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915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个与互补插座连接 器配合的通路的电插塞连接器。
背景技术
多路连接器结构包括插入互补插座连接器的第一电插塞连接器,两 个连接器都具有对应的阳电端子和阴电端子,当第一插塞连接器与第二 插座连接器配合时阳电端子和阴电端子结合在一起。为了在对应连接器的电端子之间实现小电阻,插接的电端子的导电 表面之间的压力需要足够大。由于存在摩擦力,因此在将一个阳端子插 入一个阴端子期间必须施加较大的力。在插塞连接器和互补插座连接器 具有大量电端子的情况下,连接器配合所需的力增加得使手动操作不能 进行。因此,已知包括大量通路的连接器结构通常包括用于按比例减小所 需的配合力并且增加被操作员致动的元件的行程的附加机械系统。W0 02/078126示出以这种机械系统为特征的连接器结构,其中第一 电连接器包括用作凸轮的滑动件和操作该滑动件的杆。该滑动件可沿垂 直于配合方向的方向滑动,并且设有倾斜狭槽,该狭槽与第二互补连接 器的对应外部接片协作以插接两个连接器。杆的旋转使滑动件通过齿轮 系统而移动,并因此使第一连接器和第二互补连接器配合。W0 04/001910公开了一种具有将滑动件和杆组合的机械系统的电连 接器结构,其中该杆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器结构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壳体上。滑动件安装在相同壳体上并且在杆枢转时滑动,从而使连接器结 构的两个部件配合或分离。发明内容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路连接器结构的具 有较简单的配合机构的电连接器。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有 利的特征。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在以下说明中显而易见。


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2是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互补电连接器的两部件电连接器的 立体图;图3是处于完全配合的位置的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互补电连接器的两部件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壳体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电连接器的盖和杆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电连接器的滑动件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组装好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盖、杆和滑动件安装在壳体上;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部分组装好的第一电连接器的两个部件的立体图,第一部件是安装在壳体上的滑动件,第二部件是安装在盖上的杆; 图9是处于完全配合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结构的剖视图;并且图IO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到图3,根据本发明的多路两部件电连接器结构1的第一 实施方式包括第一电插塞连接器2和第二互补插座连接器3,它们可沿第 一连接方向X分别相互配合和分离。结构1的第一电插塞连接器2包括壳体4、滑动件16、盖17和杆18。以下将参照图4说明壳体4的结构。壳体4由电绝缘材料制成,该 材料优选为塑料材料并且优选成型为单件。壳体4由基本为平行六面体 形且空心的主体5构成,该主体5由两个平行侧壁6、 7,两个平行的第 一端壁或前端壁8和第二端壁或后端壁9以及上壁10限定。每个侧壁6、 7具有底缘11和顶缘12。