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114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并与一对 接电连接器连接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第6,267,623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固 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并与绝缘本体构成一收容槽 的遮蔽壳体,其中遮蔽壳体由一金属片冲压后弯折而成,其包覆于绝缘本体 上并于前端设有一框口形成电连接器的对接端,所述遮蔽壳体构成收容槽的 上、下槽壁,该收容槽用以收容一对接电连接器,在对接电连接器插入收容 槽的过程中,收容槽的上、下槽壁通常会与对接电连接器相接触并产生一定 的干涉力,以此来保证两电连接器能稳固对接,但是,随着对接电连接器插 拔次数的增多,收容槽的上、下槽壁容易产生变形,无法保证遮蔽壳体与对 接电连接器之间足够的干涉力,有时甚至无法使遮蔽壳体与对接电连接器发 生有效接触,尤其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通常需要通 过各自的遮蔽壳体之间的相互稳固接触来防止产生电磁干扰,在这种情况 下,遮蔽壳体与对接电连接器之间不仅需要有效接触,尤其需要足够的干涉 力来保证彼此的稳固连接。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对接电连接器稳固接触并能有效防 止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 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及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 述绝缘本体包括侧壁、端壁及后壁,其形成收容对接电连接器的收容腔,所 述遮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及端壁上,所述遮蔽壳体设有与绝缘 本体侧壁的外表面相卡合的折片、延伸入收容腔的弹片及与绝缘本体后壁相卡扣的扣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遮蔽壳体上设置与绝缘本 体侧壁与后壁卡扣的扣片及凸伸入收容腔的弹片来增强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 之间的保持力,同时有效防止电磁干扰。
图l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2是图l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 一视角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l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 一视角的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剖面线A-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安装于一电路 板上(未图示)并与一对接电连接器对接,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纵长形绝缘 本体10、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20及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的遮蔽壳体 30。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绝缘本体10包括两侧壁、设于绝缘本体10两 端并垂直于所述侧壁的两端壁13及连接所述侧壁与端壁13的后壁14,所述 侧壁、端壁13及后壁14形成一收容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的收容腔15。所 述侧壁包括相互平行并呈纵长形的第一侧壁11及第二侧壁12,第一侧壁11 的外表面沿纵长方向设有若干凸块112、缺口 110及连接所述凸块112与缺口 110的凹槽111。第二侧壁12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收容槽道120及与所述收 容槽道120间隔排列的槽口 121。所述端壁13的外表面设有插槽130及靠近 后壁14的突起131,所述插槽130沿对接方向延伸至所述突起Bl处,并进 一步向突起131延伸而于突起131上形成一插孔132。所述后壁14垂直于所 述端壁13及侧壁,后壁14上开设有若干沿绝缘本体IO的纵长方向排列的端 子容纳槽140及位于该等端子容纳槽140两侧的固持部141,所述固持部141 由后壁14表面凹陷而形成,其靠近绝缘本体IO的端壁13。请参阅图2所示,端子20固持于绝缘本体10后壁14的端子容纳槽140 内,其包括安装部201、由安装部201水平延伸入所述绝缘本体10的收容腔 15内并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对接的接触部202及由安装部201底部水 平延伸出绝缘本体IO并用以与电路板(未图示)焊接的焊接部203。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5所示,遮蔽壳体30由一金属片体一体沖压而成, 其包覆于绝缘本体10的侧壁与端壁13上,该遮蔽壳体30包括与绝缘本体10 的第一侧壁11互配的第一盖31、与绝缘本体IO的第二侧壁12互配的第二盖 32及与所述绝缘本体10的端壁13互配的侧盖33。所述第一盖31、第二盖 32与侧盖33形成一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上并供对接电连接器插入的对接框口 34。