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579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染色领域,具体涉及模拟手工染色的自动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在血液学染色,微生物学染色,病理学染色,细胞学染色,生殖医学染色领域通常采用人工染色或仪器染色,但是现阶段的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手工染色方法因不同人操作产生不一致性,且占用大量劳动力;现有自动染色装置的染色效果不佳或试剂用量较大;现有自动离心染色仪染液覆盖不均匀;现有自动染色仪热风式加热效果欠佳;现有离心式自动染色仪离心过程中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污染问题;改变现有染色仪操作较复杂、采购维护成本较高的缺点;8.改变现有自动染色仪喷染长时间会堵孔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将染色自动化,消除人为操作的不一致性,改变现有自动染色仪所存在的染色效果不佳、染液分布不均匀的自动染色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染色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滴染设备以及控制滴染设备运行的单片机,所述滴染设备包括,对样品进行滴染处理的滴染部件;对样品进行离心处理的离心部件,在离心部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放置载玻片的转盘;所述滴染部件通过单片机能将染液精准、均量的滴落于载玻片的标本上;

所述滴染部件包括,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架上端的导柱;安装于支撑架一侧的丝杆电机;安装于支撑架另一侧的滑块,所述滑块与丝杆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套设于导柱上,所述滑块通过丝杆电机能沿导柱的长度方向移动;对载玻片进行滴液处理的滴头固定盒,所述滴头固定盒固定于滑块上,通过滑块所述滴头固定盒能远离或靠近转盘。

通过滴染部件和离心部件解决了现有自动染色仪的喷染堵孔现象、试剂用量较大的问题,通过改变滴染方式,减少了试剂用量,而且不堵孔。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部件包括,电机支架和转盘支架;安装于转盘支架上的传动机构;安装于电机支架上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与传动机构转动连接;转盘,所述转盘安装于转轴的上端,在转盘的周边均匀的设置有用于安放载玻片的玻片槽。

通过离心部件功能,能快速的解决手工染色玻片脱液不干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染色装置还包括用于安放染液瓶的液体传感部件,所述液体传感部件安装于壳体外壁两侧,所述液体传感部件能自动检测染液瓶中染液余量。

进一步的,所述滴染部件为两个;通过安装于壳体上的泵和液体管路,所述滴头固定盒与染液瓶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染色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染液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包括依次层叠布置的第一加热盖板、第一加热片、第一加热腔体、第二加热腔体、第二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盖板,在所述第一加热腔体和第二加热腔体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染液通过的弯曲流道。

通过染液的加热部件,解决了现有自动染色仪热风式加热效果欠佳,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污染问题。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加热盖板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实现超温保护作用的超温保护开关;在所述第二加热腔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染液温度的温控探头;所述加热部件通过液体管路分别与染液瓶和滴头固定盒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显示自动染色装置工作状态、染液余量的显示屏。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收集染液废料的染色内锅。

本发明利用滴染部件、离心部件的设计最大程度的模拟人工染色,并采用独特的液体输送和控制模式,通过程序控制能够较为准确地将染液滴在玻片标本上,并且染液能覆盖整个标本,在达到较佳染色效果的同时减少试剂耗用量;由于整个过程没有热风程序,与手工染色过程的环境高度一致,所以也无污染源的产生。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自动染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视图;

图3是滴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滴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离心部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加热部件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染色装置,包括壳体100、安装于壳体100内的滴染设备200以及控制滴染设备运行的单片机(图中未显示)。在所述壳体100的外壁两侧安装有用于自动检测染液瓶102中染液余量的液体传感部件101,左右两侧染液瓶101中分别装载有用于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的试剂,在壳体100的两侧还安装有与染液瓶102相对应的泵106,泵106通过液体管路与各染液瓶102相连通(图中未显示)。同时,在壳体100的上端设置有方便用户取放载玻片的上盖104,通过开/关上盖104,能防止染色过程中有毒气体散发。在壳体100内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染液废料的染色内锅105,染色内锅105是收集染色过程产生废液的容器,底部连接一条软管,把废液导走;染色内锅安装跟外壳相连接,中间和离心部件没有接触;染色内锅表面做了特殊的处理,表面镀铁氟龙,使得内锅不会被染液腐蚀,而且容易滤水。

通过分别安装在仪器两侧的液体传感部件101,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所需的试剂通过染液瓶102安放于液体传感部件101上,每个染液瓶102的瓶位下装有一个机械开关,当装有染液的瓶子放在液体传感部件101上时,由染液和瓶子自身的重量把机械开关压下,开关断开,单片机收到信号,经处理,传送到显示屏上103;显示屏103的“试剂余量不足”信号解除,仪器可正常染色;当试剂瓶子的染液差不多用完时(瓶子底部还剩10ml左右),机械开关里弹簧的力量把瓶子顶起,显示屏103会显示某种染液的“试剂余量不足”,提示用户需要更换或增加染液。

