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厚栅氧功率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329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厚栅氧功率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高压p型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p-LDMOSFET (p-Channel Lateral Double Diffused MOSFET)常用于电平位移电路中,将低压逻辑信号转换成高压逻辑信号,以简化电路设计。 通常p-LDMOSFET源极接最高电源电压,而漏极作为输出端,器件漂移区承受高压以满足高 压工作要求。常规p-LDMOSFET器件栅氧化层很薄,而在电平位移电路中器件栅极与源极间 通常需要承受高达高压电源电压的耐压,过薄的栅氧化层无法满足栅源电极之间的耐压要求。为了改善器件的耐压特性,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措施。文献(1 ) Tae Moon Roh, Dae Woo Lee, Sang-Gi Kim, Il-Yong Park, Sung Ku Kwon, Yil Suk Yang, Byoung Gon Yu, and Jongdae Kim, "Highly Reliable p-LDMOSFET with an Uneven Racetrack Source for PDP Driver IC Applications", ISPSD 2003, April 14-17,Cambridge,UK,采用 硅基厚栅氧p-LDMOSFET,如图1。其中,l是p衬底,16是深n阱,9是p+漏区,5是和 漏区9掺杂杂质类型相同的p漂移区,3是高压n阱,7是p+源区,8是n+阱接触区,10是 厚栅氧层,20是场氧层,11是栅极,13是源极,14是漏极。该结构栅氧化层10较厚、为 200nm,可以承受高的栅源电压VGS,满足电平位移电路对p-LDMOSFET栅源耐压的要求。 然而其采用硅基自隔离技术,需要大的PN结隔离面积,漏电流大,寄生效应严重,并容易 发生闩锁。文献(2) Jongdae Kim, Tae Moon Roh, Sang陽Gi Kim, Q. Sang Song, Dae Woo Lee, Jin-Gun Koo, Kyoung-Ik Cho, and Dong Sung Ma, "High-Voltage Power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Using SOI for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VOL.48, NO.6, JUNE 2001,如图2。其中,1是n+衬底,2是埋氧层,15是SOI 层,21是p外延层,16是深n阱,9是p+漏区,5是和漏区9掺杂杂质类型相同的p漂移区, 3是n阱,7是n+阱接触区,8是p+源区,10是厚栅氧层,11是栅极,13是源极,14是漏极。 该器件为厚膜SOI (Silicon-On-Insulator)结构,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埋氧层2, SOI层15 较厚,为8pm。器件集成方式由PN结隔离变为深槽介质隔离,寄生效应减小,有助于避免 闩锁效应。栅氧化层10较厚,可以承受高的栅源电压。由于较厚的SOI层,虽采用介质隔离的SOI技术,但p型漂移区5与深n阱16仍存在大面积的PN结,其并没有充分利用SOI 技术的低漏电、低功耗优势;并且由于采用深槽介质隔离方式,需要进行深槽刻蚀、槽填充、 平坦化等额外的工艺步骤,增加了工艺成本。传统厚膜SOI厚栅氧器件由于受到SOI背栅效 应而导致的穿通击穿限制,通常采用大于5jmi的顶层硅厚度,而不能做得更薄。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新型厚栅氧功率器件,与传统结构相 比,其基于薄膜SOI技术,进一步降低了传统厚膜SOI器件的寄生效应,从而具有更低的漏 电流。由于SOI层较薄,其可采用常规的LOCOS(local oxidation of silicon)工艺实现器件的介 质隔离,亦可采用浅槽隔离技术;与深槽介质隔离相比,改善了工艺的兼容性。器件具有延 伸至漂移区的栅极场板,增强了薄膜SOI器件的漂移区耗尽,有助于提高漂移区浓度,降低 器件的导通电阻,并在栅极场板末端引入新的电场峰值,降低器件承受高压时栅极末端的硅 表面电场峰值,从而改善器件的击穿特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厚栅氧功率器件,它包括衬底1、埋氧层2、 SOI层15、厚栅氧10、栅极11、源极13和漏极14;所述埋氧层2处于衬底I和SOI层15 中间;所述SOI层15由体区3、漏区阱4、漂移区5、源区7、阱接触区8和漏区9构成;所 述厚栅氧10处于栅极11和SOI层15之间,所述漏区9处于漏极14和漏区阱4之间,所述 源区7和阱接触区8并排处于源极13和体区3之间;所述栅极11 、源极13和漏极14通过 层间介质12相互隔离。