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7775发布日期:2018-10-12 21:4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减震器均是由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与挤压件组成,上固定板的下侧居中处与下固定板的上侧居中设有一个挤压组件,而挤压组件的外部设有一个挤压弹簧,也就是说,挤压弹簧是设置在挤压组件的外表面,挤压组件由缸套与挤压杆组成。这种减震器:一是挤压杆的一头与缸套的内部空腔形成的逆阻力有限,故而,它们也只能起到连接作用;二是时间一长,挤压弹簧的局部外围会出现锈蚀、氧化等现象。

另外,还有人申请了一种名为“减震器”(申请号201510906406.0)的发明专利,该减震器由防尘罩、活塞杆与减震器本体组成,活塞杆设在减震器本体中,并且一端从减震器本体顶部伸出,另一端连接有活塞总成,防尘罩设在减震器本体顶部,防尘罩套接在活塞杆伸出减震器本体顶部的杆体上,防尘罩一端固定在减震器本体顶部,另一端与活塞杆相连接,减震器本体设在隔音罩内部,隔音罩开口与减震器本体侧壁固接。这种减震器虽然可以防尘、隔音,但是,对于减震器本体来说,灰尘与噪音不会直接影响到它的使用寿命,因为,减震器本体是由粗号钢丝压缩成型,因此,该技术产生的实际效果不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减震器在减震时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该减震器的上固定板反面居中处与下固定板表面居中处分别设有一个接套,挤压杆的两头末端分别嵌进一个接套内,钢簧直立设置在挤压杆与两个接套的外部,并且,钢簧的外围由上往下设置硅胶外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上固定板的表面外缘均匀设置螺孔,上固定板的反面居中处直立设置一个接套,下固定板的表面外缘均匀设置螺孔,下固定板的表面居中处直立设置一个接套,上固定板反面居中处的接套与下固定板表面居中处的接套型号相同,挤压杆的两头末端分别设置一个圆形挤压板,挤压杆两头末端的挤压板分别由外往里嵌进一个接套的空腔内,挤压杆的长度小于两个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挤压杆两头外侧的接套空腔内分别呈水平状悬置一组压片,每组为两个压片,每个压片的外围均与对应处接套的内壁体没有任何衔接,每个挤压板与每个压片的直径均小于对应处接套空腔内的直径,每个挤压板与每个压片均由钢质材料构置,并且,每个挤压板的环形外侧均设有一层胶皮,两个固定板、两个接套与挤压杆均由不锈钢材料构置;钢簧的一头固定在上固定板的反面外缘,钢簧的另一头固定在下固定板的表面外缘,钢簧围住两个接套与挤压杆;钢簧的外围设置硅胶外套,也就是说,钢簧的每圈环体外围均设有一层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挤压杆的两头末端分别嵌进一个接套的空腔内,并且,挤压杆两头外侧的接套空腔内分别悬置两个压片,当钢簧收缩时,则挤压杆两头末端的挤压板就会呈水平状往里压进,这时,每个压片就会受到来自对应处接套内的空气阻力,而当每个接套空腔内的阻力小于钢簧的压力时,则每个压片就会变换速度往里压进;钢簧的外围设置一层硅胶外套,硅胶外套呈柔性状,硅胶外套一可有效的保护钢簧,并使钢簧外体不会锈蚀、氧化,二能呈柔性状随着钢簧整体压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固定板构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簧构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示意图。

其中;1、上固定板;2、接套;3、挤压杆;4、下固定板;5、螺孔;6、压片;7、挤压板;8、钢簧;9、硅胶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中,上固定板1的表面外缘均匀设置螺孔5,上固定板1的反面居中处直立设置一个接套2,下固定板4的表面外缘均匀设置螺孔5,下固定板4的表面居中处直立设置一个接套2,挤压杆3的两头末端分别设置一个挤压板7,挤压杆3两头末端的挤压板7分别由外往里嵌进一个接套2的空腔内,挤压杆3两头外侧的接套2空腔内分别呈水平状悬置一组压片6,每组为两个压片6。

图2包括图1,钢簧8的一头固定在上固定板1的反面外缘,钢簧8的另一头固定在下固定板4的表面外缘,钢簧8围住两个接套2与挤压杆3。

图3包括图1、图2,钢簧8的外围设置一层硅胶外套9,硅胶外套9一可有效的保护钢簧8,并使钢簧8外体不会锈蚀、氧化,二能呈柔性状随着钢簧8整体压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