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构型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322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构型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低构型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关于ー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公告第6,663,409号专利揭露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ー种电连接器,其用于电性连接针状栅格阵列芯片模组与印刷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括基板、组装于基板上并可相对基板滑动的盖板、安装于基板与盖板之间的驱动装置以及若干收容于基板中的导电端子,基板设有若干端子收容孔,盖板设有若干与端子收容孔对应的通孔。当该电连接器连接针状栅格阵列芯片模组至电路板上时,芯片模组位于盖板上方,芯片模组的针脚穿过盖板上的通孔插入基板的收容孔中,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盖板滑动,从而带动芯片模组移动使得芯片模组的针脚与导电端子接触而达成电性连接。然而,上述电连接器设有盖于基板上的盖板且端子是收容于基板中,这必然导致了电连接器的高度较高,占用较大空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相关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高度较低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针状栅格阵列芯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以及若干贯穿顶面与底面的收容孔,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收容孔中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上端沿绝缘本体顶面水平弯折延伸的偏移部、自固持部下端向下弯折延伸的焊接部以及自偏移部向下弯折延伸入收容孔中的悬臂状接触臂。本实用新型进ー步界定,所述接触臂先向远离固持部的方向延伸,而后于其自由末端设有朝向固持部延伸并收容于收容孔中的触头。本实用新型进ー步界定,所述固持部位于垂直平面内,所述偏移部与绝缘本体的顶面接触,所述偏移部、接触臂以及焊接部位于固持部的同侧且固持部和触头构成了导电端子的两最外端,所述收容孔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收容孔和第二收容孔,所述固持部收容于第一收容孔,所述接触臂收容于第二收容孔。本实用新型进ー步界定,所述导电端子还设有自偏移部延伸的另ー接触臂,两接触臂对称收容于收容孔中,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另ー固持部,两固持部相对设置,所述收容孔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收容孔、第二收容孔以及第三收容孔,所述两固持部分别收容于第一收容孔和第三收容孔,所述两接触臂收容于第二收容孔。本实用新型进ー步界定,所述焊接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底面且平行于所述偏移部,所述接触臂与焊接部或焊料中至少ー个接触,所述绝缘本体的高度等于导电端子的固持部的高度,小于导电端子的高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以及若干贯穿顶面与底面的收容孔,导电端子包括与绝缘本体顶面接触的偏移部、自偏移部向下弯折延伸入收容孔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设置的焊接部以及自偏移部向下弯折延伸入收容孔的悬臂状接触臂。本实用新型进ー步界定,所述偏移部于绝缘本体外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固持部与所述偏移部垂直。本实用新型进ー步界定,所述接触臂先向远离固持部的方向延伸,而后于其自由末端设有朝向固持部延伸并收容于收容孔中的触头,其中所述偏移部、接触臂以及焊接部位于固持部的同侧,且固持部和接触臂构成了导电端子的两最外端。本实用新型进ー步界定,所述导电端子还设有自偏移部延伸的另ー接触臂,所述两接触臂对称收容于收容孔内,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另ー固持部,所述两固持部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进ー步界定,所述焊接部位于绝缘本体外且与偏移部平行,所述接触臂与焊接部或焊料中至少ー个接触,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高度等于导电端子固持部的高度,小于导电端子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设有收容于收容孔中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上端沿绝缘本体顶面水平延伸的偏移部、自固持部下端向下弯折延伸的焊接部以及自偏移部向下弯折延伸入收容孔中的悬臂状接触臂,由于偏移部是沿绝缘本体顶面水平延伸设置且向下倾斜延伸设有接触臂,所以,绝缘本体的高度与导电端子固持部的高度相等而小于导电端子的高度,电连接器的高度即相当于导电端子的高度,因此,电连接器的高度较低。
图I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图I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I所示电连接器在芯片模组装入前的示意图。图4为图I所示电连接器在芯片模组装入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ー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6为图5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5所示电连接器在芯片模组装入前的示意图。图8为图5所示电连接器在芯片模组装入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參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和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20,绝缘本体10设有顶面101、与顶面101相対的底面102以及贯穿顶面101与底面102的收容孔11,收容孔11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收容孔111和第二收容孔112且第一收容孔111小于第二收容孔112。请參阅图2、3所示,导电端子20包括固持部21、自固持部21上端弯折延伸的平板状偏移部22、自固持部21下端弯折并朝向相应的第二收容孔112延伸的焊接部23以及自偏移部22向下弯折延伸入收容孔11中的悬臂状接触臂24。偏移部22是沿绝缘本体10的顶面101水平延伸设置。固持部21位于垂直平面内且与偏移部22垂直。焊接部23延伸出绝缘本体10的底面102并与偏移部22平行。接触臂24先向远离固持部21的方向延伸,而后于其自由末端设有朝向固持部21延伸的触头241,该触头241收容于收容孔11中,用以与芯片模组30的针脚31连接。偏移部22、接触臂24以及焊接部23位于固持部21的同侧。请參阅图3所示,固持部21和接触臂24的触头241在横向上构成了导电端子20的两最外端。