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氦检万能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8154发布日期:2019-02-12 21:17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氦检万能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油轨安全领域,具体为一种对油轨多品种项目进行氦检检测的万能工装。



背景技术:

油轨是将喷油泵输送的燃油送入喷油器的设备,喷油器再通过各自的进气歧管将燃油送入发动机点火燃烧。因此,油轨有S特性的要求,要求零件氦检泄漏率控制3.8×10-5mbar.l/s(氦检浓度≥95%,检测压力:5±0.5bar)。为了满足该特性,每件油轨在出货前都必须进行氦检。由于不同型号的油轨,其油杯间距不同,所以每种型号都需要有单独相应的氦检工装。而当油轨的油杯间距相同时,安装支架干涉氦检工装的堵头需要做单独的函件工装。目前,常见的氦检工装,其头部堵头采用圆柱体加工一条环槽,再配上O型圈密封油杯,这种堵头容易划伤油杯内壁,导致零件报废;同时,O型圈易磨损,氦检时容易将合格件误判成不合格件,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并且这种O型圈需要每天更换,增加成本和劳动力;另外,传统的氦检工装只能安装一件工件,进行氦检检测,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不用频繁更换O型圈、不划伤油杯内壁的万能的氦检工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压氦检万能工装,包括底板、压块和堵头,在底板上均匀排布有三行四列共十二个堵头;这些堵头都是由抽拉杆、管身和堵头座构成的;抽拉杆套于管身内,并与管身活塞连接;而堵头座与管身是一个一体结构,其设于管身下方,用以稳固整个堵头;在堵头座上设有螺钉,压块就压在螺钉上,用以固定堵头位置;同时,在堵头管身上开有空气进气孔与空气管连通;而在边缘一列堵头侧面管身及其抽拉杆杆身上开有位置相对、且相通的氦气进气口;这三个氦气进气口分别与氦气管连通,使氦气通入抽拉杆。

进一步地,抽拉杆杆身上套有O型圈。

进一步地,抽拉杆顶部开有氦气出气孔。

进一步地,压块包括两两结构相同的边缘压块和双边压块;两块双边压块夹在边缘压块中间;其中,边缘压块面向双边压块的一侧底部向内缩进,而双边压块两侧底部均向内缩进。

进一步地,堵头座被压在压块向内缩进的底部,并能在压块向内缩进的底部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气密性好,可以同时检测3件不同型号的油轨,提高氦检效率;并且通过压缩空气推动堵头管身内的抽拉杆,实现挤压O型圈密封油杯,从而减少了O型圈更换频率,并解决堵头划伤油杯内壁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压块、21-边缘压块、22-双边压块、3-堵头、31-抽拉杆、32-管身、33-堵头座、34-O型圈、35螺钉、4-空气管、5-氦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氦检万能工装,包括底板1、压块2和堵头3。底板1用于放置整个氦检工装。同时,在底板1左右两侧设有螺栓孔,可将底板1固定在工作台上,方便进行氦检。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同一时间进行多油轨氦检,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十二个堵头3。将这十二个堵头3分为三组,四个为一组,排成分布均匀的三行四列。这样,每一组堵头3可分别用作一个独立的氦检工装,对一件油轨进行检测,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氦检工装可以同时检测三件油轨。

为了解决O型圈易损,以及传统堵头易划伤油轨油杯内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堵头3由抽拉杆31、管身32和堵头座33构成。抽拉杆31套在管身32内,并与管身32活塞连接,也就是说,抽拉杆31在外力作用下,能在管身32内上下活动。同时,在抽拉杆31杆身上套有O型圈34。抽拉杆31杆身的直径略小于油轨油杯直径,但0型圈34套在抽拉杆31杆身上后,O型圈34所处位置的直径就略会大于油杯直径,使用时,抽拉杆31向上活动,0型圈34所处位置随之上升直至接触油轨油杯,最终堵住油杯,实现密封。通过抽拉杆31的设计,堵头3头部与油杯之间的间隙增大,就不会轻易划伤油杯,而O型圈34经由抽拉杆31的提升直接堵住油杯,不易受损。另外,堵头座33与管身32是一个一体结构,堵头座33设于管身32下方,用以稳定放置整个堵头3。为了使压板2起到固定作用,堵头座33沿管身32某一直径方向延伸,有一定长度,并且在延伸的座块上设有若干螺钉35。螺钉35向上凸出,压块2就压在螺钉35上,实现对堵头3的固定。为了配合螺钉35将堵头3压在底板1上,压块2边缘向内缩进。利用向内缩进的压块2,直接压住螺钉35,从而压住整个堵头3。

实际使用时,为了实现每行,即一组四个堵头3用作一个独立工装,将一行四个堵头3的堵头座33同时沿竖直方向放置,方便压块2同时压住。也就是说,排放三行堵头3,共需四个压块2。这四个压块2两两结构相同,包括边缘压块21和双边压块22。双边压块22夹在边缘压块21中间,也就是说,双边压块22负责压住上下两组堵头3的相邻堵头座33,而边缘压块21负责压住底边一组堵头3的堵头座33。为了配合螺钉35将堵头3压在底板1上,边缘压块21面向双边压块22的一侧底部向内缩进,而双边压块22两侧底部均向内缩进,利用向内缩进的压块2,直接压住螺钉35,而螺钉35同时也会卡住压块2,使二者压紧后不会在上下、前后方向轻易产生位移,但堵头3可以在左右方向进行移动。

处理不同型号的油轨时,根据油杯间距的不同大小,可以左右滑动调整一组四个堵头3两两间的距离,以满足检测需要,实现不同型号油轨的同时检测。

为了实现堵头3中抽拉杆31的使用,每个堵头3的管身32上都开有空气进气孔,用作一个独立工装的一行四个堵头3共用一根进气管,三组堵头3分别通过进气管与空气管4连通。同时,为了通入氦气,在边缘一列的三个堵头3的侧面管身及其抽拉杆31杆身上开有位置相对、且相通的氦气进气口,分别与氦气管5连通。使用时,通过空气管4通入压缩空气,推动抽拉杆31向上运动,逐渐挤压O型圈变形至完全密封油轨油杯,再通入氦气,氦气则从抽拉杆31顶部开的氦气出气孔中吹出,进入油轨油杯进行氦检。

本实用新型气密性好,可以同时检测三件不同型号的油轨,提高了氦检效率;并且通过压缩空气拉动堵头管身内的抽拉杆,实现挤压O型圈密封油杯,从而减少了O型圈更换频率,并解决了划伤油杯内壁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