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156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不同传输速率的一第一 USB连接器及一第 二 USB连接器,以符合不同传输速度的需求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USB接口的外围装置因具有即插即用的功能,因此于推出后,受到消费 者的热烈欢迎。USB2. 0协议可以提供高达480M位/每秒的传输速率。但随着多媒体技术 的发达,若欲以USB2. 0协议下载25GB的多媒体档案,则需耗费长达十数分钟的久,恐怕无 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遂有USB3. 0协议的推出,USB3. 0协议可以提供高达4. 8G位/ 每秒的传输速率,因此,若欲下载该25GB的多媒体档案,则仅需原来1/10时间。但,毕竟USB2. 0协议仍是目前的主流,绝大部分USB接口的外围装置仍只支持 USB2. 0协议,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可同时支持USB2. 0及USB3. 0协议的电连接器,实为一重 要课题。例如美国专利公开第US2009/0088024A号专利申请案,即揭示一种可向下兼容 USB2. 0的高速连接器插座,如其摘要所言,该连接器插座包括多个USB2. 0脚位及一或多个 可支持高速传输的脚位,如此,使得该连接器插座可以同时支持USB2. 0及较高速的USB插 头。但如其图1及3所示,其连接器插头及插座上分别需要一沟槽(groove),以防此两者间 的误插,但如此并不符合USB2. 0协议的规定,因此将降低其兼容性且增加其成本,诚属美 中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不同传输速率的一第一 USB连接器及一第 二 USB连接器,以符合不同传输速度的需求的电连接器。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壳体;一第一连接器,其置 于该壳体中且其一端外露于该壳体;一第二连接器,其置于该壳体中且其一端亦外露于该 壳体,其中,该第二连接器位于该第一连接器的下方,且其传输速率与该第一连接器不同; 一驱动元件,其置于该壳体中且位于该第一连接器的一侧,其一端具有一容槽,且该容槽后 方则具有一凸榫;一致动杆,其可置于该容槽中,且其一端外露该容槽约与该第二连接器切 齐;一驱动弹簧,其可套置于该容槽的外侧;一锁片,其置于该驱动元件的上方,其具有一 锁槽可供容置该凸榫;一致动弹簧,其置于该容槽中且套置于该致动杆的外侧;以及一扭 簧,其置于该壳体的一侧,其一端抵住该第一连接器的底部。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上壳体及一 下壳体,该上壳体可盖合于该下壳体,且该下壳体具有一容室,该下壳体的一侧则具有一圆 柱;一第一连接器,其置于该容室中且其一端外露于该壳体,另一端则延伸一固持片;一第 二连接器,其置于该容室中且其一端亦外露于该壳体,其中,该第二连接器位于该第一连接 器的下方,且其传输速率与该第一连接器不同;一致动杆,其置于该容室中且位于该第一连接器的一侧,其一端具有一致动槽可供容置该圆柱,另一端则外露于该下壳体且约与该 第二连接器齐,且其上具有一凸榫;一锁片,其置于该致动杆的上方,且其具有一锁槽可供 容置该凸榫;一致动弹簧,其套置于该圆柱的外侧,且其一端抵住该致动槽;以及一弹性元 件,其置于该容室中,其一端固持于该下壳体上,另一端则固持于该固持片上。


图1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锁住状态的作动示意 图。图4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解除锁住状态的作动 示意图。图5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7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锁住状态的作动示 意图。图8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解除锁住状态的作 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目的,兹附以图式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 详细说明如后。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4,其中图1绘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 图;图2绘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绘示本发明一较佳 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锁住状态的作动示意图;图4绘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 解除锁住状态的作动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包括一壳体10 ;—第一连接器20 ;—第二连接器 30 ;一驱动元件40 ;—致动杆50 ;—驱动弹簧60 ;—锁片70 ;—致动弹簧80 ;以及一扭簧90 所组合而成。