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其包括一个输入轴轴线(4)、设置在输入轴轴线上的一个第一输入轴(EW1)和一个第二输入轴(EW2)、与输入轴轴线间隔开的一个第一中间轴轴线(5)和一个第二中间轴轴线(6)、一个设置在第一中间轴轴线(5)上的第一中间轴(VW1)、一个设置在第二中间轴轴线上的第二中间轴,第一输入轴和/或第二输入轴能借助中间齿轮级与第一中间轴和/或第二中间轴连接以形成变速级,所述中间齿轮级借助切换装置能接入功率流中并且能与功率流断开,所述变速器具有一个特殊齿轮级(R5),该特殊齿轮级能选择性地接入第一分变速器或第二分变速器的功率流中,并且在特殊齿轮级接入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变速级作为迂回挡能被形成。
【专利说明】变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尤其是双离合器变速器,其包括一个输入轴轴线、一个设置在输入轴轴线上的第一输入轴、一个设置在输入轴轴线上的第二输入轴、一个与输入轴轴线间隔开的第一中间轴轴线、一个设置在第一中间轴轴线上的第一中间轴、一个与输入轴轴线间隔开的第二中间轴轴线、一个设置在第二中间轴轴线上的第二中间轴、一个配置给第一输入轴的第一分变速器和一个配置给第二输入轴的第二分变速器,其中,第一输入轴和/或第二输入轴能借助中间齿轮级与第一中间轴和/或第二中间轴连接以形成变速级,所述中间齿轮级借助切换装置能接入功率流中并且能与功率流断开。
【背景技术】
[0002]DE102007049267A1公开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其包括:两个离合器,它们的输入侧与一个驱动轴连接并且它们的输出侧分别与两个相互同轴设置的变速器输入轴之一连接;至少两个中间轴,在所述中间轴上可旋转地支承有构造为空套齿轮的挡位齿轮;不可相对旋转地设置在两个变速器输入轴上的并且构造为固定齿轮的挡位齿轮,它们至少部分与空套齿轮啮合;多个用于将空套齿轮和中间轴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起来的耦联装置;分别固定在两个中间轴之一上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分别与输出轴的齿部啮合;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耦联两个变速器输入轴的切换元件,其中,可接通至少六个可动力换挡的(即无动力中断地换挡的)前进挡和至少一个倒挡,在该变速器中设置三个齿轮平面或四个齿轮平面,使得可通过该切换元件接通至少一个可动力换挡的迂回挡(Windungsgang),以便一方面在该双离合器变速器中以尽可能少的空间需求实现可动力换挡的变速级并且另一方面提供所含部件尽可能少的变速器,以便降低变速器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任务是在结构和/或功能上改进开头所提的变速器。
[0004]该任务借助一种变速器、尤其是双离合器变速器来解决,其包括一个输入轴轴线、一个设置在输入轴轴线上的第一输入轴、一个设置在输入轴轴线上的第二输入轴、一个与输入轴轴线间隔开的第一中间轴轴线、一个设置在第一中间轴轴线上的第一中间轴、一个与输入轴轴线间隔开的第二中间轴轴线、一个设置在第二中间轴轴线上的第二中间轴、一个配置给第一输入轴的第一分变速器和一个配置给第二输入轴的第二分变速器,其中,第一输入轴和/或第二输入轴能借助中间齿轮级与第一中间轴和/或第二中间轴连接以形成变速级,所述中间齿轮级借助切换装置能接入功率流中并且能与功率流断开,其中,所述变速器具有一个特殊齿轮级,该特殊齿轮级能选择性地接入第一分变速器的功率流或第二分变速器的功率流中,并且在特殊齿轮级接入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变速级作为迂回挡能被形成。
[0005]该变速器可设置在机动车的动力系统中。动力系统可具有内燃机。动力系统可具有双离合器。动力系统可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车轮。变速器在动力系统中可设置在双离合器和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车轮之间。双离合器可具有第一输出件和第二输出件。双离合器可具有第一动力换挡元件和第二动力换挡元件。双离合器可具有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变速器可与双离合器传动连接。第一输入轴可与双离合器的第一输出件传动连接。第二输入轴可与双离合器的第二输出件传动连接。
[0006]第一中间轴可以是输出轴。第二中间轴可以是输出轴。变速器可具有一个输出轴轴线。在该输出轴轴线上可设置一个输出轴。变速器可以是不同轴的变速器。输入轴轴线和输出轴轴线可以是不同轴的。变速器可以是轴线平行的变速器。输入轴轴线和输出轴轴线可彼此平行。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可相互同轴设置。第一中间轴可借助齿轮级与输出轴连接。第二中间轴可借助齿轮级与输出轴连接。
