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950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双层界面的电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具有防止串音的双层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PCI Express官方的缩写为PCI-E或者PCIE,其是一个电脑扩展卡界面是由Intel 于2004年提出。PCIE的设计是用来取代一般用途的PCI扩展界面和AGP图形卡界面。不 同于以前的电脑扩展界面,PCIE采用称为通信通道的点对点式全双通道串行连接结构,而 不仅仅是一个总线结构。PCIE1. 1版本中,每个通信通道传送的速率可以达到250兆比特每秒。PCIE外部布线拓展了 PCIE互连架构。应用PCIE技术的线缆不但被应用于外部的 一些应用,而且也应用于需要应用电连接器的机壳内部。1. 0版本的PCIE外部布线规格介 绍了四种线缆组件,分别为X1、X4、X8及X16,其中X16的线缆组件传送速率最高。X16的 线缆组件包括本体、一对收容于本体的收容腔内的印刷电路板以及连接于对应的印刷电路 板上的四根线缆。然而,一对印刷电路板之间的串音现象可能影响整个信号线的传输质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组件来克服上述技术上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设有具有防止串音的双层界面结 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 有第一遮蔽体及与第一遮蔽体相组装以形成收容空间的第二遮蔽体的本体、安装于收容空 间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设置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 的隔板及盖体,所述收容空间包括凹陷部及位于凹陷部前方的框体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 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分别设有一安装于框体部中的对接面及安装于凹陷部中的端接面, 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成型于隔板内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印刷电 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相电性连接的弹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 括设有收容空间的本体、安装于收容空间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及线缆, 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垂直的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线 缆沿着垂直方向排成两排且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所述电 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安装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 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相电性连接的弹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改善线缆的排布方式, 有效的防止印刷电路板之间的串音现象。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2A是图2中隔板的放大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组装图。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组装图。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图6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组装7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组件沿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一设有第一遮蔽体1及与 第一遮蔽体1相组装以形成收容空间(未图示)的第二遮蔽体2的本体(未图示)、组装于 收容空间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设置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 印刷电路板32之间的隔板4及盖体6。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有四个线缆7,所 述线缆7分为两组且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上。第一遮蔽体1包括较宽的第一基部11及自第一基部11的前端缘向前延伸形成的 较窄的第一对接部12,第一基部11设有上壁111、一对侧壁112、113及与所述上壁111、侧 壁112、113相连以形成凹陷部110的后壁114。四个狭槽1141、1142形成于后壁114上。所述四个狭槽1141、1142—排排列且分成两组,所述相间隔的第一个狭槽和第 三个狭槽定义为第一狭槽1141,所述相间隔的第二个狭槽和第四个狭槽定义为第二狭槽 1142,所述第一狭槽1141较第二狭槽1142浅。第一对接部12包括上壁121及与上壁121 相连以形成框体部120的一对侧壁122、123,所述框体部120位于凹陷部110的前端且与所 述凹陷部110相通。自上壁12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分别设置有若干支撑件1211。上壁111的上表面的中间部分设有一第一通道1111及一位于第一通道1111前方 的且与第一通道1111相通的较低的第二通道1114。自上壁111的中间部分设有一对与第 一通道1111相通的第一凹槽1112,自所述第一凹槽1112的前方设置有一对同样与第一通 道1111相通的第二凹槽1113。自所述上壁111的前端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一对与第二 通道1114相通的狭缝1115。第二遮蔽体2包括第二基部21及自第二基部21的前端缘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二对 接部22。第二基部21包括底壁211、一对侧壁212、213及后壁214,四个狭槽2141、2142设 置于后壁214上。所述四个狭槽2141、2142 —排排列且分成两组,所述间隔设置的第一个 狭槽和第三个狭槽定义为第一狭槽2141,所述间隔设置的第二个狭槽和第四个狭槽定义为 第二狭槽2142。所述第一狭槽2141比第二狭槽2142要深。所述后壁114上的第二狭槽1142与后壁214上的第一狭槽2141结构相同,所述后 壁214上的第二狭槽2142与后壁114上的第一狭槽1141结构相同,所述后壁114上的四 个狭槽1141、1142分别与后壁214上的四个狭槽2141、2142相配合以形四个线缆出口(未 图示)。因此,所述线缆出口分成两组且在本体上间隔排列。第二对接部22包括底壁221、 一对自底壁221的侧边形成的侧缘222、223。自所述底壁22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若干支撑件 2211。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都包括有中间部311、321,较窄的前部312、322及较宽的后部313、 323。若干的第一导电片3121设置于前部312上以形成第一对接面,若干的第二导电片3131 设置于后部313上以形成第一端接面,第二导电片3131紧邻于后部313的左侧。第一导电片3121的几何中心线(未图示)与所述第二导电片3131的几何中心 线(未图示)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所述第一导电片3121沿纵向方向偏离于第二导电片 3131,自所述后部313的右侧形成有一第一穿孔3132,三个第一第一定位孔3111设置于中 间部311的左侧,两个第二定位孔3112设置于中间部311的右侧。同样地,前部322上亦设置有若干以形成第二对接面的第一导电片3221,后部323 上亦设置有若干以形成第二端接面的第二导电片3231。第二导电片3231紧邻于后部323 的右侧,第一导电片3221的几何中心线(未图示)与第二导电片3231的几何中心线(未 图示)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第一导电片3221在纵向方向上偏离于第二导电片3231。