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469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器件之间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之间及其周边装置之间的连接越来越频 繁,而电子产品与其周边装置之间通常通过电连接器来实现连接,因此电连接器的使用频 率也随之增加。电连接器在电子领域被如此广泛的应用,不仅使得用户对其质量的要求越 来越高,而且生产厂家对电连接器的生产也由原来的小规模生产逐渐转变为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现有的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 若干端子槽,且所述端子槽收容并固定所述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与 导电端子,可使所述绝缘本体与导电端子免受外界器件的影响,且所述金属壳体的一端形 成开口,外部连接器可通过所述开口与该电连接器连接从而实现所述电连接器的功能。这 种电连接器通常是通过焊接操作与电路板连接,从而使金属壳体固定在电路板上,导电端 子与电路板实现电连接。众所周知,焊接过程不仅操作繁琐复杂,且易发生虚焊的情况而 使连接不够牢固;另外,当电连接器因意外被损坏不能再正常使用后,在电路板上更换已焊 接好的电连接器不仅难度大,操作不易,而且很容易损坏电路板,因此给使用带来很大的不 便。在上述电连接器的组装过程中,要分别依次对所述导电端子、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进行 组装,因此组装过程缓慢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另外这种电连接器所使用的外壳体为金属壳 体,不仅需要较高的材料成本,而且金属壳体与塑胶之间的连接也不够牢固,容易导致外部 连接器不能正确与之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不需通过焊 接与电路板连接,更换方便快捷,使用更加便利;组装过程简单且工序少,在大规模批量化 生产中组装快速准确,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所用材料成本低廉,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连接器适于安装在电路板上,该电连接 器包括绝缘外壳和连接模组,所述绝缘外壳相对的上、下端面与连接所述上、下端面的两侧 面围成一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前端敞开形成对接口,所述绝缘外壳的上端面正对所述电 路板,所述连接模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连接模组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 一接地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均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以与所述绝缘本体成 一体式结构,所述导电端子与接地端子均具有向所述电路板弯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弹 性抵触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面分别凸伸形成凸起,所述绝缘外壳上开设 有收容所述凸起的通孔。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所述导电端子与接地端子均具有向所述电路板 弯折的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弹性抵触于所述电路板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不需通过焊接操作,不仅在生产过程中省去了繁琐复杂的焊接操作,而且可 以方便快捷地在电路板上更换电连接器,从而使用更加便利;另外,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面 分别凸伸形成凸起,所述绝缘外壳上开设有收容所述凸起的通孔,所述凸起与通孔卡合连 接即可将所述连接模组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壳上而完成该电连接器的组装工作,因此 该电连接器的组装简单快速且准确,生产厂家可在组装过程中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 效率;而且使用的绝缘外壳成本低廉,为生产厂家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电连接器的生产成 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金属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连接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绝缘外壳100上端面110[0015]卡槽111下端面120[0016]第一通槽121缺口122[0017]第一槽口123第二槽口124[0018]侧面130通孔131[0019]收容腔140对接口141[0020]金属板体150第二通槽151[0021]卡舌152抵触部153[0022]连接模组200绝缘本体210[0023]凸起211第一凸块212[0024]第二凸块213导电端子220[0025]第一连接部221接地端子230[0026]第二连接部231接触部23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100、金属板体150与连接 模组200,所述连接模组200由绝缘本体210、若干导电端子220及一接地端子230组成。 所述绝缘外壳100上具有呈中空的收容腔140,所述收容腔140收容并固定所述连接模组 200。所述导电端子220和接地端子230均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10上,从而与所述绝缘本 体210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绝缘本体210的两侧分别向外凸伸形成凸起211,相应地所述绝 缘外壳100的两侧面130上分别开设有通孔131,所述凸起211卡合地收容于所述通孔131
4内从而使所述连接模组200固定安装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收容腔140内;所述金属板体 150固定安装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收容腔140内并与所述连接模组200连接。具体地,请再结合参考图3-6。所述绝缘外壳100为塑胶绝缘外壳,价格低廉且 具有很好的韧性,可有效保护其内部器件免受外界的影响。所述绝缘外壳100包括上端面 110、下端面120及连接上端面110与下端面120的相对的两侧面130。所述绝缘外壳100 的上端面110、下端面120及两侧面130 —起围成呈中空的收容腔140,且所述收容腔140 的前端敞开形成对接口 141,所述对接口 141与所述收容腔140连通,外部连接器可通过所 述对接口 141插入所述收容腔140内而与该电连接器连接。所述绝缘外壳100的上端面 110正对所述电路板,所述上端面110上开设有多个卡槽111,且所述卡槽111前后贯穿所 述上端面110。所述绝缘外壳100的下端面120上开设有第一通槽121,在邻近所述第一通 槽121处内凹形成有缺口 122;且所述下端面120远离所述对接口 141的一端内凹分别形 成有第一槽口 123与第二槽口 124(见图4)。所述绝缘外壳100的两侧面130上分别开设 有通孔131。所述金属板体150上开设有第二通槽151,所述第二通槽151与所述绝缘外壳100 上的第一通槽121连通;所述金属板体150在邻近所述第二通槽151处向下凸伸形成卡舌 152 (见图5),所述卡舌152卡入所述绝缘外壳100上的缺口 122内,从而使所述金属板体 150固定贴附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下端面120上,所述金属板体150不仅增强了所述绝缘 外壳100的强度,而且可有效防止外部连接器通过所述对接口 141插入所述收容腔140内 时磨擦损坏所述下端面120,从而可延长该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金属板体150 的后端凸伸形成抵触部153。所述连接模组200包括绝缘本体210、导电端子220及接地端子230,所述导电端 子220与接地端子230均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10上,从而使所述连接模组200为一体式 结构。所述绝缘本体210的两侧分别向外凸伸形成凸起211,所述凸起211分别卡合地收 容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通孔131内,从而将所述连接模组200固定于所述绝缘外壳100 的收容腔140内。