[0007]借助该变速器可形成至少九个前进变速级。借助该变速器可形成至少一个倒车变速级。变速级也可称为挡位。各挡位可根据其相应的传动比来设置。具有最大传动比的前进挡可以是第一挡。接下来编号增加的挡位可分别比前一挡具有更低的传动比。变速器可具有四个齿轮平面。变速器可具有五个齿轮平面。在一个齿轮平面中可设置一个齿轮级。在一个齿轮平面中可设置两个齿轮级。
[0008]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可相互同轴设置。第二输入轴可设置在第一输入轴的径向内部。第一输入轴可以是空心轴。第二输入轴可以是实心轴。中间轴可以是实心轴。输出轴可以是实心轴。输出轴可与驱动车轮传动连接。中间轴可与驱动车轮传动连接。术语“输入轴”和“输出轴”与来自内燃机的功率流方向有关。
[0009]一个齿轮级、如中间齿轮级或特殊齿轮级、可具有多个齿轮。一个齿轮级又可称为齿轮组。一个齿轮级的各齿轮可构成齿轮对。一个齿轮级的各齿轮可以是圆柱齿轮。一个齿轮级的各齿轮可设置在一个齿轮平面中。一个齿轮级可具有一个用于为倒车变速级反转转动方向的附加齿轮。一个变速级可借助至少一个齿轮级来形成。一个变速级可借助一个唯一的齿轮级来形成。一个变速级可借助多个齿轮级来形成。一个变速级可借助两个齿轮级来形成。一个变速级可借助三个齿轮级来形成。一个变速级可借助四个齿轮级来形成。
[0010]一个切换装置可具有至少一个切换元件。借助一个切换元件可连接一个齿轮级的一个齿轮和变速器的一个轴。借助一个切换元件可连接一个齿轮级的一个齿轮和一个相邻设置的齿轮级的一个齿轮。一个切换元件可形锁合地连接一个齿轮和一个轴。一个切换元件可形锁合地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一个切换元件可具有牙嵌式离合器。一个切换元件可具有滑动套筒。一个切换元件可具有同步装置。同步装置可减少转速差。一个切换装置可具有一个唯一的切换元件。一个切换装置可以是单切换装置。一个切换装置可在两个切换位置之间切换。一个切换装置可在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之间切换。第一切换位置可以是断开的切换位置。第二切换位置可以是闭合的切换位置。一个切换装置可具有多个切换元件。一个切换装置可具有两个切换元件。一个切换装置可以是双切换装置。一个切换装置可在三个切换位置之间切换。一个切换装置可在第一切换位置、第二切换位置和第三切换位置之间切换。第二切换位置可位于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三切换位置之间。第一切换位置可以是闭合的切换位置。第二切换位置可以是断开的切换位置、第三切换位置可以是闭合的切换位置。一个切换装置的操作可借助一个操作装置来进行。一个切换装置的操作可自动化地进行。一个切换装置的操作可借助控制装置进行。可为每个切换装置配置促动器。促动器可以是电动促动器。促动器可以是液压促动器。促动器可以是电液促动器。控制装置可用于控制促动器。
[0011]第一分变速器可具有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上的齿轮级。第一分变速器可具有设置在第一空心轴上的齿轮级。第二分变速器可具有设置在第二输入轴上的齿轮级。特殊齿轮级可具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特殊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上。特殊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与第一输入轴连接。特殊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与第二输入轴连接。特殊齿轮级可具有空套齿轮。特殊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以是空套齿轮。特殊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设置在第一中间轴上。特殊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与第一中间轴连接。特殊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以是空套齿轮。迂回挡可以是借助多个齿轮级形成的变速级。在迂回挡中功率流可从第一轴轴线流向第二轴轴线并从第二轴轴线返回第一轴轴线。在迂回挡中功率流可从第一输入轴流向第一中间轴并从第一中间轴返回第二输入轴。在迂回挡中功率流可从第二输入轴流向第一中间轴并从第一中间轴返回第一输入轴。
[0012]一个变速级的变换可通过操作至少一个切换装置来进行。一个变速级的变换可通过操作一个唯一的切换装置来进行。一个挡位的变换可通过操作多个切换装置来进行。一个挡位的变换可通过操作两个切换装置来进行。一个挡位的变换可通过操作三个切换装置来进行。多个切换装置可在一个变速级变换时同时被操作。
[0013]在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中,具有最大传动比的挡位可动力换挡到接下来的具有第二大传动比的挡位中。关于可切换的变速级的数量,变速器具有较少数量的齿轮平面。为了形成各变速级可多重利用齿轮级。变速级可通过组合多个齿轮级来实现。变速器具有减少的结构空间。变速器在结构上是紧凑的。齿轮直径减小。转速差减小。同步装置的负荷减小。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尤为适合于前部横向安装。