因此,在将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安装于本体的框体部时,第一 印刷电路板31的第一对接面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第二对接面沿着垂直方向相对齐,而 此时,第一印刷电路板31的第一端接面与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第二端接面在垂直方向上 相偏离。所述后部323的右侧设有一第二穿孔3232,两个第一定位孔3211设置于中间部 321的左侧,三个第二定位孔3212设置于中间部321的右侧。隔板4包括有上表面401及与所述上表面401相对的下表面402,自隔板4的上表 面401的左侧向上延伸有三个第一定位柱411,隔板4的上表面401的右侧向上延伸有两个 第二定位柱412。同样地,自隔板4的下表面402的左侧向下延伸形成有两个第一定位柱 421,隔板4的下表面402的右侧向下延伸形成有三个第二定位柱422。隔板4进一步包括有一较宽的尾部(未图示),所述尾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向外 突伸的翼部40。自所述隔板4的尾部的后表面向前凹陷形成有一细槽405,翼部40的上端 设有一与所述细槽405相通的第一缺口 403,另一翼部40的下端设有一与所述细槽405相 通的第二缺口 404。锁扣装置5组装到电连接器组件100的本体上,锁扣装置5包括锁扣件51、驱动件 52及组装到驱动件52后部的拉带53,驱动件52包括有设置于第一通道1111中的主体部 521、设置于主体部521前端两侧的且安装于第一凹槽1112中的一对爪性弹性构件522及 设置于爪形弹性构件522前方的且安装于第二凹槽1113中的一对止挡部523及一个形成 于驱动件52的前部且收容于第二通道1114中的啮合部524。锁扣件51包括一个设置于第一对接部12上的锁扣部511、一个连接于第一基部 11上的啮合部513及一对干涉的收容于第一基部11的狭缝1115中的耳部5131,一个布置 于驱动件52上的呈N形的连接部512。每一个线缆7包括若干芯线71及包覆在芯线71外侧的绝缘外皮70,一个六角 形的外环形构件73套设于绝缘外皮70的前部,外环形构件73排布于对应的后壁的凹槽 1141/1142和2141/2142中以将线缆保持于本体中。金属片8与隔板4的形状大致相同但略小于隔板4,自金属片8的后部的右侧和左 侧分别向上、向下凸伸形成一第一弹片811和第二弹片812,金属片8插入到隔板4的细槽405中且第一弹片811和第二弹片812分别凸伸出第一缺口403和第二缺口 405。
组装时,第一步,线缆7的芯线71分别焊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 板32的导电片3131、3231上,接着将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分别组 装到隔板4上,且使得隔板4的上表面401上的第一定位柱411和第二定位柱412分别插 入到第一定位孔3111和第二定位孔3112中,第一弹片811设置于第一穿孔3132中,隔板 4的下表面402上的第一定位柱421和第二定位柱422分别插入到第一定位孔3211和第 二定位孔3212中,弹片812设置于第二穿孔3232中,至此,第一印刷电路板31、第二印刷 电路板32及隔板4相互组装于一起。第二步,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 — 起组装入第一遮蔽体1中,且使得第一对接面和第二对接面分别设置于框体部120中,第一 端接面和第二端接面分别安装于凹陷部110中。第三步,将第二遮蔽体2组装于第一遮蔽 体1上。第四步,将锁扣装置5组装于第一遮蔽体1上。第五步,盖体6组装于第一遮蔽体 1上以固定所述锁扣装置,且使得盖体6的主体部60遮蔽于第一基部11上,形成于盖体6 前端的弹性部61按压到锁扣部511上。一对第一螺钉62和一对第二螺钉63分别安装到 第一遮蔽体1和第二遮蔽体2上以将第一遮蔽体1、第二遮蔽体2及盖体6相组装于一起。 由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的第二导电片3131、3231相偏离,本体的线 缆出口相交错排列且具有不同的高度,最终使得线缆7和印刷电路板3很容易组装于本体 内部的有限空间里,进一步地,在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设置的金属片8 可以消除或避免第一印刷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刷电路板32之间串音现象的发生。
权利要求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第一遮蔽体及与第一遮蔽体相组装以形成收容空间的第二遮蔽体的本体、安装于收容空间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设置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隔板及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包括凹陷部及位于凹陷部前方的框体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分别设有一安装于框体部中的对接面及安装于凹陷部中的端接面,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隔板内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相电性连接的弹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后表面向前凹陷形成 有用来收容所述金属片的细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后部的上端和下端分 别设有一与所述细槽相通的缺口,所述弹片分别延伸超出所述缺口之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 刷电路板的后端分别设有一用来收容所述金属片的弹片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穿 孔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穿孔相偏离排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 电路板的中间部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隔板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孔相配 合的定位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设置于中间部的左右 两侧且数量不相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与第 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后部相连的线缆。
9.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本体、安装于收容空间中的第一印刷 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及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垂 直的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线缆沿着垂直方向排成两排且分别焊接于所 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安装于第一印刷电路 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 刷电路板相电性连接的弹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 电路板之间设置有一收容所述金属片的隔板。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第一遮蔽体及与第一遮蔽体相组装以形成收容空间的第二遮蔽体的本体、安装于收容空间中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设置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隔板及盖体,所述收容空间包括凹陷部及位于凹陷部前方的框体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分别设有一安装于框体部中的对接面及安装于凹陷部中的端接面,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成型于隔板内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相电性连接的弹片。
文档编号H01R13/66GK101814676SQ20101000454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2日
发明者杰利·吴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