请參阅图4,组装完成后,导电端子20的固持部21收容于第一收容孔111内,导电端子20的接触臂24收容于第二收容孔112内。偏移部22位于绝缘本体10的顶面101,焊接部23位于绝缘本体10的底面102。由于偏移部22位于绝缘本体10的顶面101,绝缘本体10可于垂直方向上支撑导电端子20的偏移部22且可为接触臂24的变形提供支点,从而使得接触臂24具有较佳的弾性。另外,由于偏移部22是沿水平面延伸设置且向下倾斜延伸设有接触臂24,绝缘本体10的高度相当于固持部21的高度而小于导电端子20的高度。因此,电连接器100的高度与导电端子20的高度相等。接触臂24也可设置成自触头241进ー步延伸而与焊接部23或焊接部23上的焊料接触。图5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ー实施例的图示。电连接器200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30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绝缘本体50和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50中的导电端子60。绝缘本体50设有顶面501、底面502以及若干贯穿顶面501与底面502的收容孔51,收容孔51包括彼此分离的第一收容孔511、第二收容孔512以及第三收容孔513。请參阅图6、7所示,导电端子60包括第一固持部61、自第一固持部61上端弯折延伸的平板状偏移部62、自第一固持部61下端弯折并朝向相应的第二收容孔512延伸的焊接部63以及自偏移部62向下弯折延伸并与第一固持部61相对的第二固持部66。偏移部62向下弯折延伸设有ー对悬臂状的第一接触臂64以及第二接触臂65。第一、第二接触臂64、65对称收容于收容孔51中。偏移部62沿绝缘本体50的顶面501水平延伸。第一固持部61和第二固持部66分别位于一个垂直面内且与偏移部62垂直。焊接部63延伸出绝缘本体50的底面502且与偏移部62平行。第一接触臂64先向远离第一固持部61的方向延伸,而后于其自由末端设有朝向第一固持部61延伸的第一触头641,该第一触头641收容于收容孔51中,用以与芯片模组30的针脚31连接。第二接触臂65先向远离第二固持部66的方向延伸,而后于其自由末端设有朝向第二固持部66延伸的第二触头651,该第二触头651收容于收容孔51中,用以与芯片模组30的针脚31连接。偏移部62、第一接触臂64、第二接触臂65以及焊接部63位于第一固持部61和第二固持部66之间。请參阅图7,第一固持部61和第二固持部66在横向上构成了导电端子60的两最外端。组装完成后,第一固持部61收容于第一收容孔511内、第二固持部66收容于第三收容孔513内,第一接触臂64和第二接触臂65收容于第二收容孔512内。偏移部62位于绝缘本体50的顶面501,焊接部63位于绝缘本体50的底面502。由于偏移部62位于绝缘本体50的顶面501,绝缘本体50可于垂直方向上支撑导电端子60的偏移部62且可为第一 接触臂64、第二接触臂65的变形提供支点,从而使得第一、第二接触臂64、65具有较佳的弹性。另外,由于偏移部62是沿水平面延伸设置且向下倾斜延伸设有第一、第二接触臂64、65,绝缘本体50的高度相当于第一、第二固持部61、66的高度而小于导电端子60的高度。因此,电连接器200的高度与导电端子60的高度相等。第一接触臂64也可设置成自第一触头641进ー步延伸而与焊接部63或焊接部63上的焊料接触。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 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以及若干贯穿顶面与底面的收容孔,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收容孔中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上端弯折并沿绝缘本体顶面水平延伸的偏移部、自固持部下端弯折延伸的焊接部以及自偏移部向下弯折延伸入收容孔中的悬臂状接触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臂先向远离固持部的方向延伸,而后于其自由末端设有朝向固持部延伸并收容于收容孔中的触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位于垂直平面内,所述偏移部与绝缘本体的顶面接触,所述偏移部、接触臂以及焊接部位于固持部的同侧且固持部和触头构成了导电端子的两最外端,所述收容孔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收容孔和第二收容孔,所述固持部收容于第一收容孔,所述接触臂收容于第二收容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设有自偏移部延伸的另一接触臂,两接触臂对称收容于收容孔中,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另一固持部,两固持部相对设置,所述收容孔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收容孔、第二收容孔以及第三收容孔,所述两固持部分别收容于第一收容孔和第三收容孔,所述两接触臂收容于第二收容孔。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底面且平行于所述偏移部,所述接触臂与焊接部或焊料中至少一个接触,所述绝缘本体的高度等于导电端子的固持部的高度,小于导电端子的高度。
6.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以及若干贯穿顶面与底面的收容孔,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包括与绝缘本体顶面接触的偏移部、自偏移部向下弯折延伸入收容孔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设置的焊接部以及自偏移部向下弯折延伸入收容孔的悬臂状接触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部于绝缘本体外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固持部与所述偏移部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臂先向远离固持部的方向延伸,而后于其自由末端设有朝向固持部延伸并收容于收容孔中的触头,其中所述偏移部、接触臂以及焊接部位于固持部的同侧,且固持部和接触臂构成了导电端子的两最外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设有自偏移部延伸的另一接触臂,所述两接触臂对称收容于收容孔内,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另一固持部,所述两固持部相对设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位于绝缘本体外且与偏移部平行,所述接触臂与焊接部或焊料中至少一个接触,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高度等于导电端子固持部的高度,小于导电端子的高度。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相对的顶面与底面,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上端沿绝缘本体顶面水平弯折延伸的偏移部、自固持部下端弯折延伸的焊接部以及自偏移部向下弯折延伸入绝缘本体中的悬臂状接触臂,由于偏移部是沿绝缘本体顶面水平延伸设置且向下倾斜延伸设有接触臂,因此,电连接器的高度较低。
文档编号H01R13/40GK202405446SQ201120453548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6日
发明者马浩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