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泄漏紧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2128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气瓶泄漏紧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瓶泄漏紧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气瓶越发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化工厂、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之中。气瓶包括不同压力、不同容积、不同结构形式和不同材料用以贮运永久气体,液化气体和溶解气体的一次性或可重复充气的移动式的压力容器。

随着气瓶使用的越发频繁,会难以避免地出现气瓶密封不紧发生泄漏的问题,特别是气瓶阀的部位,因为经常需要开关的原因,尤其容易出现设备老化或者其它原因导致的气体泄漏。现有的技术里,对泄漏的气体一般直接进行排放处理,极大地浪费了气体产品,尤其当充装的压缩气体为氪气、氙气、氖气等稀有贵重气体时,更是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直接排放还可能会影响场所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尤其当充装的压缩气体为氧气等助燃气体或甲烷等可燃气体时,还会对作业场所安全造成严重的隐患。

目前,申请号为201210520411.4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一种气体回收装置,本发明包括回收装置主体和充出气接口装置,所述的充出气接口装置包括接头管、中间过渡管和多套充气部路,接头管的一端与回收装置主体连接,接头管的另一端与中间过渡管连接,中间过渡管两端密封,所有充气部路均与中间过渡管连接,充气部路上设有充气阀。本发明设有多个并联的充气部路,每个充气部路都具有充气阀,回收装置主体在回收状态时,可同时回收多台设备,回收装置主体在充气状态时,可以将回收到的气体充入多个气瓶。

但它在使用时,需要完全设置好整个系统后才能使用,准备时间较长,不能应对气体泄漏的紧急情况,也不能处理气体泄漏后的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拆装,能快速投入使用的气瓶泄漏紧急处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瓶泄漏紧急处理装置,包括引气装置和储气罐,引气装置与储气罐连通,引气装置的底部开设有供气瓶端部放入的开口,开口处形成有抵接面,抵接面与气瓶的外壁密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遇到紧急状况时,使用此装置,只需把引气装置通过下部的开口扣在气瓶的顶上,气瓶泄漏的气体就被密封在引气装置内部,然后气体通过引气装置通向了储气罐。这样一来,气瓶泄漏的气体就被收集保存了起来,避免了气体四处散播,造成污染和危害,也避免了昂贵气体的浪费,节省资源。储气罐中可以放置不同的溶液,用以综合或收集不同的气体。

较佳的,所述抵接面为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面与气瓶顶端的倾斜面更加容易贴合,使引气装置与气瓶连接处的密封效果更好,避免了两者形状不贴合时,气体从不贴合的位置逸出至空气中。

较佳的,所述的圆弧面上固接有密封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气装置与气瓶接合处,密封垫圈可以发生一定形变,把金属壁之间不能紧密贴合的部分完全封住,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密闭性,确保了气体不会逸出至空气中。

较佳的,所述引气装置固接有连通管,引气装置通过连通管与储气罐连通,引气装置内设置有呈十字形设置的引气管,引气管与连通管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气管增大了气体与引气装置的内部管道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加有效率地把气体导入引气管,引气管再导入与之相连的连通管,气体更快速地进入回收过程。面对气体泄漏的紧急情况可以更快速解决,

较佳的,所述的连通管上设置有一个开关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泄漏的气体的回收结束后,关闭开关阀门,已经进入引气导管的泄漏气体就不可能出现回流现象,使泄漏气体得以完全回收,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危险。

较佳的,连通管与储气罐之间设有引气导管,引气导管分别和连通管与储气罐对接,所述的连通管与引气导管连通的位置设有防滑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置的整体更加容易组装,在遇到紧急状况时可以方便搬运,引气导管与连通管的连接更加稳固,避免了在气体的冲击下,引气导管与连通管的连接断开,造成危险。

较佳的,所述的引气导管在与连通管连接的位置固接有紧固环,紧固环包括锁紧螺栓以及带有缺口的圆环,圆环的缺口处向外延伸构成了紧固座,两个紧固座通过锁紧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弹性的引气导管套在连通管上之后,通过使用紧固环把套在连通管外的引气导管箍紧,有缺口的圆环套在引气导管外,拧紧锁紧螺栓把两个紧固座拧在一起,圆环也被带动地缩紧,即可完成箍紧引气导管的动作。这样可以让系统连接更加紧密,避免气体的逸出。