其特征在于整个器件还具有栅极场板21,所述栅极场板21与栅极 11相连并在器件表面跨过栅极11的上方并延伸至漂移区5的上方;所述SOI层15的厚度为 l(xm 2nm;所述栅氧层10的厚度为100nm 800nm;所述体区3、漂移区5、漏区阱4直接 与埋氧层2相接。上述方案中,所述体区3中还可具有有源扩展区6,所述有源扩展区6位于厚栅氧10的 下方并与源区7相连。本发明体区3、漂移区5、漏区阱4直接与埋氧层2相接,进一步消除了传统厚膜SOI器件的 寄生效应;栅氧下具有源扩展区6,其与源区7相连,以保证器件的更加有效的形成;栅极场 板21在器件表面跨过栅极11并延伸至漂移区5上、与漏极14相距一定距离,作为场板以增强薄 膜SOI器件的漂移区5耗尽,降低器件承受高压时栅极ll末端的硅表面电场峰值。需要说明的是-(1)上面所述的漂移区5可由分别与体区3和漏区阱4相连且导电类型相反的p型区17和n型区18交替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p型区17和n型区18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如 图4所示),也可以是梯形(如图5所示);p型区17和n型区18的浓度、宽度可以相同也 可以不同。(2)上面所述的漂移区5可由分别与体区3和漏区阱4相连的p型区17和介质I区19 构成(如图6所示)。p型区17和介质I区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如图6所示),也可以是梯形; p型区17和介质I区19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G)上面所述的漂移区5可由从源区到漏区方向线性变掺杂的p型区Pl、P2.......Pi......,Pn-l, Pn (i=l,2,..., i, ..., n-l,n)构成(如图7所示),p型区Pl到p型区Pn浓度线性增 加。(4)上面所述的体区3可以是均匀掺杂,也可以是倒掺杂,如图8 (b)所示,倒掺杂 时体区3底部浓度高、表面浓度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新型厚栅氧功率器件,可以进一步降低传统 器件的寄生电容,提高器件的开关速度,避免闩锁效应,易与薄膜SOI技术兼容,且通过增 加栅极场板改善器件的击穿特性,并进一步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获得较低的导通损耗。这 里以高压p-LDMOSFET为例(如图3),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器件关断时,源极13和栅极11电位为高压电源电压、漏极14为低电压,器件漂移区 5耗尽,以承受高耐压。器件的纵向耐压取决于埋氧层2厚度,厚度越大,纵向耐压越高。 假设埋氧层2足够厚,器件不发生纵向体内击穿,在没有栅极场板21,漂移区5浓度较高时, 雪崩击穿发生在栅极11末端的硅表面或漂移区5和体区3形成的冶金结表面。栅极场板21 在器件表面跨过栅极ll,并延伸至漂移区5上,与漏极14相距一定距离,其与栅极ll形成 阶梯场板以增强薄膜SOI器件的漂移区5耗尽,在栅极场板21末端引入新的电场峰值,降低 器件承受高压时栅极11末端或漂移区5和体区3形成的冶金结处的硅表面电场峰值,从而改 善器件的击穿特性,并有助于提高漂移区5浓度,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由于采用薄膜SOI, n型体区3如采用均匀浓度,其浓度要求略高,以防止由于源极13为高压、衬底1为低压时, 器件背沟MOSFET耗尽层扩展到源扩展区6、源区7和体区3的内建势垒所引起的器件过早 发生穿通击穿,从而降低器件击穿电压。可采用倒掺杂的体区3结构,提高埋氧层2上体区 3浓度以防止器件穿通击穿、降低体区3表面浓度以减小厚栅氧器件的阈值电压,从而改善 器件的开态特性。在器件导通时,由于采用的栅氧化层10较厚,因此栅极11和源极13间能够承受较高的电压。本发明采用薄膜SOI材料,与传统PN结隔离的体硅技术相比,其具有更小的寄生效应, 更高的工作频率,且器件避免了闩锁现象的发生。而与文献2厚膜SOI器件相比,本发明采 用小于2pm的SOI厚度。这一结构特点使得薄膜SOI器件具有寄生效应小、速度快、功耗低、 抗辐照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并且与标准工艺兼容,不需要深槽介质隔离,工艺简单。采用 LOCOS隔离工艺或浅槽隔离技术实现器件的高低压兼容,降低了工艺难度及成本。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厚栅氧功率器件,其栅氧层厚,可 承受大的栅源电压,满足电平位移电路的需要;利用薄膜SOI,可降低器件的寄生效应,减 小损耗;通过在功率器件表面增加跨过栅极的栅极场板,增大漂移区耗尽,降低栅极末端的 硅表面电场峰值,改善器件的击穿特性,并有助于提高漂移区浓度,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 因此,采用本发明可以制作各种性能优良的高压、高速、低导通损耗的功率器件。


