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513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发光器件和用于其的电致发光聚合物。
背景技术
:正在引起关注的一类光电器件是将半导体有机材料用于发光(电致发光器件)或作为光电池或光电探测器(“光电伏打”器件)的有效元件的一类器件。这些器件的基本结构是在有机层内注入或接受负电荷载子(电子)的阴极与注入或接受正电荷载子(空穴)之间插入的半导体有机层。在有机发光器件(OLED)中,将电子和空穴注入半导体有机层内,它们在其中结合由此产生激子,这些激子会发生辐射衰变。各种有机发光材料是已知的,特别是聚合物如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如WO90/13148中公开的);聚芴和聚亚苯基;称为小分子材料的材料类如三-(8-羟喹啉)铝(″Alq3″),如US4,539,507所公开;和称为枝状体(dendrimers)的材料类,如WO99/21935中公开的。这些材料通过单线态激子辐射衰变电致发光(即发荧光),然而自旋统计显示,至多75%的激子为发生非辐射衰变的三线态激子,即量子效率对于荧光OLED可低达25%-例如,参见Chem.Phys.Lett.,1993,210,61,Nature(London),2001,409,494,Synth.Met.,2002,125,55和其中的参考文献。因此,相当大的努力涉及通过利用自旋-轨道偶合效应在可使三线态激子进行辐射衰变的金属配合物中由三线态激子发光(发磷光)。为此目的研究的配合物的例子包括镧系金属螯合物[Adv.Mater.,1999,11,1349]、铂(II)卟啉[Nature(London),1998,395,151]和铱三(苯基吡啶)[Appl.Phys.Lett.,1999,75,4;Appl.Phys.Lett.,2000,77,904。此类配合物的更详细综述可在PureAppl.Chem.,1999,71,2095,MaterialsScience&Engineering,RReports(2002),R39(5-6),143-222和PolymericMaterialsScienceandBngineering(2000),83,202-203中找到。发磷光OLED的发光区域通过用发磷光金属配合物掺杂基质材料形成(发磷光金属配合物可按照与J.Appl.Phys.65,3610,1989中描述的类似方式掺杂入基质中)。在操作中,通过空穴和电子再结合形成的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转移至金属配合物中,然后发生辐射衰变。通过该机理操作的高效器件要求主体的三线态能量高于发磷光掺杂剂的三线态能量(参见Appl.Phys.Lett.82(7),1006,2003)。该基质还可通过在金属配合物中而非基质中发生再结合将(或作为另一选择)空穴和/或电子传输入金属配合物中。在此情况下,基质必须具有处于阳极工作函数与金属配合物的HOMO能级之间的HOMO能级(以有效传输空穴),或基质的LUMO能级处于阴极的工作函数与金属配合物的LUMO能级之间(以有效注入电子)。显然,对于给定的发磷光OLED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器件的性能至关重要,并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电极(特别是阴极)的工作函数和三线态(T1),金属配合物的HOMO和LUMO能级。多种基质描述于现有技术中,包括″小分子″基质如4,4′-双(咔唑-9-基)联苯),称为CBP,和(4,4′,4″-三(咔唑-9-基)三苯基胺),称为TCTA,公开于Ikaietal.(Appl.Phys.Lett.,79no.2,2001,156)中;和三芳基胺如三-4-(N-3-甲基苯基-N-苯基)苯胺,称为MTDATA。已知均聚物也作为基质,特别是聚(乙烯基咔唑),公开于例如Appl.Phys.Lett.2000,77(15),2280;聚芴,公开于Synth.Met.2001,116,379、Phys.Rev.B2001,63,235206和Appl.Phys.Lett.2003,82(7),1006;聚[4-(N-4-乙烯基苄氧基乙基,N-甲氨基)-N-(2,5-二叔丁基苯基萘酰亚胺],公开于Adv.Mater.1999,11(4),285;和聚(对亚苯基),公开于J.Mater.Chem.2003,13,50-55中。除了上述均聚物基质外,共聚物基质公开于J.Chem.Phys.(2003),118(6),2853-2864,该文献公开了聚[9,9′-二-正己基-2,7-芴-alt-1,4-(2,5-二-正己氧基)亚苯基]作为fac-三(2-苯基吡啶)铱(III)和2,3,7,8,12,13,17,18-八乙基-21H,23H-卟啉铂(II)。对于这两种配合物,观察到不良性能。Mat.Res.Symp.SpringMeeting2003BookofAbstracts,Heeger,p.214公开了从使用二辛基芴和二氰基-苯的无规共聚物的铱配合物的红色发光。