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3903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特别地,涉及一种DMOS ( Diffused MOS )
型的晶体管。
背景技术
DMOS型的MOS晶体管具有高的源.漏极耐压、高的栅极耐压,被广 泛地应用于LCD驱动器等各种驱动器和电源电路等中。特别地,近年来, 需要具有高的漏极耐压(BVds)并且具有低的导通电阻的高耐压MOS晶体官。
图8是表示在同一半导体衬底上混载N沟道型DMOS晶体管100和P 沟道型MOS晶体管101的结构的剖面图。
在P型半导体衬底102的表面之上,形成N型外延层103。在外延层 103和半导体衬底102底部的交界面处,形成N+型埋置层104。此外,外 延层103被使P型杂质扩散的绝缘分离层105分隔成多个区域。在同一图 中,具有第1分离区域106和第2分离区域107。
在外延层103内重叠上分离层105a和下分离层105b, —体化地构成绝 缘分离层105。通过自外延层103的上面向下方扩散硼等P型杂质来形成上 分离层105a。另一方面,通过自半导体衬底102的底部侧向上方扩散硼等P 型杂质来形成下分离层105b。
在第1分离区域106的外延层103中,形成DMOS晶体管100。在外 延层103上隔着栅极绝缘膜108形成栅极109。此外,在外延层103的表面 之上,形成P型体层llO,在体层110的表面之上,邻接栅极109的一端, 形成N+型的源极层111。此外,在外延层103的表面之上,形成与栅极109 的另一端邻接的N+型的漏极层112。
外延层103和源极层lll之间的体层110的表面区域是沟道区域CH。 此外,邻接源极层111,形成体层110的电位固定用的P+型的电位固定层 113。此外,在第2分离区域107中,形成由在外延层103的表面上形成的 源极层114及漏极层115和隔着栅极绝缘膜116在外延层103上形成的栅极 117构成的P沟道型MOS晶体管101。
再有,本发明的关联技术被记载在以下的专利文献中。
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4-39774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DMOS晶体管100的结构中,外延层103具有作为漏极 区域的功能。即,将漏极层112和外延层103设定成等电位。为此,在由 上述那样的绝缘分离层105包围的一个分离区域中,就限制了能够与DMOS 晶体管100混载的元件。例如,不能在一个分离区域中形成DMOS晶体管 100和上述的P沟道型MOS晶体管101两者。此外,在一个分离区域内也 不能形成DMOS晶体管IOO和与其相反导电类型(P沟道型)的DMOS晶 体管。
但是,近年来,正希望半导体器件的微细化.高集成化。例如,存在 一种在一个分离区域内作为高电源电压(Vddl)利用200伏、作为低电源 电压(Vssl)利用190伏,在其它的分离区域内作为高电源电压(Vdd2) 利用10伏、作为低电源电压(Vss2)利用O伏这样的在各个分离区域中使 用的电压不同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现有的结构,就要遏过绝缘 分离层105形成多个分离区域,其结果就会增大芯片面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在含有DMOS晶体管的半导体器件中 减小芯片面积。
此外,希望一种导通电阻(源 漏间电阻)变小、电流驱动能力高的 DMOS晶体管。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的源.漏极耐 压且低导通电阻、电流驱动能力高的DMOS晶体管。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如下。即,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层的表面上形成的、具有元件分离功能的第2导 电类型的阱层;以及在上述阱层内形成的DMOS晶体管,上述DMOS晶体 管包括包含在上述阱层的表面上形成的沟道区域的第2导电类型的体层; 在上述体层的表面上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源极层;在上述体层的一部分 上隔着栅极绝缘膜形成的栅极;在上述阱层的表面上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漏极层;在上述栅电极的下方形成的、用于降低导通电阻的第1导电类 型的第1扩散层。再有,在此所谓的第2导电类型是与第1导电类型相反 的导电类型。
此外,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上述阱层的表面上, 邻接上述栅极的上述漏极层侧的端部形成的、比上述第1扩散层的浓度更 高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2扩散层。
此外,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扩散层形成得比 上述第1扩散层更深。
