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摩擦片支架、湿式运行的摩擦离合器和动力系统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1885发布日期:2020-04-21 22:0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内摩擦片支架、湿式运行的摩擦离合器和动力系统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湿式运行的摩擦离合器的内摩擦片支架以及一种具有这种内摩擦片支架的湿式运行的摩擦离合器。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摩擦离合器的用于机动车的动力系统单元。



背景技术:

由de102016223019a1已知一种操纵装置,该操纵装置用于操纵变速器的构成为摩擦片式离合器的切换元件。在此,油与切换元件的操纵位置有关地引导通过切换元件的摩擦片以便进行冷却,或者在切换元件的摩擦片旁引导。油引导在此局部地通过在切换元件的内摩擦片支架中的开口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现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摩擦片支架,该内摩擦片支架适用于按现有技术的操纵装置。

为了达到该目的,建议一种用于湿式运行的摩擦离合器的内摩擦片支架,该内摩擦片支架具有传动齿部,该传动齿部具有接片和凹槽,所述接片和凹槽用于形锁合地接纳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片。该内摩擦片支架构造成,使得从第一轴向位置从内部供给的液压流体被引导至摩擦片,并且从第二轴向位置沿径向从内部供给的液压流体在摩擦片旁被引导。第一轴向位置不同于第二轴向位置。

按本发明设定,至少第一组接片分别具有在非切削的成型方法中制成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例如可以通过切削、冲压或冲压弯曲进行制造。通过第一开口,从第一轴向位置供给的液压流体引导至摩擦片。第一开口因此构成在内摩擦片支架的径向内侧与径向外侧之间的流体通道。在此,所述开口不是通过完全冲掉接片的材料进行制造的。取而代之地设定,保留接片的在第一开口的制造过程中沿径向朝内成型的区段。所述区段用作为用于从第二轴向位置进行供给的液压流体的滞止轮廓。

如果内摩擦片支架绕其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如果从径向内部供给的液压流体供给至内摩擦片支架,那么供给的液压流体由于离心力而聚集在接片的径向内径上,而且基本上与液压流体供给部的轴向位置无关。现在,通过接片的沿径向朝内成型的区段,应在摩擦片旁引导的液压流体的流走沿摩擦片的方向减少。按相同的方式,沿径向朝内成型的区段减少应被引导至摩擦片的液压流体朝在摩擦片旁引导的流体路径的流走。通过按本发明的方案,能降低或者甚至完全避免内摩擦片支架的切削加工。这减少了内摩擦片支架的制造成本。

优选,第二组接片分别具有第二开口。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从第一轴向位置供给的液压流体可以引导至摩擦片。因此如第一开口那样,第二开口构成在内摩擦片支架的径向内侧与径向外侧之间的流体通道。但是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设置在内摩擦片支架的不同的轴向位置上。通过这种方案实现液压流体至摩擦片的更均匀的供给。

按一种优选的方案,具有第二开口的那些接片具有沿径向朝内定向的凹部。所述凹部与接片的在制造第一开口时构成的沿径向内部成型的区段一样满足相同的功能。凹部因此用作为用于从第一轴向位置出发供给至内摩擦片支架的径向内侧的液压流体的滞止轮廓。

所述第二开口和/或所述凹部可以在非切削的成型方法中制造。在制造凹部时,可以产生在内摩擦片支架的径向内侧与径向外侧之间的开口。但是优选一种方案,其中,在制造凹部时不产生这种开口。通过用于制造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或者凹部的同样的方法,这样构成的内摩擦片支架能尤其廉价地制造。

优选,在具有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的那些接片的一个轴向端部上,设置沿径向朝内定向的滞止轮廓。所述滞止轮廓减少应被引导至摩擦片的液压流体越过接片的所述轴向端部的流走。滞止轮廓例如可以通过内摩擦片支架的轴向的压制部构成。

