蓄压器。方案9. 一种用于控制双离合变速器和变速器中的多个同步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提供加压液压流体的源;
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每个都具有 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源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一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一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一离合器致动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 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构造成选择性地致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一离合 器;
第二离合器致动器,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 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构造成选择性地致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二离合 器;
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三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 ;
第一逻辑阀组件,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在下游与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 和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控制阀组件具有可 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滑阀;
第二逻辑阀组件,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在下游与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 和所述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二逻辑控制阀组件具有可 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滑阀;
逻辑阀控制电磁阀,所述逻辑阀控制电磁阀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流 体连通的入口和在上游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的出口 ;
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一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
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一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
第三致动器,所述第三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二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以及
第四致动器,所述第四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二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生成第一液压流体压力并且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 改变流至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液压流体流从而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 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压力控制 电磁阀生成第二液压流体压力并且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改变流至所述第三和第四致 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液压流体流从而将所述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第一、 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逻辑阀控制电磁阀构造成将来自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第三加压液压 流体传输至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从而将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的滑阀中的每 一个都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每一个都构造成将同步器定位在至少一 个接合位置和一个空档位置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每一 个的第一和第二位置都对应于所述同步器的空档位置和接合位置中的一个。
方案10.如方案9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通过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 组件的所述滑阀以及改变所述第一和第二液压流体流以克服或者不克服由所述第一和第 二加压液压流体中的每一个作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每一个上所生 成的力,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在各自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被移动。
方案11.如方案10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源包括泵和蓄压器。本发明更多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通过参考下文的描述及附图而清楚地显现,附 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元件或特征。