此外,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上述漏极层重叠、 比上述漏极层形成得更深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3扩散层。
此外,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述半导体层分离 成多个分离区域、使相邻的分离区域绝缘的绝缘分离层,在一个分离区域 内混载上述DMOS晶体管和利用与上述DMOS晶体管相同的电源电压的器 件元件。
此外,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第1导 电类型的半导体层的表面上形成具有元件分离功能的第2导电类型的阱层 的工序;在上述阱层的表面的栅极形成区域中,形成用于降低导通电阻的 第1导电类型的第1扩散层的工序;在上述第1扩散层的一部分上隔着栅 极绝缘膜形成栅极的工序;在上述阱层内形成深达上述栅极的下方区域的 一部分的第2导电类型的体层的工序;在上述体层内形成与上述栅极邻接 的源极层的工序;和在上述阱层内形成漏极层的工序。
此外,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阱 层的表面上,邻接上述栅极的上述漏极层侧的端部,形成比上述第1扩散 层的浓度更高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2扩散层的工序。
此外,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漏 极层重叠、形成比上述漏极层更深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3扩散层的工序。
此外,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半 导体层分离成多个分离区域、形成使相邻的分离区域绝缘的绝缘分离层的 工序;和形成在一个分离区域内混载上述DMOS晶体管和利用与上述 DMOS晶体管相同电源电压的器件元件的工序。
在本发明中,在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层内形成第2导电类型的阱层,在该阱层内形成DMOS晶体管。根据这样的结构,用该阱层使DMOS晶体 管的漏极区域和上述半导体层绝缘。由此,就能够在由绝缘分离层包围的 一个分离区域内高效地混载DMOS晶体管和其它的器件元件,能够减小芯 片面积。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概况的剖面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概况的剖面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的剖面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图表;
图8是说明现有的半导体器件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 半导体衬底,2 外延层,3 埋置层,4 P+W层,5 栅绝缘膜,6 栅 极,7 体层,8 源极层,9 漏极层,10 电位固定层,11 源极层,12 漏极层,13 栅极绝缘膜,14 栅极,15 绝缘分离层,15a 上分离层, 15b 下分离层,20 FN层,21 P+D层,22 P+D层,23 N+D层,24 FP 层,25 SP+D层,26 层间绝缘膜,27 布线层,50 DMOS晶体管,60 MOS晶体管,70 DMOS晶体管,100 DMOS晶体管,101 MOS晶体 管,102 半导体衬底,103 外延层,104 埋置层,105 绝缘分离层, 105a 上分离层,105b 下分离层,106 第I分离区域,107 第2分离区 域,108 4册极绝缘膜,109 栅极,110 体层,111 源极层,112 漏极 层,113 电位固定层,114 源极层,115 漏极层,116 栅极绝缘膜,117 栅极,CH 沟道区,BD 击穿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接着,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 式的半导体器件的概况的剖面图。
在P型半导体衬底1的表面上形成N型外延层2。在外延层2和半导
7体衬底1的底部的交界面处形成N+型埋置层3。在外延层2的表面上,形 成注入了 P型杂质的P+W层4。然后,在形成P+W层4的区域内形成DMOS 晶体管50。
说明DMOS晶体管50。在P+W层4上,隔着栅极绝缘膜5形成栅极 6。此外,在P+W层4的表面上形成注入了 P型杂质的体层7,在体层7的 表面上形成邻接栅极6的一端的N型源极层8 (NSD)。此外,在P+W层4 的表面上形成邻接栅极6的另一端的N型漏极层9 (NSD)。再有,漏极层 9也可以与^H及6分离。