最后,芴重复单元和亚苯基重复单元的AB共聚物公开于Mat.Res.soc.Symp.Proc.708,2002,131中。没有将重要性与基质为共聚物这一事实相联系;事实上,此公开文献指出,当与铱和铂金属配合物一起使用时,该共聚物基质不产生单线态-单线态或三线态-三线态能量转移。聚合物主体通常为可溶液加工的材料,这是一个重要的优点,因为它允许材料通过低廉的工艺如旋涂或浸涂沉积。还允许材料喷墨印刷,这对于制造全色显示器特别有用。若基质为“小分子”,则一般通过蒸发沉积。使用小分子允许多个分子层在其顶上相互沉积。因此,现有技术中描述的发光OLED除了基质/发磷光金属配合物层外,通常使用空穴输送层和电子输送层(例如参见J.Appl.Phys.75(1),4,1999)。相反,当聚合物材料自溶液沉积到已自溶液沉积的层上时,形成的多个聚合物层因层间可能的相互混合复杂化。在由基质材料提供的聚合物器件上提供空穴输送和/或电子输送功能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所需功能的材料与基质相互混合。然而需要将共混物中的组分数量降至最低以避免因共混物相分离带来的潜在困难。使用共轭聚合物如均聚芴作为基质的另一困难是重复单元之间的共轭将降低HOMO-LUMO带隙并降低三线态激发状态的能级(与非共轭单体相比)。基质材料的HOMO-LUMO带隙必须大于发射性金属配合物的这一带隙。此外,基质的三线态能级必须大于发射金属配合物的三线态能级(或至少可与其相比)。尽管这对于很小的带隙配合物如发红色光配合物不是问题,但这对于具有较宽带隙和较高三线态能量的那些金属配合物如绿色和蓝色发射体存在困难。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适合宽金属配合物范围的发磷光OLED的聚合物基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良好空穴和/或电子传输功能的聚合物基质。
发明内容本发明人已令人意外地发现,包括某些三芳基胺重复单元的聚合物作为发磷光金属配合物的基质特别有效,并且该效率可通过合适地选取用于三芳基胺重复单元的共-重复单元而优化。因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用于注入正电荷载子的第一电极;-用于注入负电荷载子的第二电极;和-处于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包括基质材料和金属配合物的发光层,其中基质材料包括具有如下通式(I)的第一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其中各Ar为相同或不同的,并独立地表示非必要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并且任何两个Ar基团可通过单键直接连接。这里使用的“金属配合物”是指这样一种金属配合物,当其与基质材料一起用于电致发光器件时,能够接受来自基质材料激子并通过激子辐射衰变发光。该金属配合物当与基质一起用于电致发光器件中时能够发荧光和/或磷光。优选,基本上衍生自金属配合物的所有发射光为磷光。基质材料可为均聚物或共聚物。该聚合物优选为包括第二种重复单元的共聚物。与非共轭单元的三线态能级相比,共轭的重复单元降低共轭单元的三线态能级。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个重复单元为至少部分非共轭的,以在沿聚合物主链的共轭中提供中断,并由此通过共轭降低或防止第一重复单元的能级调整。当式(I)的重复单元具有与给定金属配合物一起使用的所需能级和/或当金属配合物具有高三线态能级(如绿色或蓝色磷光材料)时,这是特别优选的。在共轭中提供间隔的优选重复单元包括下式(II)和(III)的重复单元-(CR4R5)n--Ar1-(CR4R5)n-Ar2-(II)(III)其中R4和R5独立地选自氢或取代基;n为1-10;Ar1和Ar2独立地选自非必要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优选各R4和R5独立地选自氢或C1-10烷基;n为1或2,和各Ar1和Ar2为苯基。在第二个实施方案中,第二重复单元沿其主链共轭并且直接与第一重复单元的Ar-共轭。因此合适选取第二重复单元可用于调节聚合物的带隙以使其与金属配合物所需的三线态、HOMO或LUMO能级匹配。第二个重复单元可以为平面的,以使其沿聚合物主链完全共轭或可引入扭曲以限制沿聚合物主链共轭,而不会使沿主链的共轭完全间隔(如第一实施方案那样)。在聚合物基质的三线态能量必须高于发磷光金属配合物的三线态能量的条件下,当重复单元完全共轭时,本实施方案更适合于具有较低三线态能级的配合物,特别是红色磷光物质。作为完全共轭的重复单元,优选非必要取代的芴、螺芴、茚并芴、亚苯基和低聚亚苯基重复单元。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或第二实施方案的共聚物优选为AB共聚物。