此处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不意味着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图1是具有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示例性双离合变速器的示意图。图2A-C是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采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被示出并且总体上用附图标记 10标示。双离合变速器10包括通常铸造而成的金属壳体12,壳体12封闭并保护变速器10 的各种部件。壳体12包括定位并支撑这些部件的多个孔、通道、轴肩和凸缘。尽管壳体12 被示出为典型的后轮驱动变速器,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变速器10可以是前轮驱动变速器, 也可以是后轮驱动变速器,这并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变速器10包括输入轴14、输出轴16、 双离合器组件18以及齿轮设备20。输入轴14与原动机(未图示)连接,诸如汽油内燃机或 柴油内燃机或混合动力装置。输入轴14接收来自原动机的输入扭矩或动力。输出轴16优 选地与主减速器单元(未图示)连接,主减速器单元可包括例如支撑轴(propshafts)、差速 器组件和驱动轴。输入轴14联接至双离合器组件18并驱动双离合器组件18。双离合器组 件18优选地包括一对能够选择性接合的扭矩传递装置——包括第一扭矩传递装置22和第 二扭矩传递装置M。扭矩传递装置22、M优选是干式离合器。扭矩传递装置22、M被互斥 地接合从而将驱动扭矩提供至齿轮设备20。齿轮设备20包括多个齿轮组和多个轴,齿轮组总体上用附图标记沈标示,轴总体 上用附图标记28标示。多个齿轮组沈包括连接至或能够选择性地连接至多个轴28的互 相啮合的独立齿轮。多个轴观可包括中间轴、副轴、套轴和中心轴、倒档轴或空转轴,或者 上述几种轴的组合。应当理解的是,变速器10内的齿轮组沈的具体布置和数目以及轴观 的具体布置和数目可以改变,这并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提供的示例中,变速器10 提供七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齿轮设备20进一步包括第一同步器组件30A、第二同步器组件30B、第三同步器组 件30C和第四同步器组件30D。同步器组件30A-D能够将多个齿轮组沈内的独立齿轮选择 性地联接至多个轴28。每个同步器组件30A-D或者邻近某些单个齿轮设置或者在相邻齿轮 组沈内的相邻齿轮对之间设置。当被启动时,每个同步器组件30A-D均使齿轮速度与轴和 诸如齿式离合器或面式离合器的强制离合器的速度同步。离合器正向地将齿轮连接或联接 至轴。离合器通过每个同步器组件30A-D内的拨叉导轨和叉组件(未图示)被双向地平移。该变速器还包括变速器控制模块32。变速器控制模块32优选是电子控制装置,其 具有预编程的数字计算机或处理器、控制逻辑、用于储存数据的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输入/ 输出(I/O)外围设备。控制逻辑包括用于监测、处理和生成数据的多个逻辑程序。变速器 控制模块32通过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液压控制系统100来控制双离合器组件18和同步器组件30A-D的致动。转至图2A-C,液压控制系统100能够通过将来自储液箱104的液压流体102选 择性地传输至多个换档致动装置从而能够选择性地接合双离合器组件18和同步器组件 30A-D,这将在下文中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储液箱104是优选地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2的底 部的槽或池,从自动变速器10的各种部件和区域收集的液压流体102会返回至储液箱104。 经由泵106,液压流体102从储液箱104被抽取或抽吸。优选地,泵106由电动机或内燃机 (未图示)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原动机驱动。泵106可以是例如齿轮泵、叶片泵、内齿轮轴承泵 或者其他任何容积泵。泵106包括入口 108和出口 110。入口 108经由吸入管路112与储 液箱104连通。出口 110将加压的液压流体102传输至供给管路114。供给管路114与弹 簧偏置的排出安全阀116、压力侧过滤器118以及弹簧偏置的止回阀120连通。弹簧偏置的 排出安全阀116与储液箱104连通。弹簧偏置的排出安全阀116设置在一个相对较高的预 定压力下,如果供给管路114中的液压流体102的压力超过该预定压力,则安全阀116即刻 开启以释放并降低液压流体102的压力。压力侧过滤器118与弹簧偏置的止回阀120平行 设置。如果压力侧过滤器118变得阻塞或部分阻塞,则供给管路114内的压力增大并使弹 簧偏置的止回阀120开启以使得液压流体102能够绕过压力侧过滤器118。压力侧过滤器118和弹簧偏置的止回阀120每个都与输出管路122连通。输出管 路122与第二止回阀IM连通。第二止回阀124与主供给管路1 连通,并且被构造成维 持主供给管路126内的液压力。主供给管路1 将加压的液压流体提供至蓄压器130和主 压力传感器132。蓄压器130是能量储存装置,不可压缩的液压流体102在蓄压器130中 被外部源保持在一定压力下。在本发明提供的示例中,蓄压器130是具有弹簧或可压缩气 体以对蓄压器130内的液压流体102施加压缩力的弹簧型或充气型蓄压器。然而,应当理 解的是,蓄压器130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蓄压器,诸如气体增压型(gas-charged type)蓄压 器,这并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从而,蓄压器130能够将加压的液压流体102送回至主供给 管路126。然而,在蓄压器130排放时,第二止回阀124阻止加压的液压流体102流回到泵 106。当蓄压器130被填充时,蓄压器130能够有效地代替泵106成为加压的液压流体102 的源,从而消除了持续运转泵106的需要。主压力传感器132实时读取主供给管路126内 的液压流体102的压力并将读取的数据提供给变速器控制模块32。从而,变速器控制模块 32能够根据蓄压器130的实时状态操作泵106。主供给管路1 穿过用于冷却控制器32的散热器134,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散热器 134可以定位在其他位置或者从液压控制系统100中移除,这并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此 外,主供给管路126将加压的液压流体102提供至三个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离合器压力 控制装置136、第一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140以及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141。离合器压力控制装置136优选是电控可变力电磁阀,其具有内部闭环压力控制。 各种制作、类型和模型的电磁阀都可以用于本发明,只要离合器压力控制装置136能够控 制液压流体102的压力。离合器压力控制装置136包括当离合器压力控制装置136被启动 或通电时与出口 136B连通的入口 136A,并且包括当离合器压力控制装置136未被启动或未 通电时与出口 136B连通的排出口 136C。离合器压力控制装置136的可变启动在液压流体 102从入口 136A流向出口 136B时能够调节或控制液压流体102的压力。内部闭环压力控 制提供电磁阀内的压力反馈以便基于来自控制器32的特定电流指令调整流向出口 136B的流量,从而控制压力。入口 136A与主供给管路1 连通。出口 136B与中间管路142连通。 排出口 136C与储液箱104或排出回填回路(未图示)连通。中间液压管路142将液压流体102从离合器压力控制装置136传送至第一离合器 流量控制装置144、第一压力限制控制阀146、第二离合器流量控制装置160、第二压力限制 控制阀162以及模式阀控制电磁阀174。第一离合器流量控制装置144优选是电控可变力 电磁阀,其能够控制来自第一离合器流量控制装置144的液压流体102的流量以便致动第 一扭矩传递装置22,这将在下文中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第一离合器流量控制装置144包 括当第一离合器流量控制装置144被通电而达到大于零点电流(即处于零前行/倒退流量 点时的特定电流)的电流时与出口 144B连通的入口 144A,并包括当第一离合器流量控制装 置144不通电而降至小于零点电流的电流时与出口 144B连通的排出口 144C。