[0014]为了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变速级,特殊齿轮级可与一个预定的中间齿轮级一起接入功率流中。特殊齿轮级和预定的中间齿轮级可接入功率流中以形成多个变速级。借助特殊齿轮级和预定的中间齿轮级可形成多个作为迂回挡的变速级。预定的中间齿轮级可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上。
[0015]预定的中间齿轮级可具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预定的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上。预定的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与第一输入轴连接。预定的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以是固定齿轮。预定的中间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设置在第一中间轴上。预定的中间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与第一中间轴连接。预定的中间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与特殊齿轮级连接。预定的中间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与特殊齿轮级的第二齿轮连接。预定的中间齿轮级可具有空套齿轮。预定的中间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以是空套齿轮。特殊齿轮级和预定的中间齿轮级可设置在相邻的齿轮平面中。
[0016]可在特殊齿轮级和预定的中间齿轮级之间设置一个切换装置。一个切换装置可在第一中间轴上设置在特殊齿轮级和预定的中间齿轮级之间。该切换装置可具有两个切换元件。该切换装置可具有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该切换装置的第一切换元件可用于连接预定的中间齿轮级和第一中间轴。该切换装置的第二切换元件可用于连接预定的中间齿轮级和特殊齿轮级。
[0017]为了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变速级,特殊齿轮级可与预定的中间齿轮级和另一中间齿轮级一起接入功率流中。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可接入功率流中以形成多个变速级。借助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可形成多个作为迂回挡的变速级。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可用于多个变速级中。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可用于至少一个作为迂回挡的变速级和至少一个作为非迂回挡的变速级中。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可设置在第二输入轴上。
[0018]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可具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设置在第二输入轴上。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与第二输入轴连接。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以是固定齿轮。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与特殊齿轮级连接。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上。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与第一输入轴连接。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以是固定齿轮。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以是预定的中间齿轮级的一个齿轮。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可以是预定的中间齿轮级的第一齿轮。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设置在第一中间轴上。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与第一中间轴连接。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设置在第二中间轴上。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与第二中间轴连接。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的第二齿轮可以是空套齿轮。特殊齿轮级和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可设置在相邻的齿轮平面中。
