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388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固定座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于2007年8月29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200941476Y号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 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后端以定位导电端子的固定座、包覆于绝缘本体前端的金属前 遮蔽壳体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后端的金属后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及用以与 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部,所述本体部的后端设有位于本体部两侧的卡持翼,所述固定 座上设有与卡持翼相抵压的扣合部以将固定座与绝缘本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座是自绝 缘本体后端自下向上安装,所述固定座安装时,所述卡持翼向外弹性变形而处于外张状态, 等固定座安装好后卡持翼弹回到原始位置,但是此种设计中,所述卡持翼容易外张后变形 而不能回到原始位置,特别是在材料应力向外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较大的变形量,这样会影 响固定座的定位且会影响端子定位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定位可靠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电路 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卡扣于绝缘本体后端的以定 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座,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前延伸的用以与对接连接器 相对接的对接部,所述本体部包括位于前端的前端面、位于后端的且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 面以及自后端面两侧向后延伸的用以夹持定位座的一对卡持翼,所述卡持翼的内侧凹设有 前后延伸的第一卡扣槽,所述定位座两侧设有前后延伸的且卡扣于第一卡扣槽内的第二卡 扣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卡持翼的内侧壁上凹设有 第一卡扣槽,所述定位座上设有与第一卡扣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扣部,如此设置,定位座压入 绝缘本体后,定位座与绝缘本体扣持稳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点划线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绝缘本体及定位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以焊接于电路板(未图示) 上,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套接于绝缘 本体1前端的金属前遮蔽壳体3、套接于绝缘本体1后端的后遮蔽壳体4、卡板件5及定位 座6。所述前遮蔽壳体3及卡板件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本体部11及位于本体部11前端的用以插接对接连接器(未 图示)的对接部12。所述本体部11的两侧适当位置处各设有一个装配孔110,所述装配孔 110用以与前遮蔽壳体3的凸柱310相对应。所述本体部11包括位于顶端的上壁111、设 于上壁111上以与前遮蔽壳体3相扣持的第一扣持部1111及与后遮蔽壳体4相抵压的第 二扣持部1112以增加后遮蔽壳体4安装时与绝缘本体1间的干涉力。所述本体部11还包 括位于前端的前端面112、位于后端的且与前端面112相对的后端面113以及自后端面113 两侧向后延伸的一对卡持翼114。所述卡持翼114设有位于内侧的内侧面1140、自内侧面 1140向内凹设形成的以与定位座6的两个侧面63相抵压的内抵压面1141、自内侧 面1140 向下凹设的沿前后延伸的“U”型第一卡扣槽1142以及自卡持翼114后端向前延伸且位于 第一卡扣槽1142内侧的第一卡扣部1144。所述内抵压面1141位于第一卡扣槽1142上方 且倾斜延伸。所述卡持翼114设有自内侧面1140的边缘进一步向内凸伸的凸部1145以与 定位座6相卡持,如此设置,防止定位座6相对于绝缘本体1发生前后方向上的位移。所述本体部11上设有位于装配孔110的下方且自前向后凹设形成的第一卡持槽 115及第二卡持槽116,所述本体部11上位于第二卡持槽116的内侧设有第三卡持槽117。 所述第三卡持槽117前后贯穿本体部11。所述第一卡持槽115及第二卡持槽116的槽口朝 前,所述第一卡持槽115用以定位卡板件5,所述第二卡持槽116用以定位前遮蔽壳体3,所 述第三卡持槽117用以定位后遮蔽壳体4。如此设置,当卡板件5插入或拔出电路板时,所 述第一卡持槽115防止了卡板件5在上下方向上发生移动,这样可防止卡板件5变形。所 述对接部12上设有若干个贯穿绝缘本体1前后的端子收容孔121。