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404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当连接 扁平型导体时防止该扁平型导体脱落的锁定构件。
背景技术
在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经常使用连接FPC (柔性印刷电路)等扁平型导体的形 式的结构。该连接器例如具有锁定构件,用来与在该扁平型导体的侧缘处设置成耳状的被 卡定部卡定,以让扁平型导体连接后不会不慎脱落。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维持金属板的平坦板面而制成的、以连结部连结上腕部 与下腕部的横H字形的锁定构件。下腕部固定保持于壳体,上腕部可弹性变位成以上述连 结部为支点倾斜成杠杆状。上腕部在其作为扁平型导体的插入侧的前部具有锁定突部,在 其后部具有被转动的可动构件的凸轮部按压的受压部。当受压部被凸轮部抬起时,通过上 腕部的弹性变位,锁定突部朝下方变位。锁定突部通过朝下方变位而与扁平型导体的被卡 定部卡定,在扁平型导体的拔出方向上与该被卡定部干涉,从而防止扁平型导体不慎脱落。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5-078908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锁定突部设置在可弹性变位成以连结部为支点 而倾斜的上腕部,所以若将连接的扁平型导体朝拔出方向强力拉动的话,会因为从扁平型 导体的被卡定部所受到的力,而让上述上腕部朝向离开该扁平型导体的方向变位,锁定突 部会从被卡定部脱离,结果会让扁平型导体脱落。并且,锁定突部是在将扁平型导体插入到正规的位置之后,通过操作可动构件才 与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的。因此,锁定突部作为朝向下方的突起而设置于上腕部,在 扁平型导体插入之后且在可动构件操作前,锁定突部完全未与被卡定部卡定,即使将扁平 型导体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到正规的插入位置,只要有少许外力作用的话,就会从该正规位 置偏离,即使将可动构件朝关闭位置操作,锁定突部也不会与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 上述情形会很容易产生。也就是说,在为了将扁平型导体具有接触压力地与端子连接而将 可动构件朝向关闭位置操作的时间点以前,无法实现将扁平型导体维持在正规位置这样的 所谓的暂时保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情形,其课题为要提供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能可靠地防止 扁平型导体不慎脱落的情形,可实现暂时保持。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金属板的信号端子;将多个该信号端子排列 保持的电绝缘材的壳体;可从可将扁平型导体插入到在该壳体的前部形成的开口部的开启 位置,朝向将该扁平型导体压向信号端子的接触部的关闭位置移动的可动构件;以及防止 已插入的扁平型导体脱落的锁定构件。本发明藉由下面的第一发明、第二发明来解决上述 课题。
〈第一发明〉在上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在本发明中,锁定构件制成具有金属板的平坦 的板面部分,该板面部分与信号端子的排列方向构成直角而藉由壳体保持,锁定构件具有 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板面部分的上腕部和下腕部,该上腕部与下腕部经由连结 部连结,在较该连结部更前方的上腕部前部与下腕部前部之间可插入上述扁平型导体,下 腕部被壳体固定保持,上腕部以连结部作为支点,在包含上述板面部分的面的面内,相对于 上述下腕部可弹性变位成倾斜为杠杆状,锁定构件在上述上腕部前部设置有用来按压扁平 型导体的按压部,在锁定构件的下腕部前部分别具有与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的锁定 突部,锁定构件在其上腕部后部具有让可动构件的凸轮部抵接的受压部,当可动构件朝关 闭位置移动时,受压部被凸轮部按压,让上述锁定构件的上腕部弹性变位成在按压部处与 扁平型导体的接触压力提高,锁定构件的下腕部前部的锁定突部来到在前后方向上与扁平 型导体的被卡定部干涉的位置。该结构的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在可动构件位于开启位置的状态下将 扁平型导体插入之后,该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从上方降下而位于在前后方向上与设置在 锁定构件的下腕部的锁定突部卡合的位置,由于该下腕部被固定保持而不会弹性变位,因 此即使将该扁平型导体单纯朝拔出方向拉动,只要不同时朝上方抬起,就不会将扁平型导 体拔出。也就是说,将扁平型导体暂时保持,维持着用于与信号端子的接触部连接的正规位 置。在该暂时保持的状态下,接着使可动构件朝向关闭位置移动。在该关闭位置,可动 构件使扁平型导体与信号端子的接触部连接,确保且维持预定的连接状态。