[0019]在特殊齿轮级和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之间可设置两个切换装置。一个切换装置可在第二输入轴上设置在特殊齿轮级和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之间。该切换装置可具有两个切换元件。该切换装置可具有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该切换装置的第一切换元件可用于连接特殊齿轮级和第一输入轴。该切换装置的第二切换元件可用于连接特殊齿轮级和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一个切换装置可在第一输入轴上设置在特殊齿轮级和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之间。该切换装置可具有两个切换元件。该切换装置可具有第一切换元件和第二切换元件。该切换装置的第一切换元件可用于连接特殊齿轮级和第一中间轴。该切换装置的第二切换元件可用于连接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和第一中间轴。
[0020]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可以是具有最大传动比的中间齿轮级。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可具有一个用于为倒车而反转转动方向的附加齿轮。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可以是具有第二小的传动比的中间齿轮级。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可以是具有中间大小的传动比的中间齿轮级。
[0021]在特殊齿轮级接入的情况下可形成至少三个变速级作为迂回挡。在特殊齿轮级接入的情况下可形成具有最大传动比的前进变速级、具有最小传动比的前进变速级和一个倒车变速级作为迂回挡。因此与其传动比有关“外侧”的变速级可组合通过多个齿轮级形成。显著节省了结构空间和/或提高紧凑性。显著减小转速差。在特殊齿轮级接入的情况下可形成具有最大传动比的前进变速级、至少一个用于前进的中间变速级、具有最小传动比的前进变速级和一个倒车变速级作为迂回挡。
[0022]借助“可/可以”尤其表示本发明的可选特征。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具有一个特征或多个相应特征。
[0023]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说明给出其它特征和优点。所述实施例的具体特征可构成本发明的一般性特征。所述实施例的与其它特征结合的特征也可构成本发明的单个特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示意性和示例性附图如下:[0025]图1为在五个齿轮平面中具有八个齿轮组的变速器,其中包括一个特殊齿轮级,该特殊齿轮级能选择性地接入第一分变速器的功率流中或第二分变速器的功率流中;
[0026]图2为具有三个作为迂回挡接通的变速级的变速器的换挡简图;
[0027]图3为在四个齿轮平面中具有七个齿轮组的变速器,其中包括一个特殊齿轮级,该特殊齿轮级能选择性地接入第一分变速器的功率流中或第二分变速器的功率流中;
[0028]图4为具有四个作为迂回挡接通的变速级的变速器的换挡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图1示出在五个齿轮平面1、I1、II1、1¥、¥中具有八个齿轮组1?2、1?3、1?4、1?5、1?6、R7、R8、RR的变速器1,其中包括一个特殊齿轮级R5,该特殊齿轮级能选择性地接入第一分变速器2的功率流或第二分变速器3的功率流中。
[0030]变速器I具有输入轴轴线4、第一中间轴轴线5、第二中间轴轴线6和输出轴轴线
7。输入轴轴线4和中间轴轴线5、6相互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设置。输入轴轴线4和输出轴轴线7可相互同轴地设置。在输入轴轴线4上设置第一输入轴EWl和第二输入轴EW2。第一输入轴EWl和第二输入轴EW2构成变速器I的驱动侧AN。第一输入轴EWl和第二输入轴EW2相互同轴地设置。第一输入轴EWl构造为设置在第二输入轴EW2上的空心轴。第一输入轴EWl可由内燃机8借助第一动力换挡元件Kl加载机械功率。第二输入轴EW2可由内燃机8借助第二动力换挡元件K2加载机械功率。在第一中间轴轴线5上设置一个第一中间轴VW1。在第二中间轴 轴线6上设置一个第二中间轴VW2。在输出轴轴线7上设置一个输出轴AW。输出轴AW构成变速器I的输出侧AB。
