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193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管路胶管铆合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管路的内部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所承受的压力一般为0. 8-1. 2MP,现有的各个空调生产厂商都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改进铝套和胶管铆合的结构,目前主要存在下述问题一是在紧固件铆合时容易产生铆不紧的现象,紧固件产生松动,影响产品质量;二是胶管与接头体的接触面积有限,会造成铆压不紧,胶管容易拨出的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从而导致汽车空调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在接头体尾部增设梯形接触槽,增大胶管与接头体的接触面积,使胶管与接头体的连接更紧密。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具有接头体,所述接头体的接头体尾部与汽车空调管路的胶管套接为一体,所述接头体尾部的进口段上制有若干接触槽,所述胶管套装在接头体尾部上,在胶管的外表面套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胶管与接头体尾部紧密连接。所述接触槽为梯形槽。所述接触槽为三条且均布在接头体尾部的进口段上。所述紧固件为铝套。所述紧固件与胶管铆合为一体。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是在齿形上进行了优化改进,此种齿形的接触槽为梯形槽,与胶管连接时大大增加了接头体与胶管的接触面积,使胶管与接头体尾部连接更紧
r t [ 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具有接头体5,接头体5的接头体尾部1与汽车空调管路的胶管2套接为一体,接头体尾部1的进口段6上制有三条接触槽3,且接触槽3均布在接头体尾部1的进口段6上,接触槽3为梯形槽,胶管2套装在接头体尾部1上,在胶管2 的外表面套有紧固件4,紧固件4为铝套,紧固件4将胶管2与接头体尾部1铆合连接。上述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的铆合方法,包含下述步骤[0014]1)使用滚齿设备对接头体的尾部进行滚齿加工,形成若干条接触槽;2)冲压好紧固件,再在管类端末加工机上将冲压好的紧固件扣压至接头体尾部滚压的接触槽上;3)将胶管插入接头体尾部与紧固件的间隙中,套接在接头体上,插入深度直到紧固件不可再插入为止;4)采用胶管铆合设备,选取合适的铆合工装,调整铆合参数,将连接好的胶管与紧固件进行铆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具有接头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体(5)的接头体尾部(1)与汽车空调管路的胶管(2 )套接为一体,所述接头体尾部(1)的进口段(6 )上制有若干接触槽(3),所述胶管(2)套装在接头体尾部(1)上,在胶管(2)的外表面套有紧固件 (4 ),所述紧固件(4 )将胶管(2 )与接头体尾部(1)紧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槽(3)为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槽(3)为三条且均布在接头体尾部(1)的进口段(6 )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 为铝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与胶管 (2)铆合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具有接头体,所述接头体的接头体尾部与汽车空调管路的胶管套接为一体,所述接头体尾部的进口段上制有若干接触槽,所述胶管套装在接头体尾部上,在胶管的外表面套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胶管与接头体尾部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齿形上进行了优化改进,此种齿形的接触槽为梯形槽,与胶管连接时大大增加了接头体与胶管的接触面积,使胶管与接头体尾部连接更紧密。
文档编号F16L13/16GK201982850SQ2011200427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1日
发明者陈肖滨, 黄文超 申请人:上海森普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