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997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对接面呈低窄形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业界对服务器内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快,应用于服务器外部并与服务器内部的连接器对接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数据传输速率已不能满足需求。另外随着服务器日益小型化的发展,其内部空间将逐步变小,安装于服务器内部板卡上的连接器将朝低窄型发展而使板卡上能安装更多的连接器,而目前应用于外部与服务器内部的连接器相配合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则会显得较宽而不能匹配服务器内部板卡上的连接器。是以,需要一种改进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速率高、能够有效防电磁干扰及与对接连接器易于分离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三个横向间隔排列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收容空间的本体、收容于每一本体收容空间内并与本体相互定位的两个沿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印刷电路板、组装于本体上表面上的两个锁扣件及与锁扣件相连接并能够驱动两个锁扣件的一个拉拔件、安装于每一本体收容空间后端内的一个应力消除块及自后向前延伸入本体收容空间并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本体包括一下盖体及组装于下盖体上的三个横向排列的上盖体,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若干将三个上盖体定位在一起的定位件及将上盖体、下盖体、应力消除块及拉拔件捆绑定位在一起的金属遮蔽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具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效果及易于与对接连接器扣持及分离。

图1是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图6是图2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图7是图1内沿A-A线的剖视图。图8是图1内沿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1内沿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并结合图7至图9,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具有三个横向间隔的收容空间11的本体1、收容于每一本体1收容空间11内的两个沿上下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印刷电路板2、设置于两个印刷电路板2之间并与本体1相互定位配合的隔板3、与一对印刷电路板2的后端分别电性连接并向后延伸出本体1的两根线缆4、安装于每一本体1收容空间11的后端并将两根线缆4间隔开来的应力消除块5。此外,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本体1上表面的两个锁扣件6、设置于锁扣件6后端且与锁扣件6 相连接并能驱动锁扣件6的一个拉拔件7及围设于本体1的外表面并遮蔽部分锁扣件6及拉拔件7的金属遮蔽件8。请参阅图1至图6,本体1由金属材料铸造而成,该本体1包括位于其后端的主体部12及位于其前端并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的对接部13,其中对接部13的截面尺寸小于主体部12的尺寸,对接部13为三个横截面呈矩形状的套筒。本体1内设有三个横向间隔设置的收容空间11,每一收容空间11均自前向后贯穿本体1。本体1主体部12 上具有一第一表面121,本体1对接部13上具有一第二表面131,第一表面121位于第二表面131的上方,第一表面121的的前端为一倾斜面。两个凹陷槽14自第一表面121前端的倾斜面向下凹陷而成且设置于第一表面121的左右两侧,每一凹陷槽14内均设有一对位于凹陷槽14两侧的支撑块141,每一支撑块141的顶面的前端部分呈弧形,后端部分呈斜坡形。每一凹陷槽14内的一对支撑块141均用于支撑拉拔件7上的一部分。本体1主体部 12的左、右侧面上均分别设有一卡持块17,其底面上也设有两个卡持块18,上述卡持块17、 18用于卡持定位金属遮蔽件8。请参阅图3至图6,本体1由三个上盖体15及一下盖体16组装而成,每一上盖体 15的前端为一矩形框口 151,三个上盖体15的三个矩形框口 151即为本体1的三个横向间隔的对接口。每一上盖体15为下端设有一缺口 152的框体,缺口 152的后端部分用于收容一应力消除块5。每一上盖体15上表面的至少一侧缘上均设有若干狭槽156。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上还包括若干定位件9,三个上盖体15中的相邻两个上盖体15之间通过若干定位件9连接定位在一起,这样三个上盖体15成为一个整体而与下盖体16相互组装。当下盖体16组装于三个上盖体15后,三个上盖体15的缺口 152在上下方向上被下盖体16封闭起来。另外,每一上盖体15的内部设有一个收容通道153,由于缺口 152的存在,收容通道153在上下方向上与外界连通。每一收容通道153的两个侧壁内表面上均设有两个前后间隔的呈半圆形的第一定位柱154,上述第一定位柱巧4用于在上、下方向上限位印刷电路板2。另外,一第二定位柱155形成于两第一定位柱巧4之间用于在前、后方向上限位印刷电路板2。需要说明的是,本体1两个凹陷槽14内分别形成于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上盖体 15的上表面。本体1上的左右侧面上的卡持块17分别形成于位于左右两侧上盖体15的外侧面上。下盖体16的上表面上凸设有两个隔栏161,后端面上设有若干凸块162,上述隔栏 161用于区隔组装于本体1内的相邻两个应力消除块5,本体1下表面上的两个卡持块18 形成于下盖体16的下表面。