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6274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模具辅助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是解决高质量要求铸件的关键中的关键部件。压铸模具进行铸件生产时,压铸模具处于闭合状态,在压铸模具内填充铝液时,铝液必须要置换掉型压铸模具的腔体内的空气,如液体不能完全置换空气,空气将会妨碍铝液的填充和置换,并有部分气体进入铸件内部,使铸件出现气孔、气泡、起皮、冷隔和缺料等缺陷。现有技术中的压铸模具中,压铸模具排气时气体排场不顺,容易出现飞料、粘铝和排气等问题。而在排气通道积聚大量铝灰,影响排气的效果。因此影响铸件生产质量,无法满足铸件生产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压铸模具内进行抽真空操作,有效解决排气不顺问题,从而有效避免压铸模具内的铸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气孔、气泡、起皮、冷隔和缺料等缺陷,提高压铸模具的铸件质量的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所述的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一端与抽真空机连接,排气通道另一端与压铸模具连通,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还包括密封部件,密封部件与伸缩部件连接,伸缩部件设置为能够带动密封部件控制排气通道通断的结构。

排气通道包括通道前端部、通道中间部、通道后端部,通道前端部一端与通道中间部一端连接,通道前端部另一端与压铸模具连通,通道后端部一端与通道中间部另一端连通,通道后端部另一端与抽真空机连通,所述的密封部件位于排气通道内部。

所述的通道中间部与通道后端部连接部设置腔体,密封部件为橡胶活塞,伸缩部件包括油缸和连杆,连杆一端与位于腔体内的密封部件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油缸连接,油缸与能够控制油缸带动连杆伸缩的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的通道后端部与腔体连接部为连接口,控制部件控制油缸带动连杆收缩时,密封部件设置为能贴合在连接口而断开排气通道的结构,控制部件控制油缸带动连杆伸出时,密封部件设置为能远离连接口而连通排气通道的结构。

所述的密封部件贴合在连接口而断开排气通道时,压铸模具内的气体设置为无法通过排气通道被抽入抽真空机内的结构,所述的密封部件远离连接口而连通排气通道时,压铸模具内的气体设置为能够通过排气通道被抽入抽真空机内的结构。

所述的通道前端部、通道中间部、通道后端部均设置为垂直布置在阀体内的结构,所述的通道前端部与通道中间部的连接部设置弯折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在压铸模具进行铸件生产而需要对压铸模具内的空气进行置换排出时,通过伸缩部件带动密封部件往复伸缩,当需要排出控制时,伸缩部件带动密封部件伸出,密封部件不再密封断开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处于开通状态,此时控制部件控制抽真空机工作,对压铸模具中的空气进行抽取,从而避免空气无法置换排出干净而影响铸件加工质量。在排出空气时,伸缩部件可以不断重复控制密封部件伸出和收缩,从而不断重读开通和断开排气通道,这样能够有效对空气进行置换排出,提高了整个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的工作效果。而当不再需要排出空气时,伸缩部件控制密封部件收缩,密封部件堵塞排气通道,抽真空机再停止工作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只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进行简单改进,就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压铸模具内进行抽真空操作,有效解决排气不顺问题,从而有效避免压铸模具内的铸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气孔、气泡、起皮、冷隔和缺料等缺陷,提高压铸模具的铸件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阀体;2、排气通道;3、抽真空机;4、压铸模具;5、密封部件;6、伸缩部件;7、通道前端部;8、通道中间部;9、通道后端部;10、腔体;11、油缸;12、连杆;13、控制部件;14、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所述的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包括阀体1,阀体1上设置排气通道2,排气通道2一端与抽真空机3连接,排气通道2另一端与压铸模具4连通,所述的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还包括密封部件5,密封部件5与伸缩部件6连接,伸缩部件6设置为能够带动密封部件5控制排气通道2通断的结构。上述结构设置,在压铸模具进行铸件生产而需要对压铸模具内的空气进行置换排出时,通过伸缩部件带动密封部件往复伸缩,当需要排出控制时,伸缩部件带动密封部件伸出,密封部件不再密封断开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处于开通状态,此时控制部件控制抽真空机工作,对压铸模具中的空气进行抽取,从而避免空气无法置换排出干净而影响铸件加工质量。在排出空气时,伸缩部件可以不断重复控制密封部件伸出和收缩,从而不断重读开通和断开排气通道,这样能够有效对空气进行置换排出,提高了整个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的工作效果。而当不再需要排出空气时,伸缩部件控制密封部件收缩,密封部件堵塞排气通道,抽真空机再停止工作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只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进行简单改进,就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压铸模具内进行抽真空操作,有效解决排气不顺问题,从而有效避免压铸模具内的铸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气孔、气泡、起皮、冷隔和缺料等缺陷,提高压铸模具的铸件质量。

