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8099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对轨道交通车辆施行停车制动功能的单元制动缸。
背景技术
空气制动如今普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上,而制动气缸则是一种将车辆总风管空气压力传递到基础制动部分的装置,从而使车辆从运动到静止进行行车制动。由于空气制动不可避免的存在泄漏,不能保持铁道机车在线路上或库内的长时间停放,在风力、坡道下滑力等外力的作用下,易导致车辆产生意外溜车,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轨道交通车辆不仅需要行车制动功能,还需要停放制动功能。轨道交通停放制动按作用原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1.手制动手制动是通过旋转一个手动操纵盘,经链轮链条传动,拉动转向架上的传递杠杆并作用到基础制动器,进而对车轮实施制动;缓解时反方向旋转操纵盘,靠缓解弹簧的反作用力缓解停放制动作用。手制动装置的缺点是需要人力操纵,安装空间大,且制动力大小难控制。2.蓄能制动蓄能制动的作用原理则是利用弹簧压缩时储蓄能量,伸长时又释放能量(产生弹簧力)从而作用到转向架制动器上产生停放制动,弹簧的压缩和伸长采用空气控制,因此就将停放制动系统完全纳入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大大方便了操纵工作。现有的蓄能制动缸都是独立式的,其缺点是既要有一个独立的单元制动缸,又要有一个独立的停放制动缸,因而体积大、安装不便。而且现有的蓄能停放制动缸的停放活塞通过非自锁螺纹直接安装在手制动套上,缓解时必须始终将缓解拉销拉出手制动套的齿槽中。手动缓解后停放缸充气时也必须将缓解拉销拉出,否则停放缸不能充气,停放活塞不能到达正确位置以压缩停放弹簧储能,从而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放制动缸和单元制动缸集成在一起、且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安装的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包括单元制动缸部分和停放制动缸部分两部分,所述单元制动缸部分包括制动气缸、复位机构和间隙调整机构,所述制动气缸包括设有第一进气口的制动缸体和设置在制动缸体内的制动活塞,所述制动活塞包括与制动缸体内壁配合的活塞本体和从活塞本体中部向一侧延伸的活塞管;所述制动缸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间体,中间体与制动活塞的活塞本体之间设有缓解弹簧;所述中间体具有中心管,制动活塞的活塞管的外周与中间体的中心管内壁滑动配合,且端部伸出中心管之外;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丝杆;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引导螺母组成和调节螺母组成,且均通过非自锁螺纹与复位机构的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引导螺母组成包括活塞管盖、引导螺母、引导弹簧、引导螺母轴承以及锥套,活塞管盖和锥套均与活塞管内孔螺纹连接,引导螺母与锥套之间有锥面配合,引导弹簧置于活塞管盖和引导螺母轴承之间,引导弹簧一端与活塞管盖相抵,另一端通过引导螺母轴承与引导螺母相抵,在引导弹簧的作用下,引导螺母轴承推动引导螺母与锥套之间的锥面接触,引导螺母的内孔制有非自锁螺纹,且与复位机构的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组成包括调节螺母、锥齿滑套、调节弹簧以及调节螺母轴承,调节螺母组成的锥齿滑套外周与活塞管内孔滑动配合,锥齿滑套上有键置于活塞管的导孔中,同时键也插在中心管的导孔中,使得锥齿滑套可在活塞管内轴向滑动但不能转动,锥齿滑套与调节螺母之间均制有锥齿,调节弹簧置于调节螺母轴承和锥齿滑套之间,在调节弹簧的作用下,调节螺母轴承与调节螺母相抵,使得调节螺母与锥齿滑套的锥齿啮合,调节螺母的内孔制有非自锁螺纹,且与复位机构的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停放制动缸部分包括设有第二进气口的停放缸体、停放活塞、停放调节螺母、停放弹簧、导向销、手制动套组件和手动缓解装置;所述停放缸体的一端 