第一离合器 流量控制装置144的可变启动在液压流体102从入口 144A流向出口 144B时能够调节或控 制液压流体102的流量。入口 144A与中间管路142连通。出口 144B与第一离合器供给管 路148及节流孔150连通。排出口 144C与储液箱104或排出回填回路(未图示)连通。第 一压力限制控制阀146与第一离合器流量控制电磁阀144平行设置并且与第一离合器供给 管路148连通。如果第一离合器供给管路148内的压力超过预定值,则第一压力限制控制 阀146开启以释放并降低压力。第一离合器供给管路148与第一离合器活塞组件152中的入口 /出口 152A流体 连通。第一离合器活塞组件152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156中的单作用活塞154。活塞 IM在液压作用下平移以接合在图1中示出的第一扭矩传递装置22。当第一离合器流量 控制装置144被启动或通电而大于零点电流时,加压的液压流体流102被提供至第一离合 器供给管路148。加压的液压流体流102被从第一离合器供给管路148传送至第一离合器 活塞组件152,在第一离合器活塞组件152中,加压的液压流体102推动活塞IM从而接合 第一扭矩传递装置22。当第一离合器流量控制电磁阀144不通电而低于零点电流时,入口 144A关闭并且来自缸体156的液压流体从出口 144B流至排出口 144C进而流入储液箱104 或排出回填回路(未图示),从而断开第一扭矩传递装置22。活塞154的平移量由位置传感 器157监测。第二离合器流量控制装置160优选是电控可变力电磁阀,其能够控制来自第二离 合器流量控制装置160的液压流体102的流量以便致动第二扭矩传递装置M,这将在下文 中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第二离合器流量控制装置160包括当第二离合器流量控制装置 160被通电而达到大于零点电流的电流时与出口 160B连通的入口 160A,并包括当第二离合 器流量控制装置160不通电而降至小于零点电流的电流时与出口 160B连通的排出口 160C。 第二离合器流量控制装置160的可变启动在液压流体102从入口 160A流向出口 160B时能 够调节或控制液压流体102的流量。入口 160A与中间管路142连通。出口 160B与第二离 合器供给管路164及节流孔166连通。排出口 160C与储液箱104或排出回填回路(未图示) 连通。第二压力限制控制阀162与第二离合器流量控制电磁阀160平行设置并且与第二离 合器供给管路164连通。如果第二离合器供给管路164内的压力超过预定值,则第二压力 限制控制阀162开启以释放并降低压力。活塞170的平移量由位置传感器167监测。第二离合器供给管路164与第二离合器活塞组件168中的入口 /出口 168A流体 连通。第二离合器活塞组件168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172中的单作用活塞170。活塞170在液压作用下平移以接合在图1中示出的第二扭矩传递装置M。当第二离合器流量控 制装置160被启动或通电达到大于零点的电流时,加压的液压流体流102被提供至第二离 合器供给管路166。加压的液压流体流102被从第二离合器供给管路166传送至第二离合 器活塞组件168,在第二离合器活塞组件168中,加压的液压流体102推动活塞170从而接 合第二扭矩传递装置24。当第二离合器流量控制电磁阀160不通电而降至小于零点的电流 时,入口 160A关闭并且来自缸体172的液压流体从出口 160B流至排出口 160C进而流入储 液箱104,从而断开第二扭矩传递装置对。第一和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140和141能够选择性地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流 102流经第一和第二致动器流量控制装置178、180及第一和第二阀组件182、184以便选择 性地致动多个同步器换档致动器。同步器致动器包括第一同步器致动器186A、第二同步器 致动器186B、第三同步器致动器186C和第四同步器致动器186D。例如,第一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140优选是电控可变力电磁阀,其具有内部闭环 压力控制。各种制作、类型和模型的电磁阀都可以用于本发明,只要第一致动器压力控制装 置140能够控制液压流体102的压力。第一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140包括当第一致动器压 力控制装置140被启动或通电时与出口 140B连通的入口 140A,并且包括当第一致动器压 力控制装置140未被启动或未通电时与出口 140B连通的排出口 140C。第一致动器压力控 制装置140的可变启动在液压流体102从入口 140A流向出口 140B时能够调节或控制液压 流体102的压力。内部闭环压力控制提供电磁阀内的压力反馈以便基于来自控制器32的 特定电流指令调整流向出口 140B的流量,从而控制压力。入口 140A与主供给管路1 连 通。出口 140B与中间管路188连通。排出口 140C与储液箱104或排出回填回路(未图示) 连通。中间管路188将加压的液压流体102从第一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140传输至第一 流量控制装置178和第一阀组件182。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优选是电控可变力电磁阀。 各种制作、类型和模型的电磁阀都可以用于本发明,只要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能够控制 液压流体102的流量。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包括当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被通电而达到 大于零点电流的电流时通过可调液压孔或节流孔与出口 178B连通的入口 178A,并且包括 当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不通电而降至小于零点电流的电流时与出口 178B连通的排出口 178C。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的可变启动在液压流体102从入口 178A流向出口 178B以及 从出口 178B流向排出口 178C时能够调节或控制液压流体102的流量。入口 178A与中间 管路188连通。出口 178B与中间管路190连通,而中间管路190与第一阀组件182连通。 排出口 178C与储液箱104或排出回填回路(未图示)连通。第一阀组件182能够将从第一压力控制装置140和第一致动器流量控制装置178 流出的加压的液压流体102导向第一同步器致动器186A和第二同步器致动器186B,这将 在下文中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第一阀组件182包括第一入口 182A、第二入口 182B、第一 出口 182C、第二出口 182D、第三出口 182E、第四出口 182F、多个排出口 182G和一个控制口 182H。第一入口 182A与中间管路190连通。第二入口 182B与中间管路188连通。第一出 口 182C与同步器供给管路192连通。第二出口 182D与同步器供给管路194连通。第三出 口 182E与同步器供给管路196连通。第四出口 182F与同步器供给管路198连通。排出口 182G与储液箱104或排出回填回路(未图示)连通。控制口 182H与控制管路200连通,而控制管路200与控制装置174连通。阀控制装置174优选是开-关电磁阀,其通常是关闭 的。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其他类型的电磁阀和其他控制装置也可以使用,这并不背离本发 明的范围,诸如压力控制电磁阀。第一阀组件182进一步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阀体或孔204内的滑阀202。