在可动构件位 于上述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该可动构件对设置在锁定构件的上腕部后部处的受压部按压, 使上腕部倾斜,使上腕部前部的按压部朝下方变位。按压部藉由该朝下方的变位而将扁平 型导体朝同方向按压。因此,扁平型导体即使受到在将其朝拔出方向拉动的同时将其朝上 方抬起的力,藉由来自上述按压部的按压力则也不会朝上方浮起。因此,当可动构件位于关 闭位置时,扁平型导体不管受到哪个方向的力都不会脱落。在本发明中,信号端子具有以连结部连结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腕部和下腕部, 在上腕部前部具有与扁平型导体接触的接触部,在上腕部后部具有让可动构件的凸轮部抵 接的受压部,当可动构件朝关闭位置移动时,受压部被凸轮部按压,上述上腕部可形成为 弹性变形成使在接触部处与扁平型导体的接触压力提高。除了下腕部前部成为接触部之 外,上腕部及下腕部与锁定构件的上腕部及下腕部相同。当可动构件位于开启位置时,扁平 型导体插入于上述上腕部前部与下腕部前部之间,当可动构件位于关闭位置时,上腕部后 部的受压部被可动构件的凸轮部朝上方按压,上腕部以连结部为支点倾斜成让按压部朝下 方变位。结果,按压部按压扁平型导体而提高下腕部前部的接触部的接触压力。该信号端 子的在按压部处的朝下方的按压力不只是使扁平型导体与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的接触 压力提高,也将扁平型导体朝下方按压,所以有助于防止该扁平型导体因为朝上方浮起而 从锁定突部脱离。在本发明中,壳体安装着金属罩壳,该金属罩壳具有将信号端子的至少排列范围 予以覆盖的屏蔽部,该金属罩壳的局部形成为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与上述屏蔽部成为一 个构件。
通过将该锁定构件与屏蔽部作为金属罩壳而形成为一个构件,与将锁定构件与屏 蔽构件分别设置的情况相比,不仅可实现零件数量的减少、制造及组装作业的简单化,而且 藉由两者间的结合部分,可让构件本身的强度提升,进而让壳体的保持强度提升。在本发明中,锁定构件在其上腕部及下腕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与扁平型导体的接 地电路部接触的接地接触部,从而兼作接地构件。藉此,则不需要另外设置与扁平型导体的 接地电路部接触的构件,所以能实现减少零件数量及让构件简单化,并且藉由在锁定构件 的上腕部处设置的按压部来按压扁平型导体,结果,提高了上述接地接触部的接触压力。在本发明中,金属罩壳在将屏蔽部与锁定构件连接的部分,具有与电路基板的面 形成面接触的焊接固定部,在该固定部可与电路基板的对应部焊接固定。藉此,则可将连接 屏蔽部与锁定构件的部分用作焊接固定部,从而不必另外设置构件或在金属罩壳的其它部 位设置焊接固定部。可实现构件的简单化。在本发明中,锁定构件的板面部分形成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相分离、且互相连结 的平行面的两个部位,在其中一部位设置有按压部,在另一部位设置有锁定突部。也可采用上述板面部分位于一个平面上、按压部和锁定突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 于相同位置的结构,但如上所述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分离的两部位具有板面部分、且在这些 板面部分分别设置按压部和锁定突部时,在前后方向上、也就是在扁平型导体的插拔方向 上可使按压部位于被卡定部的范围内,藉由按压力能更强力地阻止扁平型导体在被卡定部 的浮起情形。〈第二发明〉本发明,在第二发明中,锁定构件制成具有金属板的平坦的板面部分,该板面部分 与信号端子的排列方向构成直角而藉由壳体保持,锁定构件具有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 形成于板面部分的上腕部和下腕部,该上腕部与下腕部在彼此的后部经由连结部连结,在 该上腕部与下腕部之间可插入上述扁平型导体,下腕部被壳体固定保持,上腕部以连结部 作为支点,在包含上述板面部分的面的面内,相对于上述下腕部可弹性变位成倾斜为杠杆 状,锁定构件在上述上腕部设置有将上述可动构件的轴部导引支承的导引支承部,在锁定 构件的下腕部分别具有与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的锁定突部,当可动构件朝关闭位置 移动时,上述导引支承部被上述可动构件的轴部按压,上述可动构件藉由来自该轴部的作 为反作用力的按压力而提高与扁平型导体的接触压力,锁定构件的下腕部的锁定突部来到 在前后方向上与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干涉的位置。在第二发明中,当可动构件朝关闭位置移动时,将该可动构件的轴部导引支承的 上腕部的导引支承部,对于来自轴部的力,产生作为反作用力的按压力。也就是说,导引支 承部作为按压部起作用,其按压力经由可动构件传递到扁平型导体。在上述的第一发明中, 按压力是从上腕部的按压部直接传递到扁平型导体,与此相对,在该第二发明中,是经由可 动构件间接地传递到扁平型导体。锁定突部与第一发明的情况相同。在第二发明中,作为 按压部起作用的导引支承部与锁定突部相辅助,能可靠地防止扁平型导体的不慎脱落。