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差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8097发布日期:2018-11-23 19:4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度差检具。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领域,尤其是汽车转向节的加工领域,很多情况下需要控制两个加工表面的相对高度差,比如转向节的法兰面相对于卡钳孔安装面的高度差。传统的方式是用三坐标进行采点检测,效率非常低。因此,需要一种通用型的检具,来检测具有不同高度差的被测要素;并且,可以根据被测点的实际位置,对检具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高度差检具,它在使用中能够测量两个平面的相对高度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度差检具,由基板、滑套、竖紧定螺钉、导套、测柱、左顶丝、定位锥、定位套、右顶丝、弹簧以及横紧定螺钉所组成,基板上方和侧面都开有长条形的槽;滑套与基板上方的槽间隙配合;导套的外侧与滑套的内侧间隙配合,配合间隙不超过0.01mm;竖紧定螺钉安装在滑套上方,其顶端与导套的外侧接触;测柱与导套的内孔间隙配合,配合间隙不超过0.01mm;左顶丝安装在导套的上方,其顶端与测柱上方的凹槽配合;定位套安装在基板上方的右侧;定位锥与定位套间隙配合;右顶丝安装在定位套上,其顶端与定位锥上的凹槽配合;弹簧安装在定位套的内部,置于定位锥的顶端;横紧定螺钉穿过基板侧面的槽,其顶端与滑套侧面的螺纹孔配合。

导套的上端面呈台阶型,台阶高度即为被测高度差的公差;导套上端面内孔的边缘为尖角;测柱的下端面为锥形,上端面边缘为尖角。定位锥的下端为锥形,上端为圆柱形。

实际使用时,定位锥下方的锥形与工件高面上的孔配合,向下压基板,弹簧被压缩,直至基板下端面完全与工件的高面贴平;根据低面上被测点的位置,通过横紧定螺钉调节滑套的水平位置;根据被测的高度差,通过竖紧定螺钉调整导套和测柱的高度;当测柱的顶端与导套顶端的高面齐平时,测柱的下端面与基板的下端面的高度差即为被测高度差的下差;如果测柱顶端的边缘处于导套顶端的台阶之间,则说明被测高度差合格。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能够测量两个平面的相对高度差;同时,具有通用性强、检测精度高、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差检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差检具的俯视图。

图中,1-基板、2-滑套、3-竖紧定螺钉、4-导套、5-测柱、6-左顶丝、7-定位锥、8-定位套、9-右顶丝、10-弹簧、11-横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该装置由基板1、滑套2、竖紧定螺钉3、导套4、测柱5、左顶丝6、定位锥7、定位套8、右顶丝9、弹簧10以及横紧定螺钉11等所组成,基板1上方和侧面都开有长条形的槽;滑套2与基板1上方的槽间隙配合;导套4的外侧与滑套2的内侧间隙配合,配合间隙不超过0.01mm;竖紧定螺钉3安装在滑套2上方,其顶端与导套4的外侧接触;测柱5与导套4的内孔间隙配合,配合间隙不超过0.01mm;左顶丝6安装在导套4的上方,其顶端与测柱5上方的凹槽配合;定位套8安装在基板1上方的右侧;定位锥7与定位套8间隙配合;右顶丝9安装在定位套8上,其顶端与定位锥7上的凹槽配合;弹簧10安装在定位套8的内部,置于定位锥7的顶端;横紧定螺钉11穿过基板1侧面的槽,其顶端与滑套2侧面的螺纹孔配合。

导套4的上端面呈台阶型,台阶高度即为被测高度差的公差;导套4上端面内孔的边缘为尖角;测柱5的下端面为锥形,上端面边缘为尖角。定位锥7的下端为锥形,上端为圆柱形。

在工作过程中,定位锥7下方的锥形与工件高面上的孔配合,向下压基板1,弹簧10被压缩,直至基板1下端面完全与工件的高面贴平;根据低面上被测点的位置,通过横紧定螺钉11调节滑套2的水平位置;根据被测的高度差,通过竖紧定螺钉3调整导套4和测柱5的高度;当测柱5的顶端与导套4顶端的高面齐平时,测柱5的下端面与基板1的下端面的高度差即为被测高度差的下差;如果测柱5顶端的边缘处于导套4顶端的台阶之间,则说明被测高度差合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