图1是基于体硅技术的厚栅氧p-LDMOSFET结构示意图。图2是基于厚膜SOI的厚栅氧p-LDMOSFET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新型厚栅氧功率器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漂移区5为矩形p、 n交替结构的厚栅氧功率器件结构示意图,硅表 面上结构与图3同。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漂移区5为梯形p、 n交替结构的厚栅氧功率器件结构示意图,硅表 面上结构与图3同。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漂移区5为矩形(或梯形)p、 I交替结构的厚栅氧功率器件结构示 意图,硅表面上结构与图3同。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漂移区5为线性变掺杂的厚栅氧功率器件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体区3为倒掺杂阱的厚栅氧功率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本发明的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新型厚栅氧功率器件结构,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 高压、高速、低导通损耗的功率器件。尤其是可实现60V到300V的高压厚栅氧器件,满足 70~100 V PDP寻址驱动IC、 170~275 V PDP行驱动IC中的电平位移电路对高压PMOS的耐压要求。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新型厚栅氧功率器件如图3所示,包括衬底l,埋氧层2, SOI 层15,体区3,漂移区5,栅氧下源扩展区6,源区7,阱接触区8,漏区阱4、漏区9,厚栅 氧10,层间介质12,栅极11,源极13和漏极14。其特征是SOI层15较薄,厚度为lpm 2^im, 没有采用传统的厚膜SOI;栅氧层10较厚、为100nm 800nm,栅极11和源极13间可承受 大的电压;体区3、漂移区5、漏区阱4直接与埋氧层2相接,进一步消除了传统厚膜SOI 器件的寄生效应;栅氧下具有源扩展区6,其与源区7相连,以保证器件有效形成;源扩展 区6可通过栅氧IO形成后的高能离子注入实现,也可以通过栅氧形成前注入实现。栅极场板 21在器件表面跨过栅极11并延伸至漂移区5上、与漏极14相距一定距离,作为场板以增强 薄膜SOI器件的漂移区5耗尽,降低器件承受高压时栅极U末端的硅表面电场峰值。该结构 可以用于p型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p-LDMOSFET、 n型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 n-LDMOSFET、还可以用于p型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p-LIGBT(p-Channel Lateral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n型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n-LIGBT、横向晶闸管,PN 二极管等 常见功率器件。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变通设计,例如图4是漂移区5采用矩形p型区17和矩形n型区18交替结构,以改善器件漂移区5承 受高压时表面场分布,并进一步降低器件导通电阻。图5是漂移区5采用梯形p型区17和梯形n型区18交替结构,以改善器件漂移区5承 受高压时表面场分布,并进一步降低器件导通电阻。图6是漂移区5采用矩形(或梯形)p型区17和矩形(或梯形)介质I区19交替结构, 以改善器件漂移区5承受高压时表面场分布,并进一步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I区可以通过 LOCOS工艺形成,也可以通过槽刻蚀再填充介质方式形成。图7是漂移区5采用线性变掺杂结构,以改善器件漂移区5承受高压时表面场分布,并 进一步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线形掺杂的漂移区5可通过掩模窗口从源到漏依次增大的注入 再扩散方式形成。图8是体区3采用倒掺杂阱结构,通过高能离子注入形成倒掺杂阱结构。提高器件的背 栅阈值电压,降低前栅阈值电压。
权利要求