请参阅图4及图5,六个印刷电路板2组装于本体1内,其中每两个印刷电路板2可收容于本体ι的一个收容空间11内。每一印刷电路板2的前端为一对接部21,后端为一焊接部22,两侧设有一对可与上盖体15内的收容通道153内第二定位柱155相配合的限位槽23。请参阅图5及图6,三块隔板3均由塑胶材料制成,每一隔板3设置于两个印刷电路板2之间,其上表面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凸肋31,下表面的两侧边缘也设有分别设有一凸肋32,上述凸肋31、32的上表面分别用于承接两印刷电路板2。隔板3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定位槽33,每一定位槽33均与盖体15内的第二定位柱155相配合。请参阅图5至图6,六根线缆4分别与印刷电路板2电性连接,每一根线缆4内设有若干导体41,这些导体41可与印刷电路板2的焊接部22焊接起来而使线缆4及印刷电路板2完成电性连接。每一根线缆4的前端套设一环状物42。请参阅图5至图6并结合图9,三个应力消除块5均由金属材料铸造而成,其可安装于每一上盖体15缺口 152的后端并用于承接线缆4前端的环状物42。位于左右两侧的应力消除块5的外侧面分别设有一用于与金属遮蔽件8相互卡扣定位的定位块51,应力消除块5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一用于收容线缆4前端环状物42的凹槽52。请参阅图5至图7,每一锁扣件6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一位于其后端呈竖直状的固持部61、自固持部61底端向前延伸的连接部62及自连接部62前端向前延伸而成的锁扣部63,锁扣件6的前端部分即为锁扣件6的锁扣部63。连接部62上设有两方形开口 621及位于两方形开口之间的矩形开口 622。锁扣部63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一钩部 631。请参阅图5至图6,拉拔件7由塑胶材料制成,其大致呈狭长扁平状。拉拔件7包括位于其后端的一操作部71,位于其前端的两个T字形作动部73及连接操作部71及作动部73的两个平行间隔的连接部72。每一连接部72包括连接于操作部71的水平部721及连接于作动部73的弯曲部722。操作部71上设有一矩形孔711,一拉带74可穿过上述矩形孔711而连接至拉拔件7。请参阅图3至图4,金属遮蔽件8包括一顶壁81、一底壁83及连接顶壁81及底壁 83的两个侧壁82。顶壁81可将部分拉拔件7及锁扣件6遮蔽起来。顶壁81的前端为三个倾斜的遮蔽片811,顶壁81的长度较底壁83的长度长,每一侧壁82上设有分别与本体1 侧面上的卡持块17及应力消除块5外侧的定位块51相配合的卡孔821,底壁83上设有与本体1底面上的卡持块18相配合的卡孔831。另外金属遮蔽件8底壁83的后端缘上设有两个向上延伸而成的扣持部832,该扣持部832与下盖体16后端的凸块162相互卡扣定位。请参阅图3、图5、图6并结合图8,每一定位件9均呈η形,包括一水平部91及自水平部91两端向下延伸的竖直部92,若干定位件9组装于相邻两上盖体15的邻接处,每一所述定位件9的两个竖直部92分别插入相邻两上盖体15的上表面而将相邻两上盖体15 连接定位在一起。其中,每一定位件9的两个竖直部92可分别收容于相邻两上盖体15上表面上的一个狭槽156内,由于竖直部92两侧倒刺(未标示)的存在,使竖直部92与狭槽 156干涉定位,这样通过若干定位件9将两两相邻的上盖体15连接定位在一起。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组装线缆连接器组件100时,首先将每根线缆4内的导体 41焊接至印刷电路板2的焊接部22上而使二者之间完成电性连接。这样就形成了六组线缆4与印刷电路板2的组合体。其次,将若干定位件9组装于相邻两上盖体15的邻接处,这样通过若干定位件9, 三个上盖体15组装定位在一起。然后将组装在一起的三个上盖体15倒过来使其下端的三个缺口 152及三个收容通道153朝上,然后将三个线缆4及印刷电路板2连接后的组合体分别通过每一上盖体15的缺口 152组装于收容通道153内。每一上盖体15收容通道153 内的第一定位柱巧4在上、下方向上承接一印刷电路板2,每一上盖体15内的第二定位柱 155与印刷电路板2上左右两侧的限位槽23相互配合而使印刷电路板21在前、后方向上定位。线缆4则承接于上盖体15下表面的后端。再次,将三个应力消除块5分别组装于每一上盖体15缺口 152的后端,线缆4上的环状物42部分则收容于应力消除块5的凹槽52内。然后,将三个隔板3分别组装于每一上盖体15的收容通道153内并与印刷电路板 2在上、下方向上接触,隔板3两侧的定位槽33与收容通道153内的第二定位柱155相配合而使隔板3与上盖体15在前、后方向上定位。然后,将另外三个线缆4与印刷电路板2的组合体分别组装于每一上盖体15的收容通道153内。线缆4上的环状物42部分收容于应力消除块5的凹槽52内。印刷电路板 2与隔板3相接触,印刷电路板2两侧的限位槽23与上盖体15内的第二定位柱155相互配合而使印刷电路板2在前、后方向上定位。然后,将下盖体16组装于三个上盖体15上从而将三个上盖体15上的缺口 152封闭起来。同时,下盖体16的上表面也抵持于印刷电路板2而使印刷电路板2、隔板3均定位于本体1内。通过上述组装步骤,本体1组装完成且将六个印刷电路板2、三个隔板3及六根线缆4组装于本体1。然后,将两个锁扣件6分别与拉拔件7的两个作动部73呈垂直放置,并将拉拔件 7上的每一作动部73的前端部分别穿过每一锁扣件6连接部62上的矩形开口 622,然后将锁扣件6旋转90度使两个锁扣件6分别与拉拔件7的两个作动部73位于同一直线且相互连接在一起。由于作动部73的前端部分横向宽度大于矩形开口 622的宽度而使作动部73 不能从锁扣件6上脱离。然后,将两个锁扣件6与拉拔件7 —起组装于本体1上,其中拉拔件7的两个连接部72置于本体1主体部12的第一表面121上,每一连接部72前端的弯曲部722则被本体 1主体部12凹陷槽14内的两个支撑块141所支撑,拉拔件7后端的操作部自本体1后端面向后延伸而出。另外,每一锁扣件6的固持部61分别收容于本体1主体部12上凹陷槽 14的后端并与本体1卡持定位,连接部62的大部分则位于主体部1凹陷槽14底面的上方, 锁扣部63则向前延伸出主体部12并置于对接部13第二表面131的上方,锁扣件6的锁扣部63相对于固持部61呈悬臂设置。一拉带74穿过矩形孔711而连接到拉拔件7,拉拔件 7的作动部73置于锁扣件6连接部62的下方及凹陷槽14底面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拉拔件7向后或向前的移动可以使位于锁扣件6前端的锁扣部63向上或向下移动。然后,将金属遮蔽件8组装于本体1主体部12,其围设于本体1主体部12的外表面而将三个上盖体15、下盖体16、三个应力消除块5捆绑在一起,同时遮蔽拉拔件7及两个锁扣件6的一部分。金属遮蔽件8两侧壁82上的卡孔821与本体1两侧面上的卡持块17 及应力消除块5外侧面上的定位块51相互配合,底壁83上的卡孔831与本体1底面上的