所述的排气通道2包括通道前端部7、通道中间部8、通道后端部9,通道前端部7一端与通道中间部8一端连接,通道前端部7另一端与压铸模具4连通,通道后端部9一端与通道中间部8另一端连通,通道后端部9另一端与抽真空机3连通,所述的密封部件5位于排气通道2内部。这样,通过通道前端部7、通道中间部8、通道后端部9组成一个排气通道,而排气通道一断与压铸模具的排气口连通,排气通道另一端与抽真空机的抽气口连通,从而实现空气置换排出,通道前端部7、通道中间部8、通道后端部9组成排气通道2。

所述的通道中间部8与通道后端部9连接部设置腔体10,密封部件5为橡胶活塞,伸缩部件6包括油缸11和连杆12,连杆12一端与位于腔体10内的密封部件5连接,连杆12另一端与油缸11连接,油缸11与能够控制油缸11带动连杆12伸缩的控制部件13连接。上述结构,在密封部件伸缩时,通过控制部件控制连杆来实现,控制部件控制连杆伸出,密封部件伸出,排气通道处于开通状态,可以排出空气,而控制部件控制连杆收缩时,密封部件收缩,排气通道处于封闭状态,无法排出空气。这样,实现了对密封部件的可靠控制。

所述的通道后端部9与腔体10连接部为连接口14,控制部件13控制油缸11带动连杆12收缩时,密封部件5设置为能贴合在连接口14而断开排气通道2的结构,控制部件13控制油缸11带动连杆12伸出时,密封部件5设置为能远离连接口14而连通排气通道2的结构。上述结构设置,当连杆带动密封部件伸出时,腔体内的密封部件(橡胶活塞)离开连接口,整个排气通道处于开通状态,而当连杆带动密封部件收缩时,腔体内的密封部件靠近并贴合在连接口上,整个排气通道处于封闭状态。而在排出压铸模具内的空气时,控制部件通过控制连杆而使得密封部件往复处于开通和封闭状态,实现空气排出。在密封部件打开时,进行空气排出,而排出部分空气后,密封部件再封闭,密封部件往复伸缩,能够有效防止压铸模具内的铝液被抽真空机吸入排气通道。

所述的密封部件5贴合在连接口14而断开排气通道2时,压铸模具4内的气体设置为无法通过排气通道2被抽入抽真空机3内的结构,所述的密封部件5远离连接口14而连通排气通道2时,压铸模具4内的气体设置为能够通过排气通道2被抽入抽真空机3内的结构。在控制部件通过油缸和连杆控制密封部件伸出而排出部分空气后,控制部件需向压铸模具反馈信号,压铸模具的排气口的阀门关闭,从而避免铝液被从压铸模具内抽出。而在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抽气前,控制部件再控制压铸模具的抽气口的阀门打开,抽取气体,然后再关闭,如此往复动作,既能够高效快捷抽出气体,又能够避免抽出铝液。

所述的通道前端部7、通道中间部8、通道后端部9均设置为垂直布置在阀体1内的结构,所述的通道前端部7与通道中间部8的连接部设置弯折部。这样的结构设置,弯折部的设置,在通过排气通道排出空气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压铸模具内的铝液冲进排气通道,起到有效缓冲作用,避免铝液被抽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在压铸模具进行铸件生产而需要对压铸模具内的空气进行置换排出时,通过伸缩部件带动密封部件往复伸缩,当需要排出控制时,伸缩部件带动密封部件伸出,密封部件不再密封断开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处于开通状态,此时控制部件控制抽真空机工作,对压铸模具中的空气进行抽取,从而避免空气无法置换排出干净而影响铸件加工质量。在排出空气时,伸缩部件可以不断重复控制密封部件伸出和收缩,从而不断重读开通和断开排气通道,这样能够有效对空气进行置换排出,提高了整个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的工作效果。而当不再需要排出空气时,伸缩部件控制密封部件收缩,密封部件堵塞排气通道,抽真空机再停止工作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铸模具高真空阀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只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进行简单改进,就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压铸模具内进行抽真空操作,有效解决排气不顺问题,从而有效避免压铸模具内的铸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气孔、气泡、起皮、冷隔和缺料等缺陷,提高了压铸模具的铸件加工质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