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及其溃缩力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622432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及其溃缩力检测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及其溃缩力检测方法,包括上中间轴,下中间轴和摩擦片。所述上中间轴下端为空心管状结构,下中间轴上端为实心结构,摩擦片U型包裹下中间轴上端,插入上中间轴的空管部分,装配到设计要求的长度。本发明专利通过摩擦片结构,可以在线监测上下中间轴的相对溃缩摩擦力,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可通过调节条形摩擦片的粗糙度或者上下中间轴的配合过盈量重新装配应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及其溃缩力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汽车转向管柱总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结构及其溃缩力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汽车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转向管柱总成作为连接方向盘和转向器的部件,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引导车辆转向,其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各汽车厂家的重视,并对转向管柱提出了包括碰撞保护在内的很多要求。
[0003]现有的转向管柱中间轴分上中间轴和下中间轴,上中间轴下端为椭圆孔,椭圆的两端侧面分别有两个孔,下中间轴的上部分椭圆轴上有两个槽,把上下两个中间轴装配到设计位置后,通过上中间轴的孔进行注塑,充满下中间轴的槽内,凝固后保持连接强度。
[0004]由于上中间轴和下中间轴通过注塑凝固固定,受到上中间轴孔位公差、下中间轴槽加工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上中间轴和下中间轴的溃缩力大小不一致,且不可在线监测;如果监测只能进行破坏性试验,通过压力机压溃中间轴,切断注塑结构,使上下中间轴相互运动。如此提高了验证成本及无法保证产品的一致性,且验证后,不合格品无法再重新利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转向管柱的中间轴溃缩结构及其溃缩力检测方法。通过对转向管柱结构上的改进,优化转向管柱中间轴的装配,避免了转向中间轴溃缩力一致性较差的现象,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包括上中间轴,下中间轴和摩擦片;
[0008]所述上中间轴的上端为实心结构,下端为空心管状结构;
[0009]所述下中间轴的上下端均为实心结构;
[0010]所述上中间轴下端的管状结构与下中间轴上端的实心结构通过摩擦片保持过盈配合。
[0011 ] 所述上中间轴的上端为实心圆柱结构,下端为空心椭圆管状结构。
[0012]所述下中间轴的上端为实心椭圆柱结构,下端为实心圆柱结构。
[0013]所述摩擦片为条形,其中一面为粗糙度较大的搓衣板面。
[0014]所述摩擦片呈U型轴向包裹在下中间轴的上端实心结构处。
[0015]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溃缩力检测方法,步骤为:
[0016]I)用压力机把下中间轴裹有摩擦片的上端压入上中间轴下端的空心管内,在线记录压力机的压力参数,比较在线记录的压力参数与设计值是否一致;
[0017]2)如果一致满足设计要求,为合格品;
[0018]3)如果不一致,为不合格品,则进行步骤4);[0019]4)将上中间轴和下中间轴拆开,通过调节条形摩擦片的粗糙度,或者上中间轴和下中间轴的配合过盈量后,重复步骤I)。
[0020]所述摩擦片的长度、宽度和摩擦片搓衣板面的粗糙度与溃缩力相配合。
[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线监测压入力的大小是否与设计溃缩力一致;可以立即发现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可以把中间轴上下两部分重新拆开,通过调节条形摩擦片的粗糙度或者上下中间轴的配合过盈量重新装配应用,废品率较低,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转向管柱的中间轴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发明转向管柱的中间轴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发明中间轴的摩擦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实例仅为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6]如图1所示为现有转向管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包括下中间轴1、上中间轴3及注塑材料结构,下中间轴下部分为实心圆柱结构,上部分为椭圆型实心结构且带有槽型结构,注塑材料通过上中间轴3上的孔2注入其槽内,凝固后上下中间轴形成一体;上中间轴3的上部分为实心圆柱结构,下部分为椭圆型的空心圆柱结构,两侧面分别带有2个孔;所述的注塑结构为形成4个小型圆柱结构与上中间轴3的4个孔配合,注入下中间轴槽型形成槽型结构且填充上中间轴3与下中间轴I内的间隙,溃缩的时候,上下中间轴相互运动要切断注塑结构。,下中间轴I槽型结构取消;所述的上中间轴3椭圆型空心圆柱两侧的4个孔取消。
[0027]本发明的转向管柱的中间轴溃缩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上中间轴3,下中间轴I及摩擦片4 ;上中间轴的上部分为实心圆柱结构,下部分为空心椭圆结构;下中间轴的上部分为实心椭圆结构,下部分为实心圆柱结构。
[0028]摩擦片为条形,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带有粗糙度较大的搓板面结构;摩擦片呈U型轴向包裹在下中间轴的上端,其中,粗糙度较大的一面面向上中间轴的下端内表面。
[0029]摩擦片带有搓板面结构的一面与上中间轴下端内孔面配合,通过压力机将包裹有摩擦片的下中间轴的上端压入上中间轴的椭圆空管部分,装配到设计要求的长度。
[0030]在压入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在线监测压入力的大小是否与设计溃缩力一致,此处的设计溃缩力根据不同的车型而有不同的值,而这样的溃缩力值根据不同车型进行检测后确定。如果一致满足设计要求,如果不满足可以立即发现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可以把中间轴上下两部分拆开,通过调节条形摩擦片的粗糙度或者上下中间轴的配合过盈量重新装配应用,直到满足设计要求,废品率较低,且装配简单。
[0031]检测方法为:
[0032]I)用压力机把下中间轴裹有摩擦片的上端压入上中间轴下端的空心管内,在线记录压力机的压力参数,比较在线记录的压力参数与设计值是否一致;[0033]2)如果一致满足设计要求,为合格品;
[0034]3)如果不一致,为不合格品,则进行步骤4);
[0035]4)将上中间轴和下中间轴拆开,通过调节条形摩擦片的粗糙度,或者上中间轴和下中间轴的配合过盈量后,重复步骤I)。
[0036]在本发明中,上中间轴上端被管柱轴承支撑,下中间轴下端也被轴承支撑,中间轴装配后,在方向盘转向过程中,中间轴在上下两个轴承的支撑下自转,把方向盘的转向扭矩向下传递给转向轴总成及转向器总成,最终实现转向的目的。
[00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中间轴,下中间轴和摩擦片; 所述上中间轴的上端为实心结构,下端为空心管状结构; 所述下中间轴的上下端均为实心结构; 所述上中间轴下端的管状结构与下中间轴上端的实心结构通过摩擦片保持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间轴的上端为实心圆柱结构,下端为空心椭圆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间轴的上端为实心椭圆柱结构,下端为实心圆柱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为条形,其中一面为粗糙度较大的搓衣板面。
5.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呈U型轴向包裹在下中间轴的上端实心结构处。
6.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溃缩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1)用压力机把下中间轴裹有摩擦片的上端压入上中间轴下端的空心管内,在线记录压力机的压力参数,比较在线记录的压力参数与设计值是否一致; 2)如果一致满足设计要求,为合格品; 3)如果不一致,为不合格品,则进行步骤4); 4)将上中间轴和下中间轴拆开,通过调节条形摩擦片的粗糙度,或者上中间轴和下中间轴的配合过盈量后,重复步骤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管柱的中间轴溃缩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的长度、宽度和摩擦片搓衣板面的粗糙度与溃缩力相配合。
【文档编号】G01L5/00GK103950468SQ201410153909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杨华兴, 唐学东, 丁玲, 纪春有, 肖文, 曹超峰, 汪朋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