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锁定机构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185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锁定机构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确保与匹配的电连接器结 合在一起的锁定机构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用在许多电气系统中以连接布线线束的核心部件。近年来,电气系 统发展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用在一些电气系统中的电连接器的数量随着布线线束 的数量而增加。己经幵发出一些相对较大的连接器,它们可设有若干打端子或电极。 这种连接器通常可以包括对应于各种类型的端子的子罩壳或子连接器,诸如用于通 信和供电的光纤和电线。
连接器通常由连接器制造商来制造,随后提供给将布线线束附连至其的布线组 装者。例如,在组装阴连接器的过程中,设置在布线线束各端的端子可从罩壳的后 侧插入罩壳。阴连接器通常在其罩壳内设有掣子,该掣子可称作罩壳枪状件或端子 枪状件。当布线线束的端子已经插入罩壳之后,掣子的一部分可由于与端子的干涉
而向上移动,枪状件此后可"咬"回以与端子的槽口相配合。TPA(端子位置确保) 构件然后插入罩壳中,并且桥接罩壳内的间隙以限制掣子的不合需要的移动。如同 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将TPA构件从罩壳的前侧面插入罩壳,从而TPA构件桥接间 隙,从而限制掣子的移动。作为最终产品的因此而来的阴连接器可以与匹配的连接 器即阳连接器相组合。较大的连接器通常需要较大的力来与匹配连接器组合在一 起。因此,较大的连接器大体设有诸如杆机构之类的插入辅助机构,从而减小必要 的插入力。插入辅助机构可以通常包括锁定机构的连接器,以确保组合的连接器之 间的可靠连接。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罩壳和可枢转地支承在设置于罩壳上 的枢轴上的杆。该杆构造成在枢轴上在从预先配合位置到最终配合位置的范围内转
动。杆包括凹处,该凹处构造成根据杆的转动与其中设置在匹配连接器上的凸起件 相配合。该杆还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具有掣子以与处于最终配合位置的、设 置在罩壳上的配合部分相配合。此外,罩壳包括设置在其表面上的可移动止动件。 可移动止动件与处于预先配合位置的杆的边缘部分相配合。当与匹配连接器进行组 合时,可移动止动件起初与凸起件相干涉,然后移动以释放与杆的边缘部分的配合。
因此,释放与边缘部分的配合,从而杆在枢轴上移动转动,而凸起件配合在凹处中。 从下面的描述和的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显 而易见。


图1示出了具有杆型连接器锁定机构的电连接器,其将与匹配的连接器组合在 一起。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杆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此时杆定位在
预先配合位置。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右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杆的电连接器的右视图,此时杆定位在 最终配合位置。
图5示出了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罩壳的右视图。
图6示出了具有图2所示连接器的杆的罩壳的右视图。
图7示出了具有杆的罩壳沿图6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该连接器将与匹配的连接器相组合。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中示出且根据相应示例方法作出的示例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1,该连接器将与匹配的连接器 2组合在一起。连接器l是阴型的。阴连接器l设有杆型插入辅助机构,以及将其 自身附连至连接器l的布线线束3。连接器2是阳型的。阳连接器2安装在设于罩 壳4的印刷电路板5中。布线线束3所附连的连接器1假设可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 5上的连接器2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端子的相互电连接。连接器l的尺寸在很大 程度上是由端子的尺寸和数量来决定的。
仍然参见图1,阴连接器1显示成包括罩壳11。端子位置确保(TPA)构件12
设置在罩壳11的前面上。罩壳11包括设置在其侧面上的圆柱形突起件13,大体
倒置U形的杆14由突起件13来枢转支承(也如图2所示)。杆14包括构造成可 配装围绕圆柱形凸起件15的弧形凹处16,该圆柱形凸起件设置在阳连接器2的罩 壳的内表面上。罩壳还包括带有倒角的角部的可移动止动件17。在此实施例中, 可移动止动件构造成具有由斜面171a、 171b和171c构成的倾斜部分171。可移动 止动件17设置在其侧面上且构造成在图1所示的预先配合位置与杆14的边缘部分 14a相配合。
