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及其引线、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92335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部件及其引线、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部件和用于此电子部件的引线,以及此引线的制造方法和使
用此引线的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具备穿过引线的贯通孔的封口体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图17是作为现有的电子部件之一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图18是在此铝电解 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斜视图,图19是此引线的剖面图。 如图17所示,此铝电解电容器具有作为功能元件的电容器元件6、引线1、外壳7 和封口体8。引线1从电容器元件6引出。有底筒状的外壳7存放电容器元件6。在封口 体8中设置有使引线1穿过的贯通孔8a。在外壳7的开口部配置封口体8,通过用设置在 外壳7的外周面的颈縮加工部7a进行縮紧,密封外壳7的开口部。 如图18所示,引线1由用铝线圆棒形成的引出电极2、帽盖4和扁平部2e构成。 如图19所示,将帽盖4罩在引出电极2的一个前端部2a上。将引出电极2的另一个前端 部压制成平板状而形成扁平部2e。将扁平部2e连接到电容器元件6上。罩在前端部2a上 的帽盖4作为与电路基板10连接的端子起作用。从可容易焊接的材料中选定帽盖4。
如上所述,此铝电解电容器使用以罩在前端部2a上的帽盖4作为端子的结构的引 线1。由此,与将导线状的端子直接熔化粘接在前端部2a上的情形相比,降低了前端部2a 和端子的结合部的形状不良。由此,可提供容易进行品质管理、结合品质稳定的高可靠性的 铝电解电容器。例如,在专利文献l中就公开了这种铝电解电容器。 但是,在现有的铝电解电容器中,在通过压入等方法将帽盖4罩在前端部2a上进 行嵌合的时候,存在发生帽盖4的外观变形、或在开口端部产生毛剌的情形。为此,在将引 线1穿过封口体8的贯通孔8a时,存在在帽盖4的外周面和贯通孔8a的内面之间出现间 隙的情形。此外,由于在引线1上产生毛剌而在贯通孔8a内产生擦伤,电解液会容易泄漏, 封口可靠性常会下降。并且,引线l上产生的毛剌在向贯通孔8a插入时脱落,就会落向电 容器元件6侧,从而引起短路。
专利文献1 :JP实开昭63-1783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因引出电极的一个前端部和帽盖的嵌合而导致帽盖的外观 变形和毛剌产生,提高了封口气密性和耐短路性的电子部件和用于其中的引线以及它们的 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引线具有金属制的引出电极和帽盖。帽盖被罩在引出电极的前端部,由 比引出电极更硬的金属构成。此外,本发明的电子部件具有功能元件和上述引线。引出电 极从功能元件引出。利用此结构能够在将帽盖罩在引出电极的前端部上时,防止帽盖外观 变形。
4
此外,使罩上帽盖前的引出电极的前端部的外径比帽盖的内径小。而且,在将帽盖 罩在此引出电极的前端部上后,由此帽盖的外底面进行加压。由此,由比帽盖软的材质形成 的引出电极的一个前端部变形,而帽盖不变形。而且,能将引出电极的一个前端部外面压接 在帽盖内面上。因此,在将帽盖罩在引出电极的前端部上时,能使得帽盖的开口端部的内周 边部不擦伤引出电极的一个前端部的外周边部。其结果,能抑制在帽盖的开口端部产生的 毛剌的发生。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的展开部分切口斜视图。 图3A是在图1所示的铝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3B是延续图3A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3C是延续图3B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3D是延续图3C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3E是延续图3D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4A是先于图3A实施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4B是延续图4A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5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剖面 图。 图6是图5所示的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的展开部分切口斜视图。 图7A是在图5所示的铝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7B是延续图7A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7C是延续图7B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7D是延续图7C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7E是延续图7D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7F是延续图7E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7G是延续图7F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8A是在图5所示的铝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另一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8B是延续图8A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薄膜电容器的剖面 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薄膜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的展开斜视图。 图11A是在图9所示的薄膜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11B是延续图11A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11C是延续图11B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11D是延续图11C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11E是延续图11D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11F是延续图11E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5
