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197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较佳接地装置以解决电磁干扰困扰的电连接器。
在电子工业中,电连接器通常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以与电路板上电路电性连接。电连接器包含插头与插座,各设有收容端子的绝缘本体。为了屏蔽外部干扰讯号,使端子能传输正常电讯号,电连接器通常还设有一遮蔽构件。同时,遮蔽构件必须实现接地,将累积于其上的静电从接地端导出,使遮蔽构件保持低电压才能达到良好的屏蔽效果。


图1所示为现有电连接器(美国专利第4,943,244号)包括遮蔽构件1’、绝缘本体2’、扣合件3’及端子4’等。其中,绝缘本体2’设有一基座21’,其前方设有与对应连接器对接的对接部20’,对接部20’上设有若干用于收容端子4’的收容孔22’,端子4’一端收容于收容孔22’内以与对应电连接器的针状端子(未图示)相连接,另一端焊接于电路板上(未图示)。遮蔽构件1’是沿箭头A方向安装于绝缘本体2’的前部且它的屏蔽罩10’包裹对接部20’的四周侧而留一开口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同时,为了实现接地,遮蔽构件1’下侧设有一接地片11’向后伸展于绝缘本体基座21’下部以与扣合件3’相邻接,扣合件3’是沿着箭头B方向安装于绝缘本体基座21’之后部,安装时扣合件3’的弹片31’自动弹入基座21'上的定位孔23’以防止扣合件3’脱离绝缘本体2’。同时,扣合件3’与接地片11’相接合,扣合件3’的扣脚30’扣合于印刷电路板上所设的扣持孔,从而将电连接器固持在印刷电路板上,同时实现遮蔽构件1’接地。
但是,该现有电连接器,其遮蔽构件1’与接地片11’是一体冲压成型而成,并且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过多的余料,从而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材料浪费,而且增加了处理废料的负担。另外,当电连接器采用增高型结构时,为防止插拔力系不稳的现象,通常将扣合件前移使绝缘本体采用两侧凸出的结构,则上述遮蔽构件与接地片一体的结构难以实施。因此上述遮蔽构件接地的路径及结构实有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较佳接地装置,用以将该电连接器的遮蔽构件牢固地电性连接到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绝缘本体、遮蔽构件、端子组和包括锁固件及弹片的接地装置等构件。其中绝缘本体上设有一长形插槽,在插槽的两旁侧各设有一个安装部;遮蔽构件安装于绝缘本体具有插槽部分的外表面,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端子组结合于绝缘本体,包括若干端子,并且每个端子的一端延伸入绝缘本体的插槽中,另一端则从其下部伸出以与电路板相结合;锁固件将绝缘本体固持在电路板上,并且可以与电路板的相应接地电路电性连接;该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弹片与遮蔽构件分离制造,再由锁固件固持到绝缘本体并且与锁固件电性连接,另外,弹片具有一弹性接触部,该接触部弹性抵接于遮蔽构件上以实现遮蔽构件接地。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接地线路更可靠,而且,由于弹片与遮蔽构件分离制造,使遮蔽构件制作更简单,并且产生的加工余料更少,从而大大节约材料。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正视图,并且局部放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部分,以显示弹性接触部与遮蔽构件抵接的情形。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底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主要特征部分的第二实施例的放大图。
请一起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端子组2、遮蔽构件3、锁固件13及弹片15等构件。其中绝缘本体1采用增高型结构,其上部设有一个插槽11,插槽11内设有两排端子收容槽111。端子组2包括一结合板21及按照注塑成型方式组装于结合板21上的若干端子4,结合板21与绝缘本体1相结合,并使端子4一端延伸入插槽11中,另一端41则从结合板21的下部伸出(图5参阅),以与电路板相结合。遮蔽构件3接合于插槽11外围用来屏蔽收容于插槽11内的端子4。绝缘本体1两侧各形成一个与插槽同向延伸的凸块10,安装部12位于凸块10上且与插槽11延伸方向相垂直,其包括轴孔120及穿孔121。锁固件13包括一铆钉130及一接地件14,用铆钉130将接地件14及弹片15安装于安装部12上,其中接地件14包括具有结合穿孔141的金属薄片1411及在金属薄片1411一侧并且与其相垂直的叉形扣脚状接地部142,弹片15包括一具有圆孔151的小金属片1511及自金属片1511一侧延伸出的“V”字型弯折小薄片构成的弹性接触部152,锁固件13的铆钉130设有贯穿圆孔131。