[0031]齿轮组R3、R7构成齿轮平面I。齿轮组R5构成齿轮平面II。齿轮组R2、RR构成齿轮平面III。齿轮组R4、R8构成齿轮平面IV。齿轮组R6构成齿轮平面V。齿轮组R3、R7属于第一分变速器2。齿轮组1?2、1?4、1?6、1?8、1^属于第二分变速器3。齿轮组R5是特殊齿轮级。齿轮组R5可与第一输入轴EWl或与第二输入轴EW2连接。齿轮组R5因此可接入第一分变速器2的功率流或第二分变速器3的功率流中。每个齿轮组R2、R3、R4、R5、R6、R7、R8具有两个齿轮。齿轮组RR具有三个齿轮。齿轮组R3、R7具有一个共同的齿轮。齿轮组R2、RR具有一个共同的齿轮。齿轮组R4、R8具有一个共同的齿轮。
[0032]齿轮组R2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二输入轴EW2上的固定齿轮和一个设置在第一中间轴VWl上的空套齿轮。齿轮组R3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一输入轴EWl上的固定齿轮和一个设置在第一中间轴VWl上的空套齿轮。齿轮组R4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二输入轴EW2上的固定齿轮和一个设置在第一中间轴VWl上的空套齿轮。齿轮组R5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一输入轴Effl上的空套齿轮和一个设置在第一中间轴VWl上的空套齿轮。齿轮组R6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二输入轴EW2上的固定齿轮和一个设置在第一中间轴VWl上的空套齿轮。齿轮组R7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一输入轴EWl上的固定齿轮和一个设置在第二中间轴VW2上的空套齿轮。齿轮组R8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二输入轴EW2上的固定齿轮和一个设置在第二中间轴VW2上的空套齿轮。齿轮组RR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二输入轴EW2上的固定齿轮、一个附加齿轮和一个设置在第二中间轴VW2上的空套齿轮。
[0033]在第一中间轴VWl和输出轴AW之间设置第一输出齿轮组。第一输出齿轮组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一中间轴VWl上的固定齿轮和一个设置在输出轴AW上的固定齿轮。在第二中间轴VW2和输出轴AW之间设置第二输出齿轮组。第二输出齿轮组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二中间轴VW2上的固定齿轮和一个设置在输出轴AW上的固定齿轮。设置在输出轴AW上的固定齿轮是第一输出齿轮组和第二输出齿轮组的一个共同的齿轮。
[0034]变速器I具有切换装置SE1、SE2、SE3、SE4、SE5、SE6。切换装置SEl具有一个切换元件S7。该切换元件S7用于连接齿轮组R7的空套齿轮和第一中间轴VW1。切换装置SE2、SE3、SE4、SE5、SE6分别具有两个切换元件。切换装置SE2具有切换元件S3、SW。切换元件S3用于连接齿轮组R3的空套齿轮和第二中间轴VW2。切换元件SW用于连接齿轮组R3的空套齿轮和齿轮组R5的空套齿轮。切换装置SE3具有切换元件S5a、SK。切换元件S5a用于连接齿轮组R5的设置在第一输入轴EWl上的空套齿轮和第一输入轴EWl。切换元件SK用于连接齿轮组R5的设置在第一输入轴EWl上的空套齿轮和第二输入轴EW2。切换元件SK用于连接齿轮组R5的设置在第一输入轴EWl上的空套齿轮和齿轮组R2的固定齿轮。切换元件SK用于连接齿轮组R5的设置在第一输入轴EWl上的空套齿轮和齿轮组RR的固定齿轮。切换装置SE4具有切换元件S5b、S2。切换元件S5b用于连接齿轮组R5的设置在第一中间轴VWl上的空套齿轮和第一中间轴VWl。切换元件S2用于连接齿轮组R2的空套齿轮和第一中间轴VW1。切换装置SE5具有切换元件SR、S8。切换元件SR用于连接齿轮组RR的空套齿轮和第二中间轴VW2。切换元件S8用于连接齿轮组R8的空套齿轮和第二中间轴Vff20切换装置SE6具有切换元件S4、S6。切换元件S4用于连接齿轮组R4的空套齿轮和第一中间轴VWl。切换元件S6用于连接齿轮组R6的空套齿轮和第一中间轴VWl。
[0035]图2示出变速器、如根据图1的变速器的换挡简图,其具有三个作为迂回挡接通的变速级 A、1、J。变速器具有4^一个切换元件 SW、SK、S2、S3、S4、S5a、S5b、S6、S7、S8、SR,用于九个前进变速级A、B、C、D、E、F、G、H、I和两个倒车变速级J、K。变速级又可称为挡位。在换挡简图中,行表示变速级Α、B、C、D、Ε、F、G、H、1、J、K,列表示切换元件SW、SK、S2、S3、S4、S5a、S5b、S6、S7、S8、SR。在换挡简图中还示出用于动力换挡元件K1、K2的列。在换挡简图中分别以“X”表示闭合的切换元件或动力换挡元件。闭合的切换元件或动力换挡元件允许功率传输。
