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328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张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用于保持链条张力,包括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包括压板和片簧,所述压板的一面与链条接触,压板的另一面与片簧接触,所述压板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于发动机主机体上,所述压板的第二端设置有孔;该张紧装置还包括:固定于主机体上并可与所述孔相对运动的定位螺栓销,所述定位螺栓销穿过所述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定位螺栓销在该孔中的相对运动,从而带动张紧器实现了链条的适度张力。仅需要设置固定在主机体上的定位螺栓销和张紧器压板第二端的孔,便可以实现对链条的张紧,这种简单的结构有利于零部件的装配,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张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过去,为了对传递发动机驱动轴动力的链和皮带等传动用环形柔性构件施加用于平滑地进行动力传递的适当张力,并为了防止驱动轴的回转变动导致环形柔性构件的张力变动从而使环形柔性构件振动,设置可自动调整环形柔性构件的张力的张紧装置。
[0003]图1是现有技术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链条张紧装置包括支承构件1、柔性压板2及片簧3,柔性压板2保持于气缸体,且一端支承于支承构件1,并与链条滑动接触,片簧由压板保持,由其弹性力将柔性压板2推压在链条4上,在链条4松弛时,通过链条4张紧装置对链条4进行按压,使链条4保持适度的张力。但现有的支承构件是与缸体铸成一体的且结构复杂,既有镂空也有加强筋等复杂结构,容易在缸体铸造过程中出现废品,也增加了缸体大模具重新开模的费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张紧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用于保持链条张力,包括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包括压板和片簧,所述压板的一面与链条接触,压板的另一面与片簧接触,所述压板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于发动机主机体上,所述压板的第二端设置有孔;该张紧装置还包括:固定于主机体上并可与所述孔相对运动的定位螺栓销,所述定位螺栓销穿过所述孔。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张紧装置包括固定在主机体上的定位螺栓销以及张紧器的压板第二端的孔,该定位螺栓销在所述孔中相对运动,通过定位螺栓销在该孔中的相对运动,从而带动张紧器实现了链条的适度张力。仅需要设置固定在主机体上的定位螺栓销和张紧器的压板第二端的孔,便可以实现对链条的张紧,这种简单的结构有利于零部件的装配,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现有技术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定位螺栓销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定位螺栓销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张紧器处于初始张紧位置时的简略结构示意图。
[0012]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张紧器处于中间位置时的简略结构示意图。
[0013]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张紧器处于极限松弛位置时的简略结构示意图。[0014]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图5中A-A’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紧装置,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张紧装置用于保持链条10张力,包括张紧器11,所述张紧器11包括压板14和片簧15,所述压板14的一面与链条10接触,压板14的另一面与片簧15接触,所述压板14的第一端111活动连接于发动机主机体20 (缸体或缸盖)上,进一步地,所述压板14的第二端112设置有孔13,该孔13位于所述压板14的端部;该张紧装置还包括:固定于主机体20上的定位螺栓销12,所述定位螺栓销12穿过所述孔13,所述孔13可相对定位螺栓销12运动。本实施例通过定位螺栓销12在该孔中的相对运动,从而带动张紧器11实现了链条的适度张力。仅需要设置固定在主机体上的定位螺栓销和张紧器的压板第二端的孔,便可以实现对链条的张紧,这种简单的结构有利于零部件的装配,并且可以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孔13与定位螺栓销12相对运动的轨迹为一平面;所述压板14的第一端111位于主机体在竖直方向的下部,压板14的第二端112位于主机体在竖直方向的上部,即靠近缸盖的一方。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孔13设置为长条形孔,以方便该定位螺栓销12与该长条形孔在长条形孔内限定的区域相对运动。所述长条形孔的长边设置为弧形,优选两长边均设置为弧形,该弧形弯曲的方向与张紧器11弯曲的方向基本朝向同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孔13在近似水平方向的孔间距大于在近似竖直方向的孔间距,这样可以保证张紧器11相对于定位螺栓销12的运动,有利于张紧器11的伸展。