图11G是延续图11F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12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剖 面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的展开部分切口斜视图。 图14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的展开部分切口斜视图。 图16A是在图14所示的铝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16B是延续图16A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16C是延续图16B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16D是延续图16C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16E是延续图16D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16F是延续图16E的引线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图17是现有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18是在图17所示的铝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斜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引线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1、31、51、61、71、81 引线 12、52、62 引出电极 12a、22a、32a、42a、52a、62a 前端部 12b 前端部 12c、32c、52c、62c 前端部 12d、32d、52d、62d 金属扩散层 12e、52e、62e 扁平部 13a 夹具 13b焊接用电极 13c焊接用电极 14、34、84 帽盖 15 、75 、85 端子 16 、56 电容器元件 16a 阳极箔 16b 阴极箔 16c 隔板(s印arator) 17 外壳 17a颈縮加工部 18 封口体 18a 贯通孔 19 、79 绝缘端子板 19a 贯通孔
19b 沟槽部 20 电路基板 22f、32f、52f、62f 倒角部 24a、34a、84a 倒角部 32g、52g、62g倒角部 33d 切割器 56a、56b 未蒸镀部分 56c、56d 蒸镀电极 56e、56f 熔丝(fuse) 56g、56h 集电极 优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再有,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与先行
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仅说明不同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 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作为此铝电解电容器的功能元件的电容器元件的展开部分切口斜视 图。图3A 图3E是在此铝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首先,使用图1、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铝电解电容器和在其中使用的引线的结 构。如图l所示,此铝电解电容器具有作为功能元件的电容器元件16、外壳17、封口体18、 和绝缘端子板19。在电容器元件16上连接着一对引线11。有底筒状的外壳17存放电容 器元件16。在封口体18中设置穿过引线11的贯通孔18a。封口体18密封外壳17的开口 部。在绝缘端子板19中设置贯通孔19a,在绝缘端子板19的外表面上设置沟槽部19b。贯 通孔19a容纳从封口体18导出的引线11的端子15。沟槽部19b容纳穿过贯通孔19a、向 近似直角方向弯折的端子15。配置绝缘端子板19使其与外壳17的开口部相接。
引线11具有圆筒状的金属制的引出电极12、金属制的帽盖14、和导线状的端子 15。帽盖14由比引出电极12硬的材质形成,罩在引出电极12的一个前端部12c上。端子 15被焊接在帽盖14的外表面上。前端部12c的外面与帽盖14的内面压接,在此压接的界 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金属扩散层12d,使两者相结合。与电容器元件16连接的引出电极 12的另一个前端部被加工成扁平状,构成扁平部12e。 再有,帽盖14由比引出电极12硬的材质形成。此事实意味着帽盖14比前端部 12c对形状变形的耐久强度相对高。此外,作为引出电极12的材料使用铝线圆棒的时候,作 为帽盖14的基材使用的材料可以从比铝硬的铁、镍、铁镍合金类等中选择。再有,在帽盖14 的基材材料的种类以外,还优选适当考虑帽盖14的各部的厚度尺寸等关系到强度的要素。
此外,也可以在帽盖14的内表面上设置用于使其与前端部12c的结合更牢固的电 镀层。作为此电镀层,例如可以使用锡、镍、铜等。例如,在使用铝线圆棒作引出电极12,使 用铁作帽盖14的基材的时候,优选在此铁基材的表面上以铜为基底层设置锡或镍的电镀 层。优选至少在帽盖14的内表面上设置这样的电镀层。 在端子15中使用由铁、镍、铜、铁合金、镍合金、铜合金等金属基材形成的板材或 线材。此外,也可以在端子15的外表面上形成电镀层。作为电镀层,例如为了与电路基板
720的连接,可以使用锡,或在锡中添加了银、铋、铟、铅等的锡合金等。 此外,如图2所示,利用超声波焊接或压接等方法使引出电极12在扁平部12e分 别与阳极箔16a、阴极箔16b结合。分别用铝等阀作用(valveaction)金属形成阳极箔16a、 阴极箔16b。通过使隔板16c夹在阳极箔16a和阴极箔16b之间进行巻绕来构成作为功能 元件的电容器元件16。在此,功能元件是指担任电气功能的有源、无源元件的全部。例如, 电容器的情形是电容器元件,电池的情形是电池元件或电极组,半导体的情形是半导体元 件。 外壳17由铝、铝合金等金属构成。在外壳17中容纳有电容器元件16、电解液和/ 或固体的导电性高分子等的电解质(未图示)。外壳17的开口部,依靠对外壳17的外周面 的一部分实施的由颈縮加工部17a产生的应力,被由配置在其内侧的弹性体形成的封口体 18所密封。 此外,按引线11的端子15、帽盖14、引出电极12的顺序在封口体18的贯通孔18a 中穿过。然后,在引出电极12与贯通孔18a的内面对接的状态下,将端子15由封口体18 向外部导出。再有,将贯通孔18a的孔径设定得与引出电极12的外径相同或比其稍小。然 后,利用由颈縮加工部17a在封口体18产生的应力,将封口体18和引出电极12之间封闭。