本发明中,如上所述,在被固定保持的下腕部设置与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 的锁定构件的锁定突部,当可动构件来到关闭位置时,以设置在上腕部的按压部直接将扁 平型导体朝下方按压,或者以设置在上腕部的导引支承部间接将其朝下方按压,所以当扁 平型导体连接时,即使不慎有拔出力作用于扁平型导体,被卡定部也会卡定于不动的锁定突部,另外,即使拔出力具有向上的分力,扁平型导体是藉由按压部从上方按压,不会朝上 方抬起,不会从锁定突部脱离,能可靠地防止扁平型导体脱落。当可动构件位于开启位置 时,藉由锁定突部保持将扁平型导体插入到正规位置的状态,从而可实现暂时保持。这样, 连接时可稳定确保扁平型导体的连接状态,连接前能保持正规位置而可靠地进行连接操 作。通过将锁定突部与受压部,甚至按压部予以一体化,能减少零件数量,相应地,零件管理 变得容易,能减少制造成本。


图1是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要与其连接的扁平型导 体的接触前的立体图。图2是针对排列有两种信号端子的图1的连接器,朝信号端子的排列方向观察的 剖面图,(A)是在一种信号端子的位置剖切,(B)是在另一种信号端子的位置剖切,是表示 可动构件位于开启位置的状态。图3是安装于图1的连接器的金属罩壳的立体图,(A)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的状态, (B)是表示从下方观察的状态。图4是从与图1的情况相反方向的后方来观察图1的连接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A)是金属罩壳安装前,(B)是表示安装后。图5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的剖面图,是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在与图3的V-V对应的 锁定构件的位置进行剖切,(A)是表示可动构件位于开启位置的状态,(B)是表示位于关闭 位置的状态。图6是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金属罩壳的立体图,是表示将锁定构件的按压部与 锁定突部形成在不同的板面部分的例子。图7是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没有屏蔽部且锁定构件与焊接固定部及支承 腕部成为一体的构件的立体图。图8是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变形例的,没有屏蔽部且锁定构件与焊接固定部成为一 体的构件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0 壳体20A.20B 信号端子26A、26B 接触部30 可动构件40 金属罩壳41 屏蔽部44 焊接固定部45:锁定构件51 接地接触部52 锁定突部60 锁定构件
61上腕部
62下腕部
63连结部
64导引支承部
66锁定突部
80可动构件
81轴部
F 扁平型导体
F2被卡定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及用来与其连接的扁平型导体的立体 图。在图1,符号1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符号F是连接于连接器1的扁平型导体。 连接器1具有以电绝缘材所制成的壳体10、由该壳体10保持的金属板制的多个信号端子 20、将所连接的扁平型导体F按压到信号端子20的可动构件30、以及安装于壳体10的金属 板制的金属罩壳40。扁平型导体F中,例如在挠性薄片的下表面形成有与各信号端子20接触的对应电 路部,在作为插入于连接器1的部分的前端部分的上表面安装有补强薄片F1。该扁平型导 体中,在设置有补强薄片F1的部分的侧缘形成有作为被卡定部的卡定凹部F2,该卡定凹部 F2与连接器的锁定腕部卡定,用来防止该扁平型导体脱落。壳体10例如在其板面朝直角的方向以预定间隔排列保持有维持金属板的平坦 板面形状的两种多个信号端子20(20A及20B)。如图2(A)、(B)所示,该壳体10形成有沿 前后方向(图2(A)、(B)的左右方向)贯穿的空间,具有上壁12及下壁13,图2(A)、(B)表 示在上述两种信号端子20A、20B各自的位置处利用与该信号端子20的板面平行的面剖切 的剖面。上壁12的后部区域(图2(A)、(B)的右部区域)被切出缺口而成为上方开放的空 间14,在该空间14中配置有后述的可动构件30。在壳体10的上壁12和下壁13的各个内表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而延伸的端 子插入沟15、16。该端子插入沟15、16的沟宽度(图2(A)、(B)中与纸面成直角方向的沟 内宽度)与信号端子20的厚度大致相同,成为可将信号端子20插入且予以支承的尺寸。 上述端子插入沟15、16中,以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上下一组端子插入沟15、 16来支承一个信号端子。两种信号端子20A、20B例如相对于上述端子插入沟15、16交替地 压入。如图2(A)、(B)所示,一种信号端子20A及另一种端子20B相对于端子插入沟15、16 分别从右方及从左方压入。为了更可靠地保持端子,在端子插入开始侧将下壁13的端部减 薄,在该处形成用来固定信号端子的固定部16A。如图2(A)、(B)所示,两种信号端子20A、20B制成横H字型,分别具有上腕部21A、 21B、下腕部22A、22B、以及将两腕部连结的连结部23A、23B。上腕部21A、21B在前端侧(在