[0018]本实施例中,该孔13与定位螺栓销12间隙配合,具体的是孔13在宽度方向上与定位螺栓销12间隙配合;并且间隙小于等于2mm,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晃动;间隙中,由飞溅或者淋下的机油润滑,并使压板运动轨迹只能为压板弧线轨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孔13为腰形孔;所谓腰形孔即在孔的长边的大致中央部分设置有一拱起部132,如图5所示;腰形孔的设计使得张紧器11的伸展更加自如。该腰形孔与定位螺栓销配合的间隙也要满足小于等于2mm的要求。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孔13周边设置有加强筋131,所述加强筋131沿所述孔13发散设置;该孔13以腰形孔为例,所述加强筋131沿腰形孔发散设置;可以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受力集中时腰形孔发生撕裂;如图5所示,加强筋131和凹槽135间隔的设置在孔13的周边,该孔结构的沿其轴向方向的内壁133厚度大于该孔结构的沿其轴向方向的外圈134厚度,这样可以保证孔13与定位螺栓销12相对运动的轨迹为一平面,保证孔13与定位螺栓销可以相对运动阻力最小。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图5中A-A’向剖面示意图;该孔结构的沿其轴向方向的内壁133厚度大于该孔结构的沿其轴向方向的外圈134厚度,由于加强筋131的存在,防止了运动过程中腰形孔可能发生撕裂的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孔结构的内壁133厚度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该孔结构的外圈厚度,只要能够保证孔13与定位螺栓销12相对运动过程中运动轨迹所在的面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平滑即可。
[0020]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螺栓销12固定在主机体20 (缸体或缸盖)上并垂于主机体20安装的面;如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定位螺栓销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定位螺栓销12包括大头部123、光杆部122、用于固定在主机体上的螺纹部121 ;所述光杆部122位于大头部123和螺纹部121之间,所述孔13可相对光杆部122运动;定位螺栓销12的三个部分为一体成型。所述孔与光杆部间隙配合。光杆部122与孔13配合,光杆部122与孔13之间存在间隙,具体的是孔13在宽度方向上与光杆部122间隙配合所述间隙小于等于2MM,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晃动;间隙中,由飞溅或者淋下的机油润滑,并使压板运动轨迹只能为压板弧线轨道。本实施例中的孔13为长条形孔,所述大头部123的直径大于所述长条形孔两长边之间的内间距L2。大头部123是为了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振动使得压板脱落。当定位螺栓销12固定在主机体上可以是主机体焊接连接,也可以是与主机体一体成型。
[0021]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定位螺栓销的第二结构示意图;该定位螺栓销的结构在如图3所示的结构基础上,所述定位螺栓销12套设有一衬套124,进一步地,在光杆部122套设有所述衬套124 ;该衬套124可以更方便孔13与定位螺栓销12的相对运动,还可以延长相对运动时定位螺栓销12和孔13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例中,该衬套124可以是与光杆部122紧密固定在一起的;同时,在衬套124与孔13之间设置润滑物质,有利于定位螺栓销12在孔13中的相对运动。当然,衬套124也可以是与光杆部122相互转动的,使衬套124与孔13以及与定位螺栓销12之间都可以形成相互转动,同样有利于定位螺栓销12在孔13中的相对运动,减少三者之间的摩擦。另外,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衬套也可以是滚针轴承,即在光杆部122上可以套设一滚针轴承,这样衬套124与孔13以及与定位螺栓销12之间在相对运动过程中的摩擦会更小。
[0022]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张紧器11中的片簧15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如果片簧15为多个,所述张紧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多个片簧的加持装置151。如果片簧15为一个,则不需要加持装置151。孔13的两端具有一定的高度差LI,所述孔13远离片簧15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孔13靠近片簧15的一端。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孔13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远离片簧15的一端比靠近片簧15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略高一些,由于压板14第二端部的运动轨迹是具有一定弧度的,且前高后低,腰形孔的这种结构可以使得压板在随链条变化而变化的张紧过程外在受力最小,消除不必要的摩擦消耗。