将绝缘端子板19与外壳17的开口部对接。然后,将端子15穿过设置在绝缘端子 板19中的贯通孔19a,向近似直角方向弯折。并且,将端子15的前端部分容纳在设置在绝 缘端子板19的表面上的沟槽部19b中。绝缘端子板19由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 二醇酯(polyethyleneter印hthalate)、液晶聚合物等热可塑性树脂,或苯酚树脂、环氧树 脂等热硬化性形成。 再有,由于在通过焊接在电路基板20上进行安装时容易在端子15上形成焊料带, 所以也可以通过压力加工等将端子15的、容纳在沟槽部19b中的部分加工出平板状。
接着,参照图3A 图3E说明引线11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3A所示,按照使引出 电极12的一个变形前的前端部12a露出的方式用夹具13a保持引出电极12的外周面。然 后,使帽盖14罩在前端部12a上(A步骤)。引出电极12由圆柱状的线材构成。通过对比 引出电极12更硬的材质的金属板进行压力加工,将帽盖14形成为具有开口部的形状。将 帽盖14的开口部的内径设定得比前端部12a的外径更大。因此,在此阶段,不压接前端部 12a的外面和帽盖14的内面,成为在彼此之间存在间隙的状态。 接着,如图3B所示,在帽盖14的内侧使前端部12a变形,形成变形后的前端部 12c。然后,压接前端部12c的外面和帽盖14的内面(B步骤)。B步骤可按如下具体地实 施。首先,使罩在前端部12a上的帽盖14的内底面与前端部12a的上面接触。此后,对帽 盖14的外底面进行机械加压。通过此加压,使由比帽盖14软的材质形成的前端部12a的 外形发生大的变形,而不使帽盖14发生变形。其结果,形成前端部12c,使前端部12c的外 面和帽盖14的内面接触并进行压接。 此外,由于前端部12a通过加压而变形成为前端部12c,并与帽盖14压接,所以在 引出电极12的本体部的外径和前端部12c的外径上产生差异。 再有,在对帽盖14的外底面机械地加压中,例如可适用以下的方法。可列举将针 脚(Pin)与帽盖14的外底面对接按压的方法,利用锤子等对帽盖14的外底面施加瞬间的 撞击的方法等。为了适用这些方法,优选将帽盖14的外底面的一部分设计成平面部。
8
再有,优选沿按压帽盖14的方向,设置导轨(guide)以便与帽盖14的外周面相 接。由此,在对帽盖14的外底面进行机械加压时,就能容易地使帽盖14的中心轴和引出电 极12的中心轴一致。 此后,如图3C所示,将焊接用电极13b分别连接到帽盖14的外底部和引出电极 12上。然后,使用电弧焊接、电阻焊接等电气焊接方法,对帽盖14和引出电极12施行加热 处理(C步骤)。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通过煤气燃烧器、激光器、电磁感应等方法从帽盖14 的外面实施加热处理。通过这些加热处理,使帽盖14和引出电极12在压接的界面处熔融。 然后,在此界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混合了构成帽盖14和引出电极12的金属材料的金属 扩散层12d。 接着,如图3D所示,在帽盖14的外面上连接端子15 (D步骤)。具体地,首先,把导 线状的端子15放到帽盖14的外面上。然后,把焊接用电极13c分别与端子15和引出电极 12的本体部连接。并且使用焊接用电极13c通过电阻焊接等方法将端子15和帽盖14结合 在一起。再有,端子15的形状,除导线状以外还可以是板状等。 此后,如图3E所示,使未罩上帽盖14的引出电极12的另一前端部12b变形,形成 扁平部12e (E步骤)。如图2所示,扁平部12e在电容器元件16和引出电极12的连接中, 通过铆接或超声波等方法与阳极箔16a、阴极箔16b连接。E步骤具体地可通过以下的方法 实施。夹住前端部12b的外侧面进行加压,使其压延变形成与圆筒状的引出电极12的轴线 方向平行的板状。然后,按规定的宽度、长度裁切周围,形成扁平部12e。再有,前端部12b 也可是扁平形状以外的形状,只要进行变形加工能适合构成连接的功能元件的电极的形状 等即可。如上所述,通过A、B、C、D、E步骤,就能制作引线11。 接着,说明制造作为使用引线11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铝电解 电容器的方法。 首先,如图2所示,按规定的宽度和长度切断阳极箔16a、阴极箔16b和隔板16c。 阳极箔16a在表面具有氧化被膜的电介质层。接着,通过铆接、超声波等方法在扁平部12e 将通过A E步骤制作出的一对引线11分别连接到阳极箔16a和阴极箔16b上。此后,在 阳极箔16a和阴极箔16b之间插入隔板16c巻绕成圆辊状,成为近似圆筒形。利用绝缘带 等(未图示)停止巻绕并固定其外周侧面,形成电容器元件16。 再有,构成功能性元件的电极,除像阳极箔16a、阴极箔16b那样巻绕外,也可以是 以箔状层叠多张的情形,或为烧结体等。 接着,如图1所示,将电容器元件16与含电解质的电解液一起存放在外壳17中。 然后,将从电容器元件16引出的一对引线11分别穿过设置在封口体18中的一对贯通孔 18a。在此状态下将封口体18配置在外壳17的开口部。再有,也可以替代电解液使用以聚 吡咯(polypyrrole)、聚噻吩(polythiophenes)为代表的导电性高分子等的固体电解质。 也可以同时使用它们。 此后,通过从外壳17的外周侧面进行巻縮,形成颈縮加工部17a,来密封外壳17的 开口部。接着,配置绝缘端子板19使其与外壳17的开口部相连接。然后,使从封口体18 的外面导出的一对引线11的端子15穿过设置在绝缘端子板19中的一对贯通孔19a。
此后,将从贯通孔19a突出的端子15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弯折成近似直角,将其容 纳在设置在绝缘端子板19的外表面上的沟槽部19b中。如此这样,制作表面安装型的铝电解电容器。 再有,在使容纳在绝缘端子板19的沟槽部19b中的端子15的前端部分成为平板 状的情况下,在将端子15穿过贯通孔19a之前,通过压力加工等将其加工成板状。
再有,在电容器元件16中所含的电解质是导电性高分子等的固体电解质的情况 下,作为外封材料,也可以使用由环氧树脂等形成的绝缘性的外封树脂来代替外壳17和封 口体18。此情况下,在用外封树脂覆盖电容器元件16的同时,将引线11的端子15向此外 封树脂的外部导出。 此外,在密封外壳17的开口部后、或在安装绝缘端子板19后,在端子15间施加适 当电压,进行再次化学合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引线11及其制造方法中,用比引出电极12更硬的材质
形成帽盖14。由此,能防止将帽盖14罩在前端部12a时帽盖14的外观变形。 此外,罩上帽盖14前的前端部12a的外径比帽盖14的内径小。而且,在前端部12a
上罩上帽盖14后,由帽盖14的外底面进行加压时,帽盖14不变形,前端部12a变形成为前
端部12c。其结果,能将前端部12c的外面压接在帽盖14的内面上。由此,在将帽盖14罩
在前端部12a上的时候,就能使帽盖14的开口端部的内周边部不擦伤前端部12a的外周边
部。其结果,能抑制因擦伤而在帽盖14的开口端部产生的毛剌的发生。 如此,由于可抑制引线11产生毛剌,所以在将引线11穿过贯通孔18a时,能防止
此毛剌附着在电容器元件16上而引起短路。此外,还能抑制因毛剌在贯通孔18a内对封口
