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210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分离式舌板以组合方式安装于绝缘基座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符合多功能且省体积的使用需求,可符合多种信号传输规范的复合式电连接 器,已成为电连接器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信号传输规范不断再更新,在新旧传输规范过渡时 期,能够同时符合新旧传输规范的复合式电连接器,可以增加使用的便利性。目前较常用的信号传输规格为USB2. 0、USB3. 0 (USB即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的简称)及ESATA (即外部序列先进附加技术External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的简称),因此发展出可供USB2. 0、USB3. 0及ESATA插头连接器 分别插接的复合式插座电连接器,例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M357748号(对应的中 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73163.4 ;对应的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09111330A1)所公开者。第 M357748号专利所公开的一较佳实施例是采用分离式舌板的组装结构,并包含三种类型的 端子,其中第一类型端子为ESATA连接器端子、第二类型端子为标准USB2. 0连接器端子、第 三类型端子与第二类型端子配合共同形成USB3. 0连接器端子,第三类型端子与舌板一体 成形埋设于舌板内,第一类型端子安装于舌板的上表面,第二类型端子安装于舌板的下表 面。然而,分离式组装的舌板本身已因厚度较薄而结构强度较弱,为了安装第二类型端子, 舌板上形成贯通至舌板后端的端子通道,如此使得舌板的强度更显不足,较难承受较大的 插拔力或扭转力矩,或是非正常的插拔状态,容易产生舌板松动、断裂等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以强化分离式舌板强度的电连接器。于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单元、 多根第一端子、多根第二端子、多根第三端子及一套设于绝缘单元外的金属壳体。绝缘单元 包括一基座及一舌板。基座具有一基壁及一设于基壁并配合舌板的组装槽,组装槽前后贯 通基壁。舌板卡合于组装槽,且舌板具有一本体及多个相间隔地由本体顶面往下凹陷的端 子安装槽,所述端子安装槽的后端由一凸台部所界定。基座还具有多个设于基壁并对应所 述端子安装槽的第一端子通道,且各第一端子通道对应于凸台部位置处具有一退让凹口。 第一端子固设于绝缘单元,且各具有对应位于各端子安装槽的一弹性接触部。第二端子固 设于绝缘单元,且各具有一裸露于舌板的本体顶面并较第一端子靠近舌板前端的第二接触 部。第三端子固设于绝缘单元,且各具有一裸露于舌板的本体底面的第三接触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舌板还具有分别连接于该本体左右两侧的后 段并朝后凸伸出该组装槽的两个支撑部,且各该支撑部底面为一可抵于一电路板表面的支 撑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舌板的本体的后段及该基座位于该组装槽内的基壁处还设有多对相互配合的卡槽及卡块。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基座还具有两个分别连接于该基壁两侧朝前 延伸且位于该舌板左右两侧的侧壁,及两个分别连接于该基壁两侧且相对于各侧壁偏上部 分往后延伸的后悬臂,该两个后悬臂底侧与该舌板的两个支撑面可同抵于一电路板表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以模内射出成形埋设于该舌板, 且还各具有一凸伸出该舌板后端并往下延伸的第二导接部,及一连接该第二接触部与该第 二导接部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端子共为五根,其中位于中间的端子的第二延伸部及第 二导接部是沿其第二接触部中心线延伸,左侧两根端子的第二延伸部是沿其所 对应的第二 接触部的中心线偏左往后延伸,再于后端往中心线偏移,使其所连接的第二导接部沿其所 对应的第二接触部的中心线延伸,右侧两根端子的第二延伸部是沿其所对应的第二接触部 的中心线偏右往后延伸,并于后端往中心线偏移,使其所连接的第二导接部沿其所对应的 第二接触部的中心线延伸。