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式自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008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片式自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料装置,特别是一种分离片状工件的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电动助力车铅酸蓄电池和小密铅酸蓄电池行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蓄电池的组装生产基本以手工作业为主,其中铅尘污染最严重与工作量最大的是两道工序称片工序和包片工序。称片工序要求工人每次取出大约150-200片极板,分成3到5堆放在座位前工作台一侧,然后逐片称量。包片工序要求工人正负极板各150-200片,放在座位前工作台面上,有序堆放成几堆,然后逐一取正负极板进行包片。这两道生产工序都需要工人反复完成一个动作将正极板或负极板从相应的极板堆中快速地一片一片搬运至指定位置。该动作完成的效率随着工人的工作复杂程度、疲劳程度、情绪、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由于是人工操作,该动作不可能长时间高强度进行,生产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工人反复接触极板,极板表面掉落的铅尘将对其健康造成影响。
要实现上述两道工序的自动化生产,首先要保证自动机器能够高效率完成该搬运动作,即实现极板自动分离和自动上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片式自动加料装置,实现片状工件的自动分离和自动加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切片式自动加料装置将一个可以排放片状工件的料盒12和一个导槽3固定在一个底座5上,料盒12上靠近导槽3的部位有一个可以用做下料口的缺口;并把一个刮料板10通过一个可以在导槽中滑动的滑块8和导槽3连接在一起,滑块8则与一个固定在导槽3上的气缸1相联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气缸1活塞的伸缩运动带动滑块8在导槽3内上下滑动,并进而带动刮料板10上下运动将排放在料盒12中的片状工件逐一推入下料口而完成工件分离。该装置不仅动作准确,效率高,而且成本低,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便于实现,可用于自动化设备或生产线的上料、工件分离。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图4是图3中圆圈内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刮料板的形状示意图;图6是间隙调整组件形状图;图7是导槽和压板位置关系示意图;图8是压板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料盒12与底座5联接,料盒12靠近底座一端有一用做下料口的方形缺口;垫条13固定在料盒12的底部,缺料传感器11装在料盒12的侧面;导槽3固定在底座5上,料盒12与导槽间的夹角为90度;气缸联接板2把气缸1和导槽3联接固定在一起,滑块8与气缸1由滑块联接件7联接,气缸1活塞伸缩带动滑块8在导槽3内滑动;刮料板10通过一垫板9与滑块8用螺钉联接在一起;压板4固定在导槽3上;料盒12下面与底座之间有一间隙调整组件14,可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5上;底座下有下料护板15。
本实用新型如作为自动包板机的上料部分,可由底座支架6、料盒支架16与整机相联,固定在自动包板机的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电气控制部分发出工作指令,气缸1接受指令带动滑块8并进而带动刮料器10在导槽3中往复运动,刮料器10每下切一次,即推动最靠近导槽的一个工件进入下料口,从而完成一次工件的分离;刮料器提起的时候,下一个工件滑动到紧靠导槽的位置。
加料的具体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可参看图2、图3和图4,工件按要求放入料盒12,将配重工装压紧,气缸1带动滑块8在导槽内上下滑动。提起气缸1,工件和配重工装靠自重滑到待下料位置;压下气缸1,气缸1带动刮料板10将待下料的工件切下,完成一次下料过程。重复上面的过程即可完成连续的工作过程。
图6是间隙调整组件14的形状示意图,其中间有一方孔,工件可从该方孔中落下;四角有四只小孔,可用螺钉从小孔中穿过,将间隙调整组件14固定在底座5上。可根据工件的厚度调整间隙调整组件14在底座5上的位置来改变下料口间隙大小,以保证在刮料板10每次下切时,只有一个工件被切下。
刮料板10可以做成图5所示的形状之一,其特点是一端较厚,一端较薄,中间有一个台阶。刮料板10工作时,其较薄的一端挡在工件靠近底座5的一侧,刮料板10下切时,其台阶部分压在工件上,将工件切下。刮料板10如果做成厚度均匀的平板状,当气缸1提起刮料板10时,很容易将待下料工件意外提起或因摩擦而损伤工件,而刮料板10做成图5所示形状,则不易发生此类情形。图5所示形状的刮料板10中,其中一种从较厚的一端到台阶部是一斜面,可应用于工件较薄、质地较软、易变形的工件,斜面的主要作用,其一是防止提起时带起工件,其二是减小正在下切的工件与相邻的工件间的摩擦力,避免工件损伤。另外一种刮料板的形状则是从较厚部分到较薄部分有一弧线或倒角过渡,可应用于工件较厚、质地较硬、不易挤压变形的工件,较厚部分的厚度略大于工件厚度,当刮料板10下切第一片工件的同时,可推动相邻的工件向远离刮料板的方向运动,避免工件表面直接接触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而造成工件损伤,台阶处的弧线或倒角可避免损伤工件。
为防止工件被刮料板10意外提起及保证工件在下料口附近排列整齐,还设计一个了一个压板4,其形状如图8所示。压板4可通过螺钉固定在导槽3上,二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7所示。压板4在导槽上的位置可根据工件的厚度和高度沿料盒方向和导槽方向进行调整,以保证靠近下料口的工件不会被刮料板10意外提起并排列整齐。
缺料传感器11为一光电传感器,装在料盒一侧,可检测排列在料盒中的待下料工件的排列状况,并把信息传递给控制部分。
料盒12中的垫条13可以减小工件和料盒12底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工件滑动时的摩擦力,便于工件滑动。
底座5下的下料护板15可以保证从下料口落下的工件可以准确有序地落入所需位置。
本实用新型效率高,最高可达到0.5秒完成一个工件;操作简单,操作者只须把成叠的工件放上去即可;操作者不用频繁接触工件,可保护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降低了加工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切片式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可以排放片状工件的料盒(12),一个导槽(3),料盒(12)和导槽(3)固定在一个底座(5)上;料盒(12)上靠近导槽(3)的部位有一个可以用做下料口的缺口;一个刮料板(10)通过一个可以在导槽中滑动的滑块(8)和导槽(3)连接在一起,滑块(8)与一个固定在导槽(3)上的气缸(1)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式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料盒(12)靠近所述导槽(3)的一侧和所述底座(5)之间有一个可调整位置并可固定在底座(5)上的间隙调整组件(14),其上有一个用以和所述料盒(12)的缺口一起配合来调整下料口大小的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式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料盒(12)靠近导槽(3)的一侧的上方有一个可调整位置并可固定在所述导槽(3)上的压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式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料盒(12)底部固定有垫条(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式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料盒(12)的下料口下面固定有一个下料护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式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料盒(12)侧板上装设一个光电传感器(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式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刮料板(10)靠近料盒(12)的一端的厚度比另一端的厚度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片式自动加料装置,一个可以排放片状工件的料盒和一个导槽固定在一个底座上,料盒上靠近导槽的部位有一个可以用做下料口的方形缺口,一个刮料板通过一个可以在导槽中滑动的滑块和导槽连接在一起,滑块与一个固定在所述导槽上的气缸相联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气缸活塞的伸缩运动带动滑块在导槽内上下滑动,并进而带动刮料板上下运动将排放在料盒中的片状工件逐一推入下料口而完成工件分离,不仅动作准确,效率高,而且成本低,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便于实现。
文档编号H01M10/12GK2886816SQ20052004773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0日
发明者陈经宁, 王国成 申请人:上海伟事统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