体18造成擦伤。由此,提高了封口气密性,提高电子部件的可靠性。 此外,在引线11中,引出电极12的前端部12a和罩在前端部12a上的帽盖14通 过机械的压接相结合。除此之外,在压接的此界面上通过熔融形成金属扩散层12d。由此, 增加结合强度提高结合可靠性。因此,在应用引线11的电子部件中,即使在施加过度的振 动负载的环境下,也能降低因引线11破断而导致的开路(open)不良。
此外,在引线11中,优选在帽盖14的基材中使用的材质的熔点比在引出电极12 中使用的材质的熔点更高。例如,使用铝作为引出电极12的时候,用比铝熔点高的金属构 成帽盖14的基材。如果这样的话,在C步骤中的加热处理时,能防止帽盖14过度熔融、在 帽盖14的外表面上产生毛剌、突起等形状不良。 再有,在使用铝作为引出电极12的时候,优选在帽盖14的基材中使用的金属由 铜、镍、铁的金属单体,含铜、镍、铁的合金等构成。这些金属在铝的熔点之下就能生成液相 状态的合金。因此,通过加热处理,在压接由铝线圆棒形成的引出电极12的前端部12c和 帽盖14的界面处,就容易形成金属扩散层12d,能提高结合强度。再有,由于比铝熔点高的 金属容易形成金属扩散层12d,所以优选将其至少设置在帽盖14的内侧。可以设置成帽盖 14的基材、或电镀层。 其结果,在使用引线11的电子部件中,即使在施加过度的振动负载的环境下也能 降低因引线破断而导致的开路不良。此外,能防止因帽盖14的外表面的毛剌或突起而导致 的短路的发生和封口气密性的下降。 此外,在通过加热处理来结合帽盖14和引出电极12的前端部12c压接的界面的 时候,优选调整帽盖14的厚度、材料、覆盖引出电极12的范围。由此,在防止因帽盖14过 度熔融而发生的形状不良的同时还能提高结合强度。再有,为了使帽盖14和前端部12c压
10接的界面均匀地熔融,优选帽盖14的加热处理过的外底面、外侧面的厚度是均匀的。
此外,对帽盖14的表面施行镀锡,使用铝线圆棒作为引出电极12的时候,在金属 扩散层12d中就会成为铝和锡扩散的状态。此铝和锡扩散的状态,通常因在施加高温高湿、 加热循环的环境下进行放置等而容易产生锡晶须(whisker)。如果在电子部件的外表面上 露出铝和锡扩散的部分,则会存在因锡晶须的生长而引起短路的情形。但是,在引线11中, 金属扩散层12d被容纳在帽盖14的内侧,未露出在外部。因此,即使金属扩散层12d含有 铝和锡,在外部也不会生长锡晶须。其结果,就能在使用引线11的电子部件中抑制锡晶须 导致的短路的发生。再有,混在金属扩散层12d中的金属即使是铝和锡以外的不同种类金 属的组合,如果是容易产生晶须的物质,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引线ll中,使帽盖14的外径比引出电极12的外径大,具有台阶部(未图 示)。利用此台阶部能够牢固地啮合穿过封口体18的贯通孔18a的引线11。其结果,能防 止引线11向外壳17的内方向偏移,对引线11和电容器元件16的连接部施加负载。因此, 在使用引线11的电子部件中,能防止因引线11和电容器元件16的连接部分的异常而引起 的断线或短路,漏电电流增加等。 再有,优选预先将封口体18的贯通孔18a的孔径在穿过的引线11的仅帽盖14所 处的部分设定得较大。由此,减小因帽盖14和引出电极12的外径差产生的台阶部而在引 线11和贯通孔18a中产生的间隙,可提高封口气密性。 此外,优选沿从帽盖14的外底部向开口端部侧的方向,在帽盖14的外周整体或一 部分上具有外径扩大了的曲面。在将引线11插入贯通孔18a时,只要至少在与贯通孔18a 的内面接触的部分,帽盖14具有这样的曲面即可。例如,可以是圆顶状、圆锥状、圆锥台状 等。由于帽盖14具有这样的曲面,所以在将引线11插入贯通孔18a中时,能减少作用于引 线11的负载。由此,能防止引线11变形,或一对引线11的插入相互偏移,在引线11和电 容器元件16的连接部分施加负载。其结果,在使用引线11的电子部件中,能抑制因引线11 和电容器元件16的连接部分的异常而导致的断线、短路、漏电电流增加等。
此外,如果构成引线11的端子15的材料,例如端子15是铁类基材的话,则作为帽 盖14优选选择铁、镍、铁镍合金类基材。此外,如果端子15是铜类基材的话,则作为帽盖14 优选选择铜、铜合金基材。也就是说,通过减小端子15和帽盖14的电阻的差异,在电阻焊 接时确保端子15和帽盖14的结合强度的同时,还能抑制毛剌等形状不良的发生。
此夕卜,即使因结合帽盖14的外面和端子15时的热而向帽盖14和前端部12c的界 面传递热、产生熔融,也由于此界面处的熔融而使得产生的毛剌和突起等也不在外面上呈 现出来。这是因为前端部12c被帽盖14所覆盖。因此,在使用引线ll的电子部件中,可抑 制向封口体18的贯通孔18a穿过引线11时的毛剌等引起的短路的发生,提高了封口气密 性、可靠性。 此外,端子15通过帽盖14与引出电极12连接。因此,端子15的材料和帽盖14 的材料可选择彼此容易焊接的金属材料进行组合。例如,通过激光器焊接等结合端子15和 帽盖14的时候,优选选择构成端子15的材料的熔点、或热传导率等与帽盖14相同或相近 的材料。由此,在能使结合强度稳定的同时,还能防止因在端子15和帽盖14的结合部分任 意处过度地熔融而导致的形状不良的发生。由此,在使用引线11的电子部件中,能抑制因 过度的振动而导致的端子15的脱落、和在端子15和帽盖14的连接部分的毛剌和突起等形状不良引起的短路的产生和电解液的泄漏。 接着,说明优选先于使用图3A说明的A步骤实施的制造步骤。图4A、图4B是这样 的引线11的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如图4A所示,优选在A步骤之前追加在引出电极12的前端部12a的外周边部形 成平面状的倒角部22f的步骤(F步骤)。通过增加F步骤,在将帽盖14罩在前端部12a上 时,使得帽盖14的开口端部的内周边部更难接触到前端部22a的外周边部。因此,就能进 一步抑制在帽盖14的开口端部产生的毛剌的发生。 并且,在如图4B所示的A步骤中,优选在帽盖14的开口端部的内周边部也设置倒 角部24a。如果这样,帽盖14的开口端部的内周边部也很难与引出电极12的一个前端部 22a的外周边部接触。其结果,进一步抑制毛剌的产生。再有,倒角部22f、24a的形状也可 以是曲面状,能得到与平面状情形相同的效果。 其结果,在使用引线11的电子部件中,在向贯通孔18a穿过引线11时,就能抑制 毛剌等引起的短路的发生。此外还提高了封口气密性、可靠性。
实施方式2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 结构的剖面图。图6是作为此铝电解电容器的功能元件的电容器元件的展开部分切口斜视 图。图7A 图7G是在此铝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首先,使用 图5、图6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铝电解电容器和在其中使用的引 线的结构。 在图5中,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中的铝电解电容器的不同点是构成引线31的 引出电极12的一个前端部32c(变形后)比引出电极12的本体部变得更细这点。而且,罩 在前端部32c上的帽盖34和引出电极12的本体部的外径差比实施方式1中的铝电解电容 器更小。 接着,参照图7A 图7G说明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引线31的制造方法。与 图3A 图3E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在图7C所示的A步骤之前,包含按图7A所 示那样将引出电极12的一个前端部32a(变形前)变细加工的步骤(G步骤)这点。在G 步骤中,通过使用模具进行压制的方法等,加工前端部32a使其变得比引出电极12的本体 部细。 此外,在G步骤后的A步骤中,将帽盖34罩在前端部32a上。接着,在图7D所示 的B步骤中,直到引出电极12的变形后的前端部32c的外面和帽盖34的内面接触、进行压 接为止,都持续对帽盖34的外底面机械地加压。因此,在B步骤中的持续加压期间,预先设 定前端部32a的加工尺寸,以使帽盖34的开口端部不接触到因引出电极12的本体部的外 径和前端部32a的外径之差而产生的台阶部。 此外,与G步骤同时,或在其之后,优选如图7B所示,在前端部32a的外周边部形 成平面状的倒角部32f (F步骤)。此外,优选在因引出电极12的本体部的外径和前端部32a 的外径之差而产生的台阶部的外周边部形成平面状的倒角部32g(H步骤)。