8图中是左端侧)具有突起状的按压部24A、24B,在后端侧具有凹状或没入型的受压部25A、 25B。该受压部25A、25B是从后述的可动构件30的凸轮部受到朝向上方的力的部位,当受 到该力时,上腕部21A、21B会以具有弹性的上述连结部23A、23B为支点而杠杆状地倾斜,使 按压部24A、24B朝下方变位,以该按压部24A、24B将扁平型导体朝下方压下。其中一种信 号端子20A的上腕部21A相较于另一方的信号端子20B的上腕部21B朝前方延伸得较长, 因此,按压部24A位于按压部24B更前方。与此相对,受压部25A、25B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相 同位置。上述上腕部21A、21B在连结部23A、23B附近的上缘成为被压在端子插入沟15的 底面的压入状态,但在上述端子插入沟15与相对向沟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些许的间隙,以使 上述上腕部21A、21B以上述连结部23A、23B为支点而倾斜。下腕部22A、22B收容于下壁13的端子插入沟16。在其中一种信号端子20A中, 下腕部22A的相较于连结部23A朝前方延伸的部分在前端侧抬起而具有上下方向的弹性, 在前端具有突状的接触部26A,下腕部22A的相较于连结部23A朝后方延伸的部位在后端 侧具有连接部27A和被固定部28A。连接部27A延伸到壳体外,下缘位于与电路基板相接 的位置,用来与该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焊接。被固定部28A形成为沟状而构成该连接部 27A的内缘,而嵌装于上述壳体10的下壁13的固定部16A。在连接部27A与连结部23A之 间的部分的上缘形成有卡定凸部29A,在其前方位置形成有凹状的支承部29A-1,当可动构 件30的凸轮部转动时,支承部29A-1与卡定凸部29A的前缘一起支承该凸轮部。在另一方的信号端子20B中,下腕部22B的相较于连结部23B朝前方延伸的部分 的前端在壳体外具有连接部27B和被固定部28B。相对于上述的一种端子20A,设置有连接 部27B和被固定部28B的位置相反是在前端,而其形式和功能与上述其中一方的信号端子 20A的情况相同,连接部27B焊接于电路基板,被固定部28B嵌装固定于壳体10的下壁13 的固定部16B。上述下腕部22B上,在连结部23B与连接部27B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与按 压部24B大致相同的位置设置有突状的接触部26B。并且,下腕部22B在其相较于连结部 23B朝后方延伸的部分的直线状上缘形成有支承部29B,当可动构件30的凸轮部转动时,支 承部29B用来支承该凸轮部。为了将扁平型导体朝向信号端子20A、20B的接触部26A、26B按压,以使上腕部 21A、21B的按压部24A、24B朝向下方变位的方式将受压部25A、25B朝上方抬起的可动构件 30,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壳体以同样的电绝缘材制成,具有操作部31、凸轮部32A、32B。上述 可动构件30配置在壳体10后部的空间14,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与各信号端子20A、20B对 应的位置形成有允许该信号端子20A、20B的上腕部21A、21B的后部进入的狭缝状的沟部 31A、31B,在该沟部31A、31B内设置有连结沟内壁面的块状的凸轮部32A、32B。在本实施方 式中,该凸轮部32A、32B在可动构件30位于图2(A)、(B)的开启位置时为横向较长的长圆 形(日文長円形)的块状,在该凸轮部32A、32B与上述沟部31A、31B的沟底33A、33B之 间,将上述上腕部21A、21B的后部收容于沟部31A、31B内。上述可动构件30以凸轮部32A、 32B为中心而可自由转动,在从图2(A)、(B)所示的采取纵向较长姿势的开启位置到朝顺时 针方向旋转90度而采取横向较长姿势的关闭位置之间,受到往复转动操作。在图2(A)、(B) 所示的开启位置的姿势,上述可动构件30的从壳体的空间14朝上方延伸的部分成为操作 部31,上述可动构件40以该操作部31受到用来转动的操作力。凸轮部32A、32B在以被信 号端子20A、20B的支承部29A-1、29B支承的状态朝关闭位置转动时,从横向较长的状态变