[0036]在变速级A中切换元件SW、SK、S2闭合,而其余的切换元件断开。在变速级B中切换元件S2闭合,而其余的切换元件断开。在变速级C中切换元件S3闭合,而其余的切换元件断开。在变速级D中切换元件S4闭合,而其余的切换元件断开。在变速级E中切换元件S5a、S5b闭合,而其余的切换元件断开。在变速级F中切换元件S6闭合,而其余的切换元件断开。在变速级G中切换元件S7闭合,而其余的切换元件断开。在变速级H中切换元件S8闭合,而其余的切换元件断开。在变速级I中切换元件SW、SK、S7闭合,而其余的切换元件断开。在变速级J中切换元件SW、SK、SR闭合,而其余的切换元件断开。在变速级K中切换元件SR闭合,而其余的切换元件断开。
[0037]参考图1,在变速级A中,当切换元件SW、SK、S2闭合时功率流通过齿轮组R3、R5、R2实现。在变速级A中,动力换挡元件Kl闭合并且动力换挡元件K2断开。参考图1,在变速级B中,当切换元件S2闭合时功率流通过齿轮组R2实现。在变速级B中,动力换挡元件Kl断开并且动力换挡元件K2闭合。由此可在变速级A和变速级B之间进行动力换挡。参考图1,在变速级I中, 当切换元件SW、SK、S7闭合时功率流通过齿轮组R5、R3、R7实现。参考图1,在变速级J中,当切换元件SW、SK、SR闭合时功率流通过齿轮组R3、R5、RR实现。因此变速级A、1、J分别通过多个齿轮组的组合形成。
[0038]在图3中相同构件设有和图1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图3示出在四个齿轮平面1、
I1、II1、IV中具有七个齿轮组1?2、1?3、1?4、1?5、1?7、1?8、1^的变速器1,其中包括一个特殊齿轮级R5,该特殊齿轮级能选择性地接入第一分变速器2的功率流或第二分变速器3的功率流中。与根据图1的变速器I不同,在根据图3的变速器I中不存在齿轮组R6。因此与根据图1的变速器I不同,在根据图3的变速器I中省略齿轮平面V。切换装置SE6具有一个切换元件S4。另外作为补充尤其参考图1和有关说明。
[0039]图4示出变速器、如根据图3的变速器I的换挡简图,其具有四个作为迂回挡接入的变速级A、F、1、J。该变速器具有十个切换元件SW、SK、S2、S3、S4、S5a、S5b、S7、S8、SR,用于九个前进变速级A、B、C、D、Ε、F、G、H、I和两个倒车变速级J、K。在换挡简图中,行表示变速级 A、B、C、D、E、F、G、H、1、J、K,列表示切换元件 SW、SK、S2、S3、S4、S5a、S5b、S7、S8、SR。在换挡简图中还示出用于动力换挡元件K1、K2的列。在换挡简图中分别以“X”表示闭合的切换元件或动力换挡元件。闭合的切换元件或动力换挡元件允许功率传输。
[0040]与根据图2的换挡简图不同,在根据图4的换挡简图中,在变速级F中切换元件SW、SK、S8闭合,而其余的切换元件断开。参考图3,在变速级F中,当切换元件SW、SK、S8闭合时功率流通过齿轮组R3、R5、R8实现。因此变速级F也通过多个齿轮组的组合形成。另外作为补充尤其参考图2和有关说明。
[0041]附图标记列表
[0042]I变速器SE2 切换装置
[0043]2第一分变速器SE3 切换装置
[0044]3第二分变速器SE4 切换装置
[0045]4输入轴轴线SE5 切换装置
[0046]5第一中间轴轴线SE6 切换装置
[0047]6第二中间轴轴线SW 切换元件
[0048]7输出轴轴线SK 切换元件
[0049]8内燃机S2 切换元件
[0050]Effl 第一输入轴S3 切换元件
[0051]EW2 第二输入轴S4 切换元件
[0052]Vffl 第一中间轴S5a 切换元件
[0053]VW2 第二中间轴S5b 切换元件
[0054]Aff 输出轴S6 切换元件
[0055]AN 驱动侧S7 切换元件
[0056]AB 输出侧S8 切换元件
[0057]I齿轮平面SR 切换元件
[0058]II 齿轮平面Kl 第一动力换挡元件
[0059]III 齿轮平面K2 第二动力换挡元件
[0060]IV 齿轮平面A 变速级/ 一挡
[0061]V齿轮平面B 变速级/ 二挡
[0062]R2 齿轮组C 变速级 /三挡[0063]R3齿轮组D变速级/四挡
[0064]R4齿轮组E变速级/五挡
[0065]R5齿轮组F变速级/六挡
[0066]R6齿轮组G变速级/七挡
[0067]R7齿轮组H变速级/八挡
[0068]R8齿轮组I变速级/九挡 [0069]RR齿轮组J变速级/第一倒挡
[0070]SEl切换装置K变速级/第二倒挡
【权利要求】
1.变速器(I)、尤其是双离合器变速器(1),该变速器包括一个输入轴轴线(4)、一个设置在输入轴轴线(4)上的第一输入轴(EW1)、一个设置在输入轴轴线(4)上的第二输入轴(EW2)、一个与输入轴轴线(4)间隔开的第一中间轴轴线(5)、一个设置在第一中间轴轴线(5)上的第一中间轴(VW1)、一个与输入轴轴线(4)间隔开的第二中间轴轴线(6)、一个设置在第二中间轴轴线(6)上的第二中间轴(VW2)、一个配置给第一输入轴(EWl)的第一分变速器(2)和一个配置给第二输入轴(EW2)的第二分变速器(3),其中,第一输入轴(EWl)和/或第二输入轴(EW2)能借助中间齿轮级(R2、R3、R4、R6、R7、R8、RR)与第一中间轴(VWl)和/或第二中间轴(釋2)连接以形成变速级(么、8、(:、034、6、!1、1、1、10,所述中间齿轮级借助切换装置(SW、SK、S2、S3、S4、S5a、S5b、S6、S7、S8、SR)能接入功率流中并且能与功率流断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I)具有一个特殊齿轮级(R5 ),该特殊齿轮级能选择性地接入第一分变速器(2)的功率流或第二分变速器(3)的功率流中,并且在特殊齿轮级(R5)接入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变速级(A、F、1、J)作为迂回挡能被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为了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变速级(A、F、1、J),特殊齿轮级(R5)能与一个预定的中间齿轮级(R3) —起接入功率流中。