在对匹配的连接器1和2进行组合时,凸起件16与可移动止动件17的倾斜部 分171相接触。凸起件16移动罩壳11内侧上的可移动止动件17,从而允许可移 动止动件17与待释放的杆14的边缘部分14a相配合,然后与凹处15的引导部分 15a相接触。接着,通过沿箭头A方向的转动杆14,凸起件16完全配装进入凹处 15,从而将阴连接器1与阳连接器2组合在一起。
杆14还包括连接器锁定部分18。当杆处于最终配合位置时,连接器锁定部分 18与设置在罩壳11的对应部分上的配合部分19相配合,从而限制杆14的转动。 因此可保持凸起件16与凹陷15的配合,其结果,可确保匹配的连接器1和2之间 的连接。
图2—4详细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罩壳11是使用模塑方法、用 诸如塑料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单件式部件。罩壳11或者可以用其它己知的材料 和方法来形成。现在参见图2和3,罩壳11在其前面具有前接纳部分lla,在其后 面具有后接纳部分llb。前接纳部分lla将TPA构件接纳于其中,因此构造了与端 子数量对应的多个前端子狭槽20。 TPA构件12如上所述确保布线线束3的端子的 合适定位。在罩壳ll的前接纳部分lla上的多个前端子狭槽20通过罩壳11内的 通道(未示出)来连接至后接纳部分Ub上的多个后端子狭槽。设置在布线线束3 端部的端子插入设计在罩壳11的后接纳部分llb上的后端子狭槽中,而TPA构件 12配装在罩壳的前接纳部分lla中,从而可构成作为最终产品的阴连接器。应该 注意,图2示出了在将布线线束插入罩壳11之前、TPA构件12已附连至其的阴连 接器1的结构。根据连接器1的类型,已知连接器1可构造成从其侧面或底面接纳 TPA构件12。
如上所述,罩壳11设有杆14,该杆14还用作连接器锁定机构。在此实施例 中,杆14形成为大体倒置U形,从而侧向延伸的梁142在其两端由两个臂141来 支承。形成为圆柱形的一对枢转突起件13设置在罩壳11的两侧上。两个臂141
可枢转地支承在突起件13上,从而杆14构造成可转动地在突起件13上移动。连 接器锁定部分18设置在梁142的中部附近。连接器锁定部分18包括从梁142垂下 的片状部分181和设置在片状部分181的自由端上的掣子部分182。配合部分19 设置在罩壳11的顶后部,从而与掣子部分182相对应。根据杆14的转动,靠近罩 壳11的配合部分18的掣子部分182由于与倾斜部分19a的干涉而向上移动。此后, 掣子部分182咬回而与配合面19b相配合。因此,杆14的转动被限制在如图4所 示的最终配合位置。
如图3所示,可移动止动件17设置在罩壳11的一个侧面上。可移动止动件 17现在与杆14的边缘部分14a配合在预先配合位置。可移动止动件17可以在罩 壳11的两侧上移动。可移动止动件17构造成用施加至其的外力来设置在罩壳U 的内侧上。
可移动止动件17将在下文讨论。图5示出了罩壳11的右视图,而图6示出了 附连至杆14的罩壳11的结构的右视图。此外,图7示出了具有杆14的罩壳II 沿图6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参见图5,与罩壳11形成一体的可移动止动件17包括具有至少斜面171a、 171b 和171c的倾斜部分。倾斜部分有助于用施加至其的外力沿向内方向移动可移动止 动件17。与可移动止动件17相干涉的部分(即边缘部分14a和14b和/或凸起件 16)可以可选择地进行倒角或倒圆。可移动止动件17由从罩壳11的后部延伸出来 的悬臂梁172来弹性支承,从而在罩壳11的内侧上移动。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 空间S形成在可移动止动件17和罩壳11之间,从而用施加至其的外力使可移动止 动件17接纳在空间S中。
参见图6,将可移动止动件17的位置选定为设置在定位在预先配合位置的杆 14的凹处15的开口附近。当杆14定位在预先配合位置时,杆14与可移动止动件 17 (图7)的水平面171d相配合。现在参见图8,在对连接器1和2进行组合时, 连接器2的凸起件16起初与可移动止动件17的斜面171相干涉,从而产生其反作 用力,来沿罩壳ll的横向方向(即向内方向)移动可移动止动件17。因此,可移 动止动件17稍稍推入空间S中。
当可移动止动件17由于与凸起件16的干涉而进入空间S时,可移动止动件 17的斜面171b经受与杆14的边缘部分14a的干涉作用。因此,根据杆14的转动, 产生其反作用力,从而沿横向进一步移动可移动止动件17。因此,可移动止动件 17完全推入空间S中,从而允许杆14自由转动。杆14的进一步转动将移动入空间S中的可移动止动件17从与杆14的干涉中释放出来,因此可移动止动件17回 到初始位置。当杆14定位在最终配合位置时,杆14通过锁定部分18与配合部分 19的配合来简单锁定,而可以不与可移动止动件17相配合。与如上所述的转动形 成对比的是,当杆14从最终配合位置转动到预先配合位置时,杆14的外边缘部分 "b与可移动止动件17的斜面171c相干涉。因此,可移动止动件17推入空间S 中,此后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可限制杆14。
作为以上详细描述的各种结构的结果,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下列 优点,其中一些已经在上面论述过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例如,阴连接器 包括止动件以将杆临时固定在预先配合位置。因此,可以约束杆沿连接器输送方向 的摇晃,从而防止杆损坏。此外,使用者或组装者可以容易地检验杆是否合适定位 在预先配合位置,从而提高组装效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具有杆的连接器构造成,根据杆的转动,止 动件与杆相干涉,从而在连接器的内侧上移动。因此,在对匹配的连接器进行组合
