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991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变速控制开关,当机动车中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杆发生变换 时,其用于产生指示换档位置(比如停车、倒档、空档、行驶、二档或一档)的位置信号。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自动变速控制开关,用于在变换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杆时输出与自动 变速器的换档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信号。作为这么多种自动变速控制开关的一个例子,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 No. 2008-265674公开了一种控制开关,其包括可移动件和用于容纳所述可移动件的外 壳,所述可移动件具有圆柱形的轴支架部分和从所述轴支架部分突出的主体。所述外壳具 有从中穿过的支承孔。可移动件的轴支架部分被旋转支撑在外壳的支承孔内。当轴支架部 分旋转时,可移动件的主体在外壳限定的空间内作旋转运动。在外壳的空间内,同心地布置 有多个绕可移动件的轴支架部分的固定接触点。可移动件的主体设有可移动接触点,这些 可移动接触点与主体一起移动并以可分离方式与固定接触点接触。可移动件的轴支架部分 被固定到一个轴,该轴响应于变速杆的转换操作发生旋转。在上述传统的控制开关中,所述轴和可移动件在操作变速杆时一起发生旋转。响 应于可移动件的旋转运动,可移动接触点和固定接触点有选择地彼此发生接触。对应可移 动接触点和固定接触点之间的选择性接触的组合方式,所述控制开关输出位置信号。在上述控制开关中,通过拧紧螺母将可移动件和所述轴紧固在一起的方法或者通 过将所述轴压配合到可移动件的方法,使可移动件固定到所述轴上。人们通常采用前面所 说方法中的后一个方法,因为后一个方法中不需要使用螺母,这相对于前一个方法具有一 定的优点,即有可能简化制造工艺,从而防止由于螺母没有充分拧紧或螺母松了导致的产 品故障的发生,并且减少零件的数量。图4A-4D表示控制开关中传统应用的可移动件100,其中轴200通过压配合被固定 到可移动件100。可移动件100包括轴支架部分110,该部分具有从中穿过的压配合孔150。 压配合孔150的形状基本上与轴200的大致的多边截面形状相同。轴200被压配合进压配 合孔150内。然而,在前述所述结构的可移动件100内,当轴200被压配合进压配合孔150时, 应力集中在压配合孔150的拐角区域150b上。因此,比如裂缝或损坏这样的缺陷会发生在 可移动件100的轴支架部分110内或者发生在轴200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企图采用这样的结构,其中设计压配合孔的尺寸稍微大 于所述轴的截面尺寸,而且在压配合孔的内壁面上形成一些肋,于是所述轴在挤压这些肋 的同时被压配合进压配合孔内。然而,这种情况下,由于减小了作用在压配合孔的内壁与所 述轴之间的压力,可能发生错误的压配合关系。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控制开关,该开关能够抑制当轴被压配 合到可移动件时在轴或可移动件内发生比如损坏等的故障。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变速控制开关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延伸穿 过形成的支承孔;可移动件,该可移动件响应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杆的变换操作在所述外壳 内旋转;布置在所述可移动件内的可移动接触点;和多个固定接触点,其设置在所述外壳 内,用于按照可移动件的旋转位置有选择地与可移动接触点进行接触,所述自动变速控制 开关用于输出指示自动变速器的换挡位置的位置信号,其对应可移动接触点和固定接触点 之间的选择接触的组合。这里,可移动件包括轴支架部分,该轴支架部分插过外壳的支承孔并由该孔可旋 转支撑,以及包括沿着所述支承孔的轴向方向穿过轴支架部分的压配合孔,于是大致多边 形截面的、由变速杆的转换操作而发生旋转的轴被压配合进所述压配合孔。