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670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一体成形铁壳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各式电子设备之间,为达自动控制或传输互动等目的,皆须仰赖相对应的电连 接器作为信号传递的媒介。而现今的电连接器制造产业皆面临利润毛利化的处境,因 此,如何有效的降低成本已成为各厂商提高竞争力的最重要关键的一。现有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皆为上下组合的两件式结构,因此,于组装时须考虑 上下金属壳体彼此间的定位,以及金属壳体与其它元件间的定位,故电连接器组装需耗 费较多的工时,进而增加生产成本,令使用者的竞争力下降。因此,本创作人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简便的电连接器,其可有效达到降低生 产成本的效果。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铁壳,其为一体成 形的结构,且该铁壳内形成贯通的一通道;一软性电路板排线,其一端形成有一电性接 点且于该电性接点的一侧形成有两凸耳,该软性电路板排线穿设于该铁壳的通道;以及 一胶芯,其设置于该电性接点的一侧且位于该铁壳与该软性电路板排线之间,该胶芯固 定于该软性电路板排线,且该胶芯与该铁壳相互扣合。其中,该铁壳包含一第一板体、与该第一板体平行地间隔设置的一第二板体以 及连接该第一板体一端缘与该第二板体一端缘的一连接部,该第一板体卡扣于该胶芯。其中,该第一板体形成有一扣合片以及一穿孔,该扣合片连接于该穿孔旁的侧 壁上且朝该铁壳内斜向延伸形成,该胶芯形成有一扣合槽,该扣合槽对应于该扣合片凹 设形成,该扣合片扣合于该扣合槽。其中,该第一板体形成有一卡合槽,该卡合槽由该第一板体另一端缘凹设形 成,该胶芯形成有一卡合块,该卡合块对应于该卡合槽所凸设形成,该卡合槽与该卡合 块相互卡合。其中,该第一板体进一步形成有一嵌合片,该嵌合片由该卡合槽的侧壁延伸形 成,该胶芯进一步形成一嵌合槽,该嵌合槽形成于该卡合块对应于该嵌合片的位置,该 嵌合片嵌合于该嵌合槽。其中,该第二板体形成有两侧臂以及两扣臂,所述两侧臂由该第二板体另一端 缘的两侧缘延伸形成,所述两扣臂由所述两侧臂所延伸形成,该胶芯对应于所述两扣臂 凹设形成两扣合端,所述两扣臂抵接于所述两扣合端。其中,该第二板体形成有两扣合片,所述两扣合片均连接于所述两扣臂的一端 缘且朝该铁壳内延伸形成,该胶芯形成有两扣合槽,所述两扣合槽对应于所述两扣合片所凹设形成,所述两扣合片扣合于所述两扣合槽。其中,所述两侧臂与所述两扣臂间隔地设置于该连接部的一侧,并且所述两扣 臂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一板体侧缘的外侧。其中,所述两扣臂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皆小于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 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两凸耳由该软性电路板排线两侧缘朝相反且远离该软性电路板排线 的方向水平延伸形成,该胶芯对应于该软性电路板排线以及所述两凸耳凹设形成一排线 槽,该软性电路板排线与所述两凸耳嵌合于该排线槽中。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的效果有效防止EMI 铁壳为一体成形结构,以此有效地防止EMI。组装简便以铁壳套设于软性电路板排线,再经由铁壳与胶芯相互卡合,达到 组装简便的效果。降低成本由于组装简便可大幅降低生产时的难度以及所需耗费的工时,进而 达到成本降低的效果。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 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 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1的步骤流程图。图4A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1中,软性电路板排线电性接点朝 下摆放的示意图。图4B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1中,铁壳套入软性电路板排线的 示意图。图4C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1中,软性电路板排线装设胶芯的 示意图。