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变速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齿轮级(R5)和预定的中间齿轮级(R3)能接入功率流中以形成多个变速级(A、F、1、J)。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之一的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中间齿轮级(R3)具有一个空套齿轮,该空套齿轮能选择性地与第一中间轴(VWl)或特殊齿轮级(R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一的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齿轮级(R5)和预定的中间齿轮级(R3)设置在相邻的齿轮平面(1、II)中。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一的变速器(I),其特征在于,为了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变速级(A、F、1、J),特殊齿轮级(R5)能与预定的中间齿轮级(R3)和另一中间齿轮级(R2、R7、R8、RR)—起接入功率流中。`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R2、R7、R8、RR)能接入功率流中以形成多个变速级(A、B、F、G、H、1、J、K)。
8.根据权利要求6至7之一的变速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是具有最大传动比的中间齿轮级(R2 )。
9.根据权利要求6至7之一的变速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具有一个用于为倒车而反转转动方向的附加齿轮。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7之一的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是具有第二小的传动比的中间齿轮级(R7 )。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7之一的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是具有中间大小的传动比的中间齿轮级(R8 )。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之一的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齿轮级(R5)和所述另一中间齿轮级(R2、R7、RR)设置在相邻的齿轮平面(1、I1、III)中。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在特殊齿轮级(R5)接入的情况下至少三个变速级(A、1、J)作为迂回挡能被形成。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在特殊齿轮级(R5)接入的情况下具有最大传动比的前进变速级(A)、具有最小传动比的前进变速级(I)和一个倒车变速级(J)作为迂回挡能被形成。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在特殊齿轮级(R5)接入的情况下能形成具有最大传动比的前进变速级(A)、至少一个用于前进的中间变速级(F)、具有最小传动比的前进变速级(I)和一个倒车变速级(J)作为迂回挡。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齿轮级(R5)具有一个空套齿轮,所述特殊齿轮级的该空套齿轮能选择性地与第一输入轴(EWl)或第二输入轴(EW2)连接 。
【文档编号】F16H57/023GK103671750SQ20131036301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R·德赖布霍尔茨, J·瓦夫齐希, M·维克斯, M·伦宁格, T·罗泽迈尔, J·卡尔滕巴赫, R·考费尔特 申请人: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