安装接地件14及弹片15时,铆钉130从绝缘本体1下表面依次穿过轴孔120、弹片15的圆孔151及接地件14上的结合穿孔141并铆固。此时弹片15上的弹性接触部152抵接于遮蔽构件3上,接地件14上的接地部142穿过绝缘本体1上的穿孔121并从下表面伸出,用于将电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以与其上的接地电路电性连接(图未示)。
遮蔽构件3通过与弹性接触部152抵接实现与弹片15的连接,弹片15又与接地件14相接触(参阅图4),从而遮蔽构件3与接地部142电性连接以实现接地。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接地弹片的第二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差异在于弹性接触部152a的弯折方向与第一实施例有所不同。
由于本实用新型于遮蔽构件3的外部采用与接地件14一起安装于安装部12的弹片15结构,并通过弹片15的弹性接触部152与遮蔽构件3相抵触实现遮蔽构件3接地,为这种电连接器提供较佳的接地路径。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可以被安装到电路板上,包括有两侧设有安装部的绝缘本体,具有若干端子的端子组,该端子组组入绝缘本体中,罩盖于绝缘本体的一端外表面的遮蔽构件,将绝缘本体固持于电路板上的锁固件,该锁固件藉由其上的接地部可与电路板的相应接地电路实现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与遮蔽构件分离制造但电性抵接于遮蔽构件上的弹片,该弹片藉由锁固件被固定在绝缘本体安装部上并与锁固件电性连接,从而在遮蔽构件和电路板的相应接地电路之间建立接地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采用增高型结构,其上设有长形插槽,该插槽位于绝缘本体上部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绝缘本体两侧各形成与插槽同向延伸的凸块,所述安装部位于凸块上,且与插槽延伸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弹片包括具有圆孔的金属片和自金属片一侧延伸出的弹性接触部,金属片的圆孔让锁固件穿过,弹性接触部呈“V”字型,与遮蔽构件牢固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锁固件包括铆钉与接地件,其中,接地件上设有结合穿孔,铆钉贯穿接地件的结合穿孔后,其末端被铆合到接地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安装部包括轴孔,接地件包括具有结合穿孔的金属薄片,弹片包括具有圆孔的金属片,锁固件的铆钉从绝缘本体下表面依次穿过轴孔、上表面上的弹片的圆孔及接地件上的结合穿孔并铆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安装部还包括穿孔,接地件还包括叉形扣脚状接地部,其位于金属薄片一侧并与它相垂直,接地件上的接地部穿过绝缘本体上的穿孔并从下表面伸出,以与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若干端子注塑成型于结合板,然后借助结合板与绝缘本体的结合使端子一端收容于绝缘本体中,另一端则从结合板下部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内设有两排收容槽,端子收容于对应的收容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抗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端子组、遮蔽构件、锁固件及弹片等构件,其中端子组结合于绝缘本体,遮蔽构件安装于绝缘本体一端的外表面,锁固件可将绝缘本体固持于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的接地电路电性连接,弹片具有一弹性接触部,电性抵接于遮蔽构件上。该弹片由锁固件电性连接到电路板的接地电路,从而将遮蔽构件接地,使之保持稳定的电压。因此,该电连接器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452168SQ0026093
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7日
发明者史广星, 陈强, 程卫亚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