图7E 图7G由于分别与实施方式1中的C、D、E步骤相同,与使用图3C、图3D、图 3E说明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如此,通过G、 F、 H、 A、 B、 C、 D、 E的步骤就能制作出引线31。
再有使用引线31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与实施方式1相同。
1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引线31中,将引出电极12的一个前端部32a加工得 比引出电极12的本体部细。由此,能减小罩在前端部32a上的、压接在引出电极12上的帽 盖34的外径和引出电极12的本体部的外径之差。因此,与实施方式1相同,能抑制向封口 体18的贯通孔18a穿过引线31时的毛剌等引起的短路的发生。此外,在封口体18的厚度 薄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贯通孔18a和引线31之间的间隙的产生,能提高封口气密性。
此外,如果将增加H步骤制作出的引线31用于铝电解电容器中,则因引出电极12 的本体部的外径和前端部32a的外径之差而产生的台阶部的外周边部的边缘就变得不是 锐角。因此,在将引线31穿过贯通孔18a时,就能防止在贯通孔18a的内面对封口体18造 成损伤。其结果,能抑制电解液的泄漏、进一步提高封口气密性。此外,也可以与G步骤同 时或在其后,或者与F步骤同时或在其后,增加H步骤。 此外,如图7C所示,优选在帽盖34的开口端部的内周边部也设置倒角部34a。由 此,帽盖34的开口端部的内周边部更难以与前端部32a的外周边部接触,能抑制在帽盖34 的开口端部产生毛剌。 再有,图7B、7C所示的倒角部32f、32g、32a的形状即使是曲面状也能得到与平面 状时相同的效果。 接着,使用图8A、图8B说明不同的G步骤。图8A、8B是引线31的另一个例子的各 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此外,在图8A所示的G步骤中,将引出电极12的一个变形前的前端部42a加工成 剖面台形状(圆锥台状)。即,进行进一步减小前端部42a的最前端部的外径的加工。如果 成为这样的形状的话,则在将帽盖34罩在前端部42a上时,使得帽盖34的开口端部的内周 边部难以通过前端部42a的外周边部进行接触。因此,能进一步抑制在帽盖34的开口端部 产生毛剌。 下面,使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首先,当制作引线31时,作为引出 电极12的本体构件,使用直径1. 3mm、纯度99. 99%的铝线圆棒。 通过压制加工铁的板状基材成型帽盖34。将帽盖34的开口部尺寸设定为外径 1.6mm、内径1.3mm、长度0. 8mm 1. Omm。此外,帽盖34的底侧为在外周边部具有曲面、在 底面具有直径0. 3mm 1. Omm左右的圆形平坦部的形状。此外,在帽盖34的表面,以铜为 基底层形成厚2 ii m 10 ii m的镀镍层。此外,在帽盖34的开口端部的内周边部设置平面 状的倒角部34a。 在端子15中使用外径0.6mm的铁的线材,在其表面,以铜为基底层,形成厚 2践 IO践的镀镍层。 首先,利用图7A所示的G步骤,使用模具压制引出电极12的一个前端部32a,将其 加工成比引出电极12的本体部细、且比帽盖34的内径更小。具体地,使前端部32a的外径 为1. 10mm. 此外,使前端部32a的长度方向(引出电极1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比帽盖34的 长度尺寸长,为1.3mm。 此外,与G步骤同时,利用图7B所示的F步骤,使用模具在前端部32a的外周边部 形成平面状的倒角部32f。接着,利用H步骤,在因引出电极12的本体部的外径和前端部 32a的外径之差而产生的台阶部的外周边部也形成平面状的倒角部32g。
13
接着,利用如图7C所示的A步骤,用夹具13a夹持引出电极12的本体部的外周面, 使前端部32a露出。然后,在前端部32a上罩上帽盖34,使帽盖34的内底面与前端部32a 的端面接触。 此后,利用图7D所示的B步骤,对帽盖34的外底面机械地加压。此时,使前端部 32a在帽盖34的内侧变形,增大其外径,直到引出电极12的变形后的前端部32c的外面和 帽盖34的内面接触、压接为止,都进行加压。 接着,利用图7E所示的C步骤,将焊接用电极13b分别连接到帽盖34的外底部和 引出电极12的本体部。然后,使用电阻焊接法,对帽盖34和前端部32c施行加热处理。此 时,一直升温到在帽盖34和引出电极12中使用的金属材料的熔点附近,使帽盖34和前端 部32c压接的界面熔融。如此,在界面处形成混合有构成帽盖34和前端部32c的金属材料 的金属扩散层32d。 此后,利用图7F所示的D步骤,将导线状的端子15放在帽盖34的外面上,将焊接 用电极13c分别连接到端子15和引出电极12的本体部上,通过电阻焊接法使它们相结合。
接着,利用图7G所示的E步骤,对引出电极12的另一个前端部12b的外侧面进 行加压,使其被压延变形为与引出电极12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板状,截断周围,形成扁平部 12e。如上所述,通过G、F、H、A、B、C、D、E步骤制作出引线31。 另一方面,为了与这样制作出的引线31、及使用此引线的铝电解电容器比较,制作 以下的引线作为比较样品。作为材料使用与引线31相同的引出电极12、帽盖34、端子15。 然后,在图7A所示的G步骤中,在使引出电极12的一个前端部32a变细时,使其外径成为 比帽盖34的内径大一些的1. 4mm。由此,在图7C所示的A步骤中,为了将帽盖34罩在前端 部32a上而对帽盖34的外底面机械地加压,使帽盖34的内底面与前端部32a的端面接触。 其结果,由于在A步骤的阶段,将前端部32a的圆筒面与帽盖34的内面进行压接,所以省略 B步骤。除此之外的步骤,与制作引线31同样地进行。如上,通过G、F、H、A、C、D、E的步骤 制作出比较样品的引线。 使用如此制作出的引线31和比较样品的引线,分别制作铝电解电容器。以使用引 线31的情形为例一面参照图5、图6 —面说明此顺序。首先,对铝箔实施蚀刻处理,在硼酸 铵水溶液中实施化学合成处理,在此铝箔上形成氧化被膜制作阳极箔16a。另一方面,对铝 箔实施蚀刻处理制作阴极箔16b。 接着,将引线31的扁平部12e压接在阳极箔16a、阴极箔16b上进行结合。然后, 在阳极箔16a和阴极箔16b之间插入由马尼拉纸制成的隔板16c,并巻绕阳极箔16a和阴极 箔16b,形成电容器元件16。 接着,使电容器元件16浸渍在电解液中后,将其存放在由铝制成的有底筒状的外 壳17中。