该第一重复单元可不具有直接连接两个Ar基团的键。在此情况下,式(I)的重复单元优选选自下式1-6的重复单元其中X、Y、A、B、C和D独立地选自H或取代基。X、Y、A、B、C和D中的一个或多个更优选独立地选自非必要取代的支化或直链烷基、芳基、全氟烷基、硫代烷基、氰基、烷氧基、杂芳基、烷芳基和芳烷基。X、Y、A和B最优选为C1-10烷基。式1的重复单元是最优选的。此外,式(I)的重复单元在两个Ar基团之间可具有单键。在此情况下,优选下式(IV)的重复单元其中R为氢或取代基,x和y中的一个作为单键存在。当存在键x时,特别优选的重复单元为下式(IVa)的非必要取代的重复单元当存在键y时,特别优选的重复单元为下式(IVb)的非必要取代的重复单元其中n为1或2,各Ar3独立地表示非必要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并且其中两个Ar3基团可以稠合在一起。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对于n=1和n=2),单元IVa和IVb中的Ar3为苯基,在每一情况下各苯基为1,4-连接亚苯基。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n=2且两个Ar3基团稠合在一起形成2,7-连接芴单元。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和金属配合物可以物理共混物形式结合。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金属配合物为作为与聚合物主链结合的取代基与聚合物化学键合或被引入聚合物主链中。优选金属配合物作为聚合物内的重复单元或作为聚合物的端基设置。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描述的金属配合物和聚合物。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发光聚合物,包括下式(I)的重复单元和作为连接到聚合物主链的取代基与聚合物键合或引入聚合物主链中的金属配合物其中每一Ar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表示非必须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和任意两个Ar基可通过单键直接连接。电致发光聚合物可为具有与式(I)的至少一个重复单元直接键合的金属配合物的均聚物。可替代地,该电致发光聚合物可为共聚物,在此情况下,金属配合物(a)可形成聚合物主链内的共重复单元或(b)直接与通式(I)的重复单元键合。考虑到式(I)的重复单元与金属配合物结合的上述优点,优选金属配合物与式(I)的重复单元键合。更优选该金属配合物作为式(XII)的重复单元的部分存在其中M为金属;各L1、L2和L3为配位基团;q为整数;r和s各自独立地为0或整数;(a·q)+(b·r)+(c·s)之和等于在M上可得到的配位位置数,其中a为L1上的配位位置数,b为L2上的配位位置数,c为L3上的配位位置数。Ar和L1可连接形成键合于金属M上的二齿配体。L1,L2和L3各自独立可为单或多齿配体。L1、L2和L3中二者或全部可连接形成多齿配体。该金属配合物优选是磷光体。在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式(XIII)的单体其中各Ar相同或不同,独立地表示非必须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任意两个Ar基可由单键直接连接;M是金属;L1、L2和L3各自是配位基团;q是整数;r和s各自独立地为0或整数;(a.q)+(b.r)+(c.s)之和等于在M上可得到的配位位置数,其中a为L1上的配位位置数,b为L2上的配位位置数,c为L3上的配位位置数;和各P相同或不同,并为可聚合的基团。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金属配合物ML1qL2rL3s通过键借助L1、L2和L3的一个或多个与三芳基胺的侧链芳基键合。在另一实施方案中,Ar与L1连接形成与金属M键合的双齿配体。L1、L2和L3各自独立地可为单或多齿配体,L1、L2和L3中的两个或全部可连接形成多齿配体。优选各P独立地选自硼酸、硼酸酯、硼烷或卤素。本发明现在仅借助实施例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其中图1显示按照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附图1,根据本发明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标准结构包括透明玻璃或塑料基物1,铟锡氧化物阳极2和阴极4。根据本发明的电致发光层为阳极2与阴极4之间的层3。除了层3外,可设置分离的空穴输送层和/或电子输送层。尽管不是必须的,在阳极2与聚合物层3之间的有机空穴注入材料层(未示出)是合适的,因为它有助于空穴由阳极注入半导体聚合物层。