按一种优选方案,至少一些接片分别具有第三开口。通过第三开口,从第二轴向位置出发引导至内摩擦片支架的径向内侧的液压流体能在摩擦片旁引导。优选,所有接片具有这种第三开口。优选,第三开口在非切削的成型方法中、例如借助于冲压进行制造。

优选,内摩擦片支架具有柱形区段和紧接着所述柱形区段的法兰区段。通过法兰区段,内摩擦片支架能固定在轴上。具有接片和凹槽的传动齿部在柱形区段上构成。第三开口优选设置在柱形区段与法兰区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中。

按另一方案,第三组接片不具有能使液压流体从内摩擦片支架的径向内侧到达径向外侧的开口。通过配设于第三组的接片,从第二轴向位置出发输送至内摩擦片支架的径向内侧的液压流体能在摩擦片旁引导。

按上面阐述的各方案的内摩擦片支架可以是湿式运行的摩擦离合器的组成部分。具有这种内摩擦片支架的湿式运行的摩擦离合器可以是用于机动车的动力系统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述动力系统单元例如是变速器或在内燃机与变速器之间的混合动力模块。

摩擦离合器例如可以用于在机动车的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单元的电机之间进行可切换的力传递。对于这种应用,尤其有利的是,液压流体在摩擦离合器的打开状态中在所述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片旁引导,以降低摩擦离合器的拖拽力矩。

此外要求保护一种湿式运行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根据本发明的内摩擦片支架。

此外要求保护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动力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根据本发明的湿式运行的摩擦离合器。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和图2分别显示用于机动车的动力系统;

图3至图5分别显示具有摩擦离合器的用于机动车的动力系统单元的剖视图;以及

图6至图12显示摩擦离合器的内摩擦片支架的不同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地显示具有混合驱动装置的用于机动车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具有内燃机vm、变速器g以及设置在该内燃机与该变速器之间的混合动力模块hym。混合动力模块hym包括电机em和摩擦离合器k0。电机em的转子与变速器g的输入轴连接。摩擦离合器k0用于将内燃机vm可切换地耦合到变速器g上。变速器g示例地包括多个行星齿轮组和切换元件。通过有选择地操纵各切换元件,借助于各行星齿轮组,能在变速器g的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切换多个挡位。变速器g的输出轴与差速器ag连接,例如通过万向轴与差速器连接。通过所述差速器ag,处于输出轴上的功率分布到机动车的各驱动轮上。动力系统沿机动车的行驶方向定向。

图2示意地显示用于机动车的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基本上相应于在图1中描述的动力系统。电机em以及摩擦离合器k0现在集成到变速器g中,与此对应地取消混合动力模块。

在图1和图2中描述的动力系统应视为仅示例性的。取代行星齿轮组,也可以采用圆柱齿轮级或者用于形成挡位的摩擦轮传动装置。变矩器也可以用作为起动元件,其例如在电机em的转子与变速器g的输入轴之间。动力系统可以横向于机动车的行驶方向定向。

图3显示在图1或图2描述的动力系统的区段的剖视图,使得电机em和摩擦离合器k0的结构是可见的。电机em包括抗转动的定子str和可转动的转子r。转子r与转子支座rt连接。摩擦离合器k0构成为液压操纵的湿式运行的摩擦片式离合器,该摩擦片式离合器具有多个摩擦片l。转子支座rt用作为用于摩擦离合器k0的外摩擦片l的摩擦片支架。为了接纳摩擦离合器k0的内摩擦片l,设置内摩擦片支架lt。摩擦离合器k0能通过压力室k0p的压力加载而被闭合。通过在压力室k0p中形成压力,活塞k0k沿轴向方向作用到摩擦片l上。如果在压力室k0p中的压力卸除,那么活塞k0k借助于复位弹簧移动到初始位置中。复位弹簧设置在压力平衡室k0a的内部,所述压力平衡室用于平衡作用在压力室k0p中的旋转力。压力平衡室k0a局部地通过盘片k0s和引导元件k0f进行限定。在图3中描述在操纵的、即传递转矩的状态中的摩擦离合器k0。