与中间体固定连接,停放活塞设在停放缸体内并与其滑动配合,停放弹簧抵在停放活塞与中间体之间;所述导向销设在停放活塞与中间体之间以约束停放活塞只能进行直线运动;所述手制动套组件包括手制动套、齿圈、滚珠组件和推环,手制动套的一部分内壁与中间体的中心管外周滑动配合,另一部分内壁套在制动活塞的活塞管上,手制动套的外壁具有非自锁螺纹;所述推环松配合地套在制动活塞的活塞管上,推环与手制动套之间夹着滚珠组件;所述推环与活塞管盖相抵;所述齿圈套在手制动套外且与手制动套固定连接;所述手动缓解装置装连在停放缸体上,手动缓解装置具有拉销且拉销能插在齿圈的齿槽中;所述停放调节螺母置于停放活塞的中心孔内,且通过一锥面与停放活塞配合,并通过非自锁螺纹套在手制动套上;停放调节螺母上还抵压有停放调节弹簧,停放调节弹簧的另一端抵压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在停放调节弹簧的作用下与停放活塞相抵。所述停放活塞上安装有卡簧,卡簧抵压在推力轴承上。所述齿圈与手制动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或通过过盈配合或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手动缓解装置还包括缓解拉销座、座盖、拉绳总成、连接装置和弹簧,其中拉绳总成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拉销,拉销滑动配合地插在缓解拉销座的销孔中,座盖固定在缓解拉销座上,弹簧套在拉销上且一端与拉销上的台阶相抵、另一端与座盖相抵,缓解拉销座与停放缸体通过弹性销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衬套、弹性垫片、螺母和螺栓,两个衬套分别插在拉绳总成两端的拉绳孔中,螺栓穿过衬套、拉销的连接孔后采用弹性垫片、螺母固定。所述手动缓解装置还包括防尘套,防尘套的一端固定在拉销上、另一端固定在座盖上。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轭、复位螺母以及复位弹簧,复位螺母通过销与丝杆固定连接,在丝杆与复位螺母之间装有轭,轭与丝杆滑动配合,且有端面齿相啮合,复位弹簧置于复位螺母与轭之间,在复位弹簧作用下丝杆与轭依靠端面齿啮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结构后,能将蓄能制动缸与单元制动缸有机地紧密集成在一起,通过合理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得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安装,既能实现行车制动,也能实现停放制动,形成一种集成停放功能的单元制动缸。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输入第二进气口的气压大小变化,以及停放弹簧的弹性蓄能作用,使停放活塞按照停放要求进行左右运动,带动复位机构部分及连接的杠杆式制动夹钳(未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中)动作,以实现闸片对制动盘的夹紧和放松动作,进而实现车辆的停放制动与缓解。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停放活塞内置有停放调节螺母,并且通过一锥面与停放活塞接触,在停放调节螺母的另一端置有推力轴承和停放调节弹簧,停放调节螺母通过非自锁螺纹直接安装在手制动套上,这样当停放制动缸和单元制动缸均处于缓解状态时,无需拉出缓解拉销即可对停放制动缸充气,使得停放弹簧被压缩以储能。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常规的行车制动功能,还具有停放制动功能。此外,还具有以下特点I)、停放制动具备充气缓解、放气制动的功能,制动和缓解精准;2)、停放制动还具备手动缓解功能(通过拉动拉销);3)、将停放制动功能集成在单元制动缸上,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4)、可靠性和安全性高;5)、便于拆卸、维修、调试; 6 )、适用性广,可广泛应用于需要停放制动的车辆,尤其适用于轨道交通车辆。