在每个侧壁6、 7的顶缘12 中形成间隔开的第一孔92和第二孔93。在每个侧壁6、 7的底缘11上形 成肩部96。每个侧壁6、 7的外表面13分别在底缘11和顶缘12中限定 了底部导向槽14和顶部导向槽15。如以下将说明的那样,导向槽14、 15基本是平行的,并且设计成保持滑动件16。每个导向槽14、 15优选 沿垂直于第一连接方向X的第二滑动方向Y延伸。底部导向槽14是不连续的,并且具有前孔19和后孔20以允许第二 互补插座连接器3的导向接片22、 23插入壳体4的导槽24、 25。如以下 将说明的那样,顶部导向槽15是不连续的,并且具有中间孔21以便允 许杆18枢转。前导槽24和后导槽25形成在每个侧壁6、 7上,并且优选地沿连接 方向X以笔直方式从对应的侧壁6、 7的底缘11延伸。前导槽24优选比 后导槽短。导槽24、 25在对应的幵口86、 87处穿过底缘11开口。前端部26和后端部27形成在壳体4的顶部上,并且沿连接方向X 从上壁10向上突出。所述端部26、 27包括用于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将盖 17安装在壳体4上的狭槽28、侧孔29和中心孔30。为此,盖17包括用 于插入两个端部26、 27之一的侧孔29的刚性接片33,以及用于分别插 入两个端部26、 27中的另一个的狭槽28和中心孔30的轨31和可挠曲 接片32,见图3、图5。狭槽28、侧孔29和中心孔30优选形成在每个 端部26、 27上,使得盖17可利用刚性接片33双向安装在前端部26或 后端部27上。多路连接器结构1的第一插塞连接器2设计成接收并保持大量不同 的电触头或电端子34,见图9、图10。在第一连接器2和第二连接器3 配合时,第一插塞连接器2中的电端子34与第二插座连接器3中的对应的电端子35配合并且与该电端子35完成电连接。所用的端子34、 35可 以是任何合适的类型,其中第一连接器2优选包括阴端子34,第二连接 器3包括阳端子35。但是,情况可相反或者甚至为混合式。第一插塞连接器2的电端子34和与该端子34连接的电缆36位于平 行于第一连接方向X延伸的特定凹腔37内。通过使第一插塞连接器2和 第二插座连接器3沿第一连接方向X相对彼此运动,连接器2可以与连 接器3配合或分离,即机械连接和电连接或断开。每个电端子34通过一个主锁定接片49和两个辅助锁定轨38、 39而 确保电端子34保持在壳体4内。每个主锁定接片49紧固在其对应的电 端子34上,并且通过卡扣配合闩锁在壳体4的凹部50内。 一旦第一插 塞连接器2与第二插座连接器3配合,辅助锁定轨38、 39就分别穿过端 壁8、 9插入壳体4。插入的锁定轨38、 39在连接方向X上位于电端子 34的后方,并且防止所述电端子34与第二连接器3的对应的电端子断开。可延展的径向密封件40设置在第一插塞连接器2的壳体4和第二插 座连接器3之间。壳体4的上壁IO包括开口 41,密封垫42可安装在该 开口内。密封垫保持件43定位在密封垫42的顶部并且通过侧接片44锁 定在壳体4上。第一插塞连接器2的电缆36 (未详细示出)从壳体4的 凹腔37通过密封垫42和密封垫保持件43的对应凹腔46、 47, 一直通到 盖17的端部开口 48,见图5。在密封垫的凹腔46没有被任何电缆36横 穿的情况下,密封垫保持件的对应突出部45会阻塞并密封所述凹腔46, 见图10。以下将参照图5说明盖17的结构。适于安装在壳体4顶部的盖17 包括两个侧壁51、 52,上壁53,两个端部部分54、 55以及用于将盖安 装在壳体4上的底部开口 63。端部开口 48是端部部分54、 55之一的一 部分,与由壳体4承载的电端子34连接的电缆36延伸穿过该端部开口 。盖17的每个侧壁51、 52包括在其外表面上形成的突出部56、 57。 突出部56、 57优选具有圆形周边,并且优选位于侧壁51、 52的底部64 的中间。两个突出部56、 57限定了垂直于方向X和Y并且垂直于两个侧 壁51、 52的轴线Z。连接方向X和盖17的两个突出部56、 57限定的平面优选是盖17的上壁53的对称面。盖17的上壁53包括前表面58,在该前表面58之后是前倾斜表面 59、中间表面60、后倾斜表面61和后表面62。上壁53的不同表面58、 59、 60、 61、 62之间的边缘优选倒角。前表面58和后表面62优选共面, 并且平行于方向Y和底部开口 63。倾斜表面59、 61从前表面58和后表 面62离开,直到中间表面60,该中间表面60优选平行于方向Y,并且 距底部开口 63的距离要大于距前表面58和后表面62距底部开口 63的 距离。