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745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的固持结构。背景技术
现有电连接器通常包括外壳、本体、收容于本体的若干端子。其中本体包括基部及 由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基部设有通孔,舌板设置若干槽道,端子包括安装于舌板槽道 的水平部、从水平部向后延伸并竖直弯折形成的竖直部、从竖直部延长形成的将端子与其 他组件焊接的焊接部。部分电连接器的设置多排端子,且端子的竖直部并排设置,则端子的竖直部需要 缩窄以在有限空间设置多根端子的竖直部。则端子的水平部宽度大于竖直部,通常在水平 部与竖直部交界处设置一个撕裂口,并使水平部宽于竖直部的部分继续水平延伸,形成供 安装人员操作端子的操作部。在端子向本体插装时,安装人员通过按压端子水平部末端的 操作部,将端子向本体内按压,则端子受到的力并非作用于端子的中线,而是偏向于一侧, 则端子在被压入本体时存在旋转力矩,端子在安装于本体后,可能在水平面上偏向一侧,与 舌板的槽道的竖直内壁产生干涉,则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配接后,端子可能因为该干 涉,无法恢复至正常位置,造成下次使用时的不良接触。另外,在端子的水平部通常向前延伸形成一个翘曲的弹性接触部,该弹性接触部 的高度远大于端子的水平部,水平部上设置宽度大于弹性接触部的干涉部。因为干涉孔需 要与端子的干涉部配合,所以其高度较低,弹性接触部无法从干涉孔通过,因此,本体通常 设置在干涉孔上面设置一个宽度较小但高度较高的穿孔,该穿孔与宽度较大但高度较低的 安装孔连通,二者共同组成大致呈凸字形的安装孔。操作人员安装时倾斜的将端子以弹性 接触部较高以便通过穿孔、干涉部较低以便通过干涉孔的方式向本体安装,端子安装于本 体后,可因为初步安装时的角度偏转造成端子上下翘曲,高度不一。综上所述,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保证端子安装后的高度相同,及 端子在水平方向的正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在安装至本体后具有较好 的一致性。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材质的 本体、收容于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本体包括大致呈长方体的基部及从基部向前延伸形成 的舌板,其中基部上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凹陷部前后分别设置有前壁及后壁,前壁 及后壁设置有安装端子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穿过所述凹陷部;电连接器还设置有一个安装 于凹陷部以与凹陷部配合将端子夹持并固定的固持块。与先前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固持块夹持端子,保证端子在本体中的定位,确保 端子固定后的高度相同,且实现端子在水平方向的正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6,电连接器100包括一个绝缘材质制成的本体2 ;若干端子3设 置于本体2中,用以传输信号或电能;本体2外遮罩有遮蔽壳体1 ;本体2还安装有一个用 于固持端子3的固持块4。端子3包括第一端子31及第二端子32,二者分为两排设置,其中第一端子31设置 于上排,第二端子32设置于下排。第一端子31设置有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接触的弹 性部311、从弹性部311向后水平延伸的第一水平部312、从第一水平部312向下竖直弯折 的第一竖直部315、从第一竖直部315再水平弯折的与电路板(未图示)焊接的第一焊接部 316。第一水平部312上设置有第一干涉部313,第一干涉部313为第一水平部312向两侧 突伸的宽度大于第一水平部312的突刺,用以与本体2干涉配合;第一水平部312上设置有 颈部317,颈部317的宽度小于第一水平部312。弹性部311为第一水平部312弯折形成, 其高度大于端子板材,即第一水平部312的厚度。第一端子31的第一水平部312的末端形 成一个撕裂口,第一水平部312 —部分向下延伸形成前述的第一竖直部315,另一部分向后 延伸形成一个供操作人员将第一端子31向连接器安装的第一操作部314。第二端子32与 第一端子31相比,第二端子32在第一端子31的弹性部311的位置设置了卡持端321,且 该卡持端321的长度小于弹性部311,另外第二端子32还不具备第一端子31的颈部317, 第二端子32的其他结构与第一端子31相似,设置有第二水平部322、从第二水平部322向 下竖直弯折的第二竖直部325、从第二竖直部325再水平弯折的与电路板焊接的第二焊接 部326。