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226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器件之间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之间及其周边装置之间的连接越来越频 繁,而电子产品与其周边装置之间通过电连接器来实现连接是一种很常见的连接方式,因 此电连接器的使用频率也随之增加。电连接器在电子领域被如此广泛的应用,用户对其质 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用户对电连接器质量的要求,各生产厂家纷纷从各方面提高 电连接器的质量使其与外部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更牢固可靠。图1和图2展示了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的结构部件。该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 110、绝缘本体120及导电端子130。所述金属壳体110由相对的上表面111、下表面112及 相对的两侧面113围成,且在所述金属壳体100的前端形成有对接口 114。所述两侧面113 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焊接脚116,所述焊接脚116与电路板焊接,从而使整个所述金属壳 体110固定在电路板上;所述焊接脚116是由所述两侧面113切割而形成,从而在所述两侧 面113上分别形成有开口 117。所述绝缘本体120包括固定部121及由固定部水平延伸形 成的承载部122,所述固定部121上开设有上下排列的通孔121a,所述承载部122的上、下 表面分别开设有端子槽122a,且所述通孔121a分别相应地与所述端子槽122a连通。所述 导电端子130穿过所述通孔121a卡合于所述端子槽122a内,从而固定于所述承载部122 上,且其焊接部131露出于所述相应通孔121a,以方便与电路板焊接。另外,所述固定部121 的上表面内凹形成卡槽121b,相应地,所述金属壳体110的上表面111向内凸伸形成卡舌 115,在安装时,所述卡舌115卡入所述卡槽121b内,从而使所述导电端子130及绝缘本体 120 一起固定于所述金属壳体110内。在使用过程中,当外部连接器通过上述电连接器的对接口 114插入金属壳体110 内时,若外部连接器稍微倾斜地插入则外部连接器的前端将会卡入两侧面113上的任一开 口 117内,开口 117的后壁将会阻碍外部连接器继续插入金属壳体110内,从而使外部连接 器不能与该电连接器正常连接,该连接器也不能正常工作;若操作者在外部连接器卡入所 述开口 117内后仍继续推该外部连接器,则可能损坏外部连接器与金属壳体110,因此将严 重影响所述电连接器和外部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 可快速而准确地与外部连接器连接,从而使该电连接器使用更方便快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适于焊接在电路板 上,且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收容并固定所述导电端子, 所述金属壳体相对的上、下表面与连接所述上、下表面的两侧面围成一腔体,且所述腔体一 端为敞开的对接口,所述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腔体内,其中,所述金属壳体两侧面的内壁为光滑平直结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附属壳体,所述附属壳体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的上表面,且所述附属壳体两侧向电路板弯折延伸有可焊接于电路板的第一焊接 脚。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所述两侧面的内壁为光滑平直结构,当外部连 接器通过该电连接器的对接口插入所述金属壳体的腔体内时,外部连接器的前端将沿所 述两侧面的内壁向内滑动直到其与该电连接器准确连接,而在所述外部连接器的滑动过程 中,既不会被阻挡也不会被卡住而是沿两侧面的内壁顺利地插入所述腔体内,因此该电连 接器可快速而准确地与外部连接器连接,从而使该电连接器使用更方便快捷;另外,所述电 连接器还包括附属壳体,所述附属壳体左右贯穿并固定覆盖在所述金属壳体的上表面,从 而加强了所述金属壳体的强度,即使所述金属壳体受到意外的较大的冲击力也不会轻易变 形,因此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的质量。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5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分解图。本实用新型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金属壳体200上表面210第二焊接脚211第一卡舌212第二卡舌213下表面220凸起221侧面230导向部231腔体240对接口241附属壳体250贴合部251第一焊接脚252绝缘本体300固定部310通孔311卡槽312卡口313承载部320端子槽321导电端子400焊接部410固持部420倒刺4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适于固定焊接在电路板上,该电连接器包括金属 壳体200、附属壳体250、绝缘本体300及若干导电端子400。所述附属壳体250固定焊接于 所述金属壳体200的上表面210而与所述金属壳体200成一整体结构;所述金属壳体200上形成有呈中空状的腔体240 ;所述导电端子400固定卡设于所述绝缘本体300上,所述绝 缘本体300固定收容于所述腔体240内。具体地,请参考图4-5,所述金属壳体200包括上表面210、下表面220及连接上表 面210与下表面220的两侧面230,且所述金属壳体200的前端敞开形成对接口 241。所述 金属壳体200的上表面210、下表面220及两侧面230 —起围成呈中空的所述腔体240,所 述对接口 241与所述腔体240连通,外部连接器可通过对接口 241插入所述腔体240内而 与该电连接器连接。所述上表面210相对所述对接口 241的另一端分别向两侧面230弯折 延伸形成两个第二焊接脚211,所述第二焊接脚211焊接于电路板上相应的焊接触点上,从 而将所述金属壳体200固定在该电路板上;另外,所述上表面210向下凸伸分别形成第一卡 舌212及两个第二卡舌213,当外部连接器插入所述腔体240内时,所述第二卡舌213可协 助其准确地与本电连接器相应的导电端子400连接。所述下表面220向上凸伸形成两个凸 起221。