盖17包括在侧壁51、 52的下缘上形成的接片94。如以下将说明的 那样,所述接片94设计成闩锁在壳体4的第一孔92内。以下将参照图5说明杆18的结构。杆18优选为U形,并且具有连 接到基部69的一对基本平行的臂65、 66。杆18的每个臂65、 66在其与 基部69相对的自由端处具有孔67和销68。销68包括优选为圆形的上表面104和侧面105。销68在各个臂65、 66上形成为向外突出。根据其他实施方式,销68可在各个臂65、 66上 向内突出。销68设计成在使杆18相对于包括壳体4和滑动件16的组件枢转时 平移到滑动件16的沟槽97中。在平移到所述沟槽97中的同时,销68 相对于轴线Z枢转。每个臂65、 66限定了内部部分70和外部部分71,内部部分70由 基部69和孔67定界,外部部分71由孔67和臂65、 66的自由端定界。两个孔67和两个销68分别根据方向Z对齐。如果被组装,则杆18 的两个孔67装配在盖17的突出部56、 57上,即,两个孔67被锁定在 所述突出部56、 57上。通过该布置,突出部56、 57为杆18限定了枢转 轴线,以允许杆18相对于盖17并从而相对于壳体4枢转。臂65、 66的内部部分的长度选择为大于由突出部56、 57限定的所 述枢转轴线与两个倾斜表面59、 61之间的距离,从而杆18可抵靠盖17 的前表面58和后表面62。因此,杆18可从前部位置(见图5) —直枢 转到后部位置,在前部位置杆18位于前倾斜表面59的上方并且抵靠前表面58,在后部位置杆18位于后倾斜表面61的上方并且抵靠后表面62。 盖17可在前倾斜表面59和后倾斜表面61上均包括接片72。接片 72可向内挠曲,并且包括适于将杆18阻挡在其前部或后部位置的阻挡表 面73。因此,阻挡表面73防止处于前部或后部位置的杆18发生任何意 外枢转。当杆18枢转远离其两个阻挡位置中的一个时,杆18撞击对应的接 片72、 73,因此接片72、 73向内挠曲。但是,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必 须主动向内推动对应的接片72以除去阻挡表面73的锁定,并且使杆18 能够枢转离开其前部或后部位置。以下将参照图6说明滑动件16的结构。滑动件16包括两个平行的 侧壁74、 75,侧壁74、 75插入壳体4的导向槽14、 15并且可沿滑动方 向Y沿导向槽14、 15运动。在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滑动件16包括 两个单独的部分,即两个侧壁74、 75。但是,根据其它实施方式,滑动 件可基本为U形,两个侧壁74、 75连接到垂直于这两个侧壁74、 75的 基部(图中未示出)。根据实施方式,滑动件16优选用塑料材料成型为 单件或两部分构件。两个侧壁74、 75相对于由方向X和Y限定的平面对称。每个侧壁 74、 75基本上为平面,并且具有内表面76和外表面77、上边缘78和下 边缘79,以及第一部分或前部部分80和第二部分或后部部分81。每个 侧壁74、 75的上边缘78和下边缘79分别包括在组装时适于与壳体4的 对应的侧壁6、 7的导向槽14、 15形成滑动配合的上轨98和下轨99。滑动件16的每个侧壁74、 75在其中形成一对倾斜的前导向沟槽82 和后导向沟槽83,导向沟槽在对应的开口 84、 85处穿过滑动件16的下 边缘79开口,并且终止于对应的沟槽端部88、 89。如图6所示,导向沟 槽82、 83优选笔直,并且从内表面76到外表面77形成在侧壁74、 75 内。但是,根据其他实施方式,导向沟槽82、 83仅形成在内表面76内。滑动件16的每个侧壁74、 75中的开口 84、 85的间隔与壳体4的对 应侧壁6、 7中的开口86、 87的间隔相同,使得开口84、 85可与壳体4 的一对间隔开的开口86、 87对齐。每个侧壁74、 75的导向沟槽82、 83沿相同方向倾斜,并且相对于 滑动方向Y具有相同的倾角a 。所述角a严格包含在0度与90度之间, 并且优选严格包含在0度与45度之间,并且更优选地为大约20度,从 而在滑动件16沿滑动方向Y运动时有助于第二插座连接器3的导向接片 22、 23沿连接方向X运动。前导向沟槽82相对于滑动方向Y成角度a地从开口 84朝每个侧壁 74、 75的前部部分80延伸到沟槽端部88。前导向沟槽82在连接方向Y 上的投影基本等于壳体4的前导槽24在所述连接方向Y上的投影。后导向沟槽83优选地包括附加的笔直狭槽90,该狭槽起始于开口 85处并且沿连接方向X延伸。