P+W层4和源极层8之间的体层7的表面区域是沟道区域CH。此外, 在体层7内邻接源极层8形成体层7的电位固定用P+型电位固定层10 (PSD )。
此外,在同一外延层2内形成P沟道型MOS晶体管60。 MOS晶体管 60由在外延层2的表面上形成的源极层11 (P+)及漏极层12 (P+)、和在 外延层2上隔着栅极绝缘膜3形成的栅极14构成。
然后,形成使P型杂质扩散的绝缘分离层15,以便包围DMOS晶体管 50和MOS晶体管60双方的元件。在外延层2内重叠上分离层15a和下分 离层15b, 一体化地构成绝缘分离层15。通过从外延层2的上面向下方扩 散硼等P型杂质来形成上分离层15a。另一方面,通过自半导体衬底l的底 部侧向上方扩散硼等P型杂质来形成下分离层15b。利用绝缘分离层15使 相邻的分离区域绝缘。
在以上这样的结构中,在N型外延层2内形成P+W层4,在该P+W 层4内形成N沟道型DMOS晶体管50。在这样的结构中,利用P+W层4 使外延层2和DMOS晶体管50的漏区绝缘,设定彼此独立的电位。由此, 在由绝缘分离层15包围的一个区域内,能够高效地混载DMOS晶体管50 其它的器件元件,与现有结构相比,能够减小芯片面积。而且,采用此结 构,不会对其它的器件元件(上述例子中MOS晶体管60)的特性造成影响。
此外,如果是上述这样的结构,就能够设计图2所示的半导体芯片。 在图2中,在用绝缘分离层15包围的一个分离区域X内,就集成形成了例 如作为高电源电压(Vddl )利用200伏、作为低电源电压(Vssl )利用190 伏的DMOS晶体管、利用与该DMOS晶体管相同电源电压(Vddl及Vssl ) 的MOS晶体管、双极晶体管等的器件元件。并且,在另 一分离区域Y中,就集成形成了例如作为高电源电压(Vdd2 ) 利用10伏、作为低电源电压(Vss2)利用0伏的DMOS晶体管、利用与该 DMOS晶体管相同电源电压(Vdd2及Vss2)的MOS晶体管、双极晶体管 等的器件元件。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按各使用的电源电压形成分离 区域,不需要像现有这样形成多个分离区域。由此,就能够减小作为整体 的芯片面积。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在上述这样的P+W层4内形成的DMOS晶体 管中具有低导通电阻、提高电流驱动能力的结构。图3至图6是按制造工 序顺序表示该结构的DMOS晶体管形成区域的剖面图。再有,对于与上述 DMOS晶体管50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首先,如图3所示,对P型半导体衬底1的表面,高浓度地离子注入 N型杂质,经外延生长,形成外延层2及N+型埋置层3。
接着,以未图示的光刻胶层作为掩膜,向外延层2的表面的绝缘分离 层形成区域中注入P型杂质,经扩散,形成成为绝缘分离层15的一部分的 下分离层15b (P+B)。例如,在加速电压80KeV、注入量1.6 x 1014/cm2W 条件下,进行硼离子的该离子注入。
接着,以未图示的光刻胶层作为掩膜,向外延层2的表面注入P型杂 质,在形成DMOS晶体管的区域中形成P+W层4。例如,在加速电压80KeV 、 注入量3 x 10'Vcn^的条件下,进行硼离子的该离子注入。
接着,以未图示的光刻胶层作为掩膜,在与下分离层15b对应的位置 处注入P型杂质,经热扩散,形成上分离层15a (ISO)。由此,在外延层2 内,重叠上分离层15a和下分离层15b。 一体化地形成绝缘分离层15。
接着,以未图示的光刻胶层作为掩膜,向P+W层4的表面中的、 一部 分包含栅极形成区域的区域中注入N型杂质,形成用于降低导通电阻的FN 层20。例如,在加速电压160KeV、注入量5 x 1012/cm2的条件下,进行砷 (As)离子的该离子注入。使用砷(As)离子是为了在P+W层4的浅的区 域中形成FN层20。由此,耗尽层变得容易扩展,提高耐压。此外,基于 防止击穿的观点,也优选在浅的区域中形成FN层20。
接着,如图4所示,在半导体衬底1的表面上,例如通过热氧化法形 成具有约90nm膜厚的栅极绝缘膜5。接着,在栅绝缘膜5上形成具有约400nm膜厚的栅极6。构图栅极6,以使其配置在FN层20的 一部分上。再 有,栅极6由多晶硅、高熔点金属硅化物等构成。
接着,以栅极6作为掩膜的 一部分,向栅极6的左侧的P+W层4的表 面注入P型杂质,经热扩散,形成成为体层一部分的P+D层21。同时,在 栅极6的右侧的P+W层4的表面上形成与栅极6分离的P+D层22。例如, 在加速电压50KeV、注入量2 x 10'Vcm2的条件下,进行硼离子的该离子注 入。再有,P+D层22被形成在此后形成的接触形成区域的下方。此外,P+D 层22是与没有该P+D层22的情形相比击穿点处于更深位置、有助于提高 耐静电击穿性的层。
接着,以栅极6作为掩膜的 一部分,向栅极6的右侧的P+W层4的表 面注入N型杂质,形成具有比FN层20更高的N型杂质浓度、且比FN层 20更深地注入了 N型杂质的N+D层23。例如,在加速电压100KeV、注入 量1.5 x 10"/ci^的条件下,进行磷离子的该离子注入。由于N+D层23的 形成,构成了从FN层20的栅极6侧的端部向漏极区域侧的方向慢慢地提 高N型杂质的浓度的结构,能够使导通电阻下降。此外,N+D层23比FN 层20形成得更深,通过在N型杂质浓度的分布中设置差异,就能够使栅极 6的下方的耗尽层容易扩展,缩短实效的沟道长度。
