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905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电性连接晶片模组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将晶片模组电性连接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其主要包括容置有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框设于绝缘本体外围的加强片、压板及拨动件。压板及拨动件组接于绝缘本体的相对两端,且可将晶片模组固持于绝缘本体。绝缘本体的中部设有导电区,周边设有高于导电区表面的侧壁,导电区内容设有导电端子,且导电端子突出于导电区表面。
如图1所示为一现有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2′内设有导电区20′及侧壁,其中导电区20′内设有端子收容槽22′及收容于该端子收容槽22′中的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2′的侧壁包括两相对的第一侧壁24′及与第一侧壁24′相邻的第二侧壁26′。于两相对的第一侧壁24′上设有成交错排列的凸起240′及凹槽242′,于绝缘本体2′的两相对第二侧壁26′的适当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凸块265′及第二凸块266′。该第一凸块265′及第二块台266′用于定位晶片模组3′及防呆,晶片模组3′上设有与第一凸块265′及第二凸块266′相对应的第一凹孔32′及第二凹孔33′,第一凹孔32′及第二凹孔33′与第一凸块265′及第二凸块266′相配合时不会发生干涉作用,且第一凹孔32′与第一凸块265′及第二凹孔33′与第二凸块266′配合后留有一定间隙,于绝缘本体2′的导电区20′外围设有与第二侧壁26′相邻接的台阶263′,晶片模组3′的两相对侧端置于台阶263′上。
将晶片模组3′置于该绝缘本体2′内,在压板5′压动该晶片模组3′时由于压板5′先抵压靠近压板5′与加强片4′扣合的一侧,这样会使晶片模组3′的另一侧翘起甚至产生少量水平位移,当该翘起的一侧最终被压下时可能会刮伤与其相靠近的侧壁,同样晶片模组3′的相应位置亦可能会受到刮伤而产生塑胶毛头。
另,参考图2及图3,如果晶片模组3′在放入该绝缘本体2′的位置稍有偏离时即当晶片模组3′的一侧置于台阶263′上而另一侧斜靠于第二侧壁26′上,当拨动件6′抵压压板5′时,晶片模组3′会受到压板的作用力而向下运动,进而使晶片模组3′靠于第二侧壁26′的侧边刮伤该侧壁,类似地,第一侧壁24′及晶片模组3′的相应位置处亦可能受到刮伤而产生塑胶毛头,绝缘本体内侧壁产生的塑胶毛头(如图3所示的A处)会落入绝缘本体的导电区20′内从而会将晶片模组3′垫起,进而影响晶片模组3′与塑胶毛头附近的导电端子23′电性接触。晶片模组3′产生的塑胶毛头则会落入晶片模组3′与绝缘本体2′产生刮擦的内壁间,从而使晶片模组3′在水平方向上与导电区20′的电性接触发生错位,进而造成导电区20′内的导电端子与晶片模组3′接触不良,故,晶片模组3′与绝缘本体2′的内侧壁由于相互刮伤而产生的塑胶毛头在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均会影响晶片模组3′与导电端子23′的电性接触,甚至造成断路。
故,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电连接器,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避免在安装过程中绝缘本体与晶片模组相互刮伤产生塑胶毛头而导致晶片模组与导电端子接触不良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晶片模组与电路板,包括具有导电区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框设于绝缘本体外围的加强片、组接于绝缘本体上的压板及拨动件。其中,绝缘本体设有第一及第二侧壁,其中一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接的转角处分别设置一L形凹陷部,该凹陷部内设置具弧面的辅助块,可防止晶片模组在压入绝缘本体内时与绝缘本体的内侧壁相互刮伤产生的塑胶毛头影响晶片模组与导电端子的电性接触。
与先前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绝缘本体侧壁设有具弧面的硬质辅助块,当使用者将晶片模组置于绝缘本体内的位置稍有偏离时,在压入过程中由于该辅助块具有较强硬度的弧面,故其不仅会保护绝缘本体内壁不被刮出塑胶毛头,即使在晶片模组被刮出塑胶毛头时亦可防止该塑胶毛头对晶片模组与导电端子的电性接触的不良影响。

