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707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卡有多媒体储存卡或是记忆卡,目前市面上的记忆卡有多种规格如Secure Digital Card(简称SDC)、Muti Media Card(简称MMC)、Smart Media Card(简称SMC)、Memory Stick Card(简称MSC)、Compact Flash Card(简称CFC)...等等,由于各规格的记忆卡其接点位置皆不同,故不同规格的记忆卡所需配合插接的电连接器则不相同。
为了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制造业者皆想尽办法将各种不同型态的电连接器加以整合成一种可适用数种规格的记忆卡使用的电连接器,由于要适用数种规格的记忆卡,故所整合的电连接器则需设计有可连接数种规格的记忆卡的端子,如此端子数量甚多,且各端子的接脚不能保证有100%的平整度,故皆需设计成可补焊型态,请参阅图1,为了可以补焊,各端子的接脚11皆自塑料的座体12的两侧水平延伸出,如此当电连接器焊接在主机板后,若发现某一端子的接脚焊接不良仍可再进行补焊。
习知的记忆卡连接器在设计上皆是将端子的接脚由座体侧边延伸出,如此当端子数量愈多则在排列上则愈困难,因为要在有限的两侧位置上设计延伸愈多端子的接脚则愈困难,且亦有其空间限制而无法达到排列更多端子的需求,再者,相邻接脚的间隔愈小则加工难度愈高。
习知的设计若要达到可补焊的需求,则只能在座体两侧位置排列端子的接脚,不仅加工难度高且有限的空间下亦无法排列更多的端子,另外,若是将端子的接脚排列于座体下方,虽空间广然无法补焊,故习知设计实无良好的生产方式来有效的整合现有各种单独的记忆卡连接器成为可适用多种记忆卡使用的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下座体设成由子座体与母座体相互结合且具有可相互上下浮动的效果,可提高端子与电路板的焊接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下座体,其包括一母座体及至少一子座体,该母座体设有一镂空槽,该子座体是设于该镂空槽内,且该子座体上设有至少一排端子,该端子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及一接板部;一正位构造,是设于该母座体及子座体上;一上座体,是盖合于该下座体上。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接板部延伸于该子座体的一端,该正位构造包括设于该子座体上相对于该端子接板部的另一端的两侧的枢接轴,及设于该母座体上对应该枢接轴的枢接孔,该子座体的枢接轴设置于该母座体的枢接孔内。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座体的上端设有一上卡槽,且该上卡槽上设有至少一排端子。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座体与该下座体盖合形成有多数个不同宽度或高度的卡槽,该多数个卡槽具有共享空间。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母座体设有至少一排端子,该端子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及一接板部。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母座体及该子座体上的端子的接板部呈水平状。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母座体设有一排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的接板部延伸出母座体的前端,该母座体还设有一排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的接板部延伸出母座体的后端,该子座体设有一排第三端子及一排第四端子,该第三端子及该第四端子的接板部皆延伸于该子座体一端。
藉由以上构造,设于下座体中的端子,其接板部可藉由子座体与母座体具有上下浮动的效果而达到调整其接板部贴合电路板作焊接,提高与电路板的焊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考附图当可更加明白,其中[
]图1是习知电子卡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面透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面透视示意图。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是一种多卡槽型态的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有一下座体20、一正位构造、一排第一端子30、一排第二端子35、一排第三端子40、一排第四端子45、及一上座体50,其中该下座体20,其设有一母座体21及一子座体22,该母座体中间设有一镂空槽23,其两侧设有凸出的卡块24,该子座体22是设于该镂空槽23。
该第一端子30是设于母座体21上,其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31及一呈水平状且自母座体前端伸出的接板部32。
该第二端子35是设于母座体21上,其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36及一呈水平状且自母座体后端伸出的接板部37。
该第三端子40是设于子座体22上,其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41及一呈水平状且自子座体22后端伸出的接板部42,其中该接触部41位于子座体22前端上方。
该第四端子45是设于子座体22上,其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46及一呈水平状且自子座体22后端伸出之接板部47,其中该接触部46位于子座体22后端上方。
该正位构造于子座体22相对于设有第三、四端子的接板部42、47的另一端的两侧设有枢接轴25,而于设有接板部42、47的一端的两侧设有凸缘26,并于母座体21对应该枢接轴25位置设有枢接孔27,对应该凸缘26位置设有一凹槽28,而该子座体的凸缘26于该凹槽28仍具有上下活动的间隙,使子座体22可以枢接轴25为支点,令设有第三、四端子的接板部42、47的一端仅能相对于母座体21上下浮动。
该上座体50是包括有一上座板51及一上盖板52,其是盖合于下座体20上,使与下座体20盖合形成有多数个不同宽度或高度的卡槽53,该多数个卡槽53具有共享空间,藉以能插入数种不同规格的电子卡;该上盖板52的两侧设有卡孔54,当与下座体20盖合时,可令该母座体21两侧的卡块24扣合该上盖板的卡孔54,藉以令两者固定。
