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723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具有 能传输不同预定电压的电源端子。背景技术
具有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 界面的电连接器当前广泛应用在桌上型电脑上,以在主板与硬碟之间传递信 号,或者将电脑主机上的电源输送到硬碟上,亦或者在电脑主机与外部的硬 碟之间传递信号或传输电源电压。当具有SATA界面的电连接器作为外置电 连接器用时,当前的设计通常是单个电连接器,其具有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 来进行信号传递,或者仅设计具有电源端子的单个电连接器来传输电源电 压。然而,在某些应用场合下,期望能传递信号的电连接器能同时具有传输 电压的功能。这样就不再需要另增一个仅具有传输电源电压功能的电连接 器。然而,目前还未开发出具有既能传递信号又能传输电压的一款电连接器。
具有电源端子的电连接器可参考2007年12月6日公告的美国专利US 7,255,607,美国专利申请公开11/893,074 (目前已获准但还未公告),以及美 国专利申请11/998,771 (目前还在专利审查中),以上相关专利及专利申请与 本申请将为同一专利权人。但这些电连接器中的电源端子仅能传输一种预定 电压,如3V、 5V或者12V中的一种。然,用户期望电连接器中的电源端子 能传输至少两种不同的预定电压,以满足实际的不同电压供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其中 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具有电源端子且 其能传输不同预定电压的电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连 接器组件,包括设有对接舌板的绝缘本体,该对接舌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 面和第二表面; 一组设置在对接舌板第一表面中间区域的标准端子;以及若 干扩展端子,其至少包括能传输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一组电源端子,和第二组 电源端子,其能传输不同于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二预定电压,各个第一组电源端子和第二组电源端子可选择性地设置在该对接舌板的第二表面及其第一 表面上于设置标准端子之外的其余区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 连接器组件,包括对接框口,设置在对接框口内的对接舌板; 一组设置在 对接舌板第一表面中间区域的标准端子;以及若干扩展端子,其包括能传输 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一组电源端子,和能传输第二预定电压的第二组电源端 子,第一组电源端子和第二组电源端子中至少有部分电源端子位于与标准端 子所在的平面不同的平面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又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 连接器组件,包括对接框口,设置在对接框口内的对接舌板, 一组设置在 对接舌板同一表面中间区域的标准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组件还包 括若干扩展端子,其包括能传输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一组电源端子,和能传输 第二预定电压的第二组电源端子,各个第一组电源端子和第二组电源端子可 选择性地设置在该组标准端子的两相对侧的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中设有能传输第 一预定电压的第一 组电源端子和能传输第二预定电压的第二组电源端子,电连接器组件可根据 实际情况接收可获得的预定电压,或者说满足实际的不同电压供给。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l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1中部分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部分第二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两组导电端子及其基板的示意图,其中,基板上设有若干标示有功用名 称的端子孔,两组导电端子各自属于图l之电连接器组件中两个对接连接 器的导电端子且其在初始对接状态下。
图6是图5中部分基板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基板上设有若干标示有功用名称 的端子孔。
图7是图5中两组导电端子中上一层导电端子在初始对接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两组导电端子中下一层导电端子在初始对接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电连接
器l,其具有绝缘本体和若干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11;以及和第一电 连接器1对接的第二电连接器2。第一电连接器1具有绝缘本体IO和若干组 装于绝缘本体IO上的导电端子11。
第二电连接器2,即为e-SATA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其具有接插框 口 23和设置在接插框口 23内的对接舌板20,其中接插框口 23由第二电连 接器2的遮蔽外壳230所围成。第二电连接器2的遮蔽外壳230的结构与当 前的SATA连接器的遮蔽外壳结构大致相同。该对接舌板20具有第一表面 或上表面201、与第一表面201相对的第二表面或下表面203、以及前端面 205。