这里,所述压配合孔具有的内壁面与所述轴的侧表面成压力接触,而且一个或多 个应力释放槽形成在所述内壁面的一个或多个接合区,或者形成在靠近内壁面的接合区的 至少一个内壁面上,所述应力释放槽远离所述轴的侧表面凹陷,并且沿着所述轴的压配合 方向延伸。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力释放槽形成在大致多边形压配合孔的拐角区域(即, 在内壁面的接合区域)内或者形成在靠近拐角区域的内壁面上。因此,在所述轴的侧表面 与压配合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这有助于释放应用在拐角区域的应力,相应地减少在 可移动件或轴内发生的比如裂缝或损坏的故障的几率。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控制开关,在所述轴被压配合到可移动件时,所述开关 能够抑制在所述轴或可移动件内发生比如损坏等的故障。


从下述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目的和特征将变得明显,其中图IA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变速控制开关的可移动件10的透视图;图IB是可移动件10与安装在上面的轴20的透视图;图IC是可移动件10的轴支架部分11的横截面图;图ID是可移动件10的轴支架部分11以及轴20的横截面图;图2是具有图1A-1D所示的可移动件10的自动变速控制开关的分解透视图;图3A表示按照本发明改进实施例的可移动件10的轴支架部分11的横截面图;图3B表示按照本发明改进实施例的可移动件10的轴支架部分11以及安装到此 的轴20的横截面图;图4A-4D表示传统的自动变速控制开关,其中图4A是可移动件100的透视图,图 4B是可移动件100以及安装在上面的轴200的透视图,图4C是可移动件100的轴支架部分 110的横截面图,图4D是可移动件100的轴支架部分110以及轴200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些附图构成说明的组成部分。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自动变速控制开关包括外壳1和可旋转式容纳在外壳1内的 可移动件10。所述外壳1包括外壳本体Ia和与本体安装在一起的外壳盖lb,两者都是扇 形的、由合成树脂模压而成的产品。可移动件10包括主体12,在主体12的一端具有圆柱形的轴支架部分11。在主体 12面向外壳本体Ia的表面(即图2中主体12的下表面)上形成的凹部内,容纳多个可移 动接触点14(仅其中一个接触点表示在图2中),每个可移动接触点被卷簧13弹性偏压向 外壳本体la。如图1A-1D所示,在轴支架部分11内形成压配合孔15,该压配合孔轴向穿过 轴支架部分11,自动变速器的轴20从该孔穿过。压配合孔15具有内壁面,其具有的形状 和大致的多边形轴20的横截面的形状实质相同。应力释放槽15a形成在压配合孔15的拐 角区域(在内壁面的接合区域),沿着轴20的压配合方向延伸(例如,四个应力释放槽15a 与大致矩形的轴20的横截面形状形成对应关系)。当轴20从压配合孔15中插入时,在压 配合孔15的拐角区域和轴20的侧面之间形成如图ID所示的间隙16。应力释放槽15a的形状不限于图IC所示的在多边形一个边内形成的U形凹陷。只 要在压配合孔15的拐角区域于压配合孔15的内壁面和轴20的侧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应 力释放槽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外壳本体Ia形成为大致扇形的扁平形状,并在其一个表面上开口。在外壳本体Ia 中与扇形部分的枢转位置相对应的部分形成支承孔2a,其在外壳本体Ia的厚度方向上延 伸,该孔用于可旋转支撑插过该孔的轴支架部分11的一端延长部。条形导体4用夹物模压 的方法制造在外壳本体Ia的内底表面上,在该导体的一端部具有固定接触点3。固定接触 点3沿着围绕支承孔2a的同心弧布置并且与外壳1内可移动件10的可移动接触点14相 对。具有环绕外围壁的管状连接器部分5与外壳本体Ia—体形成。导体4的前端部以多 排的形式穿过连接器部分5的内底表面突出,形成连接器端子(没有画出)。大致土丘形状的凸缘部分6布置在外壳本体Ia的扇形枢转部分的相反侧,并与其 成为一体。管状加强件7用每个凸缘部分6夹物模压制成。加强件7具有椭圆形的螺栓插 入孔7a,螺栓(没有画出)插过该插入孔以将外壳1安装到车体(或者自动变速器)。外壳盖Ib形成为大致的扇形扁平状,覆盖外壳本体Ia的开口表面。