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卵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97369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虫卵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检验器具,特别是作蠕虫卵检测的虫卵分离器具。
目前寄生虫病诊断和控制中对蠕虫卵检测要求有定性和定量结果。公知公用的Kato-Katz法是经定量取样直接压片,染色后镜检;集卵透明法是定量取样后在2个重叠在一起的不同孔径的尼龙绢袋中冲洗,虫卵浓集于两袋之间。然后将虫卵刮到玻片上染色,透明后镜检,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1)对低感染度人群的敏感性低;(2)虫卵丢失多,计数不准确;(3)成本高。WHO.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728 1985介绍了一种由双层不同孔径尼龙绢组成的筒状滤器,虫卵被浓集在两层尼龙绢之间,再用水冲洗到底部置有滤纸的容器内,然后经真空泵吸干水,将虫卵浓集在滤纸表面,染色、透明后检测。本法的缺点是操作复杂,设备要求高,成本高,不能用于现场应用。
本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敏感性高,计量准确,成本低,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的用于蠕虫卵检测的虫卵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是在无盖容器的底部设有一个滤出口,并贴有孔径为10μm~150μm的滤网,滤网略大于滤出口,有开口与滤出口大小形状一致的托架卡合在滤出口外,托架由环形固定套旋紧在无盖容器的底部。使用时将滤去粗渣的标本直接倒在无盖容器内,再用水冲洗去掉小于虫卵的杂质,留在滤网的即为待检虫卵。
另外,滤出口外缘可以有一圈凸边,在托架开口的边缘有与滤出口凸边紧密吻合的凹槽。在无盖容器与滤网之间设有一片大小形状与凸边一致的弹性垫,密封更好。滤出口可以为四边形,将留有虫卵的滤网置于载玻片,经染色、透明后镜检。
用本实用新型、Kato-Katz法和集卵透明法分别检测相同的标准标本(以检测血吸虫卵为例)作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本虫卵分离器有如下优点1.当EPG(即每克粪便虫卵数)<256时,本设计的阳性率为Kato-Katz法的1.29~11.06倍、EPG越低,差距越大。可见避免了虫卵在分离过程中的虫卵丢失,提高了敏感度。
2.定量结果经对数回归分析,本法与样本密度梯度最吻合,相关系数为0.9846,明显高于Kato-Katz法和集卵透明法(P<0.01),提高了定量的准确性;3.用本设计,虫卵形态特征清晰,且操作简单;4.成本低,分别为Kato-Katz法的56.67~80.53%、集卵透明法的29.42%,适用于现场使用。
下面是本设计的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盖容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盖容器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托架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托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托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垫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滤网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套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套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一种虫卵分离器,是在无盖容器[1]的底部设有一个滤出口[2],并贴有孔径为10μm~150μm的滤网[3],滤网略大于滤出口,有开口与滤出口大小形状一致的托架[4]卡合在滤出口外,托架由环形固定套[5]旋紧在无盖容器的底部。另外,滤出口[2]外缘可有一圈凸边[6],在托架[4]开口的边缘有与滤出口凸边紧密吻合的凹槽[7]。在无盖容器[1]与滤网[3]之间可设有一片大小形状与凸边[6]一致的弹性垫[8]。滤出口可以设计为四边形。
检测不同的虫卵可选用不同孔径的滤网。
权利要求1.一种虫卵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无盖容器[1]的底部设有一个滤出口[2],并贴有孔径为10μm~150μm的滤网[3],滤网略大于滤出口,有开口与滤出口大小形状一致的托架[4]卡合在滤出口外,托架由环形固定套[5]旋紧在无盖容器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卵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滤出口[2]外缘有一圈凸边[6],在托架[4]开口的边缘有与滤出口凸边紧密吻合的凹槽[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卵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无盖容器[1]与滤网[3]之间设有一片大小形状与凸边[6]一致的弹性垫[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卵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滤出口可以为四边形。
专利摘要本设计是一种蠕虫卵检测的虫卵分离器具。由无盖容器、滤网、托架、固定套等构成。在无盖容器的底部设有一个滤出口,并贴有孔径为10μm-150μm的滤网,滤网略大于滤出口。有开口与滤出口大小形状一致的托架卡合在滤出口外,托架由环形固定套旋紧在无盖容器的底部。避免了虫卵在分离过程中的虫卵丢失,提高了敏感度;定量结果经对数回归分析,本法与样本密度梯度最吻合,提高了定量的准确性;并有虫卵形态特征清晰、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现场使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G01N1/28GK2240146SQ9524179
公开日1996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6日
发明者尹治成, 许发森, 戴晓斌 申请人: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