图4D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1中,铁壳朝胶芯移动的示意图。图4E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1中,铁壳与胶芯相互卡扣的示意 图。图4F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1中,设置黏着件的示意图。图4G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1中,设置黏着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2的步骤流程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固定于铁壳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铁壳11第一板体[0037]111挡止片[0038]112导引片[0039]113穿孔[0040]12第二板体[0041]121侧臂[0042]122扣臂[0043]1221定位凸起[0044]13连接部[0045]14开孔[0046]15开口[0047]16通道[0048]17第一"^扣部[0049]171扣合片[0050]1711固定端[0051]1712自由端[0052]172卡合槽[0053]173嵌合片[0054]2软性电路板排线[0055]21第一平面[0056]211电性接点[0057]22第二平面[0058]23凸耳[0059]3胶芯[0060]31第一胶面[0061]311扣合端[0062]32第二胶面[0063]321排线槽[0064]33侧面[0065]34第二卡扣部[0066]341扣合槽[0067]342卡合块[0068]343嵌合槽[0069]35限位块[0070]4黏着件[0071]5外壳[0072]5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铁壳1、一软性电路板排线2以及一胶芯3。该铁壳1套设于软性电路板 排线2,胶芯3固定于铁壳1与软性电路板排线2之间。该铁壳1为一体成形结构。铁壳1形成有一第一板体11、与第一板体11平行地 间隔设置的一第二板体12以及一连接部13。第一板体11的一端缘以该连接部13连接于 第二板体12的一端缘。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与连接部13形成有一开孔14。该第一板体11具有一挡止片111 (如图4E)以及一导引片112。该挡止片111由 上述第一板体11的一端缘朝第二板体12方向所延伸形成。该导引片112由第一板体11 的另一端缘朝远离第二板体12的方向所斜向延伸形成。该第二板体12具有两侧臂121以及两扣臂122。所述两侧臂121由第二板体12 另一端的两侧缘于垂直第二板体12且朝第一板体11方向所延伸形成。所述两扣臂122由 所述两侧臂121末端朝邻近的第一板体11侧缘方向弯曲且平行于第一板体11延伸形成。 其中,该侧臂121与扣臂122间隔地设置于连接部13的一侧,且扣臂122间隔地设置于 第一板体11侧缘的外侧。再者,扣臂122与第二板体12之间的距离略小于第一板体11 与第二板体12之间的距离。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侧臂121与扣臂122包围形成一 开口 15。铁壳1内形成贯通的一通道16,且开孔14与开口 15位于该通道16的两端。铁壳1形成有一第一卡扣部17,该第一卡扣部17包含至少一扣合片171以及至 少一卡合槽172。扣合片171具有一固定端1711以及延伸于该固定端1711的一自由端 1712。本实施例中,扣合片171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形成于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 的扣臂122上。第一板体11形成有两穿孔113,第一板体11的两个扣合片171的固定端 1711均连接于穿孔113旁的侧壁上,且朝铁壳1内斜向延伸以形成自由端1712。第二板 体12的两个扣合片171的固定端1711均连接于扣臂122邻近连接部13的一端缘,且朝 连接部13与铁壳1内延伸以形成自由端1712。卡合槽172的数量为两个且由第一板体 11的另一端缘凹设形成。此外,本实施例于实际使用时,并不以上述数量为限,扣合片 171以及卡合槽172的数量可分别为一个以上。软性电路板排线2具有一第一平面21、相对于第一平面21的一第二平面22以及 两凸耳23,于软性电路板排线2的第一平面21的一端形成有一电性接点211。