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安装于所述端子收容孔121中,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的一端 延伸至对接部12内而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导通,而其另一端则沿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延伸 出绝缘本体1的后端并且继续沿垂直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向下弯折延伸以与电路板电性 连接。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前遮蔽壳体3包括贴靠于绝缘本体1的本体部11上 的第一基板31及自所述第一基板31向前凸伸的套接于绝缘本体1的对接部12上的套筒 32,所述套筒32呈框形中空状。所述第一基板31两侧对应于绝缘本体1上的装配孔110 位置处分别向后延伸有一个凸柱310。所述凸柱310设有向后贯穿凸柱310及向前贯穿第 一基板31的通孔3101。所述电连接100设有安装于通孔3101上的螺丝33。所述前遮蔽 壳体3包括自第一基板31的下缘两侧分别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臂311、自第一基板31 的下缘两侧分别向后弯折延伸的且位于第一弯折臂311内侧的第二弯折臂312及自基板31 的上缘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三弯折臂313。所述第一弯折臂311卡持于第一卡持槽115内以 定位卡板件5。所述第二弯折臂312卡持于第二卡持槽116内以定位前遮蔽壳体3,所述第 二弯折臂312位于通孔3101的内侧。所述第三弯折臂313上设有与第一扣持部1111相扣 接的第一卡扣孔3131以定位前遮蔽壳体3。[0017]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后遮蔽壳体4包括贴靠于绝缘本体1后端的第二基 板41、自第二基板41上端向前延伸的第一弯折面42及自第二基板41两侧分别向前延伸 的两个第二弯折面43。所述第一弯折面42上设有与前遮蔽壳体3相抵压的三个凸部421, 如此,后遮蔽壳体4与前遮蔽壳体3接触,进而通过与前遮蔽壳体3 —体设置的卡板件5实 现接地。所述两个弯折面43分别进一步向前弯折延伸有一个与第三卡持槽117相卡扣的 弯折部431以使得后遮蔽壳体4与绝缘本体1相互扣接,同时,所述弯折部431与第一基板 31相接触,进而通过与前遮蔽壳体3 —体设置的卡板件5实现接地,如此,进一步保证了后 遮蔽壳体4的接地效果。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所述卡板件5与前遮蔽壳体3为一体式设置,所述卡板件 5设有与绝缘本体1相固持的固持部51及与固持部51相连的用以与电路板相插接的插接 脚52,所述固持部51与前遮蔽壳体3的第一弯折臂311相连接,所述固持部51自第一弯折 臂311向后延伸而成且所述固持部51与第一弯折臂311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插接脚 52包括自固持部51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弧部521及自第一弧部521进一步向下弯折延伸 的以卡持电路板的第二弧部522。所述第一弧部521及第二弧部522的弧弯方向相反。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板件5为一整体的片状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 述卡板件5可以设置成鱼叉状的分体式结构,即所述插接脚52包括分开设置的两个插脚, 利用分开设置的两个插脚与电路板相卡持;或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脚52可以包 括分别向下延伸的两个插脚,但是两个插脚末端相连围成一个封闭的环形以与电路板相卡 持。同时,在卡板件焊接时,为了防止卡板件焊接时与其他元件产生打结现象,所述卡板件 5可以在两个插脚之间设置一些结构将形成于插脚之间的开口分隔开,如此,防止焊接中的 打结现象。此类变换,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想到的变换,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定位座6包括位于上端的上表面61、位于下端的下表面62以及位于上表面 61与下表面62之间的且分别位于两侧上方的倾斜延伸的侧面63,所述定位座6上设有若 干上下贯穿上表面61与下表面62的用以定位导电端子2的通孔64。所述侧面63与内抵 压面1141相抵压。所述定位座6上位于侧面63的内侧凹设有“U”型结构的第二卡扣槽 65。所述第一卡扣部1144与第二卡扣槽65相卡扣。所述定位座6设有位于第二卡扣槽65 的外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卡扣部66,所述第二卡扣部66卡扣于第一卡扣槽1142内。 所述第一卡扣部1144挡在第二卡扣部66的内侧且与第二卡扣部66相抵压。所述侧面63 的中间位置向内凹设有上下贯穿上表面61与下表面62的第三卡扣槽67,所述定位座6安 装到绝缘本体1时,所述凸部1145卡持于第三卡扣槽67内,如此设置,防止了定位座6相 对于绝缘本体1沿前后方向产生位移。所述定位座6自下而上安装,安装时,首先施力使得两个卡持翼114外张,再将定 位座6放置于预定的安装位置,然后释放两个卡持翼114的外张力,使得所述第一卡扣部 1144卡持于第二卡扣槽65内,所述第二卡扣部66卡持于第一卡扣槽1142内,所述凸部 1145卡持于第三卡扣槽67内。