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停放制动功能时的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停放制动气动缓解时的状态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停放制动手动缓解时的状态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螺母组成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引导螺母组成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停放活塞组成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复位机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间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左视图;图11为图I的左视图;图12为图11中的手动缓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f 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包括单元制动缸部分和停放制动缸部分两部分,所述单元制动缸部分包括制动气缸4、复位机构21和间隙调整机构,所述制动气缸4包括设有第一进气口 1-1的制动缸体I和设置在制动缸体I内的制动活塞2,所述制动活塞2包括与制动缸体I内壁配合的活塞本体2-1和从活塞本体2-1中部向一侧延伸的活塞管2-2 ;所述制动缸体I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间体6,中间体6与制动活塞2的活塞本体2-1之间设有缓解弹簧3 ;所述中间体6具有中心管6-1,制动活塞2的活塞管2-2的外周与中间体6的中心管6-1内壁滑动配合,且端部伸出中心管6-1之外;所述复位机构21包括丝杆21-4 ;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引导螺母组成22和调节螺母组成23,且均通过非自锁螺纹与复位机构21的丝杆21-4螺纹连接;[0036]所述引导螺母组成22包括活塞管盖22-1、引导螺母22_4、引导弹簧22_2、引导螺母轴承22-3以及锥套22-5,活塞管盖22-1和锥套22_5均与活塞管2_2内孔螺纹连接,弓丨导螺母22-4与锥套22-5之间有锥面M配合,引导弹簧22_2置于活塞管盖22_1和弓I导螺母轴承22-3之间,引导弹簧22-2 —端与活塞管盖22-1相抵,另一端通过引导螺母轴承22_3与引导螺母22-4相抵,在引导弹簧22-2的作用下,引导螺母轴承22-3推动引导螺母22_4与锥套22-5之间的锥面M接触,引导螺母22-4的内孔制有非自锁螺纹,且与复位机构21的丝杆21-4螺纹连接;所述 调节螺母组成23包括调节螺母23-6、锥齿滑套23_7、调节弹簧23_3以及调节螺母轴承23-4,调节螺母组成23的锥齿滑套23-7外周与活塞管2_2内孔滑动配合,锥齿滑套23-7上有键23-2置于活塞管2-2的导孔2_3中,同时键23_2也插在中心管6_1的导孔6-2中,使得锥齿滑套23-7可在活塞管2-2内轴向滑动但不能转动,锥齿滑套23_7与调节螺母23-6之间均制有锥齿Z,调节弹簧23-3置于调节螺母轴承23-4和锥齿滑套23_7之间,在调节弹簧23-3的作用下,调节螺母轴承23-4与调节螺母23-6相抵,使得调节螺母23-6与锥齿滑套23-7的锥齿Z啮合,调节螺母23-6的内孔制有非自锁螺纹,且与复位机构21的丝杆21-4螺纹连接;所述停放制动缸部分包括设有第二进气口 27-1的停放缸体27、停放活塞9、停放调节螺母10、停放弹簧7、导向销8、手制动套组件和手动缓解装置28 ;所述停放缸体27的一端与中间体6固定连接,停放活塞9设在停放缸体27内并与其滑动配合,停放弹簧7抵在停放活塞9与中间体6之间;所述导向销8设在停放活塞9与中间体6之间以约束停放活塞9只能进行直线运动;所述手制动套组件包括手制动套15、齿圈14、滚珠组件17和推环18,手制动套15的一部分内壁与中间体6的中心管6-1外周滑动配合,另一部分内壁套在制动活塞2的活塞管2-2上,手制动套15的外壁具有非自锁螺纹;所述推环18松配合地套在制动活塞2的活塞管2-2上,推环18与手制动套15之间夹着滚珠组件17 ;所述推环18与活塞管盖22-1相抵;所述齿圈14套在手制动套15外且与手制动套15固定连接;所述手动缓解装置28装连在停放缸体27上,手动缓解装置28具有拉销24且拉销24能插在齿圈14的齿槽中;所述停放调节螺母10置于停放活塞9的中心孔内,且通过一锥面R与停放活塞9配合,并通过非自锁螺纹套在手制动套15上;停放调节螺母10上还抵压有停放调节弹簧11,停放调节弹簧11的另一端抵压有推力轴承12,推力轴承12在停放调节弹簧11的作用下与停放活塞9相抵。