藉由以上构造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归纳以下优点1.该多数排的端子可分散排列于下座体20上,即前后端各设置一排端子(第一、二端子30、35),而中间设置两排端子(第三、四端子40、45)达到容易排列设置端子的效果。
2.设置于中间的第三、四端子40、45,其接板部42、47虽位于下座体20中,当与电路板连接后即无法进行补焊,然而因藉由子座体22与母座体21具有上下浮动的效果,故当与电路板连接时,设于子座体22上的第三、四端子40、45,可藉子座体22的浮动功能而自动调整使其接板部42、47贴合电路板作焊接,故几乎不会再产生空焊情况,可明显提高与电路板的焊接效果。
请参阅图5、图6及图7,本实施例是较上实施例增加一卡槽型态的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有一下座体20、一正位构造、一排第一端子30、一排第二端子35、一排第三端子40、一排第四端子45、及一上座体50,其中该下座体20,其设有一母座体21及二子座体22、29,该母座体中间设有一镂空槽23,其两侧设有凸出的卡块24,该二子座体22、29是设于该镂空槽23。
该第一端子30是设于母座体21上,其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31及一呈水平状且自母座体前端伸出的接板部32。
该第二端子35是设于子座体29上,其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36及一呈水平状且自子座体前端伸出的接板部37。
该第三端子40是设于子座体22上,其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41及一呈水平状且自子座体22后端伸出的接板部42,其中该接触部41位于子座体22前端上方。
该第四端子45是设于子座体22上,其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46及一呈水平状且自子座体22后端伸出的接板部47,其中该接触部46位于子座体22后端上方。
该正位构造于子座体22相对于设有第三、四端子的接板部42、47的另一端的两侧设有枢接轴25,而于设有接板部42、47的一端的两侧设有凸缘26,并于母座体21对应该枢接轴25位置设有枢接孔27,对应该凸缘26位置设有一凹槽28,而该子座体的凸缘26于该凹槽28仍具有上下活动的间隙,使子座体22可以枢接轴25为支点,令设有第三、四端子的接板部42、47的一端仅能相对于母座体21上下浮动;同样该正位构造亦于子座体29相对于设有第二端子的接板部37的另一端的两侧设有枢接轴25,并于母座体21对应该枢接轴25位置设有枢接孔27,如此该子座体29可以枢接轴25为支点,令设有第二端子的接板部37的一端仅能相对于母座体21上下浮动。
该上座体50是盖合于下座体20上,使与下座体20盖合形成有多数个不同宽度或高度的卡槽53,该多数个卡槽53具有共享空间,藉以能插入数种不同规格的电子卡,该上座体50的两侧设有卡孔54,当与下座体20盖合时,可令该下座体20两侧的卡块24扣合该上座体的卡孔54,藉以使两者固定;另外,该上座体50上端设有一上卡槽55,且其上设有二排第五端子60,该第五端子是设有成针状且位于上卡槽55的接触部61及呈水平状且自下座体20后端伸出的接板部62。
本实施例由于上座体50上端再扩增一上卡槽55,其上的第五端子60的接板部62必然需向下座体20的后端延伸,如此本实施例的第二端子35的接板部37只需向下座体20内延伸即可,由于第二端子35是设于子座体29上,故可藉由与母座体21上下浮动的效果而提高与电路板的焊接效果。
以上的实施例中端子的接板部皆是呈水平状型态,此类型的连接器的端子较容易产生焊接不良的情况,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功效恰可解决焊接不良的情况,另外,若端子的接板部为锡球型式,虽本身在焊接时情况会较好,然而,若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应用则会有更佳的焊接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座体,其包括一母座体及至少一子座体,该母座体设有一镂空槽,该子座体是设于该镂空槽内,且该子座体上设有至少一排端子,该端子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及一接板部;一正位构造,是设于该母座体及子座体上;一上座体,是盖合于该下座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接板部延伸于该子座体的一端,该正位构造包括设于该子座体上相对于该端子接板部的另一端的两侧的枢接轴,及设于该母座体上对应该枢接轴的枢接孔,该子座体的枢接轴设置于该母座体的枢接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座体的上端设有一上卡槽,且该上卡槽上设有至少一排端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座体与该下座体盖合形成有多数个不同宽度或高度的卡槽,该多数个卡槽具有共享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母座体设有至少一排端子,该端子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及一接板部。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母座体及该子座体上的端子的接板部呈水平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母座体设有一排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的接板部延伸出母座体的前端,该母座体还设有一排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的接板部延伸出母座体的后端,该子座体设有一排第三端子及一排第四端子,该第三端子及该第四端子的接板部皆延伸于该子座体一端。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下座体,其设有一母座体及至少一子座体,该母座体设有一镂空槽,该至少一子座体是设于该镂空槽,且该子座体上设有至少一排端子,该端子设有一具弹性的接触部及一接板部;一正位构造,该正位构造包括设于该子座体上相对于该端子接板部的另一端的两侧的枢接轴,及设于该母座体上对应该枢接轴的枢接孔,该子座体的枢接轴设置于该母座体的枢接孔内,一上座体,是盖合于下座体上。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电连接器的端子与电路板的焊接效果。
文档编号H01R12/00GK2615907SQ0320147
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1日
发明者蔡周旋 申请人:拓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