如此设置,所述凸部1145防止了定位座6相对于绝缘本体 1沿前后方向产生位移,所述定位座6与绝缘本体1的卡持翼114的内侧相互贴合且定位座 6的两侧与卡持翼114的内侧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防止了绝缘本体1的两个卡持翼114 的过度外张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器100通过在卡持翼114的内侧壁1140上设置第一卡扣槽1142,所述定位座6上设置与第一卡扣槽1142相扣持的第二卡扣部66,如此设置,定位座6压入绝缘本体1后,与绝缘本体1扣持稳定,而且,定位座6压入绝缘本 体1后,所述定位座6与绝缘本体1的卡持翼114的内侧相互贴合且定位座6的两侧与卡持 翼114的内侧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有效防止绝缘本体1的两个卡持翼114外张;同时,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器100中的卡板件5与前遮蔽壳体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前遮蔽壳 体3及卡板件5可以在电连接器100组装时同时完成装配,如此,节约了装配工序,进一步 降低了成本。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卡扣于绝缘本体后端的以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座,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前延伸的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部,所述本体部包括位于前端的前端面、位于后端的且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以及自后端面两侧向后延伸的用以夹持定位座的一对卡持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翼的内侧凹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卡扣槽,所述定位座两侧设有前后延伸的且卡扣于第一卡扣槽内的第二卡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槽为“U”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翼包括自其后端向前延伸且 位于第一卡扣槽内侧的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挡在第二卡扣部的内侧且与第二卡扣 部相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上设有位于第二卡扣部内 侧且向上凹设的第二卡扣槽,所述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槽相卡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的两侧上方设有倾斜延伸 的侧面,所述卡持翼的内侧设有位于第一卡扣槽上方并倾斜延伸以抵压在定位座的侧面上 的内抵压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的中间位置向内凹设有上下 贯穿定位座的第三卡扣槽,所述卡持翼设有向内凸伸的卡持于第三卡扣槽内的凸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的两侧与卡持翼的内侧相 互贴合且定位座的两侧与卡持翼的内侧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设有包覆绝缘本体前端 的金属前遮蔽壳体,所述前遮蔽壳体设有贴靠于本体部上的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上一体延 伸有位于第一基板的后方且可卡持于电路板上的卡板件,所述卡板件包括与前遮蔽壳体相 连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一侧向下弯折延伸以卡持于电路板上的插接脚,所述插接脚整体为 片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脚包括自固持部一侧向下弯 折延伸的第一弧部及自第一弧部进一步向下弯折延伸的以卡持电路板的第二弧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包覆绝缘本体后 端的后遮蔽壳体,所述本体部的两侧设有前后贯穿的第三卡持槽,所述后遮蔽壳体向前延 伸有一对卡持于第三卡持槽内且与第一基板接触的弯折部。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卡扣于绝缘本体后端的以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座,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包括位于前端的前端面、位于后端的且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以及自后端面两侧向后延伸的一对卡持翼,所述卡持翼的内侧凹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一卡扣槽,所述定位座两侧设有前后延伸的且卡扣于第一卡扣槽内的第二卡扣部。如此设置,定位座与绝缘本体扣持稳定,有效防止绝缘本体的两个卡持翼外张。
文档编号H01R13/40GK201576784SQ20092031278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朱自强, 杨波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