所述第一盖31设有若干沿纵长方向排列的凹口 310、设于凹口 310内并 略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折片311及位于第一盖31两端并向后壁14弯折延伸 的扣片312,该扣片312可与后壁14的固持部141相卡扣。所述第二盖32与 第一盖31相互平行,其设有若干沿纵长方向排列并凸伸入绝缘本体10收容 腔15的弹片321及与弹片321间隔设置的第二折片322,所述侧盖33由第二 盖32两端垂直向上弯折而形成,其设有与电路板焊接的焊接片330及向绝缘 本体IO后壁14延伸并插入突起131的插孔132内的插脚331。遮蔽壳体30沿对接方向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所述第一盖31的凹口 310及 第一折片311分别与绝缘本体10第一侧壁11上的凸块112及凹槽111卡合,而第 一盖31的扣片312与绝缘本体10后壁14上的固持部141相卡扣,所述第二盖32 的弹片321及第二折片322分别与绝缘本体10第二侧壁12上的槽口 121及收容槽 道120配合,由此实现了遮蔽壳体30与绝缘本体10在纵长方向及组装方向上的 定位,其中,弹片321凸伸入绝缘本体10的收容腔15内可与对接电连接器的遮 蔽壳体(未图示)相互抵触,不仅可增强对接力,还能有效防止电磁干扰, 同时,扣片312与后壁14的卡扣增强了遮蔽壳体30与绝缘本体10之间的固持 力,避免遮蔽壳体30与绝缘本体10之间因对接电连接器插拔次数的增多而组 装不稳。另外,所述第二盖32上的弹片321还可以设于遮蔽壳体30的第一盖31 或者侧盖33上来实现上述目的,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主要通过在一体成型的遮蔽壳体30上设有若干与绝 缘本体10卡合的第一折片311、第二折片322、扣片312及与对接电连接器接触 的弹片321来增强遮蔽壳体30与绝缘本体10之间的保持力,同时有效防止电磁 干扰。
权利要求1.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及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侧壁、端壁及后壁,其形成收容对接电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述遮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及端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设有与绝缘本体侧壁的外表面相卡合的折片、延伸入收容腔的弹片及与绝缘本体后壁相卡扣的扣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及 第二侧壁,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分别安装于绝缘本体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上的 第一盖、第二盖及包覆于绝缘本体端壁上的侧盖,所述侧盖设有向绝缘本体 后壁延伸的插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及端 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遮蔽壳体的折片与插脚插入的槽,所述后壁设有与所述扣 片相卡合的固持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片向绝缘本体后壁 延伸,其包括形成于遮蔽壳体第一盖的第一折片及形成于遮蔽壳体第二盖的 第二折片,所述弹片形成于第二盖上并与所述第二折片间隔^:置。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第一盖上 开设有至少一个凹口,凹口内设有所述第一折片。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 开设有与所述遮蔽壳体第一盖上的凹口相卡合的凸块及与所述凹口内的第二 折片相卡合的凹槽。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壁开设 有收容所述端子的端子容纳槽,所述后壁的两端开设有与所述遮蔽壳体的扣 片相卡扣的固持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由后壁表面凹 陷而形成。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开设 有收容所述遮蔽壳体弹片的槽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沿对接方 向组装于绝缘本体上,其两侧设有沿组装方向延伸的插脚,所述绝缘本体的 侧壁及端壁上分别开设有收容遮蔽壳体的折片及插脚的槽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绝缘本体设有侧壁、端壁及后壁,其构成收容对接电连接器的收容腔,侧壁与端壁上分别开设有若干槽道,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槽道包括第一侧壁上开设的凹槽、第二侧壁上开设的收容槽道及两端壁上开设的插槽,所述遮蔽壳体为一体冲压而成,其包括与第一侧壁卡合的第一盖、与第二侧壁卡合的第二盖及与端壁卡合的侧盖,所述遮蔽壳体设有与所述侧壁及端壁上的槽道相卡合的折片与插脚、与后壁卡合的扣片及凸伸入收容腔并与对接电连接器接触的弹片,由此增强了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固持力,还可有效防止电磁干扰。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1112954SQ20072004089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9日
发明者吕标兵, 明 张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