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693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防窜音干涉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设计的高速网络电连接器通常设计传递差分信号的端子对,如1996年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 547, 405号。为降低各端子对之间的窜音干涉,其中一端子对中的一端子电性连接一导电片,该导电片延伸至另一端子对中距离较远的端子,以形成一定阻抗,从而平衡各差分信号传输路径的阻抗,改善各差分信号之间的窜音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窜音干涉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用以传输差分信号的若
干对导电端子、用以与其中一导电端子耦合以平衡各对导电端子之间阻抗的导电片、及用
以固持前述导电端子及导电片的绝缘件。绝缘件在导电片与其耦合的导电端子之间之部分
被掏空,以便更好平衡各导电对导电端子之间的阻抗。 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模组的绝缘件在导电片与对应导电端子之间的部分被掏空,通过调整被掏空部分的大小与位置,可以方便调整两差分信号的传输路径阻抗平衡,从而以更好改善第一差分信号与第二差分信号之间的窜音干涉。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的立体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中端子模组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端子模组的爆炸图。 图5是图3所示端子模组去除绝缘件后端子与导电片的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与图2,所示为一种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IOO,其符合于CAT. 5E标准,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如RJ45插头)配合。该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及装设于绝缘本体IO内的端子模组423。端子模组423进一步包括八支导电端子20、四支导电片31、33、36、38、用以固持该等端子20与导电片的绝缘件40。 参阅图3至图5,各导电端子20沿第一直线方向并列平行排列,并依次为第一至第八端子21-28。第一端子21与第二端子22、第三端子23与第六端子26、第四端子24与第五端子25、第七端子27与第八端子28分别用以传递一组差分信号至前述对接连接器,该等差分信号依次为第一至第四差分信号。该等端子20系从一金属料带上冲切形成,均包括收容于前述绝缘件40内用以固定的固持部206、自固持部206 —端延伸并用以与一对接连接
3器配合的对接部204、及自固持部206的相反另一端延伸并用以连接于一电路板(未图示)的尾部208。其中第三至第六端子23-26的固持部206设有通孔202。
四支导电片31、33、36、38沿第二直线方向依次并列平行排列,并依次命名为第一导电片31、第二导电片33、第三导电片36、第四导电片38。此四支导电片31、33、36、38系从另一金属料带冲切成型,并各弯折成型有针脚301。各端子20及导电片31、33、36、38组装固定于绝缘件40,从而形成前述端子模组423。导电片的针脚301延伸进入对应导电端子23-26的通孔202,并形成各导电片31、33、36、38与对应导电端子23-26的导电连接。各导电片31、33、36、38分别与导电端子21、23、26、28在垂直导电片所在的平面方向对齐,从而使第一导电片31则离第一端子21较近而离第二端子22较远,第二导电片33离第三端子23较近而离第六端子26较远,第三导电片36离第六端子26较近而离第三端子23较远,第四导电片38离第八端子28较近而离第七端子27较远。通过上述结构,各导电片31、33、36、38与对应导电端子21、23、26、28形成一定阻抗,从而平衡各传输路径的阻抗,降低窜音干涉。 绝缘件40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一外侧面41与第二外侧面42,且第一、第二外侧面41、42上分别设有若干凹槽410、420。前述八支端子21-28分别收容并固持于第一外侧面41上的凹槽410,前述四支导电片31、33、36、38分别收容并固持于第二外侧面42的凹槽420。绝缘本体海设有若干贯通第一与第二外侧面的通孔400,各通孔400分别处于导电片31、33、36、38与对应的端子21、23、26、28之间,通过设计通孔400的大小与位置,可以方便调节各导电片31、33、36、38与对应导电端子21、23、26、28之间阻抗,从而便于平衡各传输路径的阻抗,降低窜音干涉。
权利要求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用以传输差分信号的若干对导电端子、用以与其中一导电端子耦合以平衡各对导电端子之间阻抗的导电片、及用以固持前述导电端子及导电片的绝缘件,其特征在于绝缘件在导电片与其耦合的导电端子之间之部分被掏空,以便更好平衡各导电对导电端子之间的阻抗。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若干对导电端子包括用来传递第一差分信号的第一对导电端子与用来传递第二差分信号的第二对导电端子,导电片电性连接于第二对导电端子中的一导电端子,且该导电端子离第一对导电端子中的一导电端子较远而离另 一导电端子较近,而其连接之导电片离前述较远导电端子较近而离前述较近导电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件设有彼此相反第一与第二侧面,第一与第二侧面上设有若干凹槽,以将前述导电端子收容并固持于第一侧面的凹槽,并将前述导电片收容并固持于第二侧面的凹槽。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导电端子沿平行于第一侧面的方向并列平行排布,且前述导电片在垂直于第一侧面方向上与离导电片较近的导电端子对齐。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被掏空部分形成惯穿绝缘件的前述第一与第二侧面的若干通孔。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若干对导电端子进一步包括传输第三、第四差分信号的第三对、第四对导电端子,且前述八支端子沿同一方向并列平行排布,依次为第一至第八导电端子,且第一与第二导电端子为前述第一对导电端子,第三与第六导电端子为前述第二对导电端子,第四与第五导电端子前述第三对导电端子,第七与第八导电端子为前述第四对导电端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第三、第四导电片,该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于第五端子,并在垂直前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对齐于第三端子,第三导电片电性连接于第四端子,并在垂直前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对齐于第六端子,第四导电片电性连接于第六端子,并在垂直前述第一、第二侧面的方向上对齐于第八端子。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至第四导电片于对应端子之间均设有被掏空的部分,以更好改善各差分信号之间的干涉。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至第六端子各设有通孔,各导电片设有导电针脚,各导电针脚与前述通孔配合从而实现电性导通。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端子均包括收容于前述凹槽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并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对接部、及自固持部的相反另一端延伸并用以连接于一电路板的尾部。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用以传输差分信号的若干对导电端子、用以与其中一导电端子耦合以平衡各对导电端子之间阻抗的导电片、及用以固持前述导电端子及导电片的绝缘件。绝缘件在导电片与其耦合的导电端子之间之部分被掏空,以便更好平衡各导电对导电端子之间的阻抗。
文档编号H01R13/646GK101777717SQ20091017427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2日
发明者特伦斯·F·李托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