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1117发布日期:2019-04-05 20:0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

现有专利号为CN10408895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包括两端密封设置的缸体,所述缸体的一端端面上设有液压油过滤装置,所述缸体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压气机,所述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并伸出所述缸体设有液压油过滤装置的端面,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缸体内的一端的端部设有活塞总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压气机通过管道连接缸体,通过压气机可以调节缸体内的气压,从而调节缸体内的阻尼。

如上述专利中提及到的汽车减震器,其通过气压机进行缸体内部的气压调节,从而使该减震装置获得不同的阻尼值,实现阻尼力的调节;但是该装置仅在缸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处进气口及一处出气口,其控制不够灵敏全面;且该装置仅通过气压调节进行阻尼力的调节,其方式过于单一,若气压调节装置或缸体损坏易导致功能丧失。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减震装置控制方式单一不够全面,控制不够灵敏,且气压调节装置或缸体损坏易导致功能丧失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包括:主体、活塞柱、弹簧、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活塞、第一腔室、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油封、防尘罩、第二腔室、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气压机;所述主体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活塞柱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且活塞柱与主体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活塞柱的周部,且弹簧与活塞柱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活塞柱的顶端;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主体的底端;所述活塞设置在活塞柱的底端;所述第一腔室位于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在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在主体的一侧;所述油封设置在主体的上部,且油封与主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防尘罩设置在主体的上部,且防尘罩与主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腔室位于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在主体的下部,且第二进气口与主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气压机设置在主体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第一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均位于第一腔室的侧部,且第一进气口连接有气体过滤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第二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均连接至第二腔室。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均设置有逆止阀及阀门开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均通过气管连接至气压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活塞的行程位于第一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的中间部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第一腔室为活塞至第一进气口的中部空间;第二腔室为活塞至第二出气口的中部空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通过在第一腔室的侧部设置有一处进气口及一处出气口,使该装置的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均能单独进行调节,且也可实现同时调节,使该装置调节方式多样化,控制灵敏。

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通过在活塞柱与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一处弹簧,使该装置在进行气压调节时,能够通过弹簧进行辅助调节,其调节方式多样化,且单一调节装置损坏时,能够避免意外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汽车减震装置的改进,具有控制方式全面且动作灵敏,调节方式多样化且单一调节装置损坏时能够有效避免意外发生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体1、活塞柱2、弹簧3、第一安装座4、第二安装座5、活塞6、第一腔室7、第一进气口8、第一出气口9、油封10、防尘罩11、第二腔室12、第二进气口13、第二出气口14、气压机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包括:主体1、活塞柱2、弹簧3、第一安装座4、第二安装座5、活塞6、第一腔室7、第一进气口8、第一出气口9、油封10、防尘罩11、第二腔室12、第二进气口13、第二出气口14、气压机15;主体1为圆形筒状结构;活塞柱2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活塞柱2与主体1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弹簧3设置在活塞柱2的周部,且弹簧3与活塞柱2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第一安装座4设置在活塞柱2的顶端;第二安装座5设置在主体1的底端;活塞6设置在活塞柱2的底端;第一腔室7位于主体1的内部;第一进气口8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第一出气口9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油封10设置在主体1的上部,且油封10与主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防尘罩11设置在主体1的上部,且防尘罩11与主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第二腔室12位于主体1的内部;第二进气口13设置在主体1的下部,且第二进气口13与主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气压机15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

具体的,第一进气口8与第一出气口9均位于第一腔室7的侧部,且第一进气口8连接有气体过滤装置,防止缸体内部受到污染。

具体的,第二进气口13与第二出气口14均连接至第二腔室12,用于第二腔室的进气及出气,从而调节缸内气压。

具体的,第一进气口8、第一出气口9、第二进气口13及第二出气口14均设置有逆止阀及阀门开关,防止气体倒灌及漏气。

具体的,第二进气口13及第二出气口14均通过气管连接至气压机15,用于调节缸体气压。

具体的,活塞6的行程位于第一进气口8与第二出气口14的中间部分。

具体的,第一腔室7为活塞6至第一进气口8的中部空间;第二腔室12为活塞6至第二出气口14的中部空间。

具体实施步骤:

使用该装置时,气压机15通过软管及第二进气口13向第一腔室7内部注气,提升第一腔室7内的压力,从而调节缸体对于活塞柱2的阻尼值,当需要减小阻尼时,可通过第一出气口9将第一腔室7内的气体放出,也可通过第二出气口14将第二腔室12内的气体放出,以达到减小阻尼的作用,同时弹簧3起辅助调节的作用,在气压缸失效时,弹簧3能够进行减震调节,防止意外发生,油封10与防尘罩11用于主体1的密封。

综上所述:该一种新型可调节汽车减震装置,通过在第一腔室的侧部设置有一处进气口及一处出气口,在活塞柱与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一处弹簧,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减震装置控制方式单一不够全面,控制不够灵敏,且气压调节装置或缸体损坏易导致减震功能丧失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