接着,如图5所示,以未图示的光刻胶层作为掩膜,向形成P+D层22 的区域中注入P型杂质,形成与P+D层重叠的FP层24。例如,在加速电 压50KeV、注入量1.5 x 1(VVcm2的条件下,进行硼离子的该离子注入。再 有,FP层24与P+D层22相同,也形成在此后形成的接触形成区域的下方, 是击穿点处于更深位置、有助于提高耐静电击穿性的层。
接着,以栅极6作为掩膜的一部分,向P+D层21的表面注入P型杂 质,形成具有比P+D层21更高的P型杂质浓度的SP+D层25。例如,在 加速电压50KeV、注入量2x 10"/cm2的条件下,进行硼离子的该离子注入。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体层7由P型P+D层22和比P+D层22浓度更高的 浅扩散的SP+D层25两重结构构成。借助于此两重结构,在利用浓度低的 P+D层21承受耐压,利用浓度更高的SP+D层25进行阈值的调整的同时, 还能够防止击穿。
接着,以未图示的光刻胶层作为掩膜,注入P型杂质,在SP+D层25 的表面上形成与源极层8邻接的电位固定层10。例如,在加速电压50KeV、注入量1.3 x 1015/0112的条件下,进行磷离子的该离子注入。
接着,以栅极6作为掩膜的一部分,注入N型杂质,进行热处理,形 成与栅极6的各个端邻接的源极层8 (NSD)及漏极层9 (NSD)。
接着,如图6所示,在半导体衬底1的表面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层间绝 缘膜26(例如,利用热氧化法或CVD法形成的氧化硅膜或BPSG膜)。接 着,通过以未图示的光刻胶层为掩膜,蚀刻层间绝缘膜26及栅极绝缘膜5, 来形成到达源极层8、漏极层9及电位固定层10的接触孔。接着,在该接 触孔处形成由铝等导电材料构成的布线层27。再有,前面形成的P+D层22 及FP层24位于该接触区域的下方。
由以上的制造工序,能够得到具有充分源.漏极耐压且具有低的导通 电阻的电流驱动能力高的DMOS晶体管70。
说明图6所示的DMOS晶体管70的工作特性的一个例子。比较在 DMOS晶体管70的结构中,FN层20的离子注入量为5.5 x 1012/0112时的 DMOS晶体管(DM0S1 )、注入量为6.0 x 1012/(^2的条件的DMOS晶体管 (DMOS2 )、和图8中示出的现有结构的DMOS晶体管(Normal DMOS ) 的工作特性。
图7表示上述各DMOS晶体管的阈值(Vt)、导通电阻(Ron)、跨导 (Gm)、饱和电流(Idsat)、截止时(栅极电位、源极电位及衬底电位为0V 的情形)的源 漏极耐压(BVdson)的测量结果。
由此图可知,由于DMOS1及DMOS2的导通电阻(Ron )比现有结构 (Normal DMOS)减小了 1/2左右,跨导(Gm )变大7倍左右,所以能够 证明提高了电流驱动能力。此外,判明截止时的耐压(BVds)维持现有结 构没有变化的耐压。此外,导通时的耐压(BVdson)也非常高。即,本实 施形态的结构中,能够实现耐压的维持和导通电阻的降低的两方面。
并且还有,比较作为另一DMOS晶体管,没有形成N+D层23的情形 和形成N+D层23的情形的测量结果。于是,相对于在没有形成N+D层23 的情况下导通电阻为大约103.1 (kQ),在形成N+D层23的情况下导通电 阻却约为96.3 (kQ ),降低了大约6.6%。由此证明,从使导通电阻提高的 观点出发,优选具备N+D层23。
像这样,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延层内形成与该外延层相反导 电类型的阱层,在该阱层内配置DMOS晶体管。由此,能够在由绝缘分离
ii层包围的一个分离区域内高效地混载DMOS晶体管和其它的器件元件,与
现有的结构相比,能够缩小芯片面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DMOS晶体管中,由于结构为形成了N型杂质 扩散层(FN层20及N+D层23),自栅极6的下方相对漏极方向使N型杂 质浓度慢慢地变高,所以提高了导通电阻及相互电导。此外,通过将FN层 20形成得比N+D层23浅,就能够防止击穿、实现高耐压。
此外还有,通过在漏极层9的接触区域的下方形成P型杂质扩散层 (P+D层22或FP层24 ),就将击穿点BD配置在比衬底表面更深的位置。 由此,认为难以引起栅极端的破坏,提高了对于静电击穿的耐性。再有, 在此所说的击穿点是引起击穿现象(Breakdown)的位置。