9成纵向较长的状态,并以其上缘将信号端子20A、20B的受压部25A、25B朝上方抬起。信号 端子20A、20B的上腕部21A、21B如上所述以连结部23A、23B为支点而杠杆状地倾斜,以按 压部24A、24B将扁平型导体向下按压,使该扁平型导体与信号端子20A、20B的接触部26A、 26B的接触压力提高。如图3 (A)、⑶所示,安装于壳体10的金属罩壳40是对一枚金属板赋予外形后进 行弯曲加工而制成的。该金属罩壳40,作为一构件而一体地具有具有上部屏蔽部42和侧 部屏蔽部43的屏蔽部41、从该侧部屏蔽部43朝端子排列方向内侧弯曲的焊接固定部44、 以及从该焊接固定部44朝上方弯曲而具有与上述侧部屏蔽部43平行也就是与信号端子 20A、20B平行的板面的锁定构件45,上述上部屏蔽部42具有与壳体10的上表面紧贴的平 坦面,上述侧部屏蔽部43位于壳体10的侧部。也就是说,锁定构件45构成金属罩壳40的 一部分。上述上部屏蔽部42以平坦面制成长方形,在长轴方向(端子排列方向)中央部的 后缘形成有具有半圆状和直线状的内缘的安装缺口部42A。该安装缺口部42A与上部屏蔽 部42的前后方向宽度相比较小,形成在较小的区域内,不会使该上部屏蔽部42的强度或屏 蔽效果降低。在该安装缺口部42A的作为后部的直线状内缘设置有卡定突起42A-1。侧部屏蔽部43具有在前后方向上与上部屏蔽部42的侧端的局部连结的前部 43A、以及从该处朝后方延伸的后部43B。前部43A在与上述上部屏蔽部42的交界弯曲而朝 下方延伸。后部43B将前部43A的面朝后方延长形成而制成腕状。在上述前部43A的下缘 形成有切入沟43A-1,较该切入沟43A-1更后方的部分朝端子排列方向内侧弯曲,作为与上 述屏蔽部42平行的面的部分而形成焊接固定部44。该焊接固定部44其底面可与电路基板 的面形成面接触,与电路基板的对应部焊接固定。上述前部43A在较上述切入沟43A-1更 前方的下缘部具有与上述后部43B成同一面的脚部43A-2。该脚部43A-2其下端缘位于电 路基板上,且与上述焊接固定部44同样地形成了用来辅助与电路基板的固定的另一焊接 固定部。与电路基板的焊接固定,只要对上述焊接固定部44和脚部43A-2中的任一方进行 即可。在上述侧部屏蔽部43的后部43B,其后端侧下缘切成台阶状而形成轴支承部43B-1。 当后述的可动构件30在端子排列方向两端具有转动轴时,该轴支承部43B-1收容该转动 轴,将其转动支承。锁定构件45制成与信号端子20A、20B同样的横H状。该锁定构件45在其前部与 上述焊接固定部44连结。针对该锁定构件45后面会加以说明。从安装金属罩壳40的角度出发,再度针对上述壳体10说明。如作为从后方观察 图1的连接器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的图4(A)、(B)所示,壳体10具有将金属罩壳40的锁 定构件45插入的金属罩壳保持沟17、以及用来与上述屏蔽部42的安装缺口部42A卡定的 突部18。基于锁定构件45制成类似信号端子20A、20B的形状的关系,上述金属罩壳保持沟 17制成与端子插入沟15、16相同的沟形状。如图4(A)、(B)所示,该金属罩壳保持沟17在端子排列范围、换言之在形成有端子 插入沟15、16的范围的外侧,形成为让上述锁定构件45的板面位于与端子插入沟15、16所 保持的信号端子的板平行的面部。设于上述壳体10上表面的突部18设置在当从前方将 金属罩壳40安装于壳体10时,让金属罩壳40的安装缺口部42A嵌装的位置,在安装缺口 部42A的内缘处形成的卡定突起42A-1咬入于该突部18的侧面。藉此,可防止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较长的上部屏蔽部42从壳体10的上表面朝上方浮起。当将上述金属罩壳40安装 于壳体10时,可将锁定构件45插入到壳体10的金属罩壳保持沟17内。如图5(A)、⑶所示,插入于金属罩壳保持沟17内的锁定构件45从前方插入到对 应的壳体10的金属罩壳保持沟17内,在该处予以保持。该金属罩壳保持沟17与图2(B) 的端子插入沟15、16大致同样地形成,但与该端子插入沟15、16相比,相异之处是在于壳体 10的上壁12及下壁13是在前部被切出缺口。锁定构件45制成与图2(B)的信号端子20B 相当类似的横H状,具有上腕部46、下腕部47及连结部48。上腕部46与信号端子20B同 样,在前端侧具有按压部49,在后端侧具有受压部50。下腕部47在前端位置具有朝上方突 出的锁定突部52,在中间部具有接地接触部51,且在后端侧与信号端子20同样具有用来支 承可动构件30的凸轮部的支承部53。上述锁定突部52伸入到形成于与图1所示的连接 器1连接的扁平型导体F的作为被卡定部的卡定凹部F2,用来防止扁平型导体F脱落。这 样,锁定构件45也具有上述接地接触部51,所以也兼具作为接地端子的功能。在本实施方 式中之所以让壳体10的上壁12缺口,是为了在扁平型导体F的卡定凹部F2卡定于上述锁 定突部52时,确保扁平型导体F的前端滑起至锁定突部52的空间。如图5 (A)、(B)所示,可动构件30形成有允许上腕部46的后部分进入的沟部31C, 在该沟部31C设置有块状的凸轮部32C。该沟部31C及凸轮部32C的形状与信号端子20A、 20B的沟部31A、31B及凸轮部32A、32B相同。当可动构件30朝关闭位置转动时,与信号端 子20A、20B的情况同样地,上腕部46将连结部48作为支点,倾斜成让按压部49朝下方变 位。该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按下述方式使用,发挥作用。(1)首先,当连接器组装时,在没有安装可动构件30和金属罩壳40的状态下,将图 2(A)所示的信号端子20A从右方插入到端子插入沟15、16内,以被固定部28A固定到壳体 10的固定部16A,并且将图2(B)所示的信号端子从左方插入到端子插入沟15、16内,以被 固定部28B固定到壳体10的固定部16B。信号端子20A与信号端子20B经常是交替配置, 但也可应需求而以不同的顺序混合排列。(2)接着,将可动构件30以图2(A)、(B)及图5(A)所示的开启位置的状态从后方 安装。该可动构件30的凸轮部32A、32B,其位置是与信号端子20A、20B的支承部29A_1、29B相接。(3)然后,将金属罩壳40从前方安装到壳体10。