所述绝缘本体210的下端面向下凸伸分别形成第一凸块212与第二凸块 213 (见图6),所述第一凸块212与第二凸块213分别相应地与所述绝缘外壳100上的第一 槽口 123和第二槽口 124相配合连接,以使所述连接模组200更牢固地固定于所述绝缘外 壳100的收容腔140内;另外所述金属板体150的抵触部153与所述第二凸块213相抵触, 当外部连接器插入所述绝缘外壳100的收容腔140时,可防止所述金属板体150向后滑出 所述收容腔140。所述导电端子220与所述接地端子230分别向所述绝缘外壳100的上端 面110弯折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二连接部231,所述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二连接部 231均卡合于所述上端面110上的卡槽111内,并向上凸伸出所述上端面110,所述电路板 压在所述上端面110上,从而所述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二连接部231均与该电路板弹性抵 触而实现与其电连接;所述导电端子220的另一端向所述对接口 141延伸而固定于所述绝 缘本体210上,以方便与外部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连接;所述接地端子23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 绝缘本体210并向所述收容腔140弯折延伸形成接触部232,所述接触部232穿过所述第二 通槽151进入到所述收容腔140内并与所述金属板体150接触;当外部连接器通过所述对 接口 141插入所述收容腔140内时,所述接触部232或金属板体150将与外部连接器的接 地端子或金属壳体接触,从而防止所述电连接器与外部连接器遭受电击损坏,确保电连接器正常工作;另外,所述金属板体150贴附于所述下端面120上,增大了外部连接器的金属 壳体与所述接地端子230的接触面,使其通过接地端子230准确接地;若外部连接器另外装 设有接地端子,则该接地端子与所述接触部232抵触连接并收容于所述第一通槽121与第 二通槽151内,从而不会影响外部连接器与本电连接器的正常连接。下面结合图3-6描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组装过程。首先,安装所述金属板体 150,将所述金属板体150贴附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下端面120上,使所述第二通槽151 对准第一通槽121并将所述卡舌152卡入所述缺口 122内。然后安装所述连接模组200于 所述绝缘外壳100内,将所述连接模组200自所述绝缘外壳100的后端插入所述收容腔140 内,使所述凸起211卡合地收容于所述通孔131内,并使所述第一凸块212与第二凸块213 分别相应地与所述下端面120上的第一槽口 123与第二槽口 124相配合连接,以将所述连 接模组200固定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收容腔140内;其中,使所述导电端子220的第一连 接部221与接地端子230的第二连接部231均卡合于所述上端面110的卡槽111内并凸伸 出所述上端面110,使所述接地端子230的接触部232穿过所述第二通槽151而与所述金属 板体150接触。最后,将所述绝缘外壳100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使所述第一连接部221 与第二连接部231均弹性抵触于所述电路板上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至此本实用新型电 连接器组装完成,外部连接器可通过所述绝缘外壳100的对接口 141插入所述收容腔140 内与电连接器连接实现所述电连接器的功能。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所述导电端子220和接地端子230均弹性抵触 于所述电路板上,从而不需通过焊接操作即可与所述电路板实现电连接;而且在组装过程 中,只需将所述连接模组200安装至所述绝缘外壳100的收容腔140内即可完成该电连接 器的组装工作。因此该电连接器组装过程简单且工序少,可在组装过程中节省人力物力,降 低电连接器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用户更换电连接器更方便快捷,从而使用更方 便。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适于安装在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壳和连接模组,所述绝缘外壳相对的上、下端面与连接所述上、下端面的两侧面围成一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前端敞开形成对接口,所述绝缘外壳的上端面正对所述电路板,所述连接模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连接模组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一接地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均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以与所述绝缘本体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导电端子与接地端子均具有向所述电路板弯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弹性抵触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面分别凸伸形成凸起,所述绝缘外壳上开设有收容所述凸起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金属板体,所述金属板体向下 凸伸形成卡舌,所述绝缘外壳的下端面内凹形成缺口,所述卡舌卡入所述缺口内以使所述 金属板体固定贴附于所述绝缘外壳的下端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通 槽,所述金属板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二通槽,所述接地端子具有穿过所述 绝缘本体及第二通槽并进入所述收容腔内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金属板体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下端面向下凸伸形成 第一凸块,所述绝缘外壳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槽口配合连 接以固定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绝缘外壳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下端面向下凸伸形成 第二凸块,所述金属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块相抵触,所述绝缘外壳的下端面开设有第 二槽口,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槽口相配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卡 槽,所述导电端子与接地端子的连接部均分别卡合于所述卡槽内并凸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 上端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适于安装在电路板上,且包括绝缘外壳和连接模组,绝缘外壳相对的上、下端面与连接上、下端面的两侧面围成一收容腔,收容腔的前端敞开形成对接口,绝缘外壳的上端面正对电路板,连接模组收容于收容腔内,且连接模组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一接地端子,导电端子与接地端子均固定于绝缘本体上以与绝缘本体成一体式结构,导电端子与接地端子均具有向电路板弯折的连接部,连接部弹性抵触于电路板上,绝缘本体的两侧面分别凸伸形成凸起,绝缘外壳上开设有收容凸起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不需通过焊接与电路板连接,更换方便快捷,使用更加便利;组装过程简单且工序少,在生产中组装快速准确,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1R13/652GK201594613SQ200920353540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张宏图, 杨鸥, 陈明江, 陈秉智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