在图3中更详细地描述至摩擦离合器k0的供油。在与转子支座rt连接的毂部rtn中构成三个油道。在图3中设置在右边的油道用于至压力室k0p的供油。其余两个油道用于至压力平衡室k0a的供油和用于将冷却油供给至摩擦片l。在摩擦离合器k0的操纵状态中,引导元件k0f释放在引导元件k0f与活塞k0k之间的油路径,使得油通过内摩擦片支架lt引导至摩擦片l。相应的油路径在图3中通过箭头描述。通过另一油路径,油被供给至压力平衡室k0a。如果压力平衡室k0a被充分填充,那么继续供给的油通过在盘片k0s中的开口排出,并且径向朝外离心分离至内摩擦片支架lt。相应的油路径在图3中通过箭头描述。

图4显示在图1或图2中描述的动力系统的区段的剖视图,该剖视图基本上相应于在图3中描述的剖视图。在图4中描述在未操纵的、即不传递转矩的状态中的摩擦离合器k0。在活塞k0k和引导元件k0f的该位置中,毂部rtn的两个左边的油道将油输送至向压力平衡室k0a供给的那一个油路径。至摩擦片l的供油在这种状态中是不被期望的,因为这会提高摩擦离合器k0的拖拽力矩。在摩擦片l旁引导的相应的油路径在图4中通过箭头描述。

图5显示在图1或图2中描述的动力系统的区段的剖视图,该剖视图基本上相应于在图4中描述的剖视图。摩擦离合器k0在未操纵的、即不传递转矩的状态中描述。内摩擦片支架lt现在这样构成,使得由压力平衡室k0a溢出的油在内摩擦片支架lt的内侧上被拦截,并且沿着内侧在摩擦片l旁引导。在内摩擦片支架lt的自由端部上油被离心分离,并且通过在活塞k0k中的孔达到转子支座rt的内侧上。从那里,油通过在转子支座rt中的开口到达定子str。相应的油路径在图5中通过箭头描述。

如由按图3至图5的描述清楚可见,油从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输送至内摩擦片支架lt的径向内侧。从第一轴向位置(右边的油路径)供给的油应被输送至摩擦片l。从第二轴向位置(左边的油路径)供给的油应在摩擦片l旁引导。下面的附图显示用于在结构上构成内摩擦片支架lt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允许这种供油。

图6显示按第一实施例的内摩擦片支架lt的轴测图。图7显示所述摩擦片支架lt的剖视的轴测图。内摩擦片支架lt具有用于形锁合地接纳在图6中未描述的摩擦片的传动齿部。所述传动齿部设置在内摩擦片支架lt的柱形区段ltz上并且包括接片s和凹槽n。

第一组接片s分别具有第一开口a1。开口a1在非切削的成型方法中制造,例如通过冲压或冲压弯曲进行制造。在制造开口a1时,相关的接片s的区段st朝径向内部成型。具有第一开口a1的接片s的一个轴向端部具有径向朝内定向的滞止轮廓sk,所述滞止轮廓在此示例地构成为轴向的压制部。

第二组接片s分别具有第二开口a2。第二开口a2设置在内摩擦片支架lt的另一轴向位置上,并且在此示例性地被冲穿。此外,具有第二开口a2的接片s具有径向朝内定向的凹部v。此外,具有第二开口a2的接片s的一个轴向端部具有径向朝内定向的滞止轮廓sk,所述滞止轮廓在此示例性地构成为轴向的压制部。