如图5所示,在调节螺母组成23中,调节弹簧23-3 —端与锥齿滑套23_7相抵,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母轴承23-4、挡圈23-5与调节螺母23-6相抵。本实用新型中的复位机构21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复位机构。如图1、7所示,所述停放活塞9上安装有卡簧13,卡簧13抵压在推力轴承12上。如图1、2、3、4所示,所述齿圈14与手制动套15通过螺钉16固定连接在一起,或通过过盈配合或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I、12所示,所述手动缓解装置28还包括缓解拉销座25、座盖37、拉绳总成36、连接装置29和弹簧35,其中拉绳总成36通过连接装置29连接拉销24,拉销24滑动配合地插在缓解拉销座25的销孔25-1中,座盖37固定在缓解拉销座25上,弹簧35套在拉销24上且一端与拉销24上的台阶相抵、另一端与座盖37相抵,缓解拉销座25与停放缸体27通过弹性销26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装置29包括衬套30、弹性垫片31、螺母32和螺栓33,两个衬套30分别插在拉绳总成36两端的拉绳孔中,螺栓33穿过衬套30、拉销24的连接孔后采用弹性垫片31、螺母32固定。如图12所示,所述手动缓解装置28还包括防尘套34,防尘套34的一端固定在拉销24上、另一端固定在座盖37上。如图8所示,所述复位机构21还包括轭21-1、复位螺母21_2以及复位弹簧21_5,复位螺母21-2通过销21-3与丝杆21-4固定连接,在丝杆21_4与复位螺母21_2之间装有轭21-1,轭21-1与丝杆21-4滑动配合,且有端面齿K相啮合,复位弹簧21_5置于复位螺母21-2与轭21-1之间,在复位弹簧21-5作用下丝杆21_4与轭21_1依靠端面齿K啮合在一
起。·如图1、6、8所示,单元制动缸的工作原理轨道交通车辆运行过程中需要制动时,控制系统向制动缸体I的第一进气口 1-1输入压力空气,推动制动活塞2向左运动,同时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活塞管2-2上的锥套22-5 —并向左运动,锥套22-5推动引导螺母22_4,由于锥面M的作用,引导螺母22-4被锥套22-5限制转动,此时轭21_1被杠杆(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约束不能转动,并通过端面齿K限制丝杆21-4的转动,因此引导螺母22-4可以推动丝杆21-4,丝杆21-4通过端面齿K将力传给轭21-1向左运动并推动杠杆夹钳机构(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一端张开,而装有闸片托的一端收紧,将安装在闸片托上的制动闸片紧密的压在高速运转的制动盘摩擦面上,实现行车制动。正常闸片间隙时的制动过程控制系统向制动缸体I的第一进气口 1-1输入压力空气,推动制动活塞2向左运动,同时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活塞管2-2上的锥套22-5 —并向左运动,锥套22-5推动引导螺母22-4,由于锥面M的作用,引导螺母22_4被锥套22_5限制转动,此时轭21-1被杠杆约束不能转动,并通过端面齿K限制丝杆21-4的转动,因此引导螺母22-4可以推动丝杆21-4,丝杆21-4通过端面齿K将力传给轭21_1向左运动,同时制动缸体I在空气压力的反向作用下向右相对的运动,轭21-1和制动缸体I分别推动基础制动装置的两侧杠杆向制动盘夹紧,与此同时通过非自锁螺纹与丝杆21-4连接的调节螺母组成23由于键23-2的限制不能转动,因此与丝杆21-4 —同向左运动,直到键23_2被中间体6的导孔6-2 —端阻挡为止,此时轭21-1和制动缸体I分别推动基础制动装置的两侧夹钳刚好夹紧制动盘。如图1、5、6、8所示,闸片间隙大时的制动过程当闸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因磨损而增大,超出了单元制动缸的设定间隙时,重复上述的制动过程,向制动缸体I的第一进气口 1-1输入压力空气,推动制动活塞2向左运动,当轭21-1和制动缸体I分别推动基础制动装置的两侧杠杆向制动盘夹紧,消除掉一个正常闸片间隙时,通过非自锁螺纹与丝杆