第二水平部322上设置有第二干涉部323,第二干涉部323为第二水平部322向两 侧突伸的突刺,用以与本体2干涉配合;第二端子32的第二水平部322的末端形成一个撕 裂,一部分向下延伸形成前述的第二竖直部325,另一部分向后延伸形成一个供操作人员将 第二端子32向连接器安装的第二操作部324。本体2包括一个大致呈长方体的基部21,从基部21向前延伸的舌板23,基部21 上开设有一个用于收容固持块4的凹陷部210,该凹陷部210中设置有支撑部220,每个支 撑部220有支撑顶面221,每个支撑部220之间有收容槽222。所述凹陷部210将基部21 分为前壁211与后壁212,基部21上还设置有若干贯穿基部21前壁211与后壁212的第一 安装孔215,该第一安装孔215包括设置于上部的宽度较小但高度较高的第一穿孔213及设 置于下部的与第一穿孔213相连通的宽度较大但高度与第一干涉部313相近的第一干涉孔 214。第一干涉孔214的底面与收容支撑部220的支撑顶面221相平齐。舌板23上设置有 用于收容第一端子31的第一端子槽231,第一端子槽231与第一安装孔215相连接。基部421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凸块219,基部21的每个侧面各设有一个卡持槽218。固持块4具有一个大致呈长方体的主体部41,主体部41的下方设置多个齿部42, 每个齿部42设有竖直的限位面422及引导固持块4向本体2安装的引导斜面421,每两个 齿部42之间的空间为收容部43,收容部43的对应的主体部41的下表面为收容顶面431。 主体部41的上表面设置有缺口 44,主体部41四周还设置有凸条45。第一端子31安装时,将第一端子31前端的弹性部311翘起,通过第一穿孔213至 舌板23的位置,同时第一端子31的第一干涉部313向下倾斜,将第一干涉部313安装至第 一干涉孔214,以将第一端子31固持于本体2。第一端子31的后端设置有撕裂,一半竖直 弯折形成较窄的第一竖直部315,另一半形成水平的第一操作部314,操作人员抵压于第一 操作部314将第一端子31安装于本体2时,会因为施力处偏于第一端子31的中心线,即操 作人员施加于端子为一个力矩,造成第一端子31安装于本体2后,在水平面上相对于前后 方向产生偏转,第一端子31的弹性部311会在弹性变形时与第一端子槽231的第一端子槽 壁233产生刮擦。在第一端子31安装后,第一端子31的颈部317对应于本体2凹陷部210内的支 撑部220,第一干涉部313收容并干涉于第一干涉孔214内,第一水平部312及部分弹性部 311收容于第一端子槽231。从本体2的上方,对应于凹陷部210处,装入固持块4,固持块 4的凸条45将固持块4固持于凹陷部210。固持块4的齿部42设置的引导斜面421引导 固持块4装入正确的位置,固持块4的齿部42收容于凹陷部210的收容槽222,并与其紧 密配合,第一端子31的颈部317收容在收容顶面431与支撑顶面221之间,且齿部42之间 的收容部43的宽度与第一端子31的颈部317的宽度相同,则可以通过齿部42将第一端子 31进行左右方向的正位,防止第一端子31因为安装力矩造成的偏转;同时,齿部42与凹陷 部210的支撑部220配合后,收容顶面431与支撑顶面221可在上下方向夹持第一端子31 颈部317,可实现第一端子31在上下方向的定位。至此,第一端子31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 向都实现了正位。电连接器100还设有第二端子32,第二端子32设置于第一端子31的下方,且本 体2设置有收容第二端子32的第二安装孔(未标号)及第二端子槽232,参考图3及图4, 第二端子32依次包括保持部321、第二水平部322、第二干涉部323、第二操作部324、第二 竖直部325、第二焊接部326 ;第二安装孔包括第二穿孔(未标号)、第二干涉孔(未标号)。 舌板23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端子槽232,第二端子槽232的末端靠下设置有 保持壁234。第二端子32与第二端子槽232的结构与安装方法与第一端子31大致相同, 下面仅对其不同的地方加以概述。第二端子32与第一端子31的弹性部311相对应设置的 保持部321收容并抵接于本体2的舌板23末端的保持壁234,其另一端,即第二干涉部323 固持于本体2的第二干涉孔。本体2的基部21后壁212的对应于第二安装孔的下方设置有从后壁212向后突 出的凸起216,该凸起216之间设置有凹槽217,第一、第二端子31、32的竖直部315、325收 容于该凹槽217中,将第一、第二端子31、32排列整齐。遮蔽壳体1设置有上、下表面11、13及连接二者的侧面12。