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狭槽90和开口85不 像开口 84—样由两个表面定界,而是仅由一个表面定界,见图6。在此 狭槽90之后,后导向沟槽83类似于前导向沟槽82相对于滑动方向Y成 角度a地朝每个侧壁74、 75的前部部分80以笔直方式一直延伸到沟槽 端部89。但是,根据其他实施方式,后导向沟槽83不包括附加的狭槽 90。后导向沟槽83在连接方向Y上的投影基本等于壳体4的后导向槽25 在所述连接方向Y上的投影。在每个侧壁74、 75的上边缘78上在弹性臂95上形成接片91。每 个接片91都适于在壳体4的每个对应的侧壁6、 7的顶缘12中的第一孔 92或第二孔93中形成卡扣配合,见图4。沟槽97形成在每个侧壁74、 75的内表面76上以接收杆18的销68。 根据可选实施方式,沟槽97可形成在侧壁74、 75的外表面77上。根据 另外的实施方式,沟槽97横穿滑动件16的对应侧壁74、 75, g卩,它们 从内表面76 —直延伸到外表面77。每个沟槽97的第一沟槽端部或上沟槽端部110在上边缘78中在开 口106处开口,以便引入杆18的销68。每个沟槽97根据连接方向X基本以笔直方式从上沟槽端部110 —直延伸到第二或下沟槽端部111。在由方向X和Y限定的平面内,沟槽97由在滑动件16上形成的开 口 106和第一侧壁或前侧壁107、第二侧壁或后侧壁108及端壁109定界。 侧壁107、 108垂直于方向Y,并且沿连接方向X从所述开口 106延伸到端壁109。在可选实施方式中,沟槽97不由端壁109定界,而是由下边 缘79中的另一开口定界。当滑动件16以及盖17和杆18安装在壳体上时,杆18的销68位于 滑动件16的沟槽97内。在杆18相对于壳体4枢转时,销68的侧面105 压在一个侧壁107、 108上。杆18的向其后部位置方向的枢转使得侧面 105抵靠并且压在前侧壁107上,反之亦然。以下将参照图2说明第二互补插座连接器3。连接器结构1的第二 插座连接器3包括电端子35,该电端子35设计成与第一插塞连接器2的 对应电端子34结合,见图9。第二插座连接器3具有包括侧壁101的壳体100。在每个侧壁101 上在外部形成两个导向接片22、 23。每个侧壁101上的导向接片22、 23 包括构成导向接片22、 23的基部的第一部分102和向外突出的第二部分 103。第一部分102的尺寸形成为装配在壳体4的开口 86、 87内,并且 第二部分103的尺寸形成为装配在滑动件16的开口 84、 85内。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导向接片22、 23的第一部分102具有圆形截面, 其直径对应于壳体4的开口86、 87的大小。第二部分103的截面基本上 为半圆形,其在滑动方向Y上的投影与滑动件16的开口 84、 85的大小 相对应。两个导向接片22、 23的间隔与壳体4的开口86、 87的间隔以及滑 动件16的幵口 84、 85的间隔相同。在后导向沟槽83包括附加狭槽90 的情况下,导向接片22、 23没有形成在相对于连接方向X相同的高度上 对应的高度差等于导向沟槽82、 83的沟槽端部88、 89相对于连接方向X 的高度差。第二插座连接器3的侧壁101装配在第一插塞连接器2的壳 体4的侧壁6、 7和端壁8、 9中。空间布置使得在组装的连接器组件1的配合和分离期间,导向接片 22、 23经过滑动件16的开口 84、 85,并且沿倾斜的导向沟槽82、 83滑 动,使得导向接片22、 23用作凸轮随动件,而导向沟槽82、 83用作凸 轮面。导向接片22、 23还经过开口86、 87,并且沿连接方向X沿壳体4 的导槽滑动。以下将说明第一插塞连接器2的组装。在配合之前,将包括两个侧壁74、 75的滑动件16通过壳体4的前端壁9侧插在该壳体4上。从而, 滑动件16沿槽14、 15滑动直到该滑动件到达其打开位置,此时接片91 在侧壁6、 7的顶缘12中的第一孔92内形成卡扣配合,见图8。同时, 壳体4的肩部96锁定下轨75。在此位置、打开或未锁定位置,滑动件的 导向沟槽82、 83的开口84、 85与壳体4的开口86、 87对齐,从而第二 插座连接器3的导向接片22、 23可接合在其中。一旦滑动件16位于打开位置,组件的盖17和杆18就可安装在壳体 4的顶部上,从而盖17的接片94进入并闩锁在壳体4的第一孔92内。 在此步骤期间,杆18位于其后部位置,即其抵靠盖17的后表面62,从 而杆18的销68可接合在滑动件16的沟槽97内。因此在配合之前组装第一插塞连接器2,其中滑动件16位于其打开 位置,杆18位于其后部位置,并且壳体4的开口86、 87与滑动件16的 开口 84、 85对齐。