有机空穴注入材料的例子包括聚(乙烯二氧基噻吩)(PEDT/PSS),如EP0901176和EP0947123中公开的,或聚苯胺,如US5723873和US5798170中公开的。阴极4选自具有允许电子注入电致发光层的功函的材料。其它因素影响阴极的选择,如阴极与电致发光材料之间的不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阴极可由单一材料如铝层组成。此外,它可包括多种金属,例如钙和铝双层,如WO98/10621中公开的;元素钡,如WO98/57381、Appl.Phys.Lett.2002,81(4),634和WO02/84759中公开的,或介电材料薄层以有助于电子注入,所述介电材料的例子是如氟化锂,如WO00/48258中公开的,或氟化钡,如Appl.Phys.Lett.2001,79(5),2001中公开的。典型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具有功函4.8eV的阳极。因此,空穴输送区的HOMO能级优选具有约4.8-5.5eV。类似地,典型器件的阴极将具有功函约3eV。因此,电子输送区的LUMO能级为优选约3-3.5eV。电致发光器件可为单色器件或全色器件(即由红色、绿色和蓝色电致发光材料形成)。1)电致发光层3电致发光层3可包括基质聚合物和仅根据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或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材料。特别地,层3可包括与一种或多种空穴输送聚合物和如WO99/48160中公开的电子输送聚合物共混的基质聚合物和根据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2)基质聚合物该基质聚合物可为均聚物或共聚物。当其为共聚物时,该共聚物的第一和第二重复单元可排列得到任何形式的共聚物如AB无规或嵌段共聚物。该共聚物除了第一和第二重复单元外可包括另外的重复单元。例如,可与第一和第二重复单元一起提供第三重复单元,由此形成嵌段或无规共聚物。该共聚物可包括空穴输送区和电子输送区,如WO00/55927和US6353083中公开的。例如,包括通式(I)的单元的区一般将提供空穴传输功能。类似地,电子传输区可包括聚芴单元链、或缺电子杂环重复单元,如Polym.Adv.Technol.1998,9,429-42和J.Mater.Chem.200,10,1-25中公开的。在该聚合物内的不同区可沿聚合物主链设置,如按照US6353083,或作为自聚合物主链的侧基设置,如按照WO01/62869。金属配合物可作为均聚物主链上的取代基引入基质聚合物中,或引入共聚物主链中,如EP1245659、WO02/31896、WO03/18653和WO03/22908中公开的。在此情况下,该共聚物可提供发射功能及空穴输送和电子输送至少之一。制备这些聚合物的优选方法是Suzuki聚合,如WO00/53656中描述的,和Yamamoto聚合,如T.Yamamoto,″ElectricallyConductingAndThermallyStableπ-ConjugatedPoly(arylene)sPreparedbyOrganometallicProcesses″,ProgressinPolymerScience1993,17,1153-1205中描述的。这些聚合工艺同时通过“金属插入”操作,其中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金属原子插入单体的芳基与离去基团之间。对于Yamamoto聚合,使用镍配合物催化剂;对于Suzuki聚合,使用钯配合物催化剂。例如,在通过Yamamoto聚合合成线性聚合物中,使用具有两个活性卤基团的单体。类似地,根据Suzukipolymerisation法,至少一个活性基团为硼衍生基团如硼酸或硼酸酯,另一活性基团为卤素。优选的卤素是氯、溴和碘,最优选溴。因此,应理解,如整个本申请中说明的,重复单元和包括芳基的末端基团可衍生自带有合适离去基团的单体。Suzuki聚合可用于制备区域规整、嵌段和无规共聚物。特别地,当一个活性基团为卤素和另一活性基团为硼衍生基团时,可制备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或可替代地,当第一单体的两个活性基团都为硼和第二单体的两个活性基团都为卤素时,可制备嵌段或区域规整,特别是AB共聚物。能够参与金属插入的其它离去基团包括例如甲苯磺酸盐、甲磺酸盐和三氟甲磺酸盐等这样的基团。3)金属配合物优选的金属配合物包括下式(V)的非必要取代的配合物ML1qL2rL3s(V)其中M为金属;各L1、L2和L3为配位基团;q为整数;r和s各自独立地为0或整数;(a.q)+(b.r)+(c.s)之和等于在M上可得到的配位位置数,其中a为L1上的配位位置数,b为L2上的配位位置数,c为L3上的配位位置数。重元素M诱导强自旋-轨道偶合以允许快速系统间交联和自三线态发光(发磷光)。