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8095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或电缆
(Flat Printed Circuit or Cable)或扁平柔性电缆(Flat Flexible Cable)的电连接器, 为方便描述,以下将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或电缆或扁平柔性电缆统称为柔性印刷 电路板。背景技术
请参阅美国专利公告第6,837,740号,其公开了一种现有电连接器,该电连 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数个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相对于绝缘本体在第 一、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的可动转压板。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纵长基部、自基部一 侧延伸的对接部,该对接部形成有可收容转压板与柔性印刷电^各板的收容部, 基部设有数个沿前后方向贯穿绝缘本体的端子收容槽,该端子收容槽延伸于对 接部上并与收容部相通;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有自对接部插入绝缘本体的第一导 电端子及自基部插入绝缘本体的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均收容 于上述端子收容槽内,并具有固持于基部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并与可动转 压板配合的枢转臂及自枢转臂弯折延伸且相对设置的上、下接触臂。
所述导电端子的上、下接触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厚度,当 可动转压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柔性印刷电路板是可自由的插入导电端子的上、 下接触臂之间,随着可动转压板向第二位置旋转,可动转压板挤压下接触臂与 柔性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且该下接触臂带动上接触臂,使上接触臂与柔性印 刷电路板也达成电性接触。然而,当可动转压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柔性印刷电 路板是以零插入力插入上、下接触臂之间,因此,当柔性印刷电路板组装入电 连接器上时,该柔性印刷电路板没有外力的固持而进行定位,从而,使柔性印 刷电路板易从电连接器上掉落,并可能影响电连接器与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的 电性接触;另外,由于下接触臂带动上接触臂运动,并与柔性印刷电路板达成 电性接触,若下接触臂仅使上接触臂产生较小的运动,该上接触臂与柔性印刷 电路板可能没有达成电性接触,从而影响上接触臂与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的接 触效果。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电连接器加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靠接触效果的电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 器,其可用于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 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及相对于绝缘本体在第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活动 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对接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固持部、 延伸入对接腔内的第一、第二接触臂及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焊接部;该第一、 第二接触臂均具有接触部,且第一接触臂的接触部位于第二接触臂的接触部的 内侧;所述对接腔内设有与第一接触臂的接触部相对的凸台部,且该第一接触 臂的接触部与凸台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导电端 子的第 一接触臂与绝缘本体的凸台部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柔性印刷电路板 的厚度,可将该柔性印刷电路板预先夹持于上述第一接触臂与凸台部之间,从 而有利于导电端子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可靠电性接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插入有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立体组合
图,并展现了活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情形。
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组合图,并展示了去掉活动件
之后的情形。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2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并展示了去
掉柔性印刷电路板之后的情形。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2中B-B线方向的剖视图,并展示了去
掉柔性印刷电路板之后的情形。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2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2中B-B线方向的剖-现图。 图8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活动件处于第二位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8中C-C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IO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8中D-D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图ll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插入有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立体组合
图,并展现了活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情形。