类似于外壳 本体la,支承孔2b形成在外壳盖Ib的与扇形部分的枢转位置相对应的部分上,以在外壳盖 Ib的厚度方向上延伸,该支承孔用于可旋转支撑从中穿过的可移动件10的轴支架部分11 的另一端延伸部。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轴20压配合进可移动件10的压配合孔15,然后将螺母拧紧到 从加强件7的螺栓插入孔7a插过的螺栓上,使自动变速控制开关连接到车体(或自动变速 器)。响应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杆的转换操作,轴20和可移动件10—起旋转。根据可移动件 10相对于外壳1的旋转运动位置,保持在可移动件10内的可移动接触点14有选择地与固 定接触点3接触。因此,通过与连接器部分5相连的配对连接器输出与自动变速器的换档 位置对应的位置信号。 形成在本实施例的可移动件10内的压配合孔15具有内壁面,其与具有大致多边 形横截面的轴20的侧表面形成压力接触。在压配合孔15的内壁面的拐角区域内,这里由 于轴20的压配合产生应力集中,该区域形成应力释放槽15a,该释放槽沿着轴20的压配合 方向延伸并且远离轴20的侧表面凹陷。这就在压配合孔15的拐角区域内于轴20和压配合孔15的内壁面之间产生间隙16,从而释放施加到拐角区域的应力。因此,有可能减少在 轴支架部分11或轴20内发生裂缝或损坏的几率。此外,如图3A所示,应力释放槽15a可以靠近压配合孔15的拐角区域15b形成在 内壁面上。当轴20插过压配合孔15时,在压配合孔15内,压力沿着图3B所示的箭头A和 B所示的方向施加,由此导致应力集中在拐角区域15b。因为本实施例中,应力释放槽15a形 成在压配合孔15的内壁面上靠近拐角区域15b的位置,故有可能将从具有应力释放槽15a 的内壁面传递的应力释放到拐角区域15b(例如,由作用在箭头A方向的压力产生的应力)。 因此,有可能减少在轴支架部分11或轴20内发生裂缝或损坏的几率。尽管参照实施例已经表示出并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 以理解的是,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的发明保护范围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
1. 一种自动变速控制开关,包括 外壳,其具有形成为从中穿过的支承孔;可移动件,其响应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杆的转换操作而在所述外壳内可旋转; 布置在所述可移动件内的可移动接触点;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固定接触点,根据可移动件的旋转运动位置,所述多个固定 接触点有选择地与可移动接触点接触,所述自动变速控制开关被设计成输出指示自动变速 器的换档位置的位置信号,其与可移动接触点和固定接触点之间的选择性接触的组合相对 应,其中,所述可移动件包括轴支架部分,该轴支架部分插过外壳的支承孔并由该支承孔 可旋转地支撑,还包括沿着所述支承孔的轴向方向穿过轴支架部分的压配合孔,以使大致 多边形横截面的通过变速杆的转换操作而旋转的轴被压配合进所述压配合孔,和其中,所述压配合孔包括内壁面,其与所述轴的侧表面形成压力接触,并且一个或多个 应力释放槽形成在所述内壁面的一个或多个接合区内,或者靠近内壁面的接合区形成在至 少其中一个内壁面上,所述应力释放槽远离所述轴的侧表面凹陷,并且沿着所述轴的压配 合方向延伸。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变速控制开关包括外壳、可移动件、可移动件接触点和固定接触点。所述可移动件包括轴支架部分,该轴支架部分插过外壳的支承孔并由该孔可旋转支撑,以及包括沿着所述支承孔的轴向方向穿过轴支架部分的压配合孔,于是大致多边形横截面的轴被压配合进所述压配合孔。所述压配合孔具有的内壁面与所述轴的侧表面成压力接触,而且一个或多个应力释放槽形成在所述内壁面的一个或多个接合区内,或者形成在靠近内壁面的接合区的至少其中一个内壁面上,所述应力释放槽远离所述轴的侧表面凹陷,并且沿着所述轴的压配合方向延伸。
文档编号H01H19/10GK101996810SQ201010248920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
发明者富樫将司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