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粉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3370发布日期:2020-09-15 19:1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粉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动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粉制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磁粉制动器是利用线圈通电后,磁粉填充在环极和转子之间产生阻尼。随着通电电流增大,磁粉产生的阻尼越大。线圈断电则磁粉在两侧端盖、环极和转子间随处流动。如果磁粉流动到轴承处,则容易卡死轴承,导致磁粉制动器失效。通常为了防止轴承进磁粉导致磁粉制动器失效,会在轴承与转子间加工出一个槽,内部填充羊毛毡,羊毛毡与转子轴紧配合,以隔离磁粉和轴承。但是这种结构却存在因羊毛毡失效导致无法阻止磁粉进入轴承,最终造成整个磁粉制动器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粉制动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磁粉制动器采用羊毛毡存在因羊毛毡失效导致无法阻止磁粉进入轴承,最终造成整个磁粉制动器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粉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组件、轴承、线圈、隔磁环、转子组件、环极和骨架油封;

所述轴承位于所述端盖组件和所述转子组件之间,所述轴承内圈过盈配合于所述转子组件,所述轴承外圈过盈配合于所述端盖组件;

所述端盖组件支撑并固定所述环极,所述线圈和所述隔磁环位于所述环极内,所述隔磁环位于所述线圈外侧,用以遮挡所述线圈,

所述转子组件和所述端盖组件结合处具有所述骨架油封,所述转子组件和所述端盖组件分别于所述骨架油封相连接,所述转子组件和所述端盖组件之间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

磁粉位于所述转子组件和所述环极之间,当磁粉制动器通电时,所述转子组件旋转,所述环极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填充有磁粉,随着磁粉制动器通电电流增加,磁粉相互之间挤压增加,转子旋转时摩擦阻尼增加。

进一步,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喇叭口和端盖体,所述端盖喇叭口具有朝向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一锐角a,所述端盖喇叭口与所述端盖体形成具有收容磁粉的第三空间;所述端盖体具有安装定位所述环极的台阶,并所述端盖体使所述环极与所述转子组件间具有合理的存放磁粉的空间。所述端盖喇叭口与所述端盖体形成的第一锐角a为25-35°。

进一步,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喇叭口、转子体和凹槽,所述喇叭口具有朝向所述端盖组件的第二锐角b,所述喇叭口与所述转子体之间形成具有收容磁粉的第一级空间,所述转子体端部上存储磁粉;

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转子组件根部,所述凹槽与所述骨架油封之间呈凹陷状,使所述骨架油封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凹槽形成收容磁粉的第二级空间;

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端盖组件形成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用于阻止磁粉进入所述转子组件底部,进而进入所述轴承内使所述轴承卡死的迷宫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喇叭口与所述转子体之间形成具有收容磁粉的第一级空间,形成的第二锐角b为25-35°,

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转子组件根部形成收容磁粉的第二级空间,所述凹槽底部低于所述骨架油封为3-5mm。

进一步,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骨架油封连接处采用铁氟龙涂层减缓两者之间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更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磁粉制动器采用羊毛毡存在因羊毛毡失效导致无法阻止磁粉进入轴承,最终造成整个磁粉制动器失效的技术问题。通过在磁粉制动器的转子轴上开始凹槽以收纳磁粉,并在端盖组件和转子组件之间采用骨架油封结构阻止磁粉进入轴承。并转子组件和端盖组件上设置迷宫型结构进一步防止磁粉的掉落,极大地降低了磁粉进入轴承内的风险,有效的延长的磁粉制动器的寿命,同时这种结构简单经济,加工方便,极大地减少了生产制造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磁粉制动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

端盖组件100、端盖喇叭口101、端盖体102、轴承200、线圈300、隔磁环400、转子组件500、喇叭口501、转子体502、凹槽503、环极600、骨架油封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讨论的图1,以及在本专利文件中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而不应当以被视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实施在任何合适地一种磁粉制动器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术语是示范性的。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仅是为了帮助理解本说明书,且它们的使用和定义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区分具有相同术语集的对象,而不意在以任何方式表示时间次序,除非另有明确说明。组被限定为包含至少一个元件的非空组。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应当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对每个示范性实施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应当通常被认为可用于其他示范性实施例中类似的特征或方面。