凸耳23 由邻近该电性接点211的软性电路板排线2的两侧缘朝相反且远离软性电路板排线2的方 向水平延伸形成。软性电路板排线2穿设于铁壳1的通道16,且软性电路板排线2的第 一平面21面向第一板体11。该胶芯3具有一第一胶面31、相对于第一胶面31的一第二胶面32以及连接第一 胶面31与第二胶面32的两侧面33。其中,第一胶面31与第二胶面32之间的厚度大体 等同于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的内面间距;两侧面33之间的宽度大体等同于两侧臂 121的内面间距。胶芯3对应于第一卡扣部17形成有一第二卡扣部34,该第二卡扣部34包含至少 一扣合槽341以及至少一卡合块342。扣合槽341由第一胶面31对应于扣合片171所凹 设形成,卡合块342由第一胶面31对应于卡合槽172凸设形成。于本实施例中,扣合槽 341的数量为四个,卡合块342的数量为两个,但实际应用并不以此为限。再者,第一胶面31对应于扣臂122凹设形成两扣合端311。第二胶面32对应于软性电路板排线2以及凸耳23凹设形成一排线槽321。请参阅图4E,该胶芯3设置于铁壳1的第一板体11与软性电路板排线2之间且 位于电性接点211的一侧,以使胶芯3连接固定铁壳1与软性电路板排线2。其中,软性 电路板排线2及凸耳23嵌合于排线槽321中(如图4D所示),铁壳1的第一卡扣部17与 胶芯3的第二卡扣部34相互卡扣,亦即铁壳1的扣合片171扣合于胶芯3的扣合槽341 ; 铁壳1的卡合槽172与胶芯3的卡合块342相互卡合。请参阅图3并参照图4A至图4G,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 1,步骤包括将一金属板体弯折以成形该铁壳1。如图4A,将软性电路板排线2的电性接点211 (金手指)朝下摆放。如图4B,将铁壳1的第二板体12朝上,且铁壳1由开孔14套入软性电路板排 线2,并将软性电路板排线2穿过铁壳1的开口 15,使软性电路板排线2穿于铁壳1的通 道16。如图4C,将胶芯3固定于软性电路板排线2的第一平面21上且位于该电性接点 211的一侧,并且令软性电路板排线2与凸耳23嵌合于胶芯3的排线槽321中。如图4D,将铁壳1沿着软性电路板排线2且朝胶芯3方向移动,铁壳1经导引 片112将第一板体11移至胶芯3的第一胶面31上。其后,如图4E,将铁壳1持续朝胶芯3方向移动,使胶芯3抵触于铁壳1的连 接部13与挡止片111内缘,而铁壳1的第一卡扣部17固定且卡扣于胶芯3的第二卡扣部 34,且扣臂122扣合于扣合端311。如图4F与图4G,将一黏着件4设置于铁壳1远离电性接点211的一端缘以及软 性电路板排线2之间,亦即于铁壳1的开孔14附近设置黏着件4,使铁壳1与软性电路 板排线2的结合更为稳固。其中,该黏着件4可为紫外线胶、胶带或其它具有黏性的物 体。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2的步骤流程图,步骤包 括将一金属板体弯折以成形该铁壳1。将软性电路板排线2的电性接点211 (金手指)朝下摆放。将胶芯3固定于软性电路板排线2的第一平面21上且位于该电性接点211的一 侧,并且令软性电路板排线2与凸耳23嵌合于胶芯3的排线槽321中。将铁壳1的第二板体12朝上,且将铁壳1由开孔14套入软性电路板排线2,使 软性电路板排线2穿于铁壳1的通道16。将铁壳1沿着软性电路板排线2且朝胶芯3方向移动,使胶芯3抵触于铁壳1的 连接部13与挡止片111内缘,而铁壳1的第一卡扣部17固定且卡扣于胶芯3的第二卡扣 部34,且扣臂122扣合于扣合端311。将一黏着件4设置于铁壳1远离电性接点211的一端缘以及软性电路板排线2之 间,亦即于铁壳1的开孔14附近设置黏着件4,使铁壳1与软性电路板排线2的结合更为 稳固。其中,该黏着件4可为紫外线胶、胶带或其它具有黏性的物体。请参阅图7,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卡扣部17可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嵌合片173。其中, 嵌合片173由卡合槽172远离导引片112的侧壁延伸所形成。胶芯3的第二卡扣部34可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嵌合槽343,且嵌合槽343形成于卡 合块342对应于嵌合片173的位置,使嵌合片173嵌合于嵌合槽343中。再者,该电连接器可于外部设置一外壳5,该外壳5两端各形成有一凹槽51,而 扣臂122外缘对应于凹槽51凸设有一定位凸起1221,该定位凸起1221扣合于外壳5的凹 槽51(如图6所示),以使外壳5固定且定位于电连接器上。