滑阀202 通过偏置构件206和经由控制管路200从控制装置174引导来的流体可以在至少两个位置 之间移动。偏置构件206优选是弹簧,并且作用于滑阀202的一端以将滑阀202偏置到第 一位置或去冲程位置(de-stroked position)。当控制阀174被接通或被启动时,液压流体 流102经由控制管路200被传输至控制口 182H,继而流入阀组件182的控制室191。液压 流体102作用于滑阀202的一端以移动滑阀202并压缩偏置构件206,从而将滑阀202置 于第二位置或冲程位置(stroked position)。当离合器压力控制装置136被接通或被开启 时,加压的液压流体经由中间流体管路142被供给至控制装置174。当滑阀202在去冲程位置时,第一入口 182A与第二出口 182D连通,第二入口 182B 与第四出口 182F连通,而第一和第三出口 182C、182E与排出口 182G连通。当滑阀202在如 图2B中所示的冲程位置时,第一入口 182A与第一出口 182C连通,第二入口 182B与第三出 口 182E连通,而第二和第四出口 182D、182F与排出口 182G连通。因此,当阀控制装置174 开启时,来自第一压力控制装置140的加压的液压流体102和来自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 的可变流量的液压流体102流至第二同步器致动器186B。当阀控制装置174关闭时,来自 第一压力控制装置140的加压的液压流体102和来自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的可变流量的 液压流体102流至第一同步器致动器186A。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141优选是电控可变力电磁阀,其具有内部闭环压力控 制。各种制作、类型和模型的电磁阀都可以用于本发明,只要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141 能够控制液压流体102的压力。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141包括当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 装置141被启动或通电时与出口 141B连通的入口 141A,并且包括当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 装置141未被启动或未通电时与出口 141B连通的排出口 141C。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 141的可变启动在液压流体102从入口 141A流向出口 141B时能够调节或控制液压流体102 的压力。内部闭环压力控制提供电磁阀内的压力反馈以便基于来自控制器32的特定电流 指令调整流向出口 141B的流量,从而控制压力。入口 141A与主供给管路1 连通。出口 141B与中间管路210连通。排出口 141C与储液箱104或排出回填回路(未图示)连通。中间管路210将加压的液压流体102从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141传输至第二 流量控制装置180和第二阀组件184。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优选是电控可变力电磁阀。各 种制作、类型和模型的电磁阀都可以用于本发明,只要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能够控制液 压流体102的流量。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包括当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被通电而达到大 于零点电流的电流时通过可调液压孔或节流孔与出口 180B连通的入口 180A,并且包括当 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未被通电而降至小于零点电流的电流时与出口 180B连通的排出口 180C。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的可变启动在液压流体102从入口 180A流向出口 180B以及 从出口 180B流向排出口 180C时能够调节或控制液压流体102的流量。入口 180A与中间 管路210连通。出口 180B与中间管路212连通,而中间管路212与第二阀组件184连通。 排出口 180C与储液箱104连通。第二阀组件184能够将从第二压力控制装置141和第二致动器流量控制装置180流出的加压的液压流体102导向第三同步器致动器186C和第四同步器致动器186D,这将 在下文中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第二阀组件184包括第一入口 184A、第二入口 184B、第一 出口 184C、第二出口 184D、第三出口 184E、第四出口 184F、多个排出口 184G和一个控制口 184H。第一入口 184A与中间管路212连通。第二入口 184B与中间管路210连通。第一出 口 184C与同步器供给管路214连通。第二出口 184D与同步器供给管路216连通。第三出 口 184E与同步器供给管路218连通。第四出口 184F与同步器供给管路220连通。排出口 184G与储液箱104或排出回填回路(未图示)连通。控制口 184H与控制管路200连通,而 控制管路200与控制装置174连通。第二阀组件184进一步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阀体或孔224内的滑阀222。滑阀222 通过偏置构件2 和经由控制管路200从阀控制装置174流出的流体可以在至少两个位置 之间移动。偏置构件2 优选是弹簧,并且作用于滑阀222的一端以将滑阀222偏置到第 一位置或去冲程位置。当阀控制装置174被通电或被启动时,液压流体流102经由控制管 路200被传输至控制口 184H,继而流入阀组件184的控制室227。液压流体102作用于滑 阀222的一端以移动滑阀222并压缩偏置构件226,从而将滑阀222置于第二位置或冲程位 置。当阀222在去冲程位置时,第一入口 184A与第二出口 184D连通,第二入口 184B与 第四出口 184F连通,而第一和第三出口 184C、184E与排出口 184G连通。当阀222在如图 2C中所示的冲程位置时,第一入口 184A与第一出口 184C连通,第二入口 184B与第三出口 184E连通,而第二和第四出口 184D、184F与排出口 184G连通。因此,当阀控制装置174开 启时,来自第二压力控制装置141的加压的液压流体102和来自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的 可变流量的液压流体102流至第四同步器致动器186D。当阀控制装置174关闭时,来自第 二压力控制装置141的加压的液压流体102和来自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的可变流量的液 压流体102流至第三同步器致动器186C。同步器致动器186A-D优选是每个都能够接合或致动同步器组件中的拨叉导轨的 双区域活塞组件,但是也能够是三区域活塞组件而并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例如,第一同步 器致动器186A能够致动第一同步器组件30A,第二同步器致动器186B能够致动第二同步器 组件30B,第三同步器致动器186C能够致动第三同步器组件30C,而第四同步器致动器186D 能够致动第四同步器组件30D。第一同步器致动器186A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活塞壳体或缸体232A内的活塞 230A。棘爪簧231A将活塞230A偏置到第一接合位置、第二接合位置和空档位置。活塞230A 提供两个独立的面供加压的液压流体作用于其上。活塞230A接合或接触第一同步器组件 30A的指状杆、拨叉或其他拨叉导轨部件233A。