21-4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组成23上的键23-2向左刚好碰到中间体6的导孔6_2左端,从此锥齿滑套23-7不能向左运动,亦不能转动,此时闸片与制动盘之间尚有间隙,制动活塞2在气压的作用下继续向左运动,通过活塞管2-2、锥套22-5、引导螺母22-4、丝杆21_4、轭
21-1继续推动基础制动杠杆向制动盘夹紧,导致调节螺母23-6在丝杆21-4的作用下向左运动时与锥齿滑套23-7的锥齿Z脱开,一旦锥齿Z脱开,调节螺母23-6立即在调节弹簧23-3的作用下回转,同时向右运动,因此在消除正常大小的间隙后,调节螺母组成23即不能与丝杆21-4 —起向左运动,直到闸片夹紧制动盘,丝杆21-4停止向左运动,锥齿Z重新啮合;缓解时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制动缸体I的第一进气口 1-1排气,制动活塞2在缓解弹簧3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带动活塞管2-2也向右运动,由于引导弹簧22-2将引导螺母22-4压在锥套22-5上,因此制动活塞2、活塞管2-2、引导弹簧22-2、引导螺母22_4、锥套22_5、丝杆21-4、轭21-1等一起向右运动,与此同时,调节螺母组成23在丝杆21-4向右的推力作用下亦向右运动,当闸片离开制动盘达到正常间隙时,键23-2向右的运动刚好被中间体6的导孔6-2右端阻挡,调节螺母组成23不能继续向右运动,此时调节螺母23-6既不能转动又不能向右运动,导致丝杆21-4不能向右运动,整个复位机构21保持在正常间隙位置,由于此时制动活塞2并未完全复位,将在缓解弹簧3的作用下继续向右运动,带动活塞管2-2、锥套22-5向右运动,由于丝杆21-4不动,引导弹簧22_2被压缩,引导螺母22_4和锥套22-5之间的锥面M脱开,引导螺母22-4立即在引导弹簧22_2的作用下自转并随制动活塞2、活塞管2-2、锥套22-5等一起向右运动,直到制动活塞2到达缓解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停放制动气缸部分的工作原理如下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向停放缸体27的第二进气口 27-1输入压力空气,停放活塞9压缩停放弹簧7至蓄能状态,整个停放制动缸处于非工作状态。如图2、6、7、8所示,当轨道交通车辆需要停放制动时,压力空气从停放缸体27的第二进气口 27-1排出,停放弹簧7释放能量推动停放活塞9向左运动,停放活塞9通过锥面R推动停放调节螺母10往左运动,由于停放调节螺母10是与手制动套15通过非自锁螺纹连接,因此,停放调节螺母10推动手制动套15往左运动,由于齿圈14与手制动套15通过螺钉16连接在一起,所以,手制动套15带动齿圈14向左运动,并且齿圈14和手制动套15推动滚珠组件17和推环18向左运动,推环18通过活塞管盖22-1推动制动活塞2向左运动,制动活塞2再带动固定联结在活塞管2-2上的锥套22-5 —并向左运动,锥套22-5推动引导螺母22-4,由于锥面M的作用,引导螺母22-4被锥套22_5限制转动,从而推动丝杆
21-4,丝杆21-4通过端面齿K将力传给轭21-1向左运动并推动杠杆夹钳机构的一端张开,而装有闸片托的一端收紧,将安装在闸片托上的制动闸片紧密的压在制动盘摩擦面上产生制动力,实现停放制动。这样,本发明既可以实现行车制动,也可以实现停放制动。当轨道交通车辆在停放制动状态下需要缓解时,则有两种途径可以实现,其工作原理如下I)、充气缓解如图3、7、6所示,通过停放缸体27的第二进气口 27_1充入一定的压力空气,推动停放活塞9压缩停放弹簧7向右运动,由于拉销24 —直插在齿圈14的齿槽中,齿圈14和手制动套15又是通过螺钉16固连为一体,所以齿圈14和手制动套15既不转动也不移动;在停放活塞9向右运动的时候,卡簧13推动推力轴承12向右运动,由于锥面R的作用,停放调节螺母10不能转动,又因停放调节螺母10与手制动套15通过非自锁螺纹连接,因此停放调节螺母10既不转动也不移动,这时随着停放活塞9向右运动,停放调节弹簧11被压缩,锥面R随之脱开,这时停放调节螺母10在停放调节弹簧11的作用下因非自锁螺纹连接的关系在手制动套15上自转,也向右运动。停放调节螺母10没有力加在手制动套15上,此时制动活塞2由于缓解弹簧3的作用向右运动,带动锥套22-5向右运动,通过引导螺母22-4将力传递给丝杠21-4,带动整个复位机构部分21向右运动实现缓解;同时,活塞管盖