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通道位于该组装槽上方并与该组 装槽相连通;该基座还具有多个位于该组装槽下方并分别对应各该第三端子的第三端子通 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各该第一端子还具有一由该弹性接触部往后延 伸并固定于对应的该第一端子通道内的第一固定部,及一由该第一固定部往下延伸的第一 导接部;各该第三端子还具有一由该第三接触部往后延伸并固定于对应的该第三端子通道 内的第三固定部,及一由该第三固定部呈倒U形弯折延伸的第三导接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舌板还具有多个设于该本体的后段底侧以对 应固定各该第三导接部的定位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安装于一具有一缺口的电路板,且 该电连接器通过该缺口有一部分位于板下;该基座的两个后悬臂底侧及该舌板的两个支撑 面同时抵于该电路板的表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为用于传输符合USB2.0信号传 输规范的信号的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配合所述第二端子为用于传输符合USB3. 0信号传 输规范的信号的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为用于传输符合ESATA信号传输规范的信号的端子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各该后悬臂具有一相向凸伸的挡块,该舌板的 两个支撑部后侧分别抵挡于各该挡块。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可看出,通过在舌板的端子安装槽后端形成凸台部, 使舌板后段为横向整体连接且较厚的块状,可以增加舌板的强度,并通过第一端子通道的 退让凹口,使第一端子的弹性接触部的前端可以越过端子安装槽后端的凸台部,而容易进 入端子安装槽完成组装。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与一电路板;图2是一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舌板及第二端子;[0020]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舌板及基座;图5是一图4的组合图;图6是一类似图5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局部区域被移除;图7是一部分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图8是一图1的俯视图;图9是沿图8中IX-IX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10是沿图8中X-X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8中XI-X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及图12是沿图8中XII-XI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连接器4...............第一端子11.............插槽41.............弹性接触部2...............基座42.............第一固定部21.............基壁43.............第一导接部22.............组装槽5...............第二端子23.............侧壁51.............第二接触部24.............后悬臂52.............第二导接部241...........挡块53.............第二延伸部25.............第一端子通道6...............第三端子251...........退让凹口61.............第三接触部26.............第三端子通道62.............第三固定部27.............卡块63.............第三导接部3...............舌板7...............金属壳体31.............本体71.............固定片32.............端子安装槽72.............定位销33.............凸台部8...............端子定位板34.............卡槽81.............穿孔35.............支撑部82.............穿孔351...........支撑面9...............电路板36.............定位槽91.............缺口37............端子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 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适于安装在一具有一 缺口 91的电路板9,电连接器1通过缺口 91有一部分位于板下。电连接器1包含一绝缘单 元、多根第一端子4、多根第二端子5、多根第三端子6、一金属壳体7及一端子定位板8。绝缘单元包括一基座2及一舌板3。基座2具有一基壁21、及一设于基壁21并配合舌板3的组装槽22,组装槽22前后贯通基壁21。基座2还具有两个分别一体连接于基 壁21两侧朝前延伸且位于舌板3左右两侧的侧壁23、及两个分别一体连接于基壁21两侧 且相对于各侧壁23偏上部分往后延伸的后悬臂24。舌板3卡合于组装槽22,且舌板3具 有一本体31及多个相间隔地由本体31顶面往下凹陷的端子安装槽32,所述端子安装槽32 的后端由一凸台部33所界定。