图13为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组合图,并展示了去掉活动 件之后的情形。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2中E-E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2中F-F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16为图ll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活动件处于第二位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6中G-G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6中H-H线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l至图IO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是一种用于连接柔性印刷电 路板200的电连接器100,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连接器100包括有绝缘本体 1、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2及相对于绝缘本体在第一、第二位置 之间运动的活动件,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件为可动转压板3。
请参阅图l、图3及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的前端及后端,该 绝缘本体1具有纵长基部11及自基部前侧延伸的对接部12,且对接部12前 端具有一对接面120,并具有上壁121、下壁122及连接该上、下壁两端的两 侧壁123,且该四壁环绕形成有对接腔124,其中上壁比下壁短;所述绝缘本 体基部11设有数个沿对接方向延伸的端子收容槽110,且该端子收容槽延设 于对接部12上并与对接腔124相通,所述导电端子2是自基部11后端组装入 绝缘本体的端子收容槽110内。
请参阅图l、图4及图5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有交错排列的第一、 第二导电端子21、22;第一导电端子具有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固持部211、自固 持部延伸的枢转臂212、同向延伸入对接腔124的第一接触臂213、第二接触 臂214及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焊接部215,第二导电端子也具有固持部221、 枢转臂222、第一接触臂223、第二接触臂224及焊接部225。其中,第一、 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臂213、 223均是位于枢转臂212、 222与第二接触臂 214、 224之间,且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臂213、 223及枢转臂212、 222是收 容于上壁的端子收容槽110内,而第二接触臂214、 224是收容于下壁22的端 子收容槽110内,该第一、第二接触臂均具有突伸入所述对接腔的接触部216、 226,且第一接触臂213、 223的接触部位于第二接触臂214、 224的接触部的
内侧,即第二接触臂214、 224的接触部较为靠近对接面120。
请参阅图4至图7所示,所述对接腔124内设有凸台部125,本实施方式中, 该凸台部是自下壁122向对接腔内凸伸,从而与第一接触臂213、 223的接触部 相对设置,且该第一接触臂的接触部与凸台部125之间的距离小于柔性印刷电 路板200的厚度,形成有可夹持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间隙;当柔性印刷电路板插 入时,因对接腔内设置有凸台部125,该柔性印刷电路板200顶推第一接触臂 213、 223并向上弹性形变,且该第一弹性臂与凸台部125共同夹持该柔性印刷 电路板,使柔性印刷电路板预先稳定定位于对接腔124内,从而有利于导电端 子与柔性印刷电路板可靠接触;另外,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使第一接触臂的接 触部216发生变形时,该接触部可能会刮掉柔性印刷电路板上的灰尘,使接触 部与柔性印刷电路板实现相对可靠的接触;所述第二接触臂214、 224的接触部 与上述凸台部125是位于同 一平面,可形成一 支撑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支撑平面。 请再参阅图1及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的下壁122与两侧壁123形成有
缘本体1上(请参图2及图8所示),以降低电连接器的整体高度。
请参阅图6、图7、图9及图IO所示,第二导电端子22的枢转臂222前 方设有卡钩部227,所述可动转压板3具有对应导电端子第二接触臂214、 224 的接触部且挤压柔性印刷电路板200的挤压部31及位于挤压部两端的枢转部 32(请参图2所示),所述挤压部31设有枢轴311及可供导电端子的枢转臂212、 222穿过的通孔312,且枢轴311收容并枢转配合于第二导电端子枢转臂222 的卡钩部227内,可防止可动转压板3脱离出绝缘本体1。
请参阅图3所示,组装时,将导电端子2自基部后端插入绝缘本体l内, 再将可动转压板3安装于绝缘本体及上述导电端子上(请参图2所示)。当可动 转压板4处于第一位置,即打开位置时,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臂213、 223 的接触部216、 226与凸台125之间形成可夹持柔性印刷电路板200的间隙(请 参图4至图7所示),以使插入的柔性印刷电路板预先定位于该间隙内;当可 动转压板处于第二位置时,即闭合位置时,该可动转压板3与凸台部125及第 二接触臂213、 223共同夹紧柔性印刷电路板使导电端子与柔性印刷电路板电 性导通,即第一、第二接触臂的接触部分别电性接触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上、 下表面(请参图8至图IO所示)。
请再参阅图2及图8所示,所述可动转压板3于纵长方向上两端设有向外 凸伸的凸起33,当可动转压板3处于闭合位置时,该凸起33收容于绝缘本体
上对应设置的凹部126内,可保持可动转压板的闭合状态,防止柔性印刷电路板200带起时可动转压板3被掀起;所述可动转压板的挤压部31和枢转部32 之间设有凹槽313,所述绝缘本体对应该凹槽设有凸肋127,该凸肋可收容于 所述凹槽313内,防止可动转压板3的左右移动并保护所述导电端子2。
请再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有可固持于对接部12纵 长向两端的金属固持件4,所述金属固持件设有固持部41、自固持部延伸并抵 压于绝缘本体上的支承部42及自固持部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脚43;所述可动 转压板3设有对应支承部42的凹槽314,且该支承部42是抵压于对接部12上,可 有效改善柔性印刷电路板被拉扯时造成的绝缘本体被连带掀起的情况,减小外 力对导电端子的冲击力,从而保护导电端子2。