构成该金属罩壳40的屏蔽部41 的上部屏蔽部42和侧部屏蔽部43,其位置为分别面接触于壳体10的上表面及侧面,将锁定 构件45插入到金属罩壳保持沟17内。上述上部屏蔽部42其安装缺口部42A嵌合到壳体 10的上表面的突部18,安装缺口部42A的内缘的卡定突起42A-1咬入于该突部18的侧面, 将上述上部屏蔽部42的位置牢固地固定。另一方面,如图5(A)所示,插入到金属罩壳保持 沟17内的锁定构件45在前后方向的连结部48的范围内,以上腕部46的上缘和下腕部47 的下缘被压入、保持于金属罩壳保持沟17的上下沟底间。在下腕部47的下缘设置有用于 防止脱落的卡定突起,该脱落防止会变得更坚固。(4)以该方式组装的连接器1在使用时配置于预定的电路基板上。当连接器1配 置于电路基板上时,信号端子20A、20B的连接部27A、27B、金属罩壳40的焊接固定部44、以 及脚部43A-2是与电路基板的对应部面接触。然后,进行与该对应部的焊接,信号端子20A、20B与对应电路电连接且被固定,金属罩壳40的焊接固定部44及脚部43A-2接地且被固定。(5)然后,将图1所示的扁平型导体F插入到连接器1,将可动构件30朝关闭位置 转动。藉由该朝关闭位置的转动,可动构件30的凸轮部32A、32B、32C会成为纵向较长的状 态,将信号端子20A、20B的受压部25A、25B及锁定构件45的受压部50朝上方按压,藉由上 述的杠杆原理,信号端子20A、20B的上腕部21A、21B及锁定构件45的上腕部46倾斜成让 前端的按压部24A、24B、49朝下方变位,该按压部24A、24B、49将扁平型导体F向下压。被 朝下方按压的扁平型导体F提高了与信号端子20A、20B的接触部26A、26B的接触压力。锁 定构件45的接地接触部51与扁平型导体的接地部接触,并且锁定构件45的锁定突部52 伸入到扁平型导体F的卡定凹部F2内,防止扁平型导体F脱落。并且,扁平型导体F被锁 定构件45的上述按压部49向下压,所以扁平型导体F不会浮起,上述锁定突部52不会从 卡定凹部F2脱离。在本实施方式中,扁平型导体F与信号端子20A、20B的电连接是藉由设于该扁平 型导体F下表面的对应电路部与该信号端子20A、20B的接触部26A、26B的接触来进行的, 但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在扁平型导体F的上表面设置对应电路部,藉由该对应电路部与信号 端子20A、20B的按压部24A、24B的接触来进行,也可在扁平型导体F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设 置对应电路部,藉由上接点连接及下接点连接双方来进行。该上接点连接及该下接点连接 也可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交替进行。在图1 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构成金属罩壳40的一部分的锁定构件45的结 构是按压部49和锁定突部52位于一个板面部分,但也可在互相平行的两个板面部分中的 其中一方设置按压部,在另一方设置锁定突部。在图6的作为变形例的形态中,在前部具有按压部49而在后部具有受压部50。以 连结部48与上腕部46连结的下腕部47具有与上述上腕部46位于同一面的第一下腕部 47A ;以及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该第一下腕部47A分离的位置,构成与该第一下腕部47A平 行的板面部分的第二下腕部47B。该第二下腕部47B藉由在上述第一下腕部47A的前部下 缘弯曲而朝侧方延伸的延伸部47C,与该第一下腕部47A连结。第一下腕部47A在该延伸部 47C的稍后方位置具有接地接触部51,且在后端位置具有支承部53。第一下腕部47A与上 腕部46大致相同长度地延伸,而第二下腕部47B形成为较短,仅相较于上述延伸部47C的 位置朝更前方延伸。该第二下腕部47B相对于延伸部47C的面成直角地弯曲,从而具有与 上述第一下腕部47A平行的面。该第二下腕部47B形成有朝上方突出的锁定突部52。上述 延伸部47C制成与焊接固定部44连接的同一面,可作为焊接固定部44的一部分而用来与 电路基板焊接固定。在图6的形态中,按压部49和锁定突部52的位置在端子排列方向、也就是扁平型 导体的宽度方向上偏离,所以当锁定突部52伸入到扁平型导体F的卡定凹部F2(参照图1) 而卡定时,上述按压部49可在前后方向上在卡定凹部F2的范围内且在该卡定凹部F2的侧 缘附近,从上方按压扁平型导体F。在该情况下,按压部49的按压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与锁定 突部52 —致,所以即使受到将扁平型导体F朝上方抬起的外力,也不会产生抬起方向的力 矩,用来锁定的按压会非常有效。
图1 图6的形态中,锁定构件45构成具有屏蔽部41的金属罩壳40的一部分, 但本发明也可不使锁定构件45与屏蔽部41成为一体,也可使锁定构件45与屏蔽部以外的 具有其它功能的部分成为一体。例如,图7所示的作为变形例的形态中,锁定构件45与焊 接固定部44又与支承腕部43’成为一体。在图7的形态中,就锁定构件45本身来说,与图 3及图5的形态同样,具有按压部49的上腕部46和具有锁定突部52的下腕部47位于同一 面,在该下腕部47的前部弯曲而具有构成与电路基板平行的面的焊接固定部44,继续弯曲 而具有构成与上述锁定构件45平行的面的支承腕部43’。该支承腕部43’本身制成与图3 的形态的金属罩壳40的侧部屏蔽部43相同形式。因此,该图7的将锁定构件45、焊接固定 部44及支承腕部43’制成一体的构件,与从图3的金属罩壳40将上部屏蔽部42切去而形 成的剩余构件为相同形态。在图7中,上述支承腕部43’的前部构成脚部43A-2而可与电 路基板焊接,且与上述焊接固定部44相辅助用来固定连接器。在上述支承腕部43’的后部 形成有切成台阶状的轴支承部43B-1,当可动构件在端子排列方向两端具有转动轴时,上述 轴支承部43B-1支承该转动轴。