其中,该壳体10由绝缘材质所制成,且该绝缘材质例如但不限于为塑料,其进一 步具有一第一容室11及一第二容室12,该第一容室11的两侧进一步具有一第一导槽111 及一第二导槽112,该第一导槽111可导引该第一连接器20进入该第一容室11,该第二导 槽112可导引该第二连接器30进入该第一容室11,该第二容室12置于该第一容室12的侧 边,例如但不限于为右侧,可供容置该锁片70。该第一连接器20置于该壳体10中,且其一端外露于该壳体10。其中,该第一连接 器20例如但不限于为一 USB3. 0连接器,且其后端具有一线孔22且该线孔22外露于该壳 体10,以供一 USB3. 0缆线(图未示)穿置及进入该第一 USB连接器20中。该第二连接器30置于该壳体10中且其一端亦外露于该壳体10,其中,该第二连接 器30位于该第一连接器20的下方,且其传输速率与该第一连接器不同。其中,该第二连接器30例如但不限于为一 USB2. 0连接器,且其后端亦具有一线孔32,且该线孔外露于该壳体 10,以供一 USB2. 0缆线穿置及进入。该驱动元件40置于该壳体10中且位于该第一连接器20的一侧,例如但不限于为 右侧,其一端具有一容槽41,且该容槽41后方则具有一凸榫42。此外,该驱动元件40的后 端进一步具有一缺口 43,以供该致动杆50的一端穿越。该致动杆50可置于该容槽41中,且其一端外露该容槽41约与该第二连接器30切 齐,该致动杆50的另一端则可穿越该缺口 43。此外,该致动杆50进一步具有一卡制部51, 其是成圆形且其外径大于该致动弹簧80,以供移动时压缩该致动弹簧80。该驱动弹簧60可套置于该容槽41的外侧,以便于该驱动弹簧60的弹力可将该驱 动元件40复位。该锁片70置于该驱动元件40的上方,其具有一锁槽71可供容置该凸榫42,且该 锁槽71呈斜向配置。该致动弹簧80置于该容槽41中且套置于该致动杆50的外侧,以便于该致动弹簧 80的弹力可将该致动杆50复位。该扭簧90置于该壳体10的一侧,例如但不限于为左侧,其一端抵住该第一连接器 20的底部,另一端则抵住该壳体10。其中,该扭簧90例如但不限于为金属制成的弹簧。此外,本发明的第一容室12的一侧进一步具有一开槽113,且该壳体10位于该开 槽113的下方则具有一十字形凸片13,使该扭簧90本体可以套置于该十字形凸片13外侧, 该扭簧90的两端则分置于该开槽113中,其中一端可经由该开槽113的一端部抵接该第一 连接器20的底部,另一端则抵接于该开槽113的另一端部,以便将该扭簧90固持于该壳体 10上。如图3所示,于组合后,当一 USB2.0装置(图未示)插入该第二连接器30时,该 USB2. 0装置的一侧将顶住该致动杆50,当该USB2. 0装置继续向前移动时,将使该致动杆50 向前移动约8-12mm,且带动该致动弹簧80移动约3mm,同时驱动该凸榫向左移动约3mm进 入解除锁住(unlock)位置,以便将该第一连接器20解除锁住,同时由该USB2. 0装置将该 第一连接器20顶入该壳体10中,使该USB2. 0装置可以连接至该第二连接器30中。如图4所示,当该USB2. 0装置被从该第二连接器30中移除时,由该扭簧90的弹力 将该第一连接器20往前推出,并驱动该凸榫41向右移动约3mm进入锁住(lock)位置,以 便将该第一连接器20锁住,同时由该驱动弹簧60的弹力将该致动杆50向前移动至原位, 如此,便可将USB3.0装置(图未示)插入该第一连接器20。因此,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具有 不同传输速率的第一 USB连接器20及第二 USB连接器30,以符合不同传输速度的需求,确 实比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具有进步性。请一并参照图5至图8,其中图5绘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示 意图;图6绘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7绘示本发明另 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锁住状态的作动示意图;图8绘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 连接器的解除锁住状态的作动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括一壳体210;—第一连接器 220 ;—第二连接器230 ;—致动杆250 ;—锁片270 ;—致动弹簧观0 ;以及一弹性元件290 所组合而成。