在将第一插塞连接器2与第二插座连接器3配合时,第二插座连接 器3的壳体100安装在第一插塞连接器2的壳体4上。导向接片22、 23 的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103分别进入壳体4的开口 86、 87和滑动件 16的开口 84、 85。然后导向接片22、 23沿连接方向X插入壳体4的导 槽24、 25并且插入滑动件16的导向沟槽,直到它们碰到滑动件16。连 接器组件处于预配合位置。通过使杆18相对于壳体4从其后部位置枢转到其抵靠盖17的前表 面58的前部位置,实现完全配合。在杆18相对于壳体4枢转时,杆18的销68相对于滑动件16沿连 接方向X在沟槽97内滑动,从而杆18相对于壳体4驱动滑动件16使其 沿滑动方向Y运动。杆18相对于壳体4的枢转实际上导致销68在由方向X和Y限定的 平面内进行圆周运动。销68沿滑动方向Y的运动导致销68的侧面105 推动滑动件16的前侧壁107,从而滑动件16沿滑动方向Y沿导向槽14、 15运动。销68沿连接方向X的运动在滑动件16的沟槽97中的上沟槽端部110与下沟槽端部111之间进行。在杆18枢转导致滑动件16沿方向Y平移运动的期间,滑动件16的 导向沟槽82、 83强制使第二插座连接器3的导向接片22、 23沿连接方 向X滑入壳体4的导槽24、 25,以便使第一连接器2和第二连接器3配 合。当第一连接器2和第二连接器3完全配合时,销68到达各个导向沟 槽82、 83的沟槽端部88、 89。此外,滑动件16的接片91在壳体4的第 二孔内形成卡扣配合,以将连接器组件1保持在完全配合的位置。为了 进一步确保保持连接器组件1的完全配合(或闭合或锁定)位置,杆18 与盖17的接片72、 73形成卡扣配合。为了分离第一插塞连接器2和第二插座连接器3,将杆18从接片72、 73释放,并且使其从前部位置枢转到其后部位置,进行与上述用于配合 的运动相反的运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杆18围绕在壳体4上形成的突出部枢 转,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杆18围绕在盖17上形成的突出部56、 57枢 转。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杆18的臂65、 66的长度必须足以允许电端子 34与电缆36 —起安装在第一插塞连接器2内。第一实施方式优于第二实 施方式的一个优点是杆18不会阻碍电端子34和电缆36的安装,因为盖 17和杆18在电缆安装之后一起安装在壳体4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壳体(4),在该壳体(4)中安装有第一电结构(34),该第一电结构(34)设计成根据第一连接方向(X)与安装在互补配合连接器(3)内的第二电结构(35)结合,-滑动件(16),该滑动件(16)可滑动地装配在壳体(4)上,以根据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Y)的第二滑动方向(Y)滑动,并且包括凸轮部件(82,83),所述凸轮部件(82,83)用于与设置在互补配合连接器(3)中的凸轮随动部件(22,23)协作,从而闭合所述电连接器(2)和所述互补配合连接器(3)之间的连接,-可枢转杆(18),该杆(18)包括枢转部件(67)和驱动部件(68),该枢转部件(67)允许所述杆(18)相对于壳体(4)枢转,当所述杆(18)枢转时,所述驱动部件(68)作用在所述滑动件(16)上以使其相对于壳体(4)根据第二滑动方向(Y)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16)包括至少一个沟槽(97),该沟槽(97)用于在所述杆(18)相对于壳体(4)枢转时与驱动部件(68)相互作用从而使所述滑动件(16)沿第二滑动方向(Y)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沟槽(97)由侧壁(107, 108)沿连接方向(X)定界,并且适于接收驱动部件(68),其中在所述杆(18)相对于壳体(4)枢转时,所述驱动部件(68) 与所述侧壁(107, 108)中的一个协作,以使所述滑动件(16)沿第二 滑动方向(Y)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凸轮部件(82, 83)形成为用于接收形成为导向接片的凸轮随动部件(22, 23)的导向沟槽,所述导向沟槽在滑动件(16)的第一边缘(79) 上具有开口 (84, 85),该第一边缘(79)与所述互补配合连接器(3)相对。