如图1所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磁粉制动器剖切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磁粉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组件100、轴承200、线圈300、隔磁环400、转子组件500、环极600和骨架油封700;

所述轴承200位于所述端盖组件100和所述转子组件500之间,所述轴承200内圈过盈配合于所述转子组件500,所述轴承200外圈过盈配合于所述端盖组件100;

所述端盖组件100支撑并固定所述环极600,所述线圈300和所述隔磁环400位于所述环极600内,所述隔磁环400位于所述线圈300外侧,用以隔断所述线圈300通电后形成围绕线圈形成的磁力线,磁力线绕过所述隔磁环400吸引磁粉填充所述环极600和所述转子体502间隙形成磁路后流经所述转子体502再绕回环极;

所述转子组件500和所述端盖组件100结合处具有所述骨架油封700,所述转子组件500和所述端盖组件100分别于所述骨架油封700相连接,所述转子组件500和所述端盖组件100之间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

当磁粉制动器不通电时,磁粉松散分布于整个空腔内,所述转子500旋转时,磁粉随所述转子500在空腔内任意流转,位于所述转子组件500和所述环极600之间,

当磁粉制动器通电时,磁粉随磁场吸引,逐步填充于所述环极600与所述转子体502之间,随着磁粉制动器通电电流增加,磁粉在所述环极600与所述转子体502间隙之间挤压越紧,并且相互之间挤压也逐步增加,造成所述转子体502旋转阻力增加。

所述端盖组件100包括:端盖喇叭口101和端盖体102,所述端盖喇叭口101具有朝向所述转子组件500的第一锐角a,所述端盖喇叭口101与所述端盖体102形成具有收容磁粉的第三空间;所述端盖体102具有安装定位所述环极600的台阶,并所述端盖体102使所述环极600与所述转子组件500间具有合理的存放磁粉的空间。

所述端盖喇叭口101与所述端盖体102形成的第一锐角a为25-35°,所述第一锐角a为30°,这样的锐角结构可以极大的阻止散落的磁粉继续向所述转子组件500的底部流动。

所述转子组件500包括:喇叭口501、转子体502和凹槽503,所述喇叭口501具有朝向所述端盖组件100的第二锐角b,所述喇叭口501与所述转子体502之间形成具有收容磁粉的第一级空间,所述转子体502端部上存储磁粉;

所述凹槽503位于所述转子组件500根部,所述凹槽503与所述骨架油封700之间呈凹陷状,使所述骨架油封700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凹槽503底部,所述凹槽503形成收容磁粉的第二级空间;

所述转子组件500与所述端盖组件100形成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用于阻止磁粉进入所述转子组件500底部,进而进入所述轴承200内使所述轴承200卡死的迷宫式结构。当磁粉制动器停电时,磁粉会有所掉落,通过所述转子组件500与所述端盖组件100形成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可以一级一级的将磁粉进行隔离,不让磁粉进入到所述转子组件500的底部所述凹槽503内,这样就能有效阻止磁粉与所述骨架油封700接触,避免因所述骨架油封700失效磁粉直接进入所述轴承200,导致所述轴承200卡死。

所述喇叭口501与所述转子体502之间形成具有收容磁粉的第一级空间,形成的第二锐角b为25-35°,所述第二锐角b为30°;这样的锐角结构可以极大的阻止散落的磁粉继续向所述转子组件500的底部流动,所述凹槽503位于所述转子组件500根部形成收容磁粉的第二级空间,所述凹槽503底部低于所述骨架油封700为3-5mm,底部的所述凹槽503作为最后一道用于收纳磁粉,以阻止磁粉进入所述轴承200,导致所述轴承200卡死。

所述转子组件500与所述骨架油封700连接处采用铁氟龙喷涂减缓两者之间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更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磁粉制动器采用羊毛毡存在因羊毛毡失效导致无法阻止磁粉进入轴承,最终造成整个磁粉制动器失效的技术问题。通过在磁粉制动器的转子轴上开始凹槽以收纳磁粉,并在端盖组件和转子组件之间采用骨架油封结构阻止磁粉进入轴承。并转子组件和端盖组件上设置迷宫型结构进一步防止磁粉的掉落,极大地降低了磁粉进入轴承内的风险,有效的延长的磁粉制动器的寿命,同时这种结构简单经济,加工方便,极大地减少了生产制造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实施例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