时,可提高效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具有杆的连接器构造成,止动件起初由于与 设置在匹配连接器的凸起件相干涉而发生移动。因此,止动件与杆的配合只有在对 连接器迸行组合时才释放。因此,提高了对连接器和匹配连接器进行组合的效率。 此外,由于最初设置成插入辅助机构的凸起件的工作,不必在匹配的连接器上再设 置附加的机构。因此,不仅匹配连接器而且连接器都可减小尺寸和得到简化。
尽管已经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发明,但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得益于本说明书之后会想到,也可作出不脱离在此所述的发明范围的其它实施 例。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将只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包括罩壳;设置在所述罩壳上的至少一个枢轴;杆,该杆构造成在所述枢轴上在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范围内转动,其中,所述杆具有凹处,该凹处构造成根据所述杆的转动在其中配合设置在匹配连接器上的凸起件;可移动突起件,该可移动突起件设置在所述罩壳上且构造成与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杆的边缘部分相配合,其中,通过施加至其的外力移动所述可移动突起件,以释放与所述杆的配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突起件由从所述罩 壳的表面延伸出来的悬臂梁来弹性支承。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一空间形成于所述可移动突起 件和所述罩壳的所述表面之间,其中,所述可移动突起件接纳在所述空间中。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突起件定位在所述 杆的所述凹处的入口附近。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突起件具有基本垂 直于所述杆的所述边缘部分的配合面,其中,所述配合面与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 述杆的所述边缘部分相配合。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突起件具有至少一 个斜面。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突起件的第一斜面 与所述匹配连接器的所述凸起件相干涉,从而移动所述可移动突起件,并且释放所 述配合面与所述边缘部分的配合。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突起件的第二斜面 与所述杆的所述边缘部分相干涉,从而将所述可移动突起件移动成可在所述枢轴上 自由转动。
9. 一种连接器组,包括 第一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罩壳;设置在所述第一罩壳上的凸起件;以及 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 第二罩壳;设置在所述罩壳上的至少一个枢轴;杆,该杆构造成在所述枢轴上在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范围内转动, 其中,所述杆具有凹处,该凹处构造成根据所述杆的转动在其中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凸起件;可移动突起件,该可移动突起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罩壳上且构造成与处于 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杆的边缘部分相配合,其中,通过施加至其的外力移动所述可移动突起件,以释放与所述杆的配合。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1)包括罩壳和可枢转地支承在设置于罩壳上的枢轴(13)上的杆(14)。该杆构造成在枢轴上在从预先配合位置到最终配合位置的范围内转动。杆包括凹处(15),该凹处构造成根据杆的转动与其中设置在匹配连接器上的凸起件(16)相配合。该杆还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具有掣子(182)以与处于最终配合位置的、设置在罩壳上的配合部分(19)相配合。此外,罩壳包括设置在其表面上的可移动止动件(17)。可移动止动件与处于预先配合位置的杆的边缘部分相配合。当与匹配连接器进行组合时,可移动止动件起初与凸起件(16)相干涉,然后移动以释放与杆的边缘部分的配合。因此,释放与边缘部分的配合,从而杆在枢轴上移动转动,而凸起件配合在凹处中。
文档编号H01R13/629GK101180774SQ200680017379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7日
发明者T·奥萨达, 平 陈 申请人:J.S.T.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