合适的重金属M包括-镧系金属如铈、钐、铕、铽、镝、铥、铒和钕;和-d-区金属,特别是2和3排中的那些,即元素39至48和72至80,特别是钌、铑、钯、铼、锇、铱、铂和金。用于f-区金属的合适配位基团包括氧或氮给体体系如羧酸、1,3-二酮酸盐、羟基羧酸,Schiff碱,包括酰基苯酚和亚氨基。正如已知的,发光镧系金属配合物需要具有高于金属离子第一激发态的三线态激发能级的光敏基团。发射来自金属的f-f跃迁,因此发光的颜色可通过选择金属决定。该急速发射通常很窄,导致可用于显示器应用的纯色发射。d-区金属形成与碳或氮给体如卟啉或下式(VI)的双齿配体等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其中Ar4和Ar5可以相同或不同并独立地选自非必要取代的芳基和杂芳基;X1和Y1可以相同或不同,并独立地选自碳或氮;Ar4和Ar5可一起稠合。其中X1为碳和Y1为氮的配体是特别优选的。双齿配体的例子在下面给出各Ar4和Ar5可以带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特别优选的取代基包括可用于蓝移配合物发射的氟或三氟甲基,如WO02/45466、WO02/44189、US2002-117662和US2002-182441中公开的,烷基或烷氧基,如JP2002-324679中公开的,在用作发射材料时可用于促进向配合物传输空穴的咔唑,如WO02/81448中公开的;可起到官能化用于连接进一步基团的配体的溴、氯或碘,如WO02/68435和EP1245659中公开的;和可用于获得增强金属配合物的溶液加工性能的树突(dendrons),如WO02/66552中公开的。适合与d-区元素一起使用的其它配体包括二酮酸酯,特别是乙酰乙酸酯(acac);三芳基膦和吡啶,各自可被取代。主族金属配合物显示基于配体的或电荷传输发射。对于这些配合物,发射颜色通过选择配体以及金属确定。宽范围的荧光低分子量金属配合物是已知的并已在有机发光器件中证明[例如参见Macromol.Sym.125(1997)1-48、US-A5,150,006、US-A6,083,634和US-A5,432,014],特别是三-(8-羟喹啉)铝。用于二或三价金属的合适配体包括oxinoids,例如带有氧-氮或氧-氧给体原子,通常为带有取代氧原子、或取代氮原子的环氮原子或带有取代氧原子的氧原子,如8-羟基喹啉酸盐和羟基喹喔啉醇(quinoxalinol)-10-羟基苯并(h)喹啉酸根合(II)、吲哚(III)(benzazole1s)、席夫碱、偶氮吲哚、色酮衍生物、3-羟基黄酮,和羧酸如水杨酰氨基羧酸盐和酯羧酸盐。非必要的取代基包括可以改进发射颜色的在(杂)芳环上的卤素、烷基、烷氧基、卤烷基、氰基、氨基、酰氨基、磺酰基、羰基、芳基或杂芳基。如上所述,金属配合物可与基质聚合物掺混或其可作为侧链或作为聚合物内的重复单元与聚合物化学键合。与式(I)重复单元键合的金属配合物的实例如下此排列是特别有利的,因为三芳基胺单元的侧芳基(在上面说明中的苯基)和侧芳基键合(至上面说明的苯基吡啶)的金属配合物的配体共平面,这样使金属配合物与重复单元的共轭最大化。相反,与聚合物主链的亚芳基重复单元键合的金属配合物(如WO03/22908中公开的)不与亚芳基重复单元共平面。可聚合形成相应重复单元的具有金属配合物侧基的单体可按如下形成其中Hal表示卤素和LG表示芳基或杂芳基连接基团,特别是1,4-亚苯基。金属配合物可替代地在聚合物主链内形成重复单元。在此情况下,用于生产此类重复单元的一类合适的单体为具有如下通式(VII)的那些P-L1-M(L1q·2L2rL38)-L1-P(VII)衍生自通式(VII)单体的重复单元包含在聚合物主链中的两个配体L1和金属M。该单体的一个例子如下,如WO02/068435中公开的将注意到,对于通式(VIII)的单体,q为至少2。4)共聚物第二重复单元包括通式(I)的重复单元的共聚物的第二重复单元可根据末端聚合物的所需性能选自宽范围的重复单元,特别是如下重复单元a)共轭的基本上平面的第二重复单元一类第二重复单元是亚芳基重复单元,特别是1,4-亚苯基重复单元,如J.Appl.Phys.1996,79,934中公开的;芴重复单元,如EP0842208中公开的,茚并芴重复单元,如Macromolecules2000,33(6),2016-2020中公开的,和螺芴重复单元,如EP0707020中公开的。这些重复单元中的每种是非必要取代的。取代基的例子包括溶剂化基团如C1-20烷基或烷氧基;斥电子基团如氟、硝基或氰基;和用于提高聚合物玻璃转化温度(Tg)的取代基。氟重复单元为平面的,因此当需要沿聚合物主链共轭时是特别适用的。特别优选的是非必要取代的2,7-连接芴,最优选下式VIII的重复单元其中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或非必要取代的烷基、烷氧基、芳基、芳烷基、杂芳基和杂芳烷基,且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不为氢。更优选R1和R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非必要取代的C4-C20-烷基或芳基。