第一同步器致动器186A包括与活塞230A 的第一端部235A连通的流体口 234A和与活塞230A的第二相对端部237A连通的流体口 236A,相对的第二端部237A的接触面小于第一端部235A。流体口 234A与同步器供给管路 194连通,而流体口 236A与同步器供给管路198连通。从而,由第一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 140传送的加压的液压流体102经由流体口 236A进入第一同步器致动器186A并接触活塞 230A的第二端部237A,而来自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的液压流体流102经由流体口 234A 进入第一同步器致动器186A并接触活塞230A的第一端部235A。由第一致动器压力控制装 置140传输至流体口 236A的液压流体102和由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传输至流体口 234A的液压流体102之间的作用力的差使活塞230A在各个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控制来自第一 流量控制装置178的液压流体流102,活塞234A被在各个位置之间致动。每个位置依次对 应第一同步器组件30A的拨叉导轨的一个位置(即左接合、右接合和空档)。本发明可以包 括叉位置传感器MOA以将拨叉233A的位置传输至控制器32。第二同步器致动器186B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活塞壳体或缸体232B内的活塞 230B。棘爪簧231B将活塞230B偏置到第一接合位置、第二接合位置和空档位置。活塞230B 提供两个独立的面供加压的液压流体作用于其上。活塞230B接合或接触第二同步器组件 30B的指状杆、拨叉或其他拨叉导轨部件23!3B。第二同步器致动器186B包括与活塞230B 的第一端部235B连通的流体口 234B和与活塞230B的第二相对端部237B连通的流体口 236B,相对的第二端部237B的接触面小于第一端部235B。流体口 234B与同步器供给管路 192连通,而流体口 236B与同步器供给管路196连通。从而,由第一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 140传送的加压的液压流体102经由流体口 236B进入第二同步器致动器186B并接触活塞 230B的第二端部237B,而来自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的液压流体流102经由流体口 234B 进入第二同步器致动器186B并接触活塞230B的第一端部235B。由第一致动器压力控制装 置140传输至流体口 236B的液压流体102和由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传输至流体口 234B 的液压流体102之间的作用力的差使活塞230B在各个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控制来自第一 流量控制装置178的液压流体流102,活塞234B被在各个位置之间致动。每个位置依次对 应第二同步器组件30B的拨叉导轨的一个位置(即左接合、右接合和空档)。本发明可以包 括叉位置传感器MOB以将拨叉23 的位置传输至控制器32。第三同步器致动器186C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活塞壳体或缸体232C内的活塞 230C。棘爪簧231C将活塞230C偏置到第一接合位置、第二接合位置和空档位置。活塞230C 提供两个独立的面供加压的液压流体作用于其上。活塞230C接合或接触第三同步器组件 30C的指状杆、拨叉或其他拨叉导轨部件233C。第三同步器致动器186C包括与活塞230C 的第一端部235C连通的流体口 234C和与活塞230C的第二相对端部237C连通的流体口 236C,相对的第二端部237C的接触面小于第一端部235C。流体口 234C与同步器供给管路 216连通,而流体口 236C与同步器供给管路220连通。从而,由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 141传送的加压的液压流体102经由流体口 236C进入第三同步器致动器186C并接触活塞 230C的第二端部237C,而来自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的液压流体流102经由流体口 234C 进入第三同步器致动器186C并接触活塞230C的第一端部235C。由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装 置141传输至流体口 236C的液压流体102和由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传输至流体口 234C 的液压流体102之间的作用力的差使活塞230C在各个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控制来自第二 流量控制装置180的液压流体流102,活塞234C被在各个位置之间致动。每个位置依次对 应第三同步器组件30C的拨叉导轨的一个位置(即左接合、右接合和空档)。本发明可以包 括叉位置传感器MOC以将拨叉233C的位置传输至控制器32。第四同步器致动器186D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活塞壳体或缸体232D内的活塞 230D。棘爪簧231D将活塞230D偏置到第一接合位置、第二接合位置和空档位置。活塞230D 提供两个独立的面供加压的液压流体作用于其上。活塞230D接合或接触第四同步器组件 30D的指状杆、拨叉或其他拨叉导轨部件233D。第四同步器致动器186D包括与活塞230D 的第一端部235D连通的流体口 234D和与活塞230D的第二相对端部237D连通的流体口236D,相对的第二端部237D的接触面小于第一端部235D。流体口 234D与同步器供给管路 214连通,而流体口 236D与同步器供给管路218连通。从而,由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 141传送的加压的液压流体102经由流体口 236D进入第四同步器致动器186D并接触活塞 230D的第二端部237D,而来自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的液压流体流102经由流体口 234D 进入第四同步器致动器186D并接触活塞230D的第一端部235D。由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装 置141传输至流体口 236D的液压流体102和由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传输至流体口 234D 的液压流体102之间的作用力的差使活塞230D在各个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控制来自第二 流量控制装置180的液压流体流102,活塞234A被在各个位置之间致动。每个位置依次对 应第四同步器组件30D的拨叉导轨的一个位置(即左接合、右接合和空档)。本发明可以包 括叉位置传感器MOD以将拨叉233D的位置传输至控制器32。在液压控制系统100的常规工作期间,蓄压器130将加压的液压流体102提供至 整个系统,而泵106被用于向蓄压器130注入流体。特定前进档或倒档传动比的选择通过 首先选择性致动同步器组件30A-D中的一个且随后选择性致动扭矩传递装置22J4中的一 个来实现。应当理解的是,提供前进档或倒档传动比的致动器组件30A-D和扭矩传递装置 22、24的选择性接合的组合是可以改变的,这并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通常,第一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140将加压的液压流体102选择性地提供至同步 器致动器186A-B中的每一个和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而第二致动器压力控制装置141将 加压的液压流体102选择性地提供至同步器致动器186C-D中的每一个和第二流量控制装 置180。