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油加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1126阅读:1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油加注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油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油加注器。



背景技术:

飞机发动机的润滑需要滑油系统进行润滑,滑油系统包括滑油箱及管路,滑油箱使用专用的润滑油,在实际工作中,现有的滑油加注是先将滑油罐开罐后往对准滑油箱进油口的漏斗中进行加注,这种加注方式需要开罐及加注两个步骤,操作不方便,同时在加注操作过程中易导致滑油溅出,污染环境。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油加注器,旨在解决现有滑油加注操作不方便,同时在加注操作过程中易导致滑油溅出,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油加注器,

包括锥形的漏斗、与所述漏斗连接的提手架,其中,所述提手架包括连接架、与所述连接架上段成夹角连接的手持架,所述连接架上段靠近所述手持架处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的滑油罐按压架、所述滑油罐按压架用于将滑油罐向所述连接架下段方向按压,所述连接架下段连接所述漏斗,所述漏斗内壁靠所述连接架下段处设置有开罐刀刃,所述开罐刀刃的上段高出所述漏斗的上口向所述连接架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连接架成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漏斗与所述提手架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间设置有固定块;

所述提手架设置为两个,所述两个提手架的连接架下段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座内的连接槽内并与所述固定块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滑油罐按压架包括设置于手持架下方的按压部、以及设置于按压部前端用于将所述滑油罐向下按压的压舌,所述压舌为开口向下的勾状压舌;

所述按压部与所述连接架上段连接处设置有销轴,与所述按压部以及所述连接架上段对应位置的销孔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罐刀刃为U形,包括固定于漏斗内壁的板状固定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板状固定部两侧的切削片;

所述板状固定部上段与所述连接架间距设置,所述间距为10-50mm;

所述切削片的上端与所述滑油罐底部接触处设置为斜面刃口,所述切削片上段高出所述漏斗的上口将所述斜面刃口露出所述漏斗的上口外。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架的连接架与手持架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架与手持架的夹角为90-145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手持架、滑油罐按压架分别设置有一体成型的连接架外壳、手持架外壳以及滑油罐按压架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漏斗内还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开罐刀刃均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漏斗的连接座;

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提手架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漏斗的上口与下口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漏斗的上口与下口分开设置,所述漏斗的下口设置有不锈钢材料的半球形漏油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滑油加注器,通过在漏斗内壁设置开罐刀刃及在与漏斗相连的提手架上设置滑油罐按压架,滑油罐按压架前端的勾状压舌在使用者压力的作用下将滑油罐向下按压,并通过开罐刀刃将滑油罐刺破,滑油流入漏斗并通过漏斗的下口注入滑油箱,整个过程实现开罐和注油一体化,节省了工序,操作快捷方便,同时避免了滑油加注过程中溅出漏斗而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油加注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油加注器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油加注器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油加注器提手架与滑油罐按压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油加注器的开罐刀刃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滑油加注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滑油加注器,

包括锥形的漏斗1、与所述漏斗1连接的提手架2,其中,所述提手架2包括连接架21、与所述连接架21上段成夹角连接的手持架22,所述连接架21上段靠近所述手持架22处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架21转动连接的滑油罐按压架3、所述滑油罐按压架3用于将滑油罐向所述连接架21下段方向按压,所述连接架21下段连接所述漏斗1,所述漏斗内壁靠所述连接架21下段处设置有开罐刀刃4,所述开罐刀刃4的上段高出所述漏斗的上口11向所述连接架21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连接架21成间距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罐刀刃高出漏斗上口使得滑油罐为完全落入漏斗内之前完成刺破罐体底部的工序、完成开罐作用,优选的,开罐刀刃高出漏斗上口的高度为10-30mm,高度太小则可能罐体与漏斗内壁边缘相抵触之前未完成开罐,高度太大则提前完成开罐可能导致滑油漏出,同时,开罐刀刃与连接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使得开罐刀刃在开罐过程中不受连接架的干扰,同时开罐后的刀口不会离滑油罐外侧壁太近而导致滑油从漏斗上口漏出。

使用过程中,将底面直径略小于漏斗上口直径的滑油罐装入漏斗与滑油罐按压架的勾状压舌之间,同时滑油罐底部与开罐刀刃接触,使用者握住手持架和滑油罐按压架,由于手持架固定,而滑油罐按压架转动连接与连接架,在使用者握力的作用下,压舌将滑油罐向连接架及漏斗方向按压,并在力的持续作用下开罐刀刃将滑油罐底部刺破,罐底边缘最后在压舌的压力作用下固定于漏斗上口的内壁,使得滑油加注过程中不会溅出或者漏出,整个过程开罐和加注一体化操作,方便快捷,节省了使用人员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滑油加注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漏斗上口大小以及连接杆的长度可根据不同的滑油罐进行适应性的设计。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漏斗1与所述提手架2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12内设置有连接槽12-1;所述连接槽中间设置有固定块12-2;

所述提手架2设置为两个,所述两个提手架2的连接架21下段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座12内的连接槽12-1并与所述固定块12-2接触,固定块加强连接架与连接座的连接强度。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滑油罐按压架3包括设置于手持架22下方的按压部31、以及设置于按压部31前端用于将所述滑油罐向下按压的压舌32,所述压舌32为开口向下的勾状压舌;勾状压舌的开口在使用过程中压住滑油罐的上部与侧壁位置;

所述按压部31与所述连接架21上段连接处设置有销轴5,与所述按压部31及所述连接架21上段对应位置的销孔6转动连接。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开罐刀刃4为U形,包括固定于漏斗1内壁的板状固定部41、以及设置于所述板状固定部41两侧的切削片42;

所述板状固定部41上段与所述连接架21间距设置,所述间距为10-50mm;

所述切削片42的上端与所述滑油罐底部接触处设置为斜面刃口42-1,所述切削片42上段高出所述漏斗的上口11将所述斜面刃口42-1露出所述漏斗的上口11外,这样便于开罐刀刃上的斜面刃口将滑油罐底刺破,完成开罐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提手架2的连接架21与手持架22为一体结构,较佳的,所述连接架21与手持架22的夹角为90-145度,此角度内便于滑油罐按压架的下压。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21、手持架22、滑油罐按压架3分别设置有一体成型的连接架外壳71、手持架外壳72以及滑油罐按压架外壳73,提高整个加注器的牢固性,同时便于使用者按压操作,保护手部,所述外壳采用塑料材质制作。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漏斗1内还设置有滤网8,能过滤滑油加注过程中的杂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滤网8、开罐刀刃4均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漏斗1的连接座12;

所述连接座12与所述提手架2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螺钉固定便于拆卸和更换。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漏斗1的上口11与下口13一体成型,便于产品的加工制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漏斗1的上口11与下口13分开设置,所述漏斗1的下口13设置有不锈钢材料的半球形漏油嘴9,半球形的漏油嘴使得加注器能对一些小口径的油壶进行注油,扩大了滑油加注器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油加注器,通过在漏斗内壁设置开罐刀刃及在与漏斗相连的提手架上设置滑油罐按压架,滑油罐按压架前端的勾状压舌在使用者压力的作用下将滑油罐向下按压,并通过开罐刀刃将滑油罐刺破,滑油流入漏斗并通过漏斗的下口注入滑油箱,整个过程实现开罐和注油一体化,节省了工序,操作快捷方便,提高滑油的注油效率,同时避免了滑油加注过程中溅出漏斗而造成环境的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