所述两侧面230连续而不间断地前后连 接所述上表面210与下表面220,且所述两 侧面230的内壁为光滑平直结构,也就是说,在所述两侧面230上没有任何开口与开孔之类 的设置,因此外部连接器可沿所述两侧面230的内壁顺利地插入所述腔体240内,不会发生 阻挡或卡住的情况,而且这种设计还使整个电连接器的结构完整美观;所述两侧面230前 端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导向部231,所述导向部231可引导外部连接器通过所述对接口 241插入所述腔体240内,实现外部连接器与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所述附属壳体250通过点焊方式固定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200的上表面210上, 且所述附属壳体250向所述两侧面230弯折延伸形成贴合部251,所述贴合部251贴附于金 属壳体200的两侧面230上,从而加强了所述金属壳体200的强度,所述金属壳体200即使 受到意外的较大的冲击力也不会轻易变形;所述贴合部251分别向外弯折延伸越过所述金 属壳体200的侧面230并向电路板弯折形成第一焊接脚252,所述第一焊接脚252固定焊接 在电路板的相应焊接触点上,通过焊接作用,所述第一焊接脚252与第二焊接脚211使所述 金属壳体200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绝缘本体300包括固定部310及由固定部水平延伸形成的承载部320。所述 固定部310上开设有上下错开排列的若干通孔311,所述通孔311分别前后贯穿所述固定 部310且其内部均开设有若干缺口(图未示);所述固定部310的上表面内凹形成一卡槽 312,所述卡槽312与所述金属壳体200上表面210的第一卡舌212卡合;所述固定部310 的下表面内凹形成两个卡口 313,所述卡口 313与所述金属壳体200下表面220的凸起221 相卡合,所述卡槽312与卡口 313相应地卡合于所述金属壳体200的上表面210与下表面 220上,从而使所述绝缘本体300牢固地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200的腔体240内。所述承载 部320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端子槽321,且上下排列的所述通孔311分别对应地与所述 承载部320上、下表面的端子槽321连通。所述若干导电端子400由焊接部410及固持部420组成,且在所述焊接部410与固 持部420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倒刺430。所述固持部420穿过所述固定部310上的通孔311 并装设于所述端子槽321内,从而使所述导电端子400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300上;所述倒 刺430收容于所述通孔311内并与通孔311内的缺口卡合,从而使所述导电端子400与所 述绝缘本体300的连接更牢固;所述焊接部410露出于所述通孔311外,以方便与电路板焊 接。[0033]下面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组装过程描述如下。首先,安装所述导电端子400于所述绝缘本体300上,将各导电端子400的所述固持部420分别相 应地穿过各通孔311而装设于对应的端子槽321内,并使所述焊接部410露出于相应的通 孔311。然后,将所述绝缘本体300插入所述金属壳体200的腔体240内,向下按压所述上 表面210上的第一卡舌212,使其卡入所述绝缘本体300上的卡槽312内,并使下表面220 的两个凸起221分别与所述绝缘本体300上的两卡口 313卡合,从而使所述绝缘本体300 和导电端子400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200的腔体240内。再者,将所述附属壳体250焊接 在所述金属壳体200的上表面,并使其上的第一焊接脚252延伸出所述两侧面230。最后, 焊接所述金属壳体200于电路板上,即,将所述第一焊接脚252与第二焊接脚211焊接到电 路板上即可。至此,整个电连接器组装完毕,可正常使用所述电连接器,即可在所述导向部 231引导下将外部连接器通过所述对接口 241插入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200的腔体240内, 从而实现外部连接器和本电连接器的连接。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当外部连接器在所述导向部231 的引导下通过所述对接口 241插入所述金属壳体200的腔体240内时,所述外部连接器的 前端将沿所述两侧面230的内壁向内滑动直至与导电端子400连接,而在滑动过程中既不 会被阻挡也不会被卡住,因此该电连接器可快速而准确地与外部连接器连接,从而使该电 连接器使用更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适于焊接在电路板上,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收容并固定所述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壳体相对的上、下表面与连接所述上、下表面的两侧面围成一腔体,且所述腔体一端为敞开的对接口,所述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腔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两侧面的内壁为光滑平直结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附属壳体,所述附属壳体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的上表面,且所述附属壳体两侧向电路板弯折延伸有可焊接于电路板的第一焊接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壳体通过点焊方式焊接于所 述金属壳体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壳体向金属壳体的两侧面分 别弯折延伸形成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均贴合于所述金属壳体的两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脚从所述附属壳体的贴 合部向外延伸越过所述金属壳体的侧面并向电路板弯折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两侧面的一端延伸弯折 形成第二焊接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适于焊接在电路板上,其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收容并固定所述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壳体相对的上、下表面与连接所述上、下表面的两侧面围成一腔体,且所述腔体一端为敞开的对接口,所述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腔体内,其中,所述金属壳体两侧面的内壁为光滑平直结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附属壳体,所述附属壳体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的上表面,且所述附属壳体两侧向电路板弯折延伸有可焊接于电路板的第一焊接脚。该电连接器可快速而准确地与外部连接器连接,从而该电连接器使用更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1594610SQ20092029156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舒克旗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