此后,将以丁基橡胶为主成分的封口体18装在外壳17的开口部。此时,将从电 容器元件16成对导出的引线31穿过设置在封口体18中的贯通孔18a,将端子15向封口体 18的外部导出。 接着,通过从外壳17的外周面一体地颈縮加工外壳17和封口体18,来封闭外壳 17的开口端。此后,使绝缘端子板19与外壳17的开口部对接。然后,使向封口体18的外 部导出的端子15穿过设置在绝缘端子板19中的贯通孔19a。最后,向近似直角方向弯折端 子15,将其容纳在设置在绝缘端子板19的表面上的沟槽部19b中。通过以上的顺序,制作出6. 3V、1500iiF的表面安装型的铝电解电容器。 分别制作1000根引线31和比较样品的引线,调查因在与引出电极12结合的帽盖 34的开口端部产生的毛剌而引起的外观不良数。此外,调查通过引出电极12和帽盖34的 拉伸强度试验而产生的不良数。 其结果,引线31中无外观不良,也没有因拉伸强度试验引起的不良。另一方面,在 比较样品的引线中,发现200根外观不良。而且无因拉伸强度试验引起的不良。如此可知, 在引线31中,在确保引出电极12和帽盖34的结合强度的同时,与比较样品的引线相比,还 能防止在帽盖34的开口端部产生毛剌。 接着,分别制作1000个使用了引线31和比较样品的引线的铝电解电容器,调查回 流焊(reflow)试验中的发生短路的不良数。 其结果,在使用引线31的铝电解电容器中没有发生短路不良。另一方面,在使用 比较样品的引线的铝电解电容器中,发现5个发生了短路不良。如此,通过使用引线31,可 防止回流焊后的短路不良的发生,能提高铝电解电容器的可靠性。
实施方式3 图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薄膜电容器的结 构的剖面图。图10是作为此薄膜电容器的功能元件的电容器元件的展开斜视图。图11A 图11G是在此薄膜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首先,使用图9、图10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薄膜电容器和在其中使用的引线的结构。 在图9中,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2中的铝电解电容器的不同点是,首先作为功能 元件,采用使用金属化薄膜的电容器元件56这点。此外,在使引线51、61的扁平部52e、62e 弯曲,将其前端部分分别连接到设置在电容器元件56的两端面上的集电极56g、56h这点上 也不同。 如图9所示,此薄膜电容器具有电容器元件56、外壳17、封口体18、和绝缘端子 板19。巻绕一对金属化薄膜以近似圆筒状形成电容器元件56。在电容器元件56的两端面 上设置集电极56g、56h。在集电极56g、56h上分别连接引线51、61。详细地,弯曲引线51、 61的扁平部52e、62e,将其前端部分分别结合在集电极56g、56h上。此外,在电容器元件56 的一个端面侧成对导出引出电极52、62。 有底筒状的外壳17由铝、铝合金等金属构成,在其内侧容纳电容器元件56。在电 容器元件56的外表面和外壳17的内表面之间为了能不接触而设置有间隙等。
封口体18密封外壳17的开口部。在封口体18中设置使引线51、61穿过的一对 贯通孔18a。配置绝缘端子板19使其与外壳17的开口部相接。在绝缘端子板19中设置穿 过从贯通孔18a向外部导出的一对端子15的贯通孔19a。此外,在绝缘端子板19的外表面 上设置向近似直角方向弯折、并容纳穿过贯通孔19a的端子15的沟槽部19b。容纳在沟槽 部19b中的端子15被连接到电路基板20上。 此外,如图10所示,构成电容器元件56的一对金属化薄膜分别具有电介质薄膜、 和在其表面上蒸镀了铝等金属而形成的蒸镀电极56c、56d和熔丝56e、56f。在电介质薄膜 的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未蒸镀部分56a、56b。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萘二甲 酸乙二醇酉旨(polyethylene卿hthalate)、或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等的任 意一种形成电介质薄膜。熔丝56e、56f具有因在异常电流流过时蒸镀的部分飞散而电切断
15这样的自我保护功能。通过将此一对金属化薄膜巻绕成近似圆筒状以使得蒸镀电极56c、 56d不相互接触来构成电容器元件56。此外,如图9所示,在电容器元件56的两端面上设 置一对集电极56g、 56h,分别与蒸镀电极56c、 56d连接。 再有,也可以层叠一对金属化薄膜构成叠层体的电容器元件加以使用。
接着,参照图11A 图11G说明引线51、61的制造方法。 在图11A 图11G中,与在实施方式2中图7A 图7G所示的制造方法不同点在 于在对一根引出电极12的两端加工后进行切断,制作一对引线51、61这点。S卩,利用图11A 所示的G、 F、 H步骤,对引出电极12的两端进行加工,形成比本体部分外径细的、变形前的 前端部52a、62a。此外,加工各前端部分和台阶部分形成倒角部52g、52f、62g、62f 。然后, 利用图11B所示的A步骤,将帽盖34分别罩在前端部52a和前端部62a上。然后,利用图 11C所示的B步骤,将帽盖34对引出电极12进行按压,形成前端部52c、62c,并压接引出电 极12和帽盖34。接着,利用图11D所示的C步骤,形成金属扩散层52d、62d。接着,利用图 11E所示的D步骤,将端子15分别连接在帽盖34上。 然后,在图IIE所示的D步骤之后,利用图IIF所示的I步骤,与轴线方向垂直地 切断引出电极12将其一分为二。在I步骤中,用切割器33d在引出电极12的中央附近进 行切断。如图9所示,在引线51、61的扁平部52e、62e的长度不同的情况下,只要根据其比 率调整切断位置即可。最后,利用图11G所示的E步骤,形成扁平部52e、62e。如此,通过 G、F、H、A、B、C、D、I、E的步骤,制作引线51、61。 再有,I步骤也可以在B步骤或C步骤之后。此夕卜,E步骤也可以先于I步骤。
接着,说明作为使用引线51、61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薄膜电容 器的制造方法。 与图9所述的实施方式2中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不同点是电容器元件56
的形成方法不同这点和不需要电解液等电解质这点。其它的与实施方式2相同。 首先,说明电容器元件56的制造方法。如图IO所示,在按固定的宽度切断的一对
电介质薄膜的单侧面上分别设置蒸镀电极56c、56d。此外,在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未蒸