第二电连接器2包括一组标准端子21和若干扩展端子,该组标准端子21 设置在对接舌板20上表面201的中间区域。该扩展端子,至少包括能传输 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一组电源端子23,和能传输不同于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二预 定电压的第二组电源端子25,其中,各个第一组电源端子23和第二組电源 端子25可选择性地设置在该对接舌板20的下表面203和上表面201上于设 置标准端子21之外的其余区域。第一预定电压和第二预定电压可以是从3V、 5V和12V这组数据中选出的一种电压值或将来将出现的一种电压值,其中 3V、 5V和12V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现有工业生产中。在本实施例中,该扩展 端子进一步包括能传输第三预定电压的第三组电源端子27,其中第三预定电 压也是从3V、 5V和12V这组数据中选出的一种电压值或将来将出现的一种 电压值。
在本实施例中,该标准端子21包括三个供信号端子接地的接地端子213, 及其两对信号端子211,每对信号端子211位于相邻的两个供信号端子接地 的接地端子211之间。上述标准端子21的排布"i殳置与现有SATA连接器内 的标准端子的排布设置相同。
如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该扩展端子包括能传输3V预定电压的第 一组电源端子23、能传输5V预定电压的第二组电源端子25、以及能传输 12V预定电压的第三组电源端子27,其中第一组电源端子23设置在与标准 端子21所在的平面不同的平面上,即,在对接舌板20的下表面203上。第 二组电源端子25和第三组电源端子27位于该标准端子21的两相对侧区域,但每一组电源端子中各个电源端子位于不同的平面层上,即在对接舌板20 的上表面201和下表面203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电源端子23包括两 个电源端子231、 233,其设置于与标准端子21不同的平面上即对接舌板20 的下表面203上,其中一个电源端子233名为"3V预电性接触电源端子", 而另一个电源端子231名为"3V电性接触电源端子"。第二组电源端子25 包括两个电源端子,其设置在对接舌板20的左侧区域但位于两个不同的平 面层上,其中一个电源端子253名为"5V预电性接触电源端子",其位于 对接舌板20的下表面203,而另一个电源端子251名为"5V电性接触电源 端子",其设置在对接舌板20的上表面201即与标准端子21位于同一平面 上。第三组电源端子27包括三个电源端子271、 273、 275,其位于对接舌板 20的右侧区域但位于两个不同的平面层上,其中一个电源端子273名为"12V 预电性接触电源端子',,其位于对接舌板20的下表面203,而另两个电源端 子271、 275均名为"12V电性接触电源端子",其各自位于对接舌板20的 上表面201与下表面203。在对接舌板20的下表面203 i殳置有第一组两个的 供电源端子接地的接地端子22,其位于第一组3V的电源端子23与第二组 5V的电源端子25之间;以及第二组三个的供电源端子接地的接地端子24, 其位于第一组3V的电源端子23与第三组12V的电源端子27之间。第一组 两个的供电源端子接地的接地端子22是供第一组3V的电源端子23或第二 组5V的电源端子25接地的,而第二组三个的供电源端子接地的接地端子 2 4是供第三组12 V的电源端子2 7接地的。
为了更清楚地显示每组中的各个电源端子的位置,如图5和图6中,在 基板3上设有标示功用名称的各个端子孔,这些端子孔是用来收容各个扩展 端子的,在基板3的前排设有标示有"5V、 12V"的端子孔,这两个标示有 "5V、 12V"的端子孔对应第二组电源端子25中"5V电性接触电源端子" 251和第三组电源端子27中"12V电性接触电源端子,,271;而在基才反3的 后排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标示有"5Vpre、 G、 G、 3Vpre、 3V、 G、 G、 G、 12V、 12Vpre,,,这些标示有"5Vpre、 G、 G、 3Vpre、 3V、 G、 G、 G、 12V、 12V pre"的端子孔对应第二组电源端子25中"5V预电性*接触电源端子"253、 第一组两个供电源端子接地的接地端子22、第一组电源端子23中"3V预电 性4妄触电源端子"233和"3V电性^^触电源端子"231、第二组三个的供电源端子接地的接地端子24、以及第三组电源端子27中"12V电性接触电源 端子"271、 275和"12V预电性接触电源端子"273。以上这些电源端子能 传输三种预定电压3V、 5V、 12V,这些预定电压值现有工业生产上可广泛 获得,故,电连接器可根据实际情况接收可获得的预定电压。
图7为各自属于两对接连接器的两组导电端子中上一层导电端子在初始 对接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第二电连接器2的导电端子设置在对接舌板20 的上表面201。图8为各自属于两对接连接器的两组导电端子中下一层导电 端子在同一初始对接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第二电连接器2的导电端子设置 在对接舌板20的下表面203上。请参阅图3、图5和图7至图8,在每一组 电源端子内的"预电性接触电源端子"233、 253、 273比该组电源端子中的 其他电源端子更靠近对接舌板20的前端面205,这样当第一电连接器1和第 二电连接器2在初始对接状态对接时,这些"预电性接触电源端子"233、 253、 273首先一皮第一电连4妾器1内对应的导电端子电性4妄触,而该组电源端 子内的其他电源端子则未被电性接触。在同一初始对接状态下,所有的供信 号端子接地的接地端子213和供电源端子接地的接地端子22、 24也同时被 电性接触,以先进行接地功能。由于有每一组电源端子内的"预电性接触电 源端子"233、 253、 273的先被电性接触,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处理流经电源 端子上的即时电流脉冲,如此可避免电连接器的损害。