再有,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毫无疑问,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 的范围内进行设计变更。例如,为了提高耐静电击穿性,虽然在上述实施 方式中是P+D层22和FP层24的两层结构,但通过改变注入条件等,用一 层同样也能够提高耐静电击穿性。此外,虽然省略了有关P沟道型的DMOS 晶体管的说明,但仅导电类型不同、而结构相同是周知的。此外,即使是 混载本发明的DMOS晶体管和P沟道型MOS晶体管以外的其它的器件元 件的结构,也能够同样适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层的表面上形成的、具有元件分离功能的第2导电类型的阱层;和在上述阱层内形成的DMOS晶体管,上述DMOS晶体管包括包含在上述阱层的表面上形成的沟道区域的第2导电类型的体层;在上述体层的表面上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源极层;在上述体层的一部分上隔着栅极绝缘膜形成的栅极;在上述阱层的表面上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漏极层;和在上述栅极下方形成的、降低导通电阻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1扩散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阱层 的表面上,与上述栅极的上述漏极层侧的端部相邻接而形成的、比上述第1 扩散层的浓度更高的第l导电类型的第2扩散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扩散层 形成得比上述第1扩散层更深。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 在于,包括与上述漏极层重叠、比上述漏极层形成得更深的第2导电类型 的第3扩散层。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 在于,包括将上述半导体层分离成多个分离区域、使相邻的分离区域绝缘 的绝缘分离层,在一个分离区域内混载上述DMOS晶体管和利用与上述DMOS晶体管 相同的电源电压的器件元件。
6、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包括在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层的表面上形成具有元件分离功能的第2导 电类型的阱层的工序;在上述阱层的表面的栅极形成区域中,形成用于降低导通电阻的第1 导电类型的第l扩散层的工序;在上述第1扩散层的一部分上隔着栅极绝缘膜形成栅极的工序;在上述阱层内形成深达上述栅极的下方区域的一部分的第2导电类型的体层的工序;在上述体层内形成与上述栅极邻接的源极层的工序;和 在上述阱层内形成漏极层的工序。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上述阱层的表面上,邻接上述栅极的上述漏极层侧的端部,形成比上述 第l扩散层的浓度更高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2扩散层的工序。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 成上述第2扩散层的工序中,将上述第2扩散层形成得比上述第1扩散层 更深。
9、 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8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 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与上述漏极层重叠、比上述漏极层更深的第2 导电类型的第3扩散层的工序。
10、 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9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 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半导体层分离成多个分离区域、形成使相邻的分离区域绝缘的 绝缘分离层的工序;和在一个分离区域内形成上述DMOS晶体管和利用与上述DMOS晶体管 相同的电源电压的器件元件的工序。
全文摘要
一种在含有DMOS晶体管的半导体器件中,减小芯片面积且导通电阻低、电流驱动能力高的DMOS晶体管。在N型外延层(2)的表面上形成相反导电类型(P型)的P+W层(4),在该P+W层(4)内形成DMOS晶体管(50)。用P+W层(4)使外延层(2)与漏极区域绝缘。由此,就能够在用绝缘分离层(15)包围的一个区域内混载DMOS晶体管和其它的器件元件。此外,在栅极(6)下方的P+W层(4)的表面区域中形成N型FN层(20)。形成与栅极(6)的漏极层(12)侧的端部相邻接的N+D层(23)。此外,在漏极层(12)的接触区域的下方,形成比漏极层(12)更深的P型杂质层(P+D层(22)、FP层(24))。
文档编号H01L21/70GK101442073SQ200710306670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3日
发明者中谷清史, 田中秀治, 菊地修一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半导体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