通过控制来自流量控制装置178和180中的一个的流量,能够根据第一和第二阀组 件182和184的定位来致动单个同步器致动器186A-D。例如,为了致动第一同步器组件30A,第一压力控制装置140被通电以提供作用于 活塞230A上的压力,并且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流102至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然后,通过 选择性地使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通电来实现第一同步器组件30A的双向平移。为了致动 第二同步器组件30B,第一压力控制装置140被通电以提供作用于活塞230B上的压力,并且 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流102至第一流量控制装置178。然后,通过选择性地使第一流量控制 装置178通电来实现第二同步器组件30B的双向平移。为了致动第三同步器组件30C,第二压力控制装置141被通电以提供作用于活塞 230C上的压力,并且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流102至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然后,通过选择 性地使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通电来实现第三同步器组件30C的双向平移。为了致动第四同步器组件30D,第二压力控制装置141被通电以提供作用于活塞 230D上的压力,并且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流102至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然后,通过选择 性地使第二流量控制装置180通电来实现第四同步器组件30D的双向平移。为了接合或致动第一扭矩传递装置22,离合器压力控制装置136和第一离合器流 量控制装置144被通电或开启。为了接合或致动第二扭矩传递装置M,离合器压力控制装 置136和第二离合器流量控制装置160被通电或开启。通过对离合器22和M和/或同步器组件30A-D进行流量控制,液压控制系统100 能够提供直接的离合器位置控制、直接的同步器致动器位置控制以及可变的离合器和同步 器致动器位置控制。同时,离合器的快速反应时间被实现,旋转损失被降低,并且液压控制 系统100的封装空间被减小,上述所有改进都有助于改善燃料经济性和操作性能。液压控制系统100还能与BAS/BAS+混合动力系统兼容。最后,通过控制装置136、140、141、144、 160、178、180以及阀182和184的预先位置控制,故障模式保护得以实现。
对本发明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变型将落 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这些变型不被认为是偏离了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控制具有多个同步器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 包括提供加压液压流体的源;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 述源流体连通;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流 体连通;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流 体连通;第一离合器致动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流体连 通以用于选择性地致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致动器,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流体连 通以用于选择性地致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二离合器;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流 体连通;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述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流 体连通;第一逻辑阀组件,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在下游与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和所述第二 压力控制电磁阀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控制阀组件具有可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 间移动的滑阀;第二逻辑阀组件,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在下游与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和所述第三 压力控制电磁阀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二逻辑控制阀组件具有可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 间移动的滑阀;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一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或断开所述多个同步器中的第一个;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一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或断开所述多个同步器中的第二个;第三致动器,所述第三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二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或断开所述多个同步器中的第三个;以及第四致动器,所述第四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二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或断开所述多个同步器中的第四个,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生成第一液压流体压力并且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 改变流至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液压流体流从而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 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压力控制 电磁阀生成第二液压流体压力并且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改变流至所述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液压流体流从而将所述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第一、 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逻辑阀控制电磁阀,所述逻辑阀控 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流体连通,并且在上游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 阀组件流体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逻辑阀控制电磁阀构造成将来自所 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第三加压液压流体传输至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从而将所 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的滑阀中的每一个移动至第二位置。