1、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厚栅氧功率器件,它包括衬底(1)、埋氧层(2)、SOI层(15)、厚栅氧(10)、栅极(11)、源极(13)和漏极(14);所述埋氧层(2)处于衬底(1)和SOI层(15)中间;所述SOI层(15)由体区(3)、漏区阱(4)、漂移区(5)、源区(7)、阱接触区(8)和漏区(9)构成;所述厚栅氧(10)处于栅极(11)和SOI层(15)之间,所述漏区(9)处于漏极(14)和漏区阱(4)之间,所述源区(7)和阱接触区(8)并排处于源极(13)和体区(3)之间;所述栅极(11)、源极(13)和漏极(14)通过层间介质(12)相互隔离;其特征在于整个器件还具有栅极场板(21),所述栅极场板(21)与栅极(11)相连并在器件表面跨过栅极(11)的上方并延伸至漂移区(5)的上方;所述SOI层(15)的厚度为1μm~2μm;所述栅氧层(10)的厚度为100nm~800nm;所述体区(3)、漂移区(5)、漏区阱(4)直接与埋氧层(2)相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厚栅氧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体区(3)中具有有源扩展区(6),所述有源扩展区(6)位于厚栅氧(10)的下方并与源区(7)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厚栅氧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漂移区(5)由分别与体区(3)和漏区阱(4)相连且导电类型相反的p型区(17)和n 型区(18)交替构成;其中,p型区(17)和n型区(18)的形状是矩形或梯形;p型区(17) 和n型区(18)的浓度、宽度相同或不同。
4、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厚栅氧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漂移区(5)由分别与体区(3)和漏区阱(4)相连的p型区(17)和介质I区(19)构 成;p型区(17)和介质I区(19)的形状是矩形或梯形;p型区(17)和介质I区(19)宽 度相同或不同。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厚栅氧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漂移区(5)由从源区到漏区方向线性变掺杂的p型区Pl、 P2、 ......Pi......、 Pn-l和Pn构成,i=l,2,..., i, ..., n-l,n, p型区Pl到p型区Pn浓度线性增加。
6、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厚栅氧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区(3)是均匀掺杂或倒掺杂,倒掺杂时体区(3)底部浓度高、表面浓度低。
7、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厚栅氧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具有栅极场板的薄膜SOI厚栅氧功率器件具体是p型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 p-LDMOSFET、 n型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n-LDMOSFET、 p型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p-LIGBT、 n型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n-LIGBT、横向晶闸管或PN二极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领域。器件SOI层较薄(1~2μm);栅氧化层较厚(100~800nm);栅极场板跨过栅极上方并延伸至漂移区的上方。器件体区中还可具有位于厚栅氧下方并与源区相连的有源扩展区,以使整个器件更加有效的形成。本发明栅氧层较厚,可承受大的栅源电压,满足电平位移电路的需要;SOI层较薄,可降低器件的寄生效应,减小损耗;通过在功率器件表面增加跨过栅极的栅极场板,可增大漂移区耗尽,降低栅极末端的硅表面电场峰值,改善器件的击穿特性,并有助于提高漂移区浓度,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本发明具有寄生效应小、速度快、功耗低、抗辐照能力强等优点,且与标准工艺兼容。采用本发明可以制作各种性能优良的高压、高速、低导通损耗的功率器件。
文档编号H01L29/78GK101221986SQ20081004529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9日
发明者明 乔, 波 张, 健 方, 李肇基, 骁 董, 蒋林利, 磊 赵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