上表面11设置有与对 接连接器抵接的弹片111、与前述固持块4的缺口 44对应的向内的抵接片112、与本体凸块 219对应的设置于上表面11后端的凹口 113,本体2及固持块4安装于遮蔽壳体1内后,抵接片112会抵接于缺口 44内,保持固持块4与本体2之间的固持,凹口 113可与凸块219配 合;下表面13设置有卡持孔132,本体2设置有对应的卡持块220,遮蔽壳体1与本体2配 合后,卡持块220与卡持孔132配合将遮蔽壳体1与本体2卡持。遮蔽壳体1的侧壁12向 下延伸设有若干卡持爪121,部分卡持爪121还设有水平弯折形成的焊脚124,实现电连接 器100与其他组件的配合。侧壁12对应于前述本体2基部21的卡持槽218还向遮蔽壳体 1内冲压设置卡持片123,卡持片123卡持于卡持槽218,实现遮蔽壳体1与本体2的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材质的本体、收容于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本体包括大致呈 长方体的基部及从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其特征在于基部上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 陷部,凹陷部前后分别设置有前壁及后壁,前壁及后壁设置有安装端子的安装孔,该安装孔 穿过所述凹陷部;电连接器还设置有一个安装于凹陷部以与凹陷部配合将端子夹持并固定 的固持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水平部,设置于水平部一 端的、且高度大于水平部的、可弹性移动的弹性部,相对于弹性部设置于水平部另一端的、 宽度大于水平部的干涉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孔包括高度较高供弹性部通过的 穿孔及与穿孔连通的宽度较大但高度与干涉部相近的干涉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在水平部设置有颈部,颈部的宽度 小于水平部,端子安装至本体后,颈部对应于凹陷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持块设置有齿部,每个齿部设置有竖 直的限位面,每两个齿部之间设有收容部,收容部包括一个连接两个限位面的收容顶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本体在凹陷部内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 设置支撑顶面,两个支撑部之间还设有收容槽,固持块与本体凹陷部配合后,齿部收容于收 容槽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颈部的宽度与支撑部及收容顶面 的宽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水平部的末端设有撕裂口,水平部 的一侧向后延伸形成操作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水平部的另一侧向下延伸形成竖直部, 本体设置收容竖直部并对其限位的凸起及凹槽。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舌板设有两排端子槽,前述端子收容 于其中一个端子槽,电连接器还包括收容于另一排端子槽的第二端子,其与前述端子的弹 性部对应处设置有保持部,保持部收容并抵接于本体的舌板的末端。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材质的本体、收容于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本体包括大致呈长方体的基部及从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其中基部上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凹陷部前后分别设置有前壁及后壁,前壁及后壁设置有安装端子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穿过所述凹陷部;电连接器还设置有一个安装于凹陷部以与凹陷部配合将端子夹持并固定的固持块。固持块夹持端子,保证端子在本体中的定位,确保端子固定后的高度相同,且实现端子在水平方向的正位。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829692SQ201020547460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霍卫杰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