镀部分56a、56b。 接着,按照使蒸镀电极56c和蒸镀电极56d不接触,并使一个未蒸镀部分56a和未 蒸镀部分56b相对的方式进行配置层叠。在此状态下,巻绕一对金属化薄膜形成近似圆筒 状的巻绕体。此时,蒸镀电极56c、56d由巻绕体的各个端面露出。 此后,在成为近似圆筒状的一对金属化薄膜的两端面上,通过熔融、喷射铝、锡、铜 等金属的熔射等形成集电极56g、56h。然后,将集电极56g、56h分别与蒸镀电极56c、56d连 接。 接着,弯折引线51、61的扁平部52e、62e,通过点焊接等将它们的前端部分分别连 接到集电极56g、56h上。然后,从巻绕体的同一方向成对弓I出引出电极52、62,形成电容器 元件56。 此后,在外壳17中容纳电容器元件56。此时,在电容器元件56和外壳17之间设 置间隙。或者在外壳17的内表面上配置绝缘材料。通过这些方法,使电容器元件56的外 表面与外壳17的内表面不接触。 接着,通过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方法,使用封口体18密封外壳17的开口部,形成可表面安装的形状。 如上所述,即使是使用由从端面露出蒸镀电极56c、56d的金属化薄膜构成的电容 器元件56的情况,也能使用引线51、61。即,能使扁平部52e、62e弯曲、进行连接,从而构成 薄膜电容器。通过使用引线51、61,就能与实施方式2 —样,抑制向封口体18的贯通孔18a 穿过引线51、61时的擦伤毛剌等引起的短路的发生。此外,能提高薄膜电容器的封口气密 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引线的制造方法中,能由一个引出电极12有效地制作出 两个引线51、61。即提高了生产性。
实施方式4 图1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铝电解电容器 的结构的剖面图。图13是作为此铝电解电容器的功能元件的电容器元件的展开部分切口 斜视图。 首先,使用图12、图13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铝电解电容 器和在此铝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结构。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铝电解电容器 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2中的铝电解电容器不同点在于引线71不预先具有端子75这点。 即,通过插入成型等在按照与外壳17的开口部相接的方式配置的绝缘端子板79上设置端 子75。然后,将端子75连接到引线71的帽盖34上。 此铝电解电容器具有电容器元件16、外壳17、封口体18、和绝缘端子板79。在电 容器元件16上连接有一对引线71。引线71具有引出电极12和帽盖34。帽盖34被结合 在引出电极12的一个前端部32c上。引出电极12的另一个前端部分被加工成扁平部12e。 如此,引线71具有从实施方式2中的引线31去除了端子15的结构。绝缘端子板79具有 一对端子75,按照与外壳17的开口部相接的方式进行配置。引线71的帽盖34的外底部向 封口体18的贯通孔18a的外部露出。 一对帽盖34的外底面和设置在绝缘端子板79上的 端子75结合。端子75被连接到电路基板20上。 除了在实施方式2中的引线31的制造顺序中,不实施图7F所示的连接端子15的 D步骤以外,能与引线31 —样制作出引线71。 接着,说明使用引线71的本实施方式中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 13所示,以固定的宽度和长度切断阳极箔16a、阴极箔16b和隔板16c。然后,通过铆接、超 声波等方法将引线71的扁平部12e分别连接到阳极箔16a、阴极箔16b上。此后,在阳极 箔16a和阴极箔16b之间插入隔板16c并巻绕成圆辊状、成型为近似圆筒形。利用绝缘带 等(未图示)停止巻绕并固定其外周侧面,形成电容器元件16。 再有,也可以层叠多张阳极箔16a、阴极箔16b构成作为功能性元件的电容器元件 16。也可以替代阳极箔16a、阴极箔16b使用烧结体等。 接着,如图12所示,将电容器元件16与含电解质的电解液一起容纳在外壳17中。 然后,使从电容器元件16引出的一对引线71分别穿过设置在封口体18中的一对贯通孔 18a。在此状态下将封口体18配置在外壳17的开口部。再有,也可以替代电解液使用以聚 吡咯、聚噻吩为代表的导电性高分子等的固体电解质。也可以同时使用它们。
此后,通过从外壳17的外周侧面进行巻縮形成颈縮加工部17a,来密封外壳17的 开口部。此时,由封口体18的贯通孔18a露出帽盖34的外表面。
17
此后,配置绝缘端子板79使其与外壳17的开口部相接。此外,使通过插入成型等 设置在绝缘端子板79上的一对端子75的一个端部与由封口体18的贯通孔18a向外部露 出的帽盖34的外表面接触,通过焊接等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再有,在电容器元件16中所含的电解质是导电性高分子等的固体电解质的情况 下,作为外封材料,也可以使用由环氧树脂等形成的绝缘性的外封树脂代替外壳17和封口 体18。此情况下,在用外封树脂覆盖电容器元件16的同时,还将引线71的帽盖34的外表 面向此外封树脂的外部导出。 再有,在密封外壳17的开口部后,或安装绝缘端子板79后,在端子75间适当施加 电压,进行再次化学合成。 在以上的结构中,由于罩在前端部32c上的帽盖34和端子75的结合性好,所以也 可以不预先将端子75结合在帽盖34上。可以在将引线71穿过贯通孔18a,使帽盖34的外 表面向外部露出后,结合端子75。因此,与实施方式2相同,能抑制向贯通孔18a穿过引线 71时的毛剌等引起的短路的发生。此外,由于可以通过插入成型等预先在绝缘端子板79上 设置端子75,所以能抑制因弯曲加工而导致的端子75的位置偏差。因此,能通过焊接稳定 地安装铝电解电容器。
实施方式5 图1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电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铝电解电容器 的结构的剖面图。图15是作为此铝电解电容器的功能元件的电容器元件的展开部分切口 斜视图。图16A 图16F是在此铝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各制造步骤的剖面图。
首先,使用图14、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铝电解电容器和在其中使用的引线的结 构。 如图14所示,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2中的铝电解电容器不同点在于使用引线81 替代引线31这点。构成引线81的端子85不是通过焊接连接在帽盖84的外表面上,而是 在帽盖84上一体成型的。 接着,参照图16A 图16F说明在作为如此构成的实施方式5中的电子部件的一 个实例的铝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的制造方法。 在图16A 图16F中,与图7A 图7G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制造步骤不同点是以 下2点。在加工引出电极12的一个变形前的前端部32a的、图16B所示的G、 F、 H步骤的 前后,或与其并行,如图16A所示,制作在外表面上一体成型了端子85的帽盖84 (J步骤)。 还有,无焊接连接帽盖84和端子85的D步骤。 在J步骤中,使用模具通过压制块状的铁等基体材料(basicmaterial)的方法等 进行加工,在帽盖84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端子85。此时,优选在开口端部形成倒角部84a。