4.一种用于控制双离合变速器和变速器中的多个同步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 制系统包括提供加压液压流体的源;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每个都具有 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源流体连通的入口;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一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一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一离合器致动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 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构造成选择性地致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一离合 器;第二离合器致动器,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 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构造成选择性地致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二离合 器;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二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三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一逻辑阀组件,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在下游与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 和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控制阀组件具有可 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滑阀;第二逻辑阀组件,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在下游与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 和所述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二逻辑控制阀组件具有可 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滑阀;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一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一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第三致动器,所述第三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二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以及第四致动器,所述第四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二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生成第一液压流体压力并且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 改变流至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液压流体流从而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 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压力控制 电磁阀生成第二液压流体压力并且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改变流至所述第三和第四致 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液压流体流从而将所述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第一、 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每一个都构造成将同步器定位在至少一 个接合位置和一个空档位置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每一 个的第一和第二位置都对应于所述同步器的空档位置和接合位置中的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逻辑阀控制电磁阀,所述逻辑阀控 制电磁阀在下游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并且在上游与所述第一 和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逻辑阀控制电磁阀构造成将来自所 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第三加压液压流体传输至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从而将所 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的滑阀中的每一个都移动至第二位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通过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的 所述滑阀以及改变所述第一和第二液压流体流以克服或者不克服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压 液压流体中的每一个作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每一个上所生成的力,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在各自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被移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源包括泵和蓄压器。