图8是将锁定构件45与焊接固定部形成为一体的变形例的形态。在该图8的形 态中,锁定构件45同样将按压部49和锁定突部52分别形成于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分离的平 行的两个板面部分,是与图6的锁定构件45相同的形态。也就是说,在第二下腕部47B的 下缘弯曲而延伸形成延伸部47C,从该延伸部47C朝上方弯曲而形成突出的锁定突部52,上 述延伸部47C与在相同面内延伸至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较上述锁定突部52的位置更前方的 焊接固定部44成为一体,与该焊接固定部44相辅助用来与电路基板焊接固定。在图8的 形态中,没有焊接固定部44也可以,以延伸部47C焊接固定也足够。如果用其它固定部的 固定力就足够的话,则也不需要延伸部47C的焊接固定。图示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是在平行于电路基板的方向插入扁平型导体,但适用本 发明的连接器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壳体具有在上方开口的开口部、扁平型导体在与 电路基板成直角的方向上从上方插入到该开口部的所谓的纵型(立型)连接器。信号端子也可以不是像图示那样的维持金属板的平坦面的结构,可以是朝金属板 的板厚方向弯曲的所谓的弯曲端子。<第二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连接器是安装在具有所谓后掀型(backflip)的端子的 连接器上的形式,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具有上腕部和下腕部,两腕部在其长轴方向中间位 置藉由连结部连结,在较该连结部更前方且在两腕部之间收容扁平型导体,在较连结部更 后方藉由可动构件的作用,通过使上腕部倾斜而以上腕部前端部将扁平型导体朝向下腕部 前端的接触部按压。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本发明的金属罩壳也适用于具有前 掀型(front flip)的端子的连接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异之处在 于其端子的形状以及可动构件在前端侧设置成可自由转动,所以以该端子及可动构件为中 心来说明。在图9中,锁定构件6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维持金属板的平面板面而制 成。上腕部61与下腕部62在其后部以连结部63连结。上腕部61具有以连结部63作为 支点上下挠曲的弹性。在该上腕部61的前部形成有倒U字形的导引支承部64。另一方面, 下腕部62藉由壳体70固定支承,在前部设置有朝上方突出的锁定突部66。
可动构件80形成有在一端侧收容操作部81、在另一端侧收容锁定构件60的上腕 部61的前端侧的沟部81A,在该沟部81A设置有轴部82。如图9所示,该可动构件80可在 横置的姿势的关闭位置与以上述轴部82为中心朝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垂立的姿势的开启位 置之间移动。该轴部82被上述锁定构件60的导引支承部64导引支承而转动。当可动构件80来到关闭位置时,锁定突部66进入扁平型导体F的被卡定部F2。 另一方面,按压扁平型导体F的可动构件80通过其轴部82受到来自上述锁定构件60的导 引支承部64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成为经由可动构件80朝向扁平型导体F作用的按压 力。因此,扁平型导体F从上方受到该按压力,所以即使不慎受到外力,也不会朝上方抬起, 锁定突部66不会从上述扁平型导体F的被卡定部F2脱落,所以能可靠维持扁平型导体F 在拔出方向上与锁定突部66的卡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扁平型导体F的下表面形成有接地接点的情况下,通过 使上述接地接点接触在上述下腕部62的上缘处形成的接地接触部67,锁定构件60能兼具 作为接地端子的功能。
权利要求
