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曳引机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5129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梯曳引机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梯曳引机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曳引机所用的轴承主要是调心滚子轴承、深沟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该主机对轴承的精度、振动、寿命以及密封性能要求非常高。曳引机主机的轴系结构主要有三大主流配置,其一为:一套调心滚子轴承和一套深沟球轴承;其二为:两套并列安装的圆锥滚子轴承;其三为:两套并列安装的深沟球轴承。其结构较为复杂,曳引机的主轴较长,安装空间大,使用不便,且密封性能差,噪音较大,不能更好的满足曳引机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梯曳引机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通过结构的改进,简化了曳引机主轴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及能耗,提高了轴承的引导精度,噪音小,密封性能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梯曳引机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双滚道外圈以及位于所述外圈内部的两组内圈,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设置有两组保持架,任一所述保持架上设置有多个圆锥滚子,所述内圈的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圆锥滚子相配合于所述凹槽,两组所述内圈之间在轴向方向设置有内隔圈,所述外圈的中部在径向方向贯通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外圈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下唇口的中部设置有引油唇,所述密封圈靠近所述内圈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主唇口和密封副唇口,润滑油经所述通孔、圆锥滚子逐步渗透到所述引油唇内,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在转动时,所述引油唇内的润滑油流入所述圆锥滚子的表面,所述圆锥滚子表面形成油膜,提高运转精度,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凹槽限制了所述圆锥滚子的运动轨迹,提高了轴承的承载能力,所述内隔套的设置降低了轴承的安装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精度。

较佳的,所述保持架的一端设置有加强筋,提高了轴承的强度,使用可靠。

进一步,所述外圈的内壁以及所述凹槽的表面粗糙度均为0.125um,轴承的运转阻力小,精度高。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数量为4件,且呈等间距环形设置。

进一步,所述外圈的外侧环形设置有进油槽,所述通孔连通于所述进油槽,所述进油槽以及通孔的设置便于润滑油进入到轴承的内部,使所述圆锥滚子的表面形成油膜,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外圈实现轴向径向双向过盈,保证轴承在正常工作时,避免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外圈出现相对滑动,所述密封主唇口以及密封副唇口均相抵于所述内圈的外壁,在满足高密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轴承的摩擦力矩。

进一步,通过提高轴承的制造精度,控制滚动面的圆度、波纹度、壁厚差等相关参数,优化所述凹槽的倾斜角度,使所述倾斜角度为14°10′,并与所述圆锥滚子精密配合,运转精度高,噪音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缩短了曳引机主轴的长度,简化了曳引机主轴的结构,使曳引机结构更加紧凑,降低了成本及能耗;(2)采用双密封结构,使其具有防水、防尘、防漏脂等功能,使得轴承内部能保持良好的润滑环境,从而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可靠性以及稳定性;(3)通过轴承结构的改进,使得轴承的承载能力强,引导精度高,噪音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圈,2、内圈,3、圆锥滚子,4、保持架,5、内隔套,6、通孔,7、密封圈,8、凹槽,9、卡口,10、引油唇,11、密封副唇口,12、密封主唇口,13、加强筋,14、进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3,一种用于电梯曳引机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双滚道外圈1以及位于所述外圈1内部的两组内圈2,所述外圈1与所述内圈2之间设置有两组保持架4,任一所述保持架4上设置有多个圆锥滚子3,所述内圈2的外侧设置有凹槽8,所述圆锥滚子3相配合于所述凹槽8,两组所述内圈2之间在轴向方向设置有内隔圈5,所述外圈1的中部在径向方向等间距贯通设置有四个通孔6,所述外圈1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卡口9,所述卡口9内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9下唇口的中部设置有引油唇10,所述密封圈7靠近所述内圈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主唇口12和密封副唇口11,润滑油经所述通孔6、圆锥滚子3逐步渗透到所述引油唇10内,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在转动时,所述引油唇10内的润滑油流向所述圆锥滚子3,所述圆锥滚子3表面形成油膜,提高运转精度,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凹槽8限制了所述圆锥滚子3的运动轨迹,提高了轴承的承载能力,所述内隔套5的设置降低了轴承的安装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精度。

所述保持架4的一端设置有加强筋13,提高了轴承的强度,使用可靠。

所述外圈1的内壁以及所述凹槽8的表面粗糙度均为0.125um,轴承的运转阻力小,精度高。

所述外圈1的外侧环形设置有进油槽14,所述通孔6连通于所述进油槽14,所述进油槽14以及通孔6的设置便于润滑油进入到轴承的内部,使所述圆锥滚子3的表面形成油膜,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所述密封圈7与所述外圈1实现轴向径向双向过盈,保证轴承在正常工作时,避免所述密封件7与所述外圈1出现相对滑动,所述密封主唇口12以及密封副唇口11均相抵于所述内圈2的外壁,在满足高密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轴承的摩擦力矩。

通过提高轴承的制造精度,控制滚动面的圆度、波纹度、壁厚差等相关参数,优化所述凹槽8的倾斜角度,使所述倾斜角度β为14°10′,并与所述圆锥滚子3精密配合,运转精度高,噪音小。

如图1所示,以型号为352022X2-2RSQ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为例,外圈1的外径为170mm,内圈2的内孔直径为110mm,外圈1和内圈2经热处理后硬度为59-64HRC。使用时,密封圈7内侧注有润滑脂,密封圈7随外圈1一起转动,润滑脂给圆锥滚子3润滑,提高轴承的运转精度,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圆锥滚子3配合设置于凹槽8内,提高了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曳引机主轴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及能耗,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轴承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轴承的承载能力强,引导精度高,噪音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