在按图6和图7的内摩擦片支架lt的实施例中,接片s或者属于第一组,或者属于第二组。换言之,每个所述接片s或者具有第一开口a1,或者具有第二开口a2。此外,每个所述接片s具有第三开口a3,所述第三开口设置在内摩擦片支架lt的柱形区段ltz与法兰区段ltf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开口a1、a2、a3的数量当然与要通过开口a1、a2、a3引导的体积流量有关。在低体积流量需求时,开口a1、a2、a3的数量可以相应地降低。

图8显示按在图6和图7中描述的实施例的内摩擦片支架lt的剖视图,其中,剖面通过具有第一开口a1的接片s设置。从第二轴向位置至内摩擦片支架lt内侧的供油通过箭头表明。由图8清晰可见,第一开口a1的朝径向内部成型的区段st用作为用于油的滞止轮廓,所述油从在图8中左边描述的轴向位置进行供给。从而区段st减小了油量,所述油量从设置在左边的供油部开始通过第一开口a1到达摩擦片l。从在图8中右边描述的位置中供给至内摩擦片支架lt内侧的油能通过第一开口a1到达摩擦片l。在此,滞止轮廓sk减少了该油通过内摩擦片支架lt的右边的轴向端部的过多的流走。

图9显示按在图6至图8中描述的实施例的内摩擦片支架lt的剖视图,其中,剖面通过具有第二开口a2的接片s设置。从两个轴向位置至内摩擦片支架lt内侧的供油又通过箭头表示。由图9清晰可见,朝径向内部定向的凹部v用作为用于油的滞止轮廓,所述油从在图9中左边描述的轴向位置进行供给。从而凹部v减少了油量,所述油量从设置在左边的供油部出发通过第二开口a2到达摩擦片l。凹部v通过局部的压制部制成,使得通过凹部v不构成开口。在凹部v的右边设置第二开口a2。通过第二开口a2,油从设置在右边的供油部开始引导至设置在第一开口a1的右边的那些摩擦片l。因此可以允许,至摩擦片l的特别均匀的供油。在此,滞止轮廓sk减少了该油通过内摩擦片支架lt的右边的轴向端部的流走。

图10显示内摩擦片支架lt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的轴测图。不同于在图6至图9中描述的内摩擦片支架lt,现在传动齿部具有接片sx,在所述接片中在内摩擦片支架lt的径向内侧与径向外侧之间不构成开口。所述接片sx也不具有凹部并且不具有在自由的轴向端部上的滞止轮廓。

图11显示按在图10中描述的实施例的内摩擦片支架lt的剖视图,其中,剖面通过具有第一开口a1的接片s设置。从两个轴向位置至内摩擦片支架lt内侧的供油通过箭头表示。由图10清晰可见,具有第一开口a1的接片s也具有第三开口a3。具有第二开口a2的接片s同样具有第三开口a3。

图12显示按在图10和图11中描述的实施例的内摩擦片支架lt的剖视图,其中,剖面通过没有开口的接片sx设置。从两个轴向位置至内摩擦片支架lt内侧的供油通过箭头表示,聚集在接片sx中的油在内摩擦片支架lt的自由的轴向端部上朝径向外部被离心分离。

按上述实施例的内摩擦片支架lt不限制于应用于在功能上设置在内燃机vm与变速器输入轴之间的摩擦离合器k0。按本发明的内摩擦片支架lt可以应用于在机动车动力系统的不同位置上的摩擦离合器。在此,摩擦离合器也可以理解成可切换的制动器,在所述制动器中,抗转动地固定摩擦离合器的外摩擦片支架。

附图标记列表

vm内燃机

hym混合动力模块

g变速器

ag差速器

dw驱动轮

em电机

str定子

r转子

rt转子支座

rtn毂部

k0摩擦离合器

k0k活塞

k0p压力室

k0f引导元件

k0a压力平衡室

k0s盘片

lt内摩擦片支架

s,sx接片

n凹槽

a1第一开口

st区段

a2第二开口

v凹部

sk滞止轮廓

a3第三开口

ltz柱形区段

ltf法兰区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