由于该组标准端子21 和扩展端子各自配有供信号端子接地的接地端子213以及供电源端子接地的 接地端子22、 24,其可各自为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输送电流,不会产生由于 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共用一个接地端子时引起的电流干扰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设有对接舌板的绝缘本体,该对接舌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一组设置在对接舌板第一表面中间区域的标准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若干扩展端子,其至少包括能传输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一组电源端子,和第二组电源端子,其能传输不同于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二预定电压,各个第一组电源端子和第二组电源端子可选择性地设置在该对接舌板的第二表面及其第一表面上于设置标准端子之外的其余区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扩展端子进一步包 括能传输第三预定电压的第三组电源端子;第一组电源端子及第二组电源端 子各自能传输3V、 5V电压且每一组电源端子包括有两个电源端子,第三组 电源端子能传输12V电压并包括有三个电源端子;第三组电源端子中的三个 电源端子位于对接舌板第 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第 一侧区域,第二组电源端 子中的两个电源端子位于对接舌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与第一侧区域相 对的第二侧区域,第 一组电源端子中的两个电源端子位于对接舌板第二表面 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对接舌板具有前端 面,每一组电源端子中至少有一个电源端子比该组电源端子中的其他电源端 子更靠近对接舌板的前端面。
4.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对接框口,设置在对接框口内的对接舌板, 一组设置在对接舌板第一表面中间区域的标准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 器组件还包括若干扩展端子,其包括能传输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一组电源端 子,和能传输第二预定电压的第二组电源端子,第一组电源端子和第二组电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扩展端子进一步包 括能传输第三预定电压的第三组电源端子;第三组电源端子中的各个电源端 子位于对接舌板的第一侧区域但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上,第二组电源端子中的 各个电源端子位于对接舌板与第 一 侧区域相对的第二侧区域但为两个不同 的平面上,第一组电源端子中的各个电源端子位于对接舌板与标准端子所在平面不同的平面上。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对接舌板具有前端 面,每一组电源端子中至少有一个电源端子比该组电源端子中的其他电源端 子更靠近对接舌板的前端面。
7. —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对接框口,设置在对接框口内的对接舌板, 一组设置在对接舌板同一表面中间区域的标准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 器组件还包括若干扩展端子,其包括能传输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一组电源端 子,和能传输第二预定电压的第二组电源端子,各个第一组电源端子和第二 组电源端子可选择性地设置在该组标准端子的两相对侧的区域。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组电源端子和第 二组电源端子中至少有部分电源端子设置在对接舌板上与标准端子同一表 面上,而其余的电源端子设置在与标准端子所在的平面不同的平面上。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扩展端子进一步包 括能传输第三预定电压的第三组电源端子,第三组电源端子中的各个电源端 子位于对接舌板的第一侧区域但为两个不同的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和第 二平面上,第二组电源端子中的各个电源端子位于对接舌板与第一侧区域相 对的第二侧区域但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上,第一组电源端子中的各个电源 端子位于第一平面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组电源端子中的 各个电源端子位于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上的两个相对侧区域中的其中 一个侧区域上,第一水平面实质与该对接舌板的表面共面但不与第二水平面 共面;第二组电源端子中的各个电源端子位于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上的 两个相对侧区域中的另外一个侧区域上。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设有对接舌板的绝缘本体,该对接舌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一组设置在对接舌板第一表面中间区域的标准端子;以及若干扩展端子,其至少包括能传输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一组电源端子,和第二组电源端子,其能传输不同于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二预定电压,各个第一组电源端子和第二组电源端子可选择性地设置在该对接舌板的第二表面及其第一表面上于设置标准端子之外的其余区域,如此电连接器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接收可获得的预定电压。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355668SQ200820177589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2日
发明者乔治·还意·张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