其中,该壳体210由绝缘材质所制成,且该绝缘材质例如但不限于为塑料,其进一 步具有一上壳体211及一下壳体212,该上壳体211可盖合于该下壳体212,且该下壳体212 具有一容室213,该下壳体212的一侧则具有一圆柱214,该圆柱214连接于该下壳体212 的一侧且与该下壳体212的底部有一间隔,以使该致动弹簧280可于该圆柱214上移动。此外,该下壳体212上具有一锁座215,该上壳体211则具有一锁孔216,以便通过 一螺丝217穿过该锁孔216可将该上壳体211锁固于该下壳体212上。此外,该下壳体212 的一侧具有一线孔218,以供一 USB缆线穿置及进入该第一连接器220及该第二连接器230 中。该第一连接器220置于该容室213中,且其一端外露于该壳体210,其另一端则沿 水平方向延伸有一固持片221。其中,该第一连接器220例如但不限于为一 USB3.0连接器, 且其下方具有一导引凸块222,例如但不限于为一方形导引凸块。该第二连接器230置于该容室213中且其一端亦外露于该壳体210,其中,该第二 连接器230位于该第一连接器220的下方,且其传输速率与该第一连接器220不同。其中, 该第二连接器230例如但不限于为一 USB2. 0连接器,且其上方具有一凹型槽231,可供该导 引凸块222固持及滑动。该致动杆250置于该容室213中且位于该第一连接器220的一侧,例如但不限于 为右侧,其一端的底部具有一致动槽251可供容置该圆柱214,另一端则外露于该下壳体 212且约与该第二连接器230切齐,且其上具有一凸榫252。该锁片270置于该致动杆250的上方,其具有一锁槽271可供容置该凸榫252,且 该锁槽271呈斜向配置。其中,该锁槽271是成具有一弯折段2711及一直线段2712,且该 弯折段2711的长度例如但不限于为约3mm。该致动弹簧280套置于该圆柱214的外侧,且其一端抵住该致动槽251,以便于该 致动弹簧观0的弹力可将该致动杆250复位。该弹性元件290置于该容室213中,其一端固持于该下壳体212上,另一端则固持 于该固持片221上。其中,该弹性元件290例如但不限于为金属制成的弹簧。 此外,发明的电连接器进一步具有一“ Π,,型檔片四5,其固持于该第一连接器220 的上方,且其上具有一凸柱四6,以供该弹性元件四0的另一端固持。如图7所示,于组合后,当一 USB2.0装置(图未示)插入该第二连接器230时,该 USB2. 0装置的一侧将顶住该致动杆250,当该USB2. 0装置继续向前移动时,将使该致动杆 250向前移动约8-12mm,且带动该致动弹簧280在该圆柱214上移动约8_12mm,使该致动弹 簧280被压缩,同时该凸榫252将于该弯折段2711中移动,驱动该锁片270向右移动约3mm 进入解除锁住位置,以便将该第一连接器220解除锁住,同时由该USB2. 0装置将该第一连 接器220顶入该壳体210中。如图8所示,当该USB2. 0装置被从该第二连接器230中移除时,由该致动弹簧280 的弹力将该致动杆250向前移动至原位,并驱动该凸榫252向左移动约3mm进入锁住位置, 同时由该弹性元件四0的弹力将该第一连接器220往前推出,同时由该锁片270的一角卡 住该第一连接器220以锁住该第一连接器220。因此,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具有不 同传输速率的第一 USB连接器220及第二 USB连接器230,以符合不同传输速度的需求,确 实比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具有进步性。
本发明所揭示者,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发明的 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发明的专利权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第一连接器,其置于该壳体中且其一端外露于该壳体;一第二连接器,其置于该壳体中且其一端亦外露于该壳体,其中,该第二连接器位于该 第一连接器的下方,且其传输速率与该第一连接器不同;一驱动元件,其置于该壳体中且位于该第一连接器的一侧,其一端具有一容槽,且该容 槽后方则具有一凸榫;一致动杆,其可置于该容槽中,且其一端外露该容槽与该第二连接器齐;一驱动弹簧,其可套置于该容槽的外侧;一锁片,其置于该驱动元件的上方,其具有一锁槽可供容置该凸榫;一致动弹簧,其置于该容槽中且套置于该致动杆的外侧;以及一扭簧,其置于该壳体的一侧,其一端抵住该第一连接器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绝缘材质所制成,且该绝缘材 质为塑料,其进一步具有一第一容室及一第二容室,该第一容室的两侧进一步具有一第一 导槽及一第二导槽,该第一导槽可导引该第一连接器进入该第一容室,该第二导槽可导引 该第二连接器进入该第一容室,该第二容室置于该第一容室的侧边,可供容置该锁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为USB3.0连接器,且其后 端具有一线孔且该线孔为外露于该壳体,以供一 USB3. 0缆线穿置及进入该第一 USB连接器 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器为USB2.0连接器,且其后 端亦具有一线孔,且该线孔为外露于该壳体,以供一 USB2. 0缆线穿置及进入该第二 USB连 接器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元件的后端进一步具有一缺口, 以供该致动杆的一端穿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致动杆进一步具有一卡制部,其是成 圆形且其外径大于该致动弹簧,以供移动时压缩该致动弹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一USB2.0装置插入该第二连接器时, 该USB2. 