然后,使用帽盖84,通过G、 F、 H、 A、 B、 C、 E的步骤,制作在作为实施方式5中的电 子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铝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引线81。图16C、图16D、图16E、图16F分别示 出A、B、C、E各步骤。 在图16D所示的B步骤中,在帽盖84的内侧使引出电极12的一个前端部12a变 形、形成前端部12c,压接其外面和帽盖84的内面。此时,避开端子85,对帽盖84的外底面 机械地进行加压。 在图16E所示的C步骤中,对帽盖84和引出电极12实施加热处理。此时,优选在
18端子85的位置之外的帽盖84外表面上连接焊接用电极13b。由此,能有效地形成金属扩散 层32d。 接着,使用引线81代替引线31,与实施方式2相同地制造铝电解电容器。 如上,通过在帽盖84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端子85,就能省略焊接连接端子85和帽
盖84的步骤,提高生产性。此外,能使端子85和帽盖84的连接处的形状和强度的偏差非
常小,提高连接品质。 此外,由于一体成型的端子85和帽盖84的连接处的形状稳定,所以能抑制贯通孔 18a中封口体18和引线81之间的间隙的产生。因此提高封口气密性。并且,即使对于过度 的振动负载,也能提高电子部件的耐振性能。因此,能制造可靠性高的电子部件。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子部件中,通过用比引出电极更硬的材质形成帽盖,就能 在将帽盖罩在引出电极的一个前端部上时,防止帽盖发生外观变形。 而且,如果在将帽盖罩在引出电极的一个前端部上后,由此帽盖的外底面进行加 压,则引出电极的前端部变形,而帽盖不变形。而且,能将引出电极的前端部外面压接在帽 盖内面上。因此,在将帽盖罩在引出电极的前端部上时,能使得帽盖的开口端部的内周边部 不擦伤引出电极的一个前端部的外周边部。即,能抑制在帽盖的开口端部产生的毛剌的发 生。 其结果,能抑制帽盖的外观变形和因帽盖的开口端部的擦伤而产生的毛剌引起的 封口气密性的下降和短路发生。因此,本发明能适用于要求高的封口气密性和耐短路性的 高可靠性的电子部件中。
权利要求
一种电子部件,包括功能元件;从上述功能元件引出的金属制的引出电极;以及罩在上述引出电极的前端部、比上述引出电极更硬的金属制的帽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上述帽盖的材质的熔点比上述引出电极的材质的熔点更高。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上述引出电极用铝材料形成,上述帽盖以铁材料 为主体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部件,在铁材料的表面上镀上镍、铜、锡的至少一种来形 成上述帽盖。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还包括焊接在上述帽盖的外表面上的端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还包括在上述帽盖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设置的 端子。
7. —种引线,包括 金属制的引出电极;以及罩在上述引出电极的前端部、比上述引出电极更硬的金属制的帽盖。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线,上述帽盖的材质的熔点比上述引出电极的材质的熔点更高。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线,上述引出电极用铝材料形成,上述帽盖以铁材料为主 体形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线,在铁材料的表面上镀上镍、铜、锡的至少一种来形成 上述帽盖。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线,还包括焊接在上述帽盖的外表面上的端子。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线,还包括在上述帽盖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设置的端子。
1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线,在上述帽盖和上述前端部之间具有由构成上述帽盖 的金属和构成上述引出电极的金属构成的金属扩散层。
14.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线,上述引出电极在上述前端部的相反侧具有扁平部。
15. —种引线的制造方法,包括A) 将具有比金属制的引出电极的前端部的外径更大的内径、比上述引出电极更硬的金 属制的帽盖罩在上述引出电极的前端部上的步骤;以及B) 在上述帽盖的内侧,使上述引出电极的上述前端部变形,压接上述前端部和上述帽 盖的步骤。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引线的制造方法,在上述A步骤中,使上述帽盖的内底面与上述引出电极的上述前端部的端面接触; 上述B步骤具有Bl)以露出上述引出电极的上述前端部的方式保持上述引出电极的外周面的步骤;以及B2)通过从上述帽盖的外底面进行加压,使得在上述帽盖的内侧发生变形,以使上述引出电极的上述前端部的外径变大的步骤。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引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c)在压接上述弓I出电极的上述前端部的外面和上述帽盖的内面后,焊接上述弓I出电极的上述前端部的外面和上述帽盖内面的步骤。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引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D) 在上述帽盖的外底面上焊接端子的步骤。
19.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引线的制造方法,在上述帽盖的外底面上将端子一体成型。
20. —种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A) 将具有比金属制的引出电极的前端部的外径更大的内径、比上述引出电极更硬的金 属制的帽盖罩在上述引出电极的前端部上的步骤;B) 在上述帽盖的内侧,使上述引出电极的上述前端部变形,压接上述前端部和上述帽 盖,制作引线的步骤;以及E) 将上述引线连接到功能元件的步骤。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金属制的引出电极和帽盖的引线。帽盖被罩在引出电极的前端部,由比引出电极更硬的金属构成。此外,电子部件具有功能元件和上述引线。引出电极被从功能元件引出。
文档编号H01G9/008GK101755314SQ200880025320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9日
发明者原园讲平, 小林政美, 栗本浩, 莲道雄, 齐藤孝尚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