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378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制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动装置基本都采用鼓刹或者碟刹,制动可靠性并不高,制动时间长,容易产生制动失灵的问题,同时在制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制动器,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制动器制动可靠性并不高,制动时间长,容易产生制动失灵的问题,同时在制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制动器,包括轴、内转子、左外壳、右外壳、线圈,所述内转子固定在轴上,所述左外壳与右外壳组成一个圆柱形,内部形成一空腔,所述内转子设置在空腔内,所述轴与左外壳、右外壳之间均设有轴承,沿左外壳和右外壳组成的圆柱形的圆弧面设有线圈,所述空腔内充满磁流变液。优选的,所述内转子为圆柱形,所述内转子的圆弧面上开有外齿,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有与外齿相适配的内齿,所述内齿与外齿之间留有间隙;增大内转子与左外壳、右外壳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优选的,所述外齿为梯形齿;进一步增大接触面积。优选的,所述空腔与轴之间设有密封圈;防止磁流变液外流。优选的,所述左外壳与右外壳之间设有隔磁橡胶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磁流变液收磁场作用是会变成固态的特性达到制动目的,制动效果好,制动性能可靠,制动时间短,在制动时不易发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制动器的实施例,一种新型制动器,包括轴1、内转子2、左外壳3、右外壳4、线圈5,所述内转子2固定在轴1上,所述左外壳3与右外壳4 组成一个圆柱形,内部形成一空腔,所述内转子2设置在空腔内,所述轴1与左外壳3、右外壳4之间均设有轴承6,沿左外壳3和右外壳4组成的圆柱形的圆弧面设有线圈5,所述空腔内充满磁流变液7,所述内转子2为圆柱形,所述内转子2的圆弧面上开有外齿8,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有与外齿8相适配的内齿9,所述内齿9与外齿8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齿8 为梯形齿,所述空腔与轴1之间设有密封圈10,所述左外壳3与右外壳4之间设有隔磁橡胶圈11。[0012]左外壳3、右外壳4、线圈5均固定在外固定件上,需要制动时,给线圈5通电,此时磁流变液7在磁场的作用下趋向于固状,内转子2与左外壳3、右外壳4成为一体,轴1停止转动,起到制动作用,此制动防止可靠性高,制动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轴(1)、内转子(2)、左外壳(3)、右外壳(4)、线圈(5),所述内转子( 固定在轴(1)上,所述左外壳C3)与右外壳(4)组成一个圆柱形,内部形成一空腔,所述内转子( 设置在空腔内,所述轴(1)与左外壳(3)、右外壳(4)之间均设有轴承(6),沿左外壳C3)和右外壳(4)组成的圆柱形的圆弧面设有线圈(5),所述空腔内充满磁流变液(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O)为圆柱形,所述内转子O)的圆弧面上开有外齿(8),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有与外齿(8)相适配的内齿 (9),所述内齿(9)与外齿(8)之间留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8)为梯形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与轴(1)之间设有密封圈(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壳(3)与右外壳(4)之间设有隔磁橡胶圈(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制动器,包括轴、内转子、左外壳、右外壳、线圈,所述内转子固定在轴上,所述左外壳与右外壳组成一个圆柱形,内部形成一空腔,所述内转子设置在空腔内,所述轴与左外壳、右外壳之间均设有轴承,沿左外壳和右外壳组成的圆柱形的圆弧面设有线圈,所述空腔内充满磁流变液。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磁流变液收磁场作用是会变成固态的特性达到制动目的,制动效果好,制动性能可靠,制动时间短,在制动时不易发热。
文档编号F16D65/18GK202326834SQ2011204672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王笑, 王鸿云, 陈琦, 高春甫 申请人:浙江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