22-1推动推环18和滚珠组件17向右运动,滚珠组件17进而推动手制动套15向右运动,手制动套15带动齿圈14向右运动,因此整个停放制动缸部分缓解,恢复到停放制动之前的状态。2)、手动缓解 如图4、6、7所示,当没有空气压力的时候,拉动拉销24,齿圈14的自转限制被取消,由于齿圈14取消了自转限制,导致手制动套15可以在轴向力的作用下旋转,此时制动活塞2在缓解弹簧3的作用以及夹钳夹紧制动盘的反作用力下向右运动,并通过活塞管盖
22-1,推动推环18以及滚珠组件17将向右的缓解力作用在手制动套15上,使得手制动套15向右运动,同时在停放弹簧7的作用下停放活塞9向左运动加速了手制动套15的旋转,直到停放活塞9向左抵到停放缸体27为止,停放弹簧7的作用力作用到停放缸体27上,不再通过停放调节螺母10作用到手制动套15上,制动活塞2亦在缓解弹簧3的作用下回到缓解位,带动整个复位机构21回到缓解位置完成停放制动缓解动作。
权利要求1. 一种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包括单元制动缸部分和停放制动缸部分两部分,所述单元制动缸部分包括制动气缸(4 )、复位机构(21)和间隙调整机构,所述制动气缸(4 )包括设有第一进气口(1-1)的制动缸体(I)和设置在制动缸体(I)内的制动活塞(2),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活塞(2)包括与制动缸体(I)内壁配合的活塞本体(2-1)和从活塞本体(2-1)中部向一侧延伸的活塞管(2-2);所述制动缸体(I)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间体(6),中间体(6)与制动活塞(2)的活塞本体(2-1)之间设有缓解弹簧(3);所述中间体(6)具有中心管(6-1),制动活塞(2)的活塞管(2-2)的外周与中间体(6)的中心管(6-1)内壁滑动配合,且端部伸出中心管(6-1)之外;所述复位机构(21)包括丝杆(21-4);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引导螺母组成(22)和调节螺母组成(23),且均通过非自锁螺纹与复位机构(21)的丝杆(21-4)螺纹连接;· 所述引导螺母组成(22)包括活塞管盖(22-1)、引导螺母(22-4)、引导弹簧(22-2)、弓丨导螺母轴承(22-3)以及锥套(22-5),活塞管盖(22-1)和锥套(22-5)均与活塞管(2_2)内孔螺纹连接,引导螺母(22-4)与锥套(22-5)之间有锥面(M)配合,引导弹簧(22_2)置于活塞管盖(22-1)和引导螺母轴承(22-3)之间,引导弹簧(22-2) —端与活塞管盖(22-1)相抵,另一端通过引导螺母轴承(22-3)与引导螺母(22-4)相抵,在引导弹簧(22-2)的作用下,引导螺母轴承(22-3)推动引导螺母(22-4)与锥套(22-5)之间的锥面(M)接触,引导螺母(22-4)的内孔制有非自锁螺纹,且与复位机构(21)的丝杆(21-4)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螺母组成(23)包括调节螺母(23-6)、锥齿滑套(23-7)、调节弹簧(23-3)以及调节螺母轴承(23-4),调节螺母组成(23)的锥齿滑套(23-7)外周与活塞管(2-2)内孔滑动配合,锥齿滑套(23-7)上有键(23-2)置于活塞管(2-2)的导孔(2-3)中,同时键(23-2)也插在中心管(6-1)的导孔(6-2)中,使得锥齿滑套(23-7)可在活塞管(2-2)内轴向滑动但不能转动,锥齿滑套(23-7)与调节螺母(23-6)之间均制有锥齿(Z),调节弹簧(23-3)置于调节螺母轴承(23-4)和锥齿滑套(23-7)之间,在调节弹簧(23-3)的作用下,调节螺母轴承(23-4)与调节螺母(23-6)相抵,使得调节螺母(23-6)与锥齿滑套(23_7)的锥齿(Z)啮合,调节螺母(23-6)的内孔制有非自锁螺纹,且与复位机构(21)的丝杆(21-4)螺纹连接; 所述停放制动缸部分包括设有第二进气口(27-1)的停放缸体(27)、停放活塞(9)、停放调节螺母(10)、停放弹簧(7)、导向销(8)、手制动套组件和手动缓解装置(28);所述停放缸体(27)的一端与中间体(6)固定连接,停放活塞(9)设在停放缸体(27)内并与其滑动配合,停放弹簧(7)抵在停放活塞(9)与中间体(6)之间;所述导向销(8)设在停放活塞(9)与中间体(6)之间以约束停放活塞(9)只能进行直线运动;所述手制动套组件包括手制动套(15)、齿圈(14)、滚珠组件(17)和推环(18),手制动套(15)的一部分内壁与中间体(6)的中心管(6-1)外周滑动配合,另一部分内壁套在制动活塞(2)的活塞管(2-2)上,手制动套(15)的外壁具有非自锁螺纹;所述推环(18)松配合地套在制动活塞(2)的活塞管(2-2)上,推环(18)与手制动套(15)之间夹着滚珠组件(17);所述推环(18)与活塞管盖(22-1)相抵;所述齿圈(14)套在手制动套(15)外且与手制动套(15)固定连接;所述手动缓解装置(28)装连在停放缸体(27)上,手动缓解装置(28)具有拉销(24)且拉销(24)能插在齿圈(14)的齿槽中; 