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现有晶片模组放入绝缘本体中位置偏离时沿图1所示的II-II方向的剖示图。
图3是图2所示圈III位置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6是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辅助块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5所示圈VII位置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晶片模组放入绝缘本体中位置偏离时沿图5所示的VIII-VIII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8所示圈IX位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用于连接晶片模组3与电路板(未图示),主要包括具有导电区20的绝缘本体2、收容于绝缘本体2内的端子23、框设于绝缘本体2外围的加强片4、组接于绝缘本体2上的压板5及拨动件6。
绝缘本体2呈纵长形平板状构造,其设有两相对的第一侧壁24,与第一侧壁24相邻的第二侧壁26,及由第一侧壁24与第二侧壁26围设且用于容置晶片模组3的导电区20,该导电区20具有收容晶片模组3的收容空间。于该导电区20上设有端子收容槽22以容置端子23,而于该导电区20中央位置处设有开孔200。于第二侧壁26及其相邻的第一侧壁末端设有导引面260,其中该导引面260为一斜面。于绝缘本体2内邻接第二侧壁26内侧设有有一台阶263,该台阶263用于承载晶片模组3,使其两相对端置于台阶263上,以避免电连接器的端子23因过度受压而受损伤。于绝缘本体2两相对第一侧壁24上设有成交错排列的凸起240及凹槽242。于绝缘本体2的两相对第二侧壁26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缺口264,该缺口264用于与晶片模组3相配合以便于晶片模组3的取放,该两相对第二侧壁26的适当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凸块265及第二凸块266,且第一、第二凸块265、266置于台阶263之上,该第一、第二凸块265、266用于将晶片模组3定位及防呆。于其中一第二侧壁26外设有一对卡块28以抵接装设于其上的压板5,于其中另一第二侧壁26邻接第一侧壁24的两转角处分别设有凹陷部268。
请参照图7,凹陷部268呈L形设置,其设有第一侧面2680、第二侧面2681、分别与第一、第二侧面2680、2681垂直的第一卡接面2682、第二卡接面2683及与第二侧面2681、第二卡接面2683相互垂直且连接的内挡壁2684,该第一侧面2680与第二侧面2681相互连接且垂直,于该凹陷部268内设有与其相应的辅助块269(如图6所示)。
请参照图5及图6,辅助块269呈L形设置,材料为铁片或硬质塑料,其设有第一上表面2690、第二上表面2691、分别与第一、第二上表面相接的第一、第二辅助面2692、2693,其中该第一、第二上表面2690、2691分别与凹陷部268的第一、第二卡接面2682、2683相抵接,该第一、第二辅助面2692、2693分别为一斜向下设置的斜面,其与引导面261在同一面上,具有引导晶片模组3的功用,可与引导面261共同引导晶片模组安装于绝缘本体2内。辅助块269还进一步设有分别与第一、第二辅助面2692、2693相接的第一、第二内表面2694、2695及分别与第一、第二内表面2694、2695垂直及相连的第一、第二外侧壁2696、2697。其中,第一、第二内表面2694、2695均为弧面。该辅助块269可通过一体成型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置于该凹陷部268内,其中辅助块269与第一、第二内表面2694、2695相对的外表面(未图示)分别与凹陷部268的第一、第二侧面2680、2681相抵接。辅助块269的第二外侧壁2697与凹陷部268的内挡壁2684相抵接。该辅助块269部分凸出于所在侧壁的内侧面外。
晶片模组3呈纵长形平板状构造,其相对两端设有凸出部30,该凸出部30与绝缘本体2第二侧壁26的缺口264相对应,且该凸出部30便于晶片模组3的安装与拆卸,于晶片模组3的两相对侧对应于绝缘本体第一凸块265及第二凸块266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凹口32及第二凹口33,晶片模组3的上顶面中央位置处设有散热装置34,安装时,将晶片模组3置于绝缘本体2内,且晶片模组3的两相对侧端置于绝缘本体内的台阶263上,晶片模组3的相应侧缘抵住辅助块269的第一、第二内表面2694、2695。
