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716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金属壳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在高频通讯用连接器领域,经常使用金属壳体来固定电连接器内的绝缘本体,这样,金属壳体可以遮盖绝缘本体及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个导电端子,借此来减小外部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对连接器中所传输讯号的影响。
但是,业界已有的具有金属壳体的电连接器,或者金属壳体为单面未封闭的不能很好的固持电连接器内的绝缘本体,或者当电连接器与对接电子组件相连接时,一般需要额外的加有连接两者的固定装置,才能使两者实现导通,使操作麻烦,且增加了成本。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具有金属壳体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金属壳体的电连接器,该金属壳体能很好的固定收容其中的绝缘本体且能加强对所连接的电子组件的夹紧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容纳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若干穿透空间,所述金属壳体至少一侧向靠近于绝缘本体方向冲压而成若干穿过穿透空间的弹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金属壳体上冲压而成若干弹片,这样不仅能很好的支撑绝缘本体,而且使该电连接器与对接的电子组件之间不需额外的加有其它的紧固装置就能实现很好的电性连接和电性导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组合图;图2是图1所示另一视角的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是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应用于电子卡且与线端连接器对接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图6所示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端子20及固持于绝缘本体10外的金属壳体40。
该绝缘本体10包括纵长的主体11,在该主体11的左右端面上各凸设有一个大小相同的第一凸块12,在该主体11的上端面两端各凸设一大小相同的第二凸块13,在两第二凸块13的内侧各设有一卡持槽14,该主体11的两端向前端分别延伸设有一定位结构15,该定位结构15包括一基体151及基体前端的半圆柱体定位柱152,所述定位柱152的下端面凸出于基体151的下表面以与承载所述电连接器1的基座板2(本实施例中为电子卡,当然也可以为其它电子组件)上的定位孔21相配合而卡持定位,该主体1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穿透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穿透空间为通槽18,所述通槽18的相对边设有两个向主体11方向延伸的凹陷容纳槽17,且所述主体11内设有若干容纳端子的端子容纳槽19。
所述端子20包括焊接部201,固定部203和压接部202,所述焊接部201突出于绝缘本体10外以与对接的基座板2相连接,所述固定部203卡持固定端子20于端子容纳槽19内,所述压接部202由固定部203延伸弯折而成并具有弹性,以与外来电子组件3的导电端子(未图示)相接触而实现两者的电性导通。
所述金属壳体40包括上下两相对的平板状基部41和42及侧壁45,侧壁45由下方平板状基部42的端部向上弯折延伸而成,且两基部41和42由连接部43相连接;所述下方平板状基部42上设有若干弹片421,该弹片421由平板状基部42冲压向上弯折延伸而成,包括弹片基部4210和接触部4211,该弹片基部4210弹性支撑绝缘本体10,而接触部4211透过绝缘本体10的通槽18抵顶所插入该电连接器1的外来电子组件3(本实施例中为一线端连接器,当然也可以为其它电子组件),此外下方平板状基部42上还冲压设有两定位支撑部422,其与绝缘本体10的凹陷容纳槽17相配合,卡持定位并支撑绝缘本体10;所述上方平板状基部41上设有两“L”扣爪411,所述扣爪411设置于平板状基部41的两端,由基部向前弯折延伸而成,该扣爪411可以插入到绝缘本体10的卡持槽14内,使绝缘本体10固定于金属壳体40内,可限制绝缘本体10的移动。
此外,金属壳体40上还设有若干定位孔,其中平板状基部41上有两个,分别位于扣爪411的外侧,该第一定位孔414与绝缘本体10的第二凸块13相配合而卡持定位;另有两个定位孔451分别位于侧壁45上,该第二定位孔451与绝缘本体10的第一凸块12相配合而卡持定位;而金属壳体40还设有固持部419,其由上方平板状基部41的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并再次弯折延伸而成,该固持部419上还设有可以容置焊料的焊料容纳孔4192,该固持部419可以与基座板2上的连接部24相配合将电连接器1固定于基座板2上。
操作时,将收容有端子20的绝缘本体10组装到金属壳体40内,其通过定位孔414与第二凸块13的配合,定位孔451与第一凸块12的配合,支撑部422与凹陷容纳槽17的配合及扣爪411与卡持槽14的配合,使绝缘本体10很好的固定于金属壳体40内,再将电连接器1电性连接到基座板2上,当外来电子组件3的对接部33(其为舌板状,一面设有端子容纳槽且容设有端子,也可以为其它具有相同作用的结构)插入到所述电连接器1中时,所述弹片421的接触部4211透过通槽18向上抵顶对接部33未设有端子的一面,使对接部33容设有端子的一面向上压紧电连接器1的端子20的压接部202并实现电性导通,如此,当外来电子组件与所述电连接器1对接时不需要额外的连接两者的固定装置,节约成本且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容纳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若干穿透空间,所述金属壳体至少一侧向靠近于绝缘本体方向冲压而成若干穿过穿透空间的弹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上设有抵顶插入的外来电子组件的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金属壳体边缘设有至少两个可以限制所述绝缘本体移动的扣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爪呈“L”形,设置于金属壳体的两端,其由金属壳体向前延伸弯折而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可与所述扣爪相扣合定位的卡持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两平板状基部,且所述两平板状基部间设有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两端设有定位结构,其包括一基体及基体前端的定位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绝缘本体上对应该定位孔设有若干容置于定位孔的定位凸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上向靠近于绝缘本体方向冲压而成至少一定位支撑部,相应的所述绝缘本体上对应该支撑部设有供其容置而定位所述绝缘本体的至少一容纳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壳体设有由端部向下延伸再弯折的固定部,且所述固定部可容置焊料与对接电子组件相焊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容纳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且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若干穿透空间,所述金属壳体至少一侧向靠近于绝缘本体方向冲压而成若干穿过穿透空间的弹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其金属壳体上冲压而成若干弹片,这样不仅能很好的支撑绝缘本体,而且使该电连接器与对接的电子组件之间不需额外的加有其它的紧固装置就能实现很好的电性连接和电性导通。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872663SQ20062005391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6日
发明者朱德祥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