通过凸台部33使舌板3后段为横向整体连接且较厚的块 状,可以增加舌板3的强度。参阅图2、图4与图6,基座2还具有多个设于基壁21并对应 所述端子安装槽32的第一端子通道25,所述第一端子通道25位于组装槽22上方并与组 装槽22相连通,且各第一端子通道25对应于凸台部33位置处具有一退让凹口 251。基座 2还具有多个位于组装槽22下方并分别对应各第三端子6的第三端子通道26,而且舌板3 还具有设于本体31底面并分别与各第三端子通道26连通的端子容置槽37。此外,参阅图 2、图4、图8、图11,舌板3的本体31顶面的后段及基座2位于组装槽22内的基壁21处还 设有多对相互配合的卡槽34及卡块27,在本实施例,卡槽34是位于舌板3,卡块27是位于 基座2,但是卡槽34与卡块27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又,参阅图4、图5、图8、图9,舌板3还 具有分别连接于本体31左右两侧的后段并朝后凸伸出组装槽22的两个支撑部35,且各支 撑部35底面为一可抵于电路板9表面的支撑面351,由此加强分离式舌板3的支撑强度及 强化其结构强度。而且基座2的各后悬臂24具有一相向凸伸的挡块241,舌板3的两个支 撑部35后侧分别抵档于各挡块241,两个后悬臂24底侧与舌板3的两个支撑面351可同抵 于电路板9表面。 参阅图2、图6、图8、图10,各第一端子4固设于绝缘单元,具有对应位于各端子安 装槽32的一弹性接触部41、一由弹性接触部41往后延伸并固定于对应的第一端子通道25 内的第一固定部42,及一由第一固定部42往下延伸的第一导接部43。其组装是由基座2后 侧往前置入第一端子通道25,通过第一端子通道25的退让凹口 251,使弹性接触部41的前 端可以越过端子安装槽32后端的凸台部33,而容易进入端子安装槽32完成组装。参阅图 2、3、8、12,各第二端子5固设于绝缘单元,以模内射出成形(insert-molding)埋设于舌板 3,具有一裸露于舌板3的本体31顶面并较所述第一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1靠近舌板3前 端的第二接触部51、一凸伸出舌板3后端并往下延伸的第二导接部52,及一连接第二接触 部51与第二导接部52的第二延伸部53,所述第二延伸部53埋入于舌板3内。第二端子5 共为五根,其中位于中间的端子的第二延伸部53及第二导接部52是沿其第二接触部51中 心线延伸,左侧两根端子的第二延伸部53是沿其所对应的第二接触部51的中心线偏左往 后延伸,再于后端往中心线偏移,使其所连接的第二导接部52沿其所对应的第二接触部51 的中心线延伸,右侧两根端子的第二延伸部53是沿其所对应的第二接触部51的中心线偏 右往后延伸,并于后端往中心线偏移,使其所连接的第二导接部52沿其所对应的第二接触 部51的中心线延伸,而使所述第二导接部52之间的间距相等,而且所述第二延伸部53之 间的间距提供设置端子安装槽32的空间。参阅图2、图8、图12,各第三端子6固设于绝缘 单元,具有一裸露于舌板3的本体31底面并位于端子容置槽37内的第三接触部61、一由第 三接触部61往后延伸并固定于对应的第三端子通道26内的第三固定部62、及一由第三固 定部62呈倒U形弯折延伸的第三导接部6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4为用于传输符 合USB2.0 (USB即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的简称)信号传输规范的信号的端 子组,且所述第一端子4配合所述第二端子5为用于传输符合USB3. 0信号传输规范的信号的端子组,而所述第三端子6为用于传输符合ESATA (即外部序列先进附加技术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的简称)信号传输规范的信号的端子组。参阅图1、图2与图7,金属壳体7套设于绝缘单元外,与基座2共同界定一插槽 11,并具有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固定片71及两个定位销72,用以固定于电路板9。参阅图 7、10、12,端子定位板8具有两排穿孔81、82,分别供第一端子4的第一导接部43及第二端 子5的第二导接部52穿设,将第一导接部43及第二导接部52定位。参阅图4 、5与图12, 舌板3还具有多个设于本体31的后段底侧且位于端子容置槽37后以对应固定各第三导接 部63的定位槽36。在本实施例,电连接器1的整体组装方式,是先将与第二端子5 —体模制成形的舌 板3由基座2的前侧置入组装槽22卡合固定,此时第二端子5的第二导接部52尚未弯折, 待第三端子6由基座2后侧置入第三端子通道26及端子容置槽37后,再将第二导接部52 弯折,其后再安装第一端子4,前述已说明第一端子4的安装方式,于此不再重述。然后将金 属壳体7由基座2前侧往后套设于基座2上,并将端子定位板8与基座2卡合固定。如图 1所示,组装完成的电连接器1安装于电路板9,形成部分位于板上且部分位于板下的沉板 型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通过在舌板3的端子安装槽32后端形成凸台部 33,使舌板3后段为横向整体连接且较厚的块状,可以增加舌板3的强度,并通过第一端子 通道25的退让凹口 251,使第一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1的前端可以越过端子安装槽32后 端的凸台部33,而容易进入端子安装槽32完成组装。