本发明含此类重复单元的聚合物作为相当小带隙发射体如红色发射体的基质是有利的。b)共轭非平面第二重复单元非平面重复单元包括含一个扭曲的单元,该扭曲通过非平面重复单元的取代基与带有能够在相邻环体系之间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诱导扭曲的取代基的环之间的立体相互作用引起。能够在聚合物主链之间产生扭曲的一类重复单元是包括下式(IX)的非必要取代的重复单元其中m为1或2,R3为取代基,优选非必要取代的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杂芳基或杂芳氧基,更优选C1-10烷基。基团R3通过与式(IX)的重复单元的苯基的空间相互作用诱导一扭曲,该重复单元的苯基与连接R3的苯基相邻。在此情况下,优选的重复单元包括下式(X)或(XI)的重复单元可替代地,基团R3可通过与相邻于式(IX)的重复单元的重复单元的相互作用诱导一扭曲。在此情况下,R3连接至与重复单元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该重复单元的碳原子与所述相邻的重复单元连接。本发明含此类非平面共轭重复单元的聚合物适合用作具有比相应含平面共轭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宽的带隙发射体的基质。c)部分或完全非共轭重复单元部分或完全非共轭重复单元的具体例子具有下式7-10(虚线显示用于与另外的重复单元连接的键)。在某一末端具有芳基的重复单元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它们容易由合适的单体通过Suzuki或Yamamoto聚合形成。这些第二重复单元特别适合与第一重复单元(IVa)和(IVb)一起使用,原因在于这些单元的高三线态能量。此外,单元(IVa)和(IVb)能够同时提供空穴和电子传输功能。在共轭中的间隔也可通过位于聚合物主链中的硅原子提供,例如-Si(Ak)2-,其中Ak为烷基;通过5族元素提供,如-P(Ak)-;通过6族元素如氧和硫原子提供。本发明含此类重复单元的聚合物特别适合相当宽带隙材料。实施例一般工艺将发射绿光的配合物11或发射红光的配合物12(如WO02/66552中公开的)和基质聚合物通过由二甲苯溶液旋涂沉积于包括铟锡氧化物层的玻璃基底上,该玻璃基底可非必要地设置空穴注入材料如PEDT/PSS或空穴输送材料层。可非必要地在发光层与阴极之间设置电子传输/空穴封闭层。将钙/铝双层阴极沉积到电致发光层上,并用购自SaesGettersSpA的气密金属外壳包封该器件。2,3,7,8,12,13,17,18-八乙基-21H,23H-卟啉铂(II)可用作对于红色发射配合物12的一种选择。氟化锂/铝的双层阴极可用作对于钙/铝的一种选择。Ak0=2乙基庚氧基该器件用如下基质制备基质A基质B基质Cm=1,2or3基质Dm=1,2or3基质E将基质A-E用作红色发射配合物12的基质,然而,仅具有给出减少共轭或共轭中的间隔的第二重复单元的基质C-E用作绿色发射配合物11的基质。尽管本发明已参考示例性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将理解在不离开下面权利要求中列出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这里公开的特征的各种改进、替换和/或组合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用于注入正电荷载子的第一电极;-用于注入负电荷载子的第二电极;和-处于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包括基质材料和金属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层,其中基质材料包括具有如下通式(I)的第一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其中各Ar相同或不同,并独立地表示非必要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并且任何两个Ar基团可通过单键直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聚合物为包括第二重复单元的共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第二重复单元为至少部分非共轭的。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第二重复单元选自下式(II)和(III)的重复单元-(CR4R5)n--Ar1-(CR4R5)n-Ar2-(II)(III)其中R4和R5独立地选自氢或取代基;n为1-10;Ar1和Ar2独立地选自非必要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R4和R5各独立地选自氢或C1-10烷基;n为1或2,和Ar1和Ar2各为苯基。6.