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033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关于一种可稳定电性接触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性电子不断朝轻、薄、短、小方向发展,例如在移动电话和PDA以及数码相机等移动式设备中,相应于移动式设备的小型化和便携式设计,就要求连接器尺寸缩小并具有薄断面(Low profile)特征,另外,由于移动通讯发展的多功能性要求,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封装密度增加,就需要对应精密排列的插头和插座端子,因此不断降低端子之间的排列密度的插头同插座的配合高度,同时保证端子能在局限的空间内保持稳定的拔出保持力就成为目前业内研究的方向。如中国专利公告第1237662号,所揭示的是一种板对板母座连接器结构,所述端子是经金属片冲压折弯,由板簧部、装配部及端部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装配部上包括有第一臂、第二臂及第二弯曲部,而板簧部上包括有接触顶点;该端子是从上而下插固于插座本体的预设孔内固定,再通过板簧部的接触顶点和第二弯曲部共同形成双触点来与插头连接器进行接触以便电讯传输。然而,该端子在组装过程中是仅依靠第一臂上的凸起来干涉固定于绝缘本体的预设孔内的,而在第二臂上未作任何固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有端子第一臂上的凸起均位于同一直线,且呈高密度排列于局限的插座本体空间内,故每一端子上的凸起大小就有所限制,而致使单个端子的拔出力非常有限,当在与公座连接器进行多次对接后,很容易使端子产生松动,造成电气特性的严重不稳定;再者,在进行SMT过程中也很容易因高温焊接影响使端子产生松动,造成焊接不良,产生接触不稳定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组装固定的可靠度佳,电气特性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设有数个容置槽,每一该些容置槽是由一侧壁与连接于侧壁的一挡止部所构成的凹陷结构;数个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其中每一该些端子设有嵌入成型于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固定部及自固定部沿着该容置槽延伸的一弹性部,该弹性部包括有一水平臂、连接水平臂且朝上方延伸的一接触臂及连接接触臂且朝侧壁与挡止部延伸的一缓冲臂,该缓冲臂设有分别顶抵于侧壁与挡止部的一第一顶抵段与一第二顶抵段以形成一凸状圆弧结构。该挡止部邻近于该接触臂与该水平臂的连接处。该水平臂与该接触臂之间的夹角介于70度至90度之间。该固定部包括一第一固定臂、一第二固定臂及连接该第一固定臂和该第二固定臂的一连接臂。该接触臂与该缓冲臂之间形成一缓冲空间。
3[0012]该绝缘本体上设有与该些容置槽相对应的该些沟槽,在每一该些沟槽的底部设有镂空部。该绝缘本体包括一第一绝缘体及一第二绝缘体,该第二绝缘体以超音波振荡方式与该第一绝缘体结合成一组合体结构。该第二绝缘体具有一基部,在该基部长轴方向二侧面向内设有该些容置槽,连接该基部二侧的外缘部两侧的底部上设有与该些容置槽相对应的该些沟槽。该第一绝缘体的主体上具有收容该第二绝缘体的一开口以及用以包围构成该开口的二长臂,该些端子以嵌入成型方式结合固定于该些长臂上。连接该基部二侧的一外缘部两侧的底部上设有与该些容置槽相对应的该些沟槽, 在每一该些沟槽设有贯穿该外缘部底部的镂空部,该水平臂位于该沟槽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连接器,其是将端子的固定部通过嵌入成型的方式完全包覆固定于绝缘本体上,如此可得到最佳地固持端子的效果,以解决现有利用干涉组装端子所容易造成的端子松动与电气特性不稳定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在端子的弹性部末端还增设有缓冲臂,利用缓冲臂的第一顶抵段与第二顶抵段分别顶抵于侧壁与挡止部上,可以达到防止接触臂过度变形以及提供接触臂足够的弹性回复力的目的。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第二绝缘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电连接器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插接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包括有纵长的绝缘本体2及沿纵长方向排列并设置于绝缘本体2上的数个端子3。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是由第一绝缘体21及第二绝缘体22所构成,其中端子 3是以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方式先与第一绝缘体21结合固定成一体,之后将第二绝缘体22以超音波振荡加工法或者是热压加工法与第一绝缘体21结合固定成一组合体结构,并且将端子3包覆固定于第一绝缘体21与第二绝缘体22之间。第一绝缘体21包含有主体211,于主体211上具有收容第二绝缘体22的开口 212