而且舌板3的两个支撑部35的支撑 面351可抵于电路板9表面,由此加强分离式舌板3的支撑强度及强化其结构强度。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单元,包括一基座及一舌板,该基座具有一基壁、及一设于该基壁并配合该舌板的组装槽,该组装槽前后贯通该基壁,该舌板卡合于该组装槽,且该舌板具有一本体及多个相间隔地由该本体顶面往下凹陷的端子安装槽,所述端子安装槽的后端由一凸台部所界定;该基座还具有多个设于该基壁并对应所述端子安装槽的第一端子通道,且各该第一端子通道对应于该凸台部位置处具有一退让凹口;多根第一端子,固设于该绝缘单元,且各该第一端子具有对应位于各该端子安装槽的一弹性接触部;多根第二端子,固设于该绝缘单元,且各该第二端子具有一裸露于该舌板的本体顶面并较所述第一端子靠近该舌板前端的第二接触部;多根第三端子,固设于该绝缘单元,且各该第三端子具有一裸露于该舌板的本体底面的第三接触部;及一金属壳体,套设于该绝缘单元外。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舌板还具有分别连接于该本体左 右两侧的后段并朝后凸伸出该组装槽的两个支撑部,且各该支撑部底面为一可抵于一电路 板表面的支撑面。
3.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舌板的本体的后段及该基座位 于该组装槽内的基壁处还设有多对相互配合的卡槽及卡块。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还具有两个分别连接于该基 壁两侧朝前延伸且位于该舌板左右两侧的侧壁、及两个分别连接于该基壁两侧且相对于各 侧壁偏上部分往后延伸的后悬臂,该两个后悬臂底侧与该舌板的两个支撑面可同抵于一电 路板表面。
5.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以模内射出成形埋 设于该舌板,且还各具有一凸伸出该舌板后端并往下延伸的第二导接部、及一连接该第二 接触部与该第二导接部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端子共为五根,其中位于中间的端子的第 二延伸部及第二导接部是沿其第二接触部中心线延伸,左侧两根端子的第二延伸部是沿其 所对应的第二接触部的中心线偏左往后延伸,再于后端往中心线偏移,使其所连接的第二 导接部沿其所对应的第二接触部的中心线延伸,右侧两根端子的第二延伸部是沿其所对应 的第二接触部的中心线偏右往后延伸,并于后端往中心线偏移,使其所连接的第二导接部 沿其所对应的第二接触部的中心线延伸。
6.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通道位于该组装槽 上方并与该组装槽相连通;该基座还具有多个位于该组装槽下方并分别对应各该第三端子 的第三端子通道。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端子还具有一由该弹性接 触部往后延伸并固定于对应的该第一端子通道内的第一固定部、及一由该第一固定部往下 延伸的第一导接部;各该第三端子还具有一由该第三接触部往后延伸并固定于对应的该第 三端子通道内的第三固定部、及一由该第三固定部呈倒U形弯折延伸的第三导接部。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舌板还具有多个设于该本体的后 段底侧以对应固定各该第三导接部的定位槽。
9.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安装于一具有一缺口的 电路板,且该电连接器通过该缺口有一部分位于板下;该基座的两个后悬臂底侧及该舌板 的两个支撑面同时抵于该电路板的表面。
10.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为用于传输符合 USB2. 0信号传输规范的信号的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配合所述第二端子为用于传输符合 USB3.0信号传输规范的信号的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为用于传输符合ESATA信号传输规范 的信号的端子组。
11.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后悬臂具有一相向凸伸的挡块, 该舌板的两个支撑部后侧分别抵挡于各该挡块。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单元、多根第一端子、多根第二端子、多根第三端子及一套设于绝缘单元外的金属壳体。绝缘单元包括一基座及一舌板。基座具有一基壁,及一设于基壁并配合舌板卡合的组装槽。舌板具有一本体及多个相间隔地由本体顶面往下凹陷的端子安装槽,端子安装槽的后端由一凸台部所界定。基座还具有多个设于基壁并对应所述端子安装槽的第一端子通道,且各第一端子通道对应于凸台部位置处具有一退让凹口。第一端子具有一弹性接触部。通过设置凸台部增加了舌板的强度,且利用退让凹口使弹性接触部可避开凸台部进入端子安装槽。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766209SQ20102026601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何宜泽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