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078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壳体的插座连接器。背景技术
中国大陆专利公告第2641936号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 体的若干端子以及包围在绝缘本体之外的遮蔽壳体,该绝缘本体成扁平纵长状强度不够有向 上变形的趋势,其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的前表面凸伸形成的舌板,本体部也成扁平的矩形 ,绝缘本体结构不对称,再加上由于端子与电路板焊接时导致绝缘本体受热膨胀,膨胀不均 匀,绝缘本体更容易发生弯曲,该电连接器的平面度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电连接性差。
因此,鉴于前述电连接器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改善电连接性的电连接器以满足电连 接器技术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绝缘本体水 平方向的弯曲受到限制,提高产品的平面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扁平纵 长状的绝缘本体、遮蔽在绝缘本体外侧的壳体以及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该端子包 括接触部、连接部及焊接部,该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前表面向前凸伸的基板, 该主体部包括上表面和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该端子的焊接部安放在主体部的下表面,在 主体部上表面两端设有干涉块,该干涉块与壳体内部相干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绝缘本体主体部的上
表面两端设有与壳体内部相干涉的干涉块,从而克服了扁平纵长状绝缘本体由于强度不够存 在向上弯曲的趋势,提高产品的平面度。

图l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端子的组装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另 一角度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各个视图。电连接器100成扁平的长方体 ,其包括绝缘本体l、设置在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端子2以及遮蔽在绝缘本体1外侧的壳体3。
绝缘本体l成扁平纵长状,其包括成长方形的主体部l 1以及自主体部l 1的前表面l 11向前 凸伸的基板,该基板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的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3。主体部ll包括上表面 112、与上表面112相对的下表面113以及与上表面112和下表面113相邻接的两个侧面114。主 体部11上表面112两端设有与壳体3内部相干涉的干涉块1121,该干涉块1121形状成半圆柱状 ,由于干涉块1121与壳体3的强干涉,所以克服了绝缘本体1的水平方向上的弯曲。主体部ll 上表面l 12的两端还设有向上延伸形成的固定块l 122,上述干涉块l 121设置在这两个固定块 1122之间,固定块1122起固定作用。主体部11上表面112的中间部分凹设一个承接槽1123, 用来承接壳体3上壁的抵压部32。主体部11下表面113设有向下凸伸形成的收容部1131,中部 还设有一个与壳体3相配合的配合槽1132,它起到导向配合的作用。该配合槽1132将收容部 1131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设有第一收容槽1133,另一部分设有第二收容槽1134,该第一收 容槽1133和第二收容槽1134是用来收容端子2的焊接部23。主体部ll两个侧面l 14上分别设有 第一固持块1141,它起到保持固定的作用。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3的底壁凹设有自主体部 11内部水平延伸而出且终止于临近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3的前表面的若干端子通道14,这 些端子通道14相互间沿水平方向平行排布,端子通道14分别与第一收容槽1133和第二收容槽 1134相对应。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3的上壁前端凹设有若干对接槽15,这些对接槽15是为 了容纳端子2接触部21的对接区211。
端子2包括接触部21、连接部22以及焊接部23。接触部21沿连接部22
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该接触部21包括平坦的对接区211和可埋入端子通道l4的末梢端 212。焊接部23沿垂直连接部22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该连接部22成L型包括固定段221和承 接段222,固定段221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固持块2211,当端子2插入端子通道14时第二固持 块2211起固定作用。
壳体3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形状为扁平的长方体并包围在绝缘本体l的外围。壳体3的 上壁设有与绝缘本体1主体部11的固定块1122相对应的固定孔31,还设有抵压在绝缘本体l主 体部11的承接槽1123上的抵压部32。壳体3的两个侧壁下端局部向外弯折形成两个焊接脚33 ,用来焊接在电路板(图未示)上。壳体3的底壁沿横向向内凸起形成U型的支撑部34,其支 撑部34与绝缘本体1主体部11的配合槽1132相配合。壳体3的后面设有一个从壳体3的上壁垂 直向下延伸形成的挡板35,还设有两个从壳体3的侧壁垂直向内延伸形成的挡块36,该挡板 35和两个挡块36是电连接器100装配完毕后冲压弯折成型的。组装电连接器100,首先将端子2分别从绝缘本体1主体部11的下表面113的第一收容槽 1133和第二收容槽1134插入,端子2接触部21的对接区211放置在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3的 对接槽15中,端子2连接部22通过第二固定块2211固定在端子通道14中,端子2焊接部23分别 放置在第一收容槽1133和第二收容槽1134中。然后将组设端子2后的绝缘本体1自后向前插入 壳体3中,壳体3的固定孔31与绝缘本体1的固定块1122配合在一起,壳体3的支撑部34与绝缘 本体1的配合槽1132相配合,壳体3的抵压部32抵压在绝缘本体1的承接槽1123中,由于绝缘 本体1上设有干涉块1121与壳体3内部产生强干涉,克服了绝缘本体l水平向上弯曲的缺陷, 保证了产品的平面度。插入完毕后,将壳体3的挡板35和两个挡块36冲压折弯抵靠在绝缘本 体的后面,整个电连接器100组装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扁平纵长状的绝缘本体、遮蔽在绝缘本体外侧的壳体以及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该端子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及焊接部,该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前表面向前凸伸的基板,该主体部包括上表面和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该端子的焊接部安放在主体部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在主体部上表面两端设有干涉块,该干涉块与壳体内部相干涉。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块成半圆柱状。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表面的 两端设有向上延伸形成的固定块,壳体的上壁对应设有两个固定孔,该固定块与固定孔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块设置在所 述两个固定块之间。
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基板包 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设有若干端子通道,所述端子的连接部收容 在端子通道中。
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主体部 的下表面向下凸伸一个收容部,该主体部的下表面中部设有一个配合槽,该配合槽将收容部 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设有第一收容槽,另一部分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端子的焊接部收容 在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壁向内 凸起形成U型的支撑部,该支撑部支撑在配合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扁平纵长状的绝缘本体、遮蔽在绝缘本体外侧的壳体以及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该端子包括接触部、连接部及焊接部,该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前表面向前凸伸的基板,该主体部包括上表面和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该端子的焊接部安放在主体部的下表面,在主体部上表面两端设有干涉块,该干涉块与壳体内部相干涉,克服了绝缘本体向上弯曲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平面度。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303107SQ20082030270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0日
发明者肖建平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