0装置的一侧将顶住该致动杆,当该USB2. 0装置继续向前移动时,将使该致动杆向 前移动8-12mm,且带动该致动弹簧移动3mm,同时驱动该凸榫向左移动3mm进入解除锁住 位置,以便将该第一连接器解除锁住,同时通过该USB2. 0装置将该第一连接器顶入该壳体 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USB2.0装置被从该第二连接器中 移除时,通过该扭簧的弹力将该第一连接器往前推出,并驱动该凸榫向右移动3mm进入锁 住位置,以便将该第一连接器锁住,同时通过该驱动弹簧的弹力将该致动杆向前移动至原 位。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室的一侧具有一开槽,该壳体 位于该开槽的下方则具有一十字形凸片,使该扭簧本体可以套置于该十字形凸片外侧,其 两端则分置于该开槽中,且其一端抵接该第一连接器的底部,以便将该扭簧固持于该壳体 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扭簧为金属制成的弹簧。
1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该上壳体可盖合于该下壳体,且该下壳体具有一 容室,该下壳体的一侧则具有一圆柱;一第一连接器,其置于该容室中且其一端外露于该壳体,另一端则延伸一固持片;一第二连接器,其置于该容室中且其一端亦外露于该壳体,其中,该第二连接器位于该 第一连接器的下方,且其传输速率与该第一连接器不同;一致动杆,其置于该容室中且位于该第一连接器的一侧,其一端具有一致动槽可供容 置该圆柱,另一端则外露于该下壳体且与该第二连接器齐,且其上具有一凸榫;一锁片,其置于该致动杆的上方,且其具有一锁槽可供容置该凸榫;一致动弹簧,其套置于该圆柱的外侧,且其一端抵住该致动槽;以及一弹性元件,其置于该容室中,其一端固持于该下壳体上,另一端则固持于该固持片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绝缘材质所制成,且该绝缘 材质为塑料,且该下壳体上具有一锁座,该上壳体则具有一锁孔,以便由一螺丝穿过该锁孔 可将该上壳体锁固于该下壳体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π”型档片,其固持于 该第一连接器的上方,且其上具有一凸柱,以供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持。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为USB3.0连接器,且其 下方具有一导引凸块,且该下壳体的一侧具有一线孔,以供一 USB3. 0缆线穿置及进入该第 一连接器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器为USB2.0连接器,且其 上方具有一凹型槽,可供该导引凸块固持及滑动,且通过该线孔可供一 USB2.0缆线穿置及 进入该第二连接器中。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锁槽是成具有一弯折段及一直线 段,且该弯折段的长度3mm。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一USB2. 0装置插入该第二连接器 时,该USB2. 0装置的一侧将顶住该致动杆,当该USB2. 0装置继续向前移动时,将使该致动 杆向前移动8-12mm,且带动该致动弹簧在该圆柱上移动8_12mm,该致动弹簧被压缩,同时 该凸榫将于该弯折段中移动,驱动该锁片向右移动3mm进入解除锁住位置,以便将该第一 连接器解除锁住,同时通过该USB2. 0装置将该第一连接器顶入该壳体中。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USB2.0装置被从该第二连接器 中移除时,通过该致动弹簧的弹力将该致动杆向前移动至原位,并驱动该凸榫向左移动3mm 进入锁住位置,同时通过该弹性元件的弹力将该第一连接器往前推出,以便将该第一连接 器锁住。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金属制成的弹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壳体;一第一连接器;一第二连接器,其中,该第二连接器位于该第一连接器的下方,且其传输速率与该第一连接器不同;一驱动元件;一致动杆;一驱动弹簧;一锁片;一致动弹簧;以及一扭簧。由上述结构,使该电连接器可供USB2.0连接器插头或USB3.0连接器插头插接,以符合不同传输速度的需求。
文档编号H01R13/46GK102064446SQ20091022202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
发明者亚瑟·摩西尔, 陈颖华 申请人:艾欧互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