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第二重复单元沿其主链完全共轭并且直接与第一重复单元的Ar-共轭。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第二重复单元选自非必要取代的芴、螺芴、茚并芴、亚苯基和低聚亚苯基。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何一项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共聚物为AB共聚物。9.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第一重复单元的Ar基都不通过单键直接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何一项所述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第一重复单元包括下式(IV)的非必要取代的重复单元其中R为氢或取代基,以及x和y中的一个以单键存在。11.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金属配合物作为与聚合物主链连接的取代基与聚合物化学键合或被引入聚合物主链中。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将金属配合物作为聚合物内的重复单元提供。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将金属配合物作为聚合物末端基团提供。1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金属配合物为电致发磷光的。15.一种组合物,包括金属配合物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何一项中限定的聚合物。16.一种电致发光聚合物,包括下式(I)的重复单元和作为与聚合物主链连接的取代基与该聚合物化学键合或引入聚合物主链中的金属配合物其中各Ar相同或不同,并独立地表示非必要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并且任何两个Ar基团可通过单键直接连接。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电致发光聚合物,其中金属配合物与式(I)的重复单元直接键合。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电致发光聚合物,包括下式(XII)的重复单元其中M为金属;L1、L2和L3各为配位基团;q为整数;r和s各自独立地为0或整数;(a.q)+(b.r)+(c.s)之和等于在M上可得到的配位位置数,其中a为L1上的配位位置数,b为L2上的配位位置数,c为L3上的配位位置数。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电致发光聚合物,其中金属配合物为发磷光的。20.下式(XIII)的单体其中各Ar相同或不同,并独立地表示非必要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并且任何两个Ar基团可通过单键直接连接;M为金属;L1、L2和L3各为配位基团;q为整数;r和s各自独立地为0或整数;(a.q)+(b.r)+(c.s)之和等于在M上可得到的配位位置数,其中a为L1上的配位位置数,b为L2上的配位位置数,c为L3上的配位位置数;和各P相同或不同并为可聚合基团。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单体,其中各P独立地选自硼酸、硼酸酯、硼烷或卤素。全文摘要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用于注入正电荷载子的第一电极;用于注入负电荷载子的第二电极;和处于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包括基质材料和金属配合物的发光层,其中基质材料包括具有如下通式(I)的第一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其中各Ar相同或不同,并独立地表示非必要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并且任何两个Ar基团可通过单键直接连接。文档编号H01L51/30GK1846320SQ200480025238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申请日期2004年8月2日优先权日2003年8月1日发明者A·R·斯托伊德尔,J·皮洛,M·弗兰普敦,I·葛里兹,C·汤斯,S·奥康纳申请人:Cdt牛津有限公司,剑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