[0023]在张紧器11随链条变化而变化的张紧过程中,我们一般认为张紧器有三种位置:初始张紧位置、中间位置和极限松弛位置,极限松弛位置即片簧的原始位置。在链条安装初期为初始张紧位置:通过张紧器中片簧压板反向压紧位置压紧链条,从而使链条保持一定的张紧状态,此时链条对张紧器的力为主动作用力,而张紧器对链条的力为被动反作用力,此时的定位螺栓销12位于孔13中靠近张紧器11的一端。而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链条松弛时,张紧器从被压状态向自由状态恢复,相较安装初始位置,张紧最大弧度点向链条张紧方向移动,从而压紧链条,保证链条张紧状态,此时为中间位置,中间位置为初始张紧位置和极限松弛位置之间的位置。极限松弛位置是指压板不再受正时链的反作用力时外力时,压板第二端部的腰形孔远离片簧一端抵靠的位置,即此时的定位螺栓销12位于孔13中远离张紧器11的一端,极限松弛位置时,压板处于自然的原始状态。
[0024]以下以腰形孔远离片簧15的一端比靠近片簧15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略高一些为例,对上述各位置进行详细说明。
[0025]初始张紧位置: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张紧器处于初始张紧位置时的简略结构示意图;即初始安装到发动机上的位置,此时张紧器11的弧度半径最大;张紧器11被动受力,此时,链条处于初始安装时的张紧状态,链条可沿压板滑动,链条具有一定的张紧力,进而链条对压板具有反作用力,使压板第二端部的腰形孔的靠近片簧的一端抵靠在定位螺栓销上。
[0026]中间位置: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张紧器处于中间位置时的简略结构示意图;随着发动机运行,链条会有些许拉长或者振动,当链条松弛时,张紧器在自身的张力下,压板14在定位螺栓销12的限位作用下,张紧器11沿压板14弧线轨道向上运动,使链条再次张紧,具有一定的张紧力,并逐渐从初始张紧位置往极限松弛位置发展,此时定位螺栓销12位于腰形孔的非两端部;所述的中间位置即是指初始张紧位置和极限松弛位置之间的位置。张紧器一直保持张紧链条状态,往张紧器原始状态发展,链条松弛后,张紧器处于被动受力,或者主动受力状态,视链条伸长状态而定。
[0027]极限松弛位置: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张紧器处于极限松弛位置时的简略结构示意图;极限松弛位置是指压板不再受链条的反作用力时外力时,压板第二端部的腰形孔的远离片簧一端抵靠的位置,此时张紧器11的弧度半径最大;极限松弛位置时,压板处于自然的原始状态。
[0028]张紧器经过以上三种位置状态对链条进行张紧,腰形孔在张紧器运动的弧度方向的孔距离可以根据链条寿命、片簧材料性能来确定,腰形孔在张紧器运动的弧度方向的孔距离可以使张紧器在尽量小限定范围内运动,使张紧器对链条张紧力不宜过大,过大会降低链条寿命;腰形孔长度方向一般沿片簧由张紧状态到自然状态的变化方向做设计。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链条寿命及片簧材料性能,规范张紧器可以运动的两个极限安装尺寸,然后再定义腰形孔尺寸。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用于保持链条张力,包括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包括压板和片簧,所述压板的一面与链条接触,压板的另一面与片簧接触,所述压板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于发动机主机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第二端设置有孔;该张紧装置还包括:固定于主机体上并可与所述孔相对运动的定位螺栓销,所述定位螺栓销穿过所述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与定位螺栓销相对运动的轨迹为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长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远离片簧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孔靠近片簧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孔的长边设置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与定位螺栓销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栓销包括大头部、可与所述孔相对运动的光杆部、用于固定在主机体上的螺纹部;所述光杆部位于大头部和螺纹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与光杆部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长条形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长条形孔两长边之间的内间距。
【文档编号】F16H7/08GK103511570SQ201210211362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刘静, 林晋琛, 刘恒坤, 谢民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