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包括根据第一连接方向(X)的导槽(24, 25),所述 导槽(24, 25)在壳体(4)的第二边缘(11)上具有开口 (86, 87), 该第二边缘(11)与所述互补配合连接器(3)相对,其中壳体(4)的所述开口 (86, 87)可根据所述第二滑动方向(Y) 与导向沟槽(82, 83)的开口 (84, 85)对齐,从而在杆(18)相对于 壳体(4)枢转时,互补配合连接器(3)的用作凸轮随动件的所述导向 接片(22, 23)被沿第二滑动方向(Y)滑动的所述凸轮导向沟槽(82, 83)沿导槽(24, 25)推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锁定部件(91, 92),所述锁定部件(91, 92)用于相对于壳体(4) 将所述滑动件(16)锁定在其中所述壳体(4)的开口 (86, 87)与滑动 件(16)上的所述导向沟槽(82, 83)的开口 (84, 85)对齐的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锁定部件(91, 92)包括所述壳体(4)上的第一孔(92)和滑动件 (16)上的接片(91),所述接片(91)闩锁在第一孔(92)内。
7、 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壳体(4)的顶部上安装盖(17)。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17)包括枢转部件(56, 57),所述枢转部件(56, 57)与 杆(18)的枢转部件(67)相互作用以允许杆(18)相对于壳体(4)枢 转。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包括枢转部件(56, 57),所述枢转部件(56, 57) 与杆(18)的枢转部件(67)相互作用以允许杆(18)相对于壳体(4) 枢转。
10、 根据权利要求5和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17)上的接片(94),该接片(94)释放接片(91)在第一孔(92)内的闩锁。
11、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16)包括两个侧壁(74, 75),所述侧壁(74, 75)平 行地布置并且适于沿所述壳体(4)的两个侧壁(6, 7)滑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壳体(4),在该壳体中安装有第一电结构(34),该第一电结构根据第一连接方向(X)与安装在互补配合连接器(3)内的第二电结构(35)结合;滑动件(16),该滑动件可滑动地装配在该壳体(4)上,以根据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Y)的第二滑动方向(Y)滑动,并且包括凸轮部件(82,83),该凸轮部件(82,83)用于与设置在互补配合连接器(3)处的凸轮随动部件(22,23)协作,从而闭合所述电连接器(2)和所述互补配合连接器(3)之间的连接;以及可枢转杆(18),该杆(18)包括枢转部件(67)和驱动部件(68),该枢转部件(67)允许所述杆(18)相对于壳体(4)枢转,当所述杆(18)枢转时驱动部件(68)作用在滑动件(16)上以使其相对于壳体(4)根据第二滑动方向(Y)滑动。滑动件(16)包括至少一个沟槽(97),沟槽(97)用于在所述杆(18)相对于壳体(4)枢转时与驱动部件(68)相互作用,以便使滑动件(16)沿第二滑动方向(Y)移动。
文档编号H01R13/629GK101218716SQ200580050999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8日
发明者奥拉夫·赫恩莱茵 申请人:Fci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