6卡持块18相配合,通过上述配合使金属遮蔽件8定位于本体1。通过上述组装步骤,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组装完成。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新的对接面及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上的一个拉拔件7与两个锁扣件6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驱动相对现有技术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三个横向间隔排列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收容空间的本体、收容于每一本体收容空间内并与本体相互定位的两个沿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印刷电路板、组装于本体上表面上的两个锁扣件及与锁扣件相连接并能够驱动两个锁扣件的一个拉拔件、安装于每一本体收容空间后端内的一个应力消除块及自后向前延伸入本体收容空间并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一下盖体及组装于下盖体上的三个横向排列的上盖体,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若干将三个上盖体定位在一起的定位件及将上盖体、下盖体、应力消除块及拉拔件捆绑定位在一起的金属遮蔽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件呈η形,其包括一水平部及自水平部两端向下延伸的竖直部,所述若干定位件组装于相邻两上盖体的邻接处,每一所述定位件的两个竖直部分别插入相邻两上盖体的上表面而将相邻两上盖体连接定位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本体收容空间的两个印刷电路板之间还设有一与本体相互定位的隔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本体上盖体的前端为一矩形端口,所述本体下盖体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向上延伸并将三个应力消除块间隔起来的隔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有位于其后端的主体部及位于其前端的对接部,所述主体部上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对接部上具有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高于第二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主体部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凹陷槽,所述两个锁扣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两个凹陷槽内,所述拉拔件置于第一表面的上方,且其前端为自上而下穿过所述两个锁扣件并设置于凹陷槽底面上方的两个作动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件还包括位于其后端的操作部及从操作部两侧向前延伸并分别连接至两个作动部的两个连接部。
8.—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前端具有若干对接端口的本体、收容于本体内的若干印刷电路板、分别组装于本体上表面两侧的两个锁扣件、与两锁扣件连接在一起并能够驱动锁扣件的拉拔件、围设于本体外并将部分锁扣件及拉拔件遮蔽起来的金属壳体,每一印刷电路板均设有一对接部,每一本体端口内具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印刷电路板对接部,其特征在于本体包括一上盖体及一下盖体,所述上盖体由若干个框体横向排列而成, 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若干定位件,每一所述定位件将相邻两个框体连接定位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件包括一水平部及两个自水平部两端向下延伸而成的竖直部,每一框体上表面的两侧至少设有一狭槽,每一所述定位件的两竖直部分别收容于相邻两框体上表面的狭槽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前端的若干个对接口分别形成于若干框体的前端。
全文摘要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具有三个横向间隔排列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收容空间(11)的本体(1)、收容于每一本体收容空间内并与本体相互定位的两个印刷电路板(2)、组装于本体上表面上的两个锁扣件(6)及与锁扣件相连接的一个拉拔件(7)、安装于每一本体收容空间后端内的一个应力消除块(5)及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4),所述本体包括一下盖体(16)及组装于下盖体上的三个横向排列的上盖体(15),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若干将三个上盖体定位在一起的定位件(9)及将上盖体、下盖体、应力消除块及拉拔件捆绑定位在一起的金属遮蔽件(8)。
文档编号H01R13/514GK102377060SQ20101025001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0日
发明者吴荣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