4以及用以包围构成开口 212的二长臂213,其中端子3是以嵌入成型方式先结合固定于长臂 213 上。第二绝缘体22具有一基部221,该基部221提供与对接连接器4嵌置,于基部221 长轴方向二侧面向内凹各设有数个容置槽222,该等容置槽222贯穿基部221上表面,每一容置槽222是由基部221的一侧壁223与连接于该侧壁223的一挡止部2 所构成的凹陷结构。连接基部221 二侧的外缘部225两侧的底部上设有与容置槽222相对应的沟槽226, 在每一沟槽2 的内端处设有贯穿外缘部225底部的镂空部227,该等镂空部227可在于端子3受力时,适时承受端子3底部的微量变形位移量,以分散端子3的受力,避免应力集中于端子3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22是利用外缘部225接触于第一绝缘体21的主体211与长臂213上,并且以超音波振荡加工法将第二绝缘体22与第一绝缘体21结合固定成一体。数个端子3包括有通过金属冲压一体成形的一焊接部31、固定部32及弹性部33, 固定部32位于焊接部31与弹性部33之间,其中固定部32嵌入成型于绝缘本体2上,弹性部33自固定部32沿着容置槽222延伸,焊接部31自固定部32朝着绝缘本体2外侧沿伸。 固定部32由第一固定臂321、第二固定臂322及连接第一固定臂321和第二固定臂322的连接臂323构成。弹性部33是从第二固定臂322的末端开始延伸,包括依次设有位于沟槽2 底部的水平臂331、连接水平臂331且朝上方延伸的接触臂332及连接接触臂332且朝侧壁223 与挡止部2M延伸的缓冲臂333,缓冲臂333设有可分别顶抵于侧壁223与挡止部2M的一第一顶抵段334与一第二顶抵段335以形成一凸状圆弧结构,其中接触臂332、水平臂331 与第二固定臂322呈“U”型的结构以形成与对接连接器4对接的接触空间,从接触臂332 的后端继续延伸形成有一凸状圆弧结构的缓冲臂333。当对接连接器4对接插入于端子3的弹性部33时,弹性部33受作用力影响产生位移,由于此作用力包括有向着下方与向着前方的力量,而此时弹性部33的缓冲臂333的第一顶抵段334可向前顶抵于侧壁223,第二顶抵段335可向下顶抵于挡止部2M上,以防止接触臂332受作用力影响过度变形,并且提供接触臂332足够的弹性回复力,同时也带动水平臂331向镂空部227靠近,借由位于容置槽222内的接触臂332与缓冲臂333之间所形成的缓冲空间336与镂空部227的结构,以提供给弹性部33足够的弹性变形的活动空间, 避免应力集中于弹性部33上而造成弹性部33失去弹性。另外,为了使对接连接器4能较易施力对接于接触臂332上,水平臂331与接触臂332之间的夹角介于70度至90度之间, 而挡止部2M邻近于接触臂332与水平臂331的连接处,以获得较佳的作用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其是将端子的固定部通过嵌入成型的方式完全包覆固定于绝缘本体上,如此可得到最佳地固持端子的效果,以解决现有利用干涉组装端子所容易造成的端子松动与电气特性不稳定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在端子的弹性部末端还增设有缓冲臂,利用缓冲臂的第一顶抵段与第二顶抵段分别顶抵于侧壁与挡止部上,可以达到防止接触臂受外力作用过度变形以及提供接触臂足够的弹性回复力的目的。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
5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设有数个容置槽,每一该些容置槽是由一侧壁与连接于该侧壁的一挡止部所构成的凹陷结构;数个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其中每一该些端子设有嵌入成型于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固定部及自该固定部沿着该容置槽延伸的一弹性部,该弹性部包括有一水平臂、连接该水平臂且朝上方延伸的一接触臂及连接该接触臂且朝该侧壁与该挡止部延伸的一缓冲臂,该缓冲臂设有分别顶抵于该侧壁与该挡止部的一第一顶抵段与一第二顶抵段以形成一凸状圆弧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挡止部邻近于该接触臂与该水平臂的连接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水平臂与该接触臂之间的夹角介于 70度至90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一第一固定臂、一第二固定臂及连接该第一固定臂和该第二固定臂的一连接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触臂与该缓冲臂之间形成一缓冲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上设有与该些容置槽相对应的该些沟槽,在每一该些沟槽的底部设有镂空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包括一第一绝缘体及一第二绝缘体,该第二绝缘体以超音波振荡方式与该第一绝缘体结合成一组合体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体具有一基部,在该基部长轴方向二侧面向内设有该些容置槽,连接该基部二侧的外缘部两侧的底部上设有与该些容置槽相对应的该些沟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体的主体上具有收容该第二绝缘体的一开口以及用以包围构成该开口的二长臂,该些端子以嵌入成型方式结合固定于该些长臂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该基部二侧的一外缘部两侧的底部上设有与该些容置槽相对应的该些沟槽,在每一该些沟槽设有贯穿该外缘部底部的镂空部,该水平臂位于该沟槽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数个端子,其中绝缘本体设有数个容置槽,容置槽是由侧壁与连接于侧壁的挡止部所构成的凹陷结构。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其中端子设有嵌入成型于绝缘本体上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沿着容置槽延伸的弹性部,弹性部包括水平臂、连接水平臂且朝上方延伸的接触臂及连接接触臂且朝侧壁与挡止部延伸的缓冲臂,缓冲臂设有分别顶抵于侧壁与挡止部的第一顶抵段与第二顶抵段以形成一凸状圆弧结构。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150562SQ20112018700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林永成 申请人: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