9.一种用于控制双离合变速器和变速器中的多个同步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 制系统包括提供加压液压流体的源;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每个都具有 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源流体连通的入口;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一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一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 ;第一离合器致动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 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离合器致动器构造成选择性地致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一离合 器;第二离合器致动器,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致动器构造成选择性地致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二离合 器;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二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具有出口并且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三 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的入口;第一逻辑阀组件,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在下游与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 和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逻辑控制阀组件具有可 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滑阀;第二逻辑阀组件,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在下游与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 和所述第三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二逻辑控制阀组件具有可 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滑阀;逻辑阀控制电磁阀,所述逻辑阀控制电磁阀具有在下游与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流 体连通的入口和在上游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的出口 ;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一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一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第三致动器,所述第三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二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以及第四致动器,所述第四致动器在下游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组件流体连通,其中,当所述第 二逻辑控制阀组件的所述滑阀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致动器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生成第一液压流体压力并且所述第三流量控制电磁阀 改变流至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液压流体流从而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 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压力控制 电磁阀生成第二液压流体压力并且所述第四流量控制电磁阀改变流至所述第三和第四致 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液压流体流从而将所述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到第一、 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逻辑阀控制电磁阀构造成将来自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的第三加压液压 流体传输至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从而将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的滑阀中的每 一个都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每一个都构造成将同步器定位在至少一 个接合位置和一个空档位置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每一 个的第一和第二位置都对应于所述同步器的空档位置和接合位置中的一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通过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逻辑阀组件的所述滑阀以及改变所述第一和第二液压流体流以克服或者不克服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压 液压流体中的每一个作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中的每一个上所生成的力,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致动器在各自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被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电液控制系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与多个离合器致动器和多个同步器致动器流体连通的多个压力和流量控制装置及逻辑阀组件。所述离合器致动器能够致动多个扭矩传递装置,而所述同步器致动器能够致动多个同步器组件。压力控制电磁阀和流量控制电磁阀的组合的选择性启动使加压流体能够启动所述离合器致动器和所述同步器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将所述变速器切换至所需传动比。
文档编号F16H61/688GK102135175SQ20111002406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2日
发明者B·M·奥尔森, J·R·乔伊科夫斯基, P·C·伦德贝里, S·P·穆尔曼 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