图11至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图12及图13所示,电连接器100'包括有绝缘本体r、收 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2'、相对于绝缘本体l'在第一、第二位置之 间运动的可动转压板3'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固持件4',所述导电端子 包括有第一端子2r及与第一导电端子相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22',其中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导电端子2'中的第一导电 端子21',其他元件(如绝缘本体r、第二导电端子22'、可动转压板3'及金属 固持件4')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继续赘述。
请参阅图13至图15所示,第二导电端子22'仍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组装方
式相同,是从绝缘本体基部ir后端组装于绝缘本体上,而第一导电端子2r 是自绝缘本体对接面120'插入绝缘本体,与此相应,绝缘本体r设有收容第 一导电端子2r的端子收容槽iio',该端子收容槽iio'与收容第二导电端子的 端子收容槽相间隔设置且并未完全贯穿基部ii',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
一、第二导电端子均自基部后端插入,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沿相反方 向插接可减小电连接器的端子间距,从而有利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
请参阅图14及图15所示,第一导电端子21'具有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固持 部211'、自固持部延伸的枢转臂212'、自固持部延伸入对接腔124'的第一、 第二接触臂213'、 214'及自固持部延伸出绝缘本体内的焊接部215',其中,焊 接部215'是自对接面120'向外延伸。
请再参阅图14及图15所示,当可动转压板3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导电 端子的第一接触臂213'通过接触部216'与凸台部125'共同将插入对接腔的柔 性印刷电路板200'夹持,使其较稳固地预先定位于对接腔124'内,从而有利
于导电端子与柔性印刷电蹈4反可靠接触;请参阅图16至图18所示,当可动转 压板3'处于闭合位置时,可动转压板通过挤压部3r挤压柔性印刷电路板200' 使第一、第二接触臂的接触部216'、 226'电性接触于柔性印刷电路板200'的上、 下表面,从而导电端子与柔性印刷电路板可电性导通。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方式。当然,本实用新型 也可釆用其它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可用于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及相对于绝缘本体在第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活动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对接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固持部、延伸入对接腔内的第一、第二接触臂及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焊接部;该第一、第二接触臂均具有接触部,且第一接触臂的接触部位于第二接触臂的接触部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腔内设有与第一接触臂的接触部相对的凸台部,且该第一接触臂的接触部与凸台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厚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 自基部一侧延伸的对接部,该对接部具有环绕形成对接腔的上壁、下壁及连接 上、下壁的两侧壁,且上述凸台部是自下壁向对接腔内凸伸。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臂的接触部 与凸台部是位于同一平面。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 有第一、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均具有自固持部延伸的枢转臂, 第二导电端子枢转臂前端设有卡钩部,活动件设有收容于该卡钩部内的枢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可动转压板, 该可动转压板上设有凸起,而绝缘本体设有与该凸起相对应的凹部。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 臂是位于该枢转臂与第二接触臂之间。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的 前端及后端,所述对接部前端具有对接面,第一导电端子自该对接面插入绝缘 本体内,第二导电端子自基部后端插入绝缘本体内。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前端及 后端,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均自基部后端插入绝缘本体内。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有可 固持于绝缘本体纵长向两端的金属固持件,该金属固持件设有固持部、自固持 部延伸支承部及自固持部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脚。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固持件的支承部是抵压于绝缘本体上,且活动件设有对应该支承部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用于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及活动件;绝缘本体具有对接腔,导电端子具有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固持部及延伸入对接腔的第一、第二接触臂,且第一接触臂的接触部位于第二接触臂的接触部的内侧;对接腔内设有与第一接触臂的接触部相对的凸台部,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厚度,可将柔性印刷电路板预先夹持于第一接触臂与凸台部之间,从而有利于导电端子与柔性印刷电路板可靠电性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73GK201191666SQ20082003180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9日
发明者驰 张, 沈国健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