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金属板的信号端子;将多个该信号端子排列保持的电绝缘材的壳体;能从可将扁平型导体插入到在该壳体的前部形成的开口部的开启位置,朝向将该扁平型导体压向信号端子的接触部的关闭位置移动的可动构件;以及防止已插入的扁平型导体脱落的锁定构件,其特征在于,锁定构件制成具有金属板的平坦的板面部分,该板面部分与信号端子的排列方向构成直角地由壳体保持,锁定构件具有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板面部分的上腕部和下腕部,该上腕部与下腕部经由连结部连结,在较该连结部更前方的上腕部前部与下腕部前部之间可插入所述扁平型导体,下腕部被壳体固定保持,上腕部以连结部作为支点,在包含所述板面部分的面的面内,相对于所述下腕部可弹性变位成倾斜为杠杆状,锁定构件在所述上腕部前部设置有用来按压扁平型导体的按压部,在锁定构件的下腕部前部分别具有与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的锁定突部,锁定构件在其上腕部后部具有让可动构件的凸轮部抵接的受压部,当可动构件朝关闭位置移动时,受压部被凸轮部按压,使所述锁定构件的上腕部弹性变位成在按压部处与扁平型导体的接触压力提高,锁定构件的下腕部前部的锁定突部来到在前后方向上与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干涉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信号端子具有由连结部连 结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腕部和下腕部,在上腕部前部具有与扁平型导体接触的接触部, 在上腕部后部具有让可动构件的凸轮部抵接的受压部,当可动构件朝关闭位置移动时,受 压部被凸轮部按压,所述上腕部弹性变形成使在接触部处与扁平型导体的接触压力提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安装有金属罩壳,该金 属罩壳具有将信号端子的至少排列范围予以覆盖的屏蔽部,所述金属罩壳的局部形成为锁 定构件,该锁定构件与所述屏蔽部成为一个构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锁定构件在上 腕部及下腕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与扁平型导体的接地电路部接触的接地接触部,从而兼作 接地构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金属罩壳在将屏蔽部与锁 定构件连接的部分具有与电路基板的面形成面接触的焊接固定部,在该固定部可与电路基 板的对应部焊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锁定构件的板 面部分形成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相分离、且互相连结的平行面的两个部位,在其中一部位 设置有按压部,在另一部位设置有锁定突部。
7.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金属板的信号端子;将多个该信号端子排列保持 的电绝缘材的壳体;能从可将扁平型导体插入到在该壳体的前部形成的开口部的开启位 置,朝向将该扁平型导体压向信号端子的接触部的关闭位置移动的可动构件;以及防止已 插入的扁平型导体脱落的锁定构件,其特征在于,锁定构件制成具有金属板的平坦的板面部分,该板面部分与信号端子的排列方向构成 直角地由壳体保持,锁定构件具有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板面部分的上腕部和下 腕部,该上腕部与下腕部在彼此的后部经由连结部连结,在该上腕部与下腕部之间可插入 所述扁平型导体,下腕部被壳体固定保持,上腕部以连结部作为支点,在包含所述板面部分 的面的面内,相对于所述下腕部可弹性变位成倾斜为杠杆状,锁定构件在所述上腕部设置有将所述可动构件的轴部导引支承的导引支承部,在锁定构件的下腕部分别具有与扁平型 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的锁定突部,当可动构件朝关闭位置移动时,所述导引支承部被所述 可动构件的轴部按压,所述可动构件藉由来自该轴部的作为反作用力的按压力而提高与扁 平型导体的接触压力,锁定构件的下腕部的锁定突部来到在前后方向上与扁平型导体的被 卡定部干涉的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可将扁平型导体暂时保持,且连接后能更可靠地防止不慎脱落。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用来防止扁平型导体(F)脱落的锁定构件(45),锁定构件(45)具有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板面部分且以连结部(48)连结的上腕部(46)和下腕部(47),在上腕部前部设置有按压扁平型导体的按压部(49),在下腕部前部分别具有与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F2)卡定的锁定突部(52),锁定构件(45)在其上腕部后部具有让可动构件(30)的凸轮部(32C)抵接的受压部(50),可动构件(30)朝关闭位置移动时,受压部(50)被凸轮部(32C)按压,锁定构件的上腕部(46)弹性变位成使在按压部(49)处与扁平型导体(F)的接触压力提高。
文档编号H01R24/62GK101859948SQ20101015857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古川清一, 和田俊太郎 申请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