较佳的,所述的引气装置的外壁上连通有充气部,充气部上安装有充气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充气部可以向引气装置与气瓶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注入保护气体,如氮气,保护气体可以加速把泄漏的气体挤压至连通管,去进行下一步的回收,提升了系统处理紧急情况的效率。并且在回收的最后阶段,保护气体把残余的泄漏的气体完全挤压至连通管,避免了引气装置中仍有残余气体,拆除系统后逸出到空气中造成损害。

较佳的,所述的引气装置的外壁上固接有与充气装置内部连通的压力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观察到引气装置与气瓶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奇特的压力,方便下一步操作的安排布置,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密闭空间内压力过大带来的危险。

较佳的,所述的引气装置的外壁上固接有两个操作把手,两个操作把手位于引气装置的对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引气装置的搬运和使用,减轻了操作人员的负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引气装置、连通管、引气导管和储气罐的依次紧密连通,把气瓶泄漏的气体通过此流程完全回收至储气罐等待下一步操作,节省了气体资源,也避免了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气瓶泄漏紧急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突出引气装置内部结构的仰视图;

图3是实施例3中突出紧固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气装置;11、开口;12、充气部;13、压力表;14、操作把手;2、连通管;21、开关阀门;22、防滑纹路;3、引气导管;31、紧固环;311、圆环;312、紧固座;313、通孔;314、锁紧螺栓;4、储气罐;5、圆弧面;51、密封垫圈;6、引气管;61、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气瓶泄漏紧急处理装置包括有依次连通的引气装置1、连通管2、引气导管3和储气罐4。引气装置1是一个钟型的中空体,引气装置1下部设有开口11,开口11的直径可与气瓶上端的锥体部分的任意横截面的直径相等,这样一来开口11可以直接扣在气瓶上面,因为引气装置1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所以比较重,扣在气瓶上面后,不用人去扶就能直接稳固地定在气瓶上面,使得引气装置的内壁与气瓶的外壁抵接,达到一定的密封效果。

这样,在气瓶和引气装置1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空间,气体在这里暂时存储,接着被导向连通管2。引气装置1中呈十字形设置有引气管6,引气管6包括有两个在中部连接的中空管,引气管6上开设有微孔61,在引气管6轴向方向看,微孔61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微孔61的直径。引气管6在中间十字交叉处与深入引气装置1的连通管2相连接,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大气体进入连通管2的几率,同时也避免了系统发生阻塞的可能。

引气装置1的外部设有充气部12,充气部12可以通入引气装置1内部,平时可以通过充气阀关闭,它的用途是为了向引气装置1和气瓶中形成的空间内充入保护气体,充入保护气体可以把泄漏气体完全挤压到连通管2里面,进一步可以把泄漏气体完全挤压到储气罐4里储存起来。避免浪费和污染。引气装置1的外部还接有一个压力表13,随时读取内部的压力,能推知泄漏气体是否完全排干净,方便操作,避免危险。引气装置1设有两个正对着的操作把手14,因为引气装置1比较重,有了把手才方便把它搬到气瓶上面,给操作人员提供了方便。

连通管2是引气装置1和引气导管3之间的连接通道,气体通过这里进入引气导管3。连通管2上设有一个开关阀门21,开关阀门21一关,通道就关闭了,一般在气体完全进入连通管2后用来防止倒流。连通管2和引气导管3的连接处设有防滑纹路22,因为引气导管3一般是橡胶管,这样可以让连通管2和引气导管3的连接不容易脱落。

气体通过连通管2之后进入引气导管3,再通过引气导管3直接进入储气罐4被储存起来,以备以后的再利用。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引气装置1和气瓶的接口处,设有一个与气瓶的对应部位相同形状的圆弧面5,这样两者贴合更紧密,并且在圆弧面5上还设有密封垫圈51,密封垫圈51有弹性,夹在引气装置1和气瓶之间,发生弹性形变,把所有的空隙都塞住了。如此设置可以使系统的密封性更强。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引气导管3在于连通管2相连的部位设有紧固环31。紧固环31包括圆环311、紧固座312,紧固座312上设置有通孔,两个紧固座312通过锁紧螺栓314锁紧,把引气导管3套在连通管2上后,拧紧固环31的锁紧螺栓314,两个紧固座312距离变小,圆环311被缩紧,就把引气导管3牢牢地箍紧在连通管2上。增强了系统的牢固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