并且,胶芯3靠近电性接点 211的两角分别延伸形成一限位块35,限位块35抵触于该侧臂121与扣臂122远离连接 部13的端缘,以使铁壳1和软性电路板排线2达到较佳的结合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特点〕有效防止电磁干扰(EMI)铁壳1为一体成形结构,以此有效地防止EMI。组装简便以铁壳1套设于软性电路板排线2,再经由铁壳1的第一卡扣部17与 胶芯3的第二卡扣部34相互卡合,达到组装步骤的简化。降低成本由于组装简便可大幅降低生产时的难度以及所需耗费的工时,进而 达到成本降低的效果。增加软性电路板排线2的拉拔强度于铁壳1的开孔14处设置黏着件4,使铁 壳1与软性电路板排线2的结合更为稳固,并增加软性电路板排线2的拉拔强度。然而以上所揭露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 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铁壳,其为一体成形的结构,且该铁壳内形成贯通的一通道;一软性电路板排线,其一端形成有一电性接点且于该电性接点的一侧形成有两凸 耳,该软性电路板排线穿设于该铁壳的通道;以及一胶芯,其设置于该电性接点的一侧且位于该铁壳与该软性电路板排线之间,该胶 芯固定于该软性电路板排线,且该胶芯与该铁壳相互卡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铁壳包含一第一板体、与该第一板 体平行地间隔设置的一第二板体以及连接该第一板体一端缘与该第二板体一端缘的一连 接部,该第一板体卡扣于该胶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体形成有一扣合片以及一穿 孔,该扣合片连接于该穿孔旁的侧壁上且朝该铁壳内斜向延伸形成,该胶芯形成有一扣 合槽,该扣合槽对应于该扣合片凹设形成,该扣合片扣合于该扣合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体形成有一卡合槽,该卡合 槽由该第一板体另一端缘凹设形成,该胶芯形成有一卡合块,该卡合块对应于该卡合槽 所凸设形成,该卡合槽与该卡合块相互卡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体进一步形成有一嵌合片, 该嵌合片由该卡合槽的侧壁延伸形成,该胶芯进一步形成一嵌合槽,该嵌合槽形成于该 卡合块对应于该嵌合片的位置,该嵌合片嵌合于该嵌合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板体形成有两侧臂以及两扣 臂,所述两侧臂由该第二板体另一端缘的两侧缘延伸形成,所述两扣臂由所述两侧臂所 延伸形成,该胶芯对应于所述两扣臂凹设形成两扣合端,所述两扣臂抵接于所述两扣合 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板体形成有两扣合片,所述两 扣合片均连接于所述两扣臂的一端缘且朝该铁壳内延伸形成,该胶芯形成有两扣合槽, 所述两扣合槽对应于所述两扣合片所凹设形成,所述两扣合片扣合于所述两扣合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臂与所述两扣臂间隔地设置 于该连接部的一侧,并且所述两扣臂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一板体侧缘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扣臂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距 离皆小于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凸耳由该软性电路板排线两 侧缘朝相反且远离该软性电路板排线的方向水平延伸形成,该胶芯对应于该软性电路板 排线以及所述两凸耳凹设形成一排线槽,该软性电路板排线与所述两凸耳嵌合于该排线 槽中。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铁壳、一软性电路板排线以及一胶芯。该铁壳为一体成形的结构,且铁壳内形成贯通的一通道。该软性电路板排线一端形成有一电性接点且于该电性接点的一侧形成有两凸耳,软性电路板排线穿设于铁壳的通道。该胶芯设置于电性接点的一侧且位于铁壳与软性电路板排线之间,胶芯固定于软性电路板排线,且胶芯与铁壳相互扣合。以此,使电连接器的组装更为简便,进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805092SQ20102053352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4日
发明者周锦祥, 杨岳霖 申请人: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