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贴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8530阅读:10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贴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逐步发展,消费性电子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这些电子产品在生产装配过程中大多需要背胶贴附,背胶贴附过程精确度要求非常高,手动贴附常会出现偏位,工作效率低下,耗时费力,现有技术的背胶贴附装置一般是产品台和背胶平台在同一水平面,吸附平台要经过下降至背胶平台,上升到一定位置,再平移到产品台上方,最后再下降与产品台贴合,才能完成整个贴附任务,整个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长,工作效率低,难以用于大规模背胶贴附的任务,而且巨额的工作量带来的往往是人力成本和废品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用于大规模背胶贴附任务的自动化背胶贴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化贴胶装置,包括设备底座、设备框架、产品台和背胶平台,所述设备底座上安装有设备框架,所述设备底座上设有一产品台,所述设备框架上设有背胶平台,所述设备框架上竖直安装有一导轨,所述导轨中部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连接吸附平台,所述吸附平台上安装有传动装置,所述产品台一侧的设备底座上安装有启动开关,所述产品台连接微分台,所述微分台置于设备底座内。

所述微分台设有X、Y和Z轴三个方向。

所述产品台、吸附平台和背胶平台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所述吸附平台旋转角度为0-180度。

所述吸附平台上双面均可吸附。

所述设备框架上两侧安装有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中产品台、吸附平台和背胶平台在同一条直线上,吸附平台只需旋转180度即可在直线上移动,路程最短,并且吸附平台两面均可进行吸附,减少了旋转的次数和路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微分台可对产品台进行X、Y和Z轴三个方向角度的调节,灵活性高,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设备底座,2、设备框架,3、产品台,4、背胶平台,5、导轨,6、旋转机构,7、传动装置,8、吸附平台,9、启动开关,10、微分台,11、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化贴胶装置,包括设备底座1、设备框架2、产品台3和背胶平台4,设备底座1上安装有设备框架2,设备底座1上设有一产品台3,设备框架1上设有背胶平台4,设备框架1上竖直安装有一导轨5,导轨5中部安装有旋转机构6,旋转机构6连接吸附平台8,吸附平台8上安装有传动装置7,产品台3一侧的设备底座1上安装有启动开关9,产品台3连接微分台10,微分台10置于设备底座1内,微分台10设有X、Y和Z轴三个方向,通过调节微分台10使产品台3平面达到水平,便于吸附平台8下压进行贴附。

其中,产品台3、吸附平台8和背胶平台4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吸附平台8旋转角度为0-180度,众所周知,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吸附平台8旋转180度即可在直线上移动,吸附平台8上双面均可吸附,有效的减少了吸附平台8的旋转次数和路程,设备框架2上两侧安装有防护罩11,操作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中吸附平台只需旋转180度即可在直线上移动,路程最短,并且吸附平台两面均可进行吸附,提高了工作效率,灵活性高,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