如图3所示,所述滴染设备200包括,对样品进行滴染处理的滴染部件300,滴染部件300为两个,分别对应用于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所需,滴染部件300通过液体管路与染液瓶102连通;对样品进行离心处理的离心部件400,在离心部件40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载玻片的转盘;所述滴染部件300通过单片机能将染液精准、均量的滴落于载玻片上。其中,滴染部件300、离心部件400、加热部件500安装在壳体100底部较大的基板上。

如图4所示,所述滴染部件300包括,支撑架301;安装于支撑架301上端的导柱302;安装于支撑架301一侧的丝杆电机303;安装于支撑架301另一侧的滑块304,所述滑块304与丝杆电机303的输出端连接且套设于导柱302上,所述滑块304通过丝杆电机303能沿导柱302的长度方向移动;对载玻片进行滴液处理的滴头固定盒305,所述滴头固定盒305固定于滑块304上,通过滑块304所述滴头固定盒305能远离或靠近转盘。其中,滴头固定盒305中有多个滴液头。

滴染部件300有和染液瓶相对应的滴液头,它们之间由管路连接,每条管路中间装有一个泵106,当泵106转动时,把染液瓶102里的染液输送到滴液头,染液自动往下滴到载玻片上,从而完成一个加液过程。滴液头有两排,每排有三个,滴液头要对准每一张玻片所需加的染液,由程序控制丝杆电机303的转动,推拉滴液头的来回伸缩,从而把染液准确地滴到载玻片的标本上。它的控制程序是:单片机发指令—电机驱动—直线电机丝杆转动—染液准确加到标本上。

如图5所示,所述离心部件400包括,电机支架401和转盘支架402;安装于转盘支架402上的传动机构403;安装于电机支架401上的步进电机404,所述步进电机404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与传动机构403传动连接;转轴405,所述转轴405与传动机构403转动连接;转盘406,所述转盘406安装于转轴405的上端,在转盘406的周边均匀的设置有用于安放载玻片的玻片槽407

离心部件400位于仪器的中间位置,与底板相连接,离心的动力提供是步进电机404,通过带轮传动最终把动力传递给转盘406,转盘406的直径大小大概在400mm左右,载玻片放在360°均布的玻片槽上,转盘406的最高转速大概在300转/分,足于把载玻片上的液体甩掉,从而达到预期的染色效果。它的控制程序是:单片机发指令—电机驱动—电机转动。

本染色仪器采用滴液离心的方式进行染色,玻片依次平放于圆形单层染色转盘,染色液通过抽液装置将试剂从染液瓶中抽出并通过滴液口将一定量的染液滴在玻片上。通过软件程序设置控制各种试剂的注入量和在染色转盘上的停留时间,再通过离心甩去玻片上的液体,最终以达到预期的染色目的。

如图3、图6所示,所述自动染色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染液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部件500;所述加热部件500包括依次层叠布置的第一加热盖板501、第一加热片502、第一加热腔体503、第二加热腔体504、第二加热片505和第二加热盖板506,在所述第一加热腔体503和第二加热腔体504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染液通过的弯曲流道509。在所述第二加热盖板506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实现超温保护作用的超温保护开关507;在所述第二加热腔体504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染液温度的温控探头508;所述加热部件通过液体管路分别与染液瓶102和滴头固定盒305连通。

加热部件400只和其中一种染液(a剂)管路相连。加热部件400的开关由单片机控制,加热部件400开始加热时,温度探头508也开始检测加热温度,当加热超过设定温度(50℃)时,温控探头508检测到已超温,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发出指令让加热部件400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50℃)时,加热部件400又开始加热,反复这样通断加热,从而让温度较为准确地恒定在设定温度范围内。

工作原理:

单片机根据设定的程序执行个部件的先后顺序(单片存在两套染色程序)。

例如加革兰染色试剂的a剂:首先,离心部件400使得转盘406转动,光电检测到基准点(零点),然后转动到所需加液的载玻片对准滴染部件400中的滴头固定盒305;程序控制滴液头伸出,伸到滴液头对准标本位置时停止;同时加热部件500开始加热,当加热到设定温度时,泵106开始抽液,染液就能直接滴到标本上,而且加液量由程序控制,这样就完成了a剂的加液过程。

加液完成后,单片机控制离心部件400高速转动,完成染液过程。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发明,凡基于本发明的创作主旨、未经创造性劳动的等效技术特征的替换,应当视为本申请揭露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