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670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电连接器組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电连接器组 件的端子模组。技术背景在2006年5月30日公告的美国专利US7, 052, 315中,发明人 公开了 一种网路系统的模组连接器,其包括连接模组以及设有收容对 接模组的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连接模组包括设有若干对接端子的对 接模组、若干"L" 形转接端子、子电路板以及中间架体。所述中间 架体的前端设有若干槽道与对接端子配合,中间架体的后端设有若干 端子通槽,所述"L "形转接端子穿出端子通槽连接两块子电路板。然而在该结构中,中间架体与转接端子为一体成形^没置,使得制 成复杂,并且会增加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端子模 组具有简单的中间架体结构,使得电连接器组件的组装更加容易且减少制作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 缘本体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可与对接 插头配合的收容空间。端子才莫组包括向前端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并可以 与对接插头配合的对接模组、与对接模组电性连接的磁性模组、将磁 性模组电性连接至电路板的转接模组以及电源模组。电连接器包括一 中间架体,所述对接模组、磁性模组、转接模组以及电源模组分别安 装于中间架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电连接器设置的中架体与对接模组、磁性模组、转接模组以及电源模组配合连接使得各 模块达到电性连接。

图l是本实用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绝缘本体、端子模组以及电源模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端子模组以及电源模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图5是图3中安装了电源模组的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图6是图3中端子模组的分解图。
图7是图4中中间架体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安装了对接模组与转接模组的中间架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发明为一种2X6埠的电连接器组件1。该电连接器 组件1用以安装于母电路板4上,其包括绝缘本体2、收容于绝缘本体的 端子模组3以及电源模组33、包覆于绝缘本体2外侧的金属屏蔽壳体6。
绝缘本体2设有若干侧壁23及底壁21,并由側壁23及底壁21围成两 排用以收容对接插头(未图示)的收容空间20,端子模组3从底壁21后 侧装入绝缘本体2中。
请参阅图3和5,电源模组33包括一第二子电路板5以及若干电源控 制才莫组330。
请参阅图4-7,端子模组3包括向前端伸入所述收容空间20并可 以与对接插头(未图示)配合的对接模组30、与对接模组30电性连接 的磁性模组31、中间架体310、将磁性模组31电性连接至母电路板4 的转接模组32。
磁性模组31包括两块子电路板311以及安装于子电路板311的若 干磁性线圈312。对接模组30包括一基座301,两组呈"V"形的端子 302。所述端子302包括贯穿基部301并且向外凸伸的端子连接部3021 以及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端子对接部3022。所述转接模组32包括一本 体部321,设于本体部321上表面的一对凹孔322以及贯穿母电路板4的若干端子323。中间架体310包才舌前端部3101、后端部3102、相对 i殳置的上端部3103以及下端部3104。所述前端部3101、后端部3102、 上端部3103以及下端部3104的各边设有凸檐3108并且围设形成相对 的两个收容空间3107。两块子电路板311分别抵靠于凸檐3108上且磁 性线圈312收容收容空间3107中。前端部3101设有一开口槽3105, 用以收容基座301的一端。中间架体310包括自后端部3102向后凸伸 的第一凸伸部313和第二凸伸部314以及安装于第一凸伸部313的若 干连接端子35。第一凸伸部313包括自水平面向后延伸的水平部3130 以及位于水平部3130水平两侧且垂直延伸的一对侧部3131。所述侧部 3131分别设有竖直排列的一对端子槽3132。下端部3104设有一对凸 柱3106与转接模组32上的凹孔322配合将转接模组32固持于中间架 体310的下端部3104。第二子电路板5抵靠于第二凸伸部314的延伸 末端,第一凸伸部313与第二凸伸部314之间形成有让位空间315用 以收容电源控制模组330。电源模组33通过安装于端子槽3132的连接 端子35与子电路板311电性连接。
组装本电连接器组件1时,将对接模组30插入中间架体310的开 口槽3105内,然后通过转接模组32的凹孔322与中间架体310的凸 柱3106的配合将转接模组32安装于下端部3104。两块子电路板311 安装于中间架体310的凸檐3108上并且连接端子35的一端穿出所述 通孔3110。安装于子电路板311的若干磁性线圏312收容于第二收容 空间3107中。最后将电源模组33安装于中间架体310的凸伸部313、 314的后端并与导电端子35电性连接。当对接端子插入绝缘本体2中 时,对接模组30、子电路板311,母电路板4、电源模组33形成了导 电通路。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可与对接插头配合的收容空间,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向前端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并可以与对接插头配合的对接模组、与对接模组电性连接的磁性模组、将磁性模组电性连接至电路板的转接模组,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包括一中间架体,所述对接模组、磁性模组以及转接模组分别安装于中间架体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 模组包括子电路板以及安装于子电路板上的若干磁性线團,对接模组 与转接模组通过子电路板电性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 架体包括前端部、后端部、上端部以及下端部,所述四个端部各边设 有凸檐并且围设形成两个收容空间,所述子电路板抵靠于凸檐上,磁 性线圏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中。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 模组包括一基座以及两组呈"V"形的端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 的 一端收容于中间架体前端部设有的 一开口槽中。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 模组包括一本体部以及贯穿于本体部的若干转接端子,所述转接端子 的一端连接于子电路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 部上表面设有一对凹孔,中间架体下端部设有的一对凸柱,转接模组 通过所述凹孔与凸柱的配合安装于中间架体的下端部。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 器组件还包括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与子电路板电性连接。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 模组包括第二子电路板以及若干安装于第二子电路板的电源控制模 组,第二子电路板连接于中间架体的后端部上。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 架体包括自后端部向后延伸的若干凸伸部以及安装于凸伸部的若干 连接端子,所述子电路板与第二子电板通过连接端子电性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组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可与对接插头配合的收容空间。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向前端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并可以与对接插头配合的对接模组、与对接模组电性连接的磁性模组、将磁性模组电性连接至电路板的转接模组。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中间架体,所述对接模组、磁性模组以及转接模组分别安装于中间架体上。
文档编号H01R12/55GK101262107SQ20071002021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5日
发明者吴立群, 张洪波, 徐正华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