压板5为一中空框体构造,其两相对的侧边为第一侧边50及第二侧边52,第一侧边50的中部沿弧线弯曲延伸有配合部500,该配合部500形成有配合面502。于第二侧边52对称延设有两横截面呈半圆弧状的扣持部504,于两扣持部504之间延设有大致呈条状的定位部506。压板5于连接第一侧边50及第二侧边52的两相对侧边的中部向绝缘本体2方向鼓起,形成夹持部54。压板5的扣持部504用于和加强片4相互卡合,且绝缘本体2第二侧壁26的卡块28与压板5的扣持部504内侧面相互抵接。
拨动件6设有卡接部60、用于驱动连接器处于开启或闭合位置的摇杆62及设于卡接部60中央的凸轮部64,驱动该拨动件6以使电连接器1处于闭合位置,该拨动件6的凸轮部64会压迫压板邻近拨动件6的配合部500,当晶片模组3被压入时以靠近拨动件6处的位置较慢压入,即使使用者将晶片模组3的位置放置稍有偏离(如图8及图9所示),或者由于压板5先抵压靠近扣持部504一侧的晶片模组3而使另一侧的晶片模组3发生上翘时,压入过程由于在绝缘本体2的凹陷部268内设有有具斜面的辅助块269,该辅助块269具有较强的硬度可防止第一、二侧壁24、26的内表面被刮伤而产生塑料毛头。另,即便晶片模组3′的侧缘会被该辅助块269刮伤而产生塑料毛头,该塑料毛头会落入弧面与晶片模组3相抵接处的上方或下方间隙区域内,由于该区域为晶片模组3与绝缘本体2内壁的间隙,故,在该区域内存在塑料毛头并不会影响晶片模组3与导电端子23间的电性接触。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侧壁及由侧壁围设成的导电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侧壁与其相邻侧壁相连接的转角处设置凹陷部,且凹陷部内设置辅助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辅助块的形状为L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辅助块设有内表面,该内表面包括第一及第二内表面且第一及第二内表面均呈弧面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区外围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接的转角处设置凹陷部,辅助块卡合于该凹陷部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接的转角处设置凹陷部,辅助块一体成型于该凹陷部中。
7.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凹陷部呈L形设置,其设有第一及第二侧面、分别与第一及第二侧面垂直的第一、第二卡接面及与第二侧面、第二卡接面相互垂直且连接的内挡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凹陷部的第一及第二侧面相互垂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辅助块设有第一及第二上表面、分别与第一、第二上表面相接的第一及第二辅助面、分别与第一、第二辅助面相接的第一、第二内表面、分别与第一、第二内表面垂直且相连的第一、第二外侧壁及分别与第一、第二内表面相对的第一、第二外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辅助块的第一及第二上表面分别与凹陷部的第一及第二卡接面相抵接,辅助块的第一及第二外表面分别与凹陷部的第一及第二侧面相抵接,辅助块的第二外侧壁与凹陷部的内挡壁相抵接。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晶片模组与电路板,包括具有导电区的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框设于绝缘本体外围的加强片、组接于绝缘本体上的压板及拨动件。其中,绝缘本体设有第一及第二侧壁,其中一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接的转角处分别设置一L形凹陷部,该凹陷部内设置具弧面的辅助块,可防止晶片模组在压入绝缘本体内时与绝缘本体的内侧壁相互刮伤产生的塑胶毛头影响晶片模组与导电端子的电性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631GK2660724SQ03278060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3日
发明者张建, 林南宏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