所述停放调节螺母(10)置于停放活塞(9)的中心孔内,且通过一锥面(R)与停放活塞(9)配合,并通过非自锁螺纹套在手制动套(15)上;停放调节螺母(10)上还抵压有停放调节弹簧(11),停放调节弹簧(11)的另一端抵压有推力轴承(12),推力轴承(12)在停放调节弹簧(11)的作用下与停放活塞(9)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放活塞(9)上安装有卡簧(13),卡簧(13)抵压在推力轴承(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蓄能式停放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14)与手制动套(15)通过螺钉(16)固定连接在一起,或通过过盈配合或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缓解装置(28)还包括缓解拉销座(25)、座盖(37)、拉绳总成(36)、连接装置(29)和弹簧(35),其中拉绳总成(36)通过连接装置(29)连接拉销(24),拉销(24)滑动配合地插在缓解拉销座(25)的销孔(25-1)中,座盖(37 )固定在缓解拉销座(25 )上,弹簧(35 )套在拉销(24)上且一端与拉销(24)上的台阶相抵、另一端与座盖(37 )相抵,缓解拉销座(25 )与停放缸体(27 )通过弹性销(26 )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装置(29 )包括衬套(30 )、弹性垫片(31)、螺母(32 )和螺栓(33),两个衬套(30)分别插在拉绳总成(36)两端的拉绳孔中,螺栓(33)穿过衬套(30)、拉销(24)的连接孔后采用弹性垫片(31)、螺母(3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缓解装置(28)还包括防尘套(34),防尘套(34)的一端固定在拉销(24)上、另一端固定在座盖(37)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21)还包括轭(21-1)、复位螺母(21-2)以及复位弹簧(21-5),复位螺母(21-2)通过销(21-3)与丝杆(21-4)固定连接,在丝杆(21-4)与复位螺母(21-2)之间装有轭(21-1),轭(21-1)与丝杆(21-4)滑动配合,且有端面齿(K)相啮合,复位弹簧(21-5)置于复位螺母(21-2)与轭(21-1)之间,在复位弹簧(21-5)作用下丝杆(21-4)与轭(21_1)依靠端面齿(K)啮合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包括单元制动缸和停放制动缸两部分,制动活塞包括与制动缸体内壁配合的活塞本体和活塞管,制动缸体的一端固接有中间体,中间体与制动活塞之间有缓解弹簧,活塞管的外周与中间体的中心管内壁滑动配合,活塞管连接有调节螺母组成和引导螺母组成,复位机构由丝杠、轭等组成,丝杆通过非自锁螺母与调节螺母和引导螺母连接,停放制动气缸部分包括设有第二进气口的停放缸体、停放活塞、停放调节螺母、停放弹簧、导向销、齿圈、手制动套、滚珠组件、推环、活塞管盖和手动缓解装置,停放缸体的一端与中间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停放制动缸和单元制动缸集成在一起、且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安装。
文